2024年12月25日星期三

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开营 30大马华青相聚广州

2024/12/23 星洲日报/沙巴

邵慧(前排右六)联同广东省侨联文化部一级主任科员颜一玫(前排右)、沙巴马中联谊会领队冯文音(前排右五)、成慧美(前排左六)、保利长大鳌鱼岗基地负责人黄刚(前排左七)、禅武国际联盟总会(匈牙利)广东办事处主任高菲(前排左)、禅武国际联盟总会(匈牙利)广东办事处技术部项目主管林壮有(后排右)与来自沙巴的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营员合影。

(亚庇22日讯)广东省侨联文化部副部长、三级调研员邵慧由衷期望参与“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风韵南粤-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营)的学员,能够让冬令营成为人生旅程中璀璨的回忆,也成为文化寻根之旅的重要起点。

“期待你们日后回归各自的生活,能将在这里的所学、所感、所悟,如星星之火般播撒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里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邵慧于周六(21日)冬至当天在开营礼上致词时,如此表示。

她表示,冬令营是一场精心筹备的文化盛宴,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营员们将有机会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功夫狮中领略节奏与技巧的精妙融合,在传统的武术课程里体会刚柔并济的力量与哲理,于二十四节令鼓中感受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也安排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如亲手包制冬至的汤圆、学习中国茶文化、品尝道地的中华美食等。希望这次中华文化体验营如一场冬日里的文化暖炉,为大家点燃中华文化炽热的探索之火。”

本次冬令营共有来自马来西亚近30位华裔青少年相聚在花城广州。开营当天恰逢中国传统节气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这是个充满希望与新生的节气。各位华裔青少年,尽管你们成长于异国他乡,但中华文化始终连接着你们与祖籍国的深厚情谊,就如同冬至这个节气,无论距离多远,它所蕴含的团圆、祈福与对新生的期待,都能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在未来的营队里,希望你们能像破土而出的春芽,在中华文化的沃土里尽情汲取养分。与伙伴们携手共进,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故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收获珍贵的跨国友谊。”

沙巴马中联谊协会领队成慧美表示,冬令营不仅是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是传承中华文化、增进彼此友谊的重要平台。

她代表全体领队和营员向省侨联精心筹备活动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星洲日报)

沙白县10华小仅217人报读 蒙德 培民 明年零新生

2024/12/22 中国报/教育

记者: 郭贞黎

位于双溪侨华的蒙德华小,明年没有新生报读。

培民华小如今正处理着搬迁事宜,在2025年也没有一年级新生报读。

(吉隆坡22日讯)沙白安南县10间华小在明年只有217位一年级新生,其中位于双溪侨华的蒙德华小和德古鲁渔村一带的培民华小却是零新生。

在沙白安南县共有10间华小,分别是沙白乌暹中华华小、大港双武隆海滨华小、沙白安南南华华小、双溪侨华蒙德华小、浅顶培智华小、新沟培青华小、大港新民华小、德古鲁渔村一带的培民华小、适耕庄育群华小和适耕庄垦殖华小。

根据《中国报》了解,沙白的10间华小这几年来出现新生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从小六毕业和离校的学生人数也比一年级新生多。

2025年一年级新生中,10间华小加起来只有217位,比今年277位,减少60位。

其中,双溪侨华的蒙德华小和位于德古鲁渔村一带培民华小没有新生注册,这两间华小在今年分别有1位和2位新生。

10间华小中,只有培智华小、海滨华小、中华华小和垦殖华小的新生人数有增加的情况。

位于适耕庄的育群华小也是沙白县内,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在2025年的一年级新生有92位。

位于大港的新民华小明年一年级新生人数是64位,若和今年的86名新生相比,该校明年新生人数也有下降趋像。

培民华小搬迁期仍招生

培民华小董事长陈其坤说,尽管培民华小将计划迁往万挠公主湖城(Bandar Tasik Puteri),但计划需要三四年才能搬迁。

他说,在学校等待搬迁的过程中,学校还是会如常的招收一年级新生。

他指出,但在招收新生时,学校也会通知家长有关学校未来将会迁校的情况,让家长决定是否让孩子到该就读。

对于该校明年没有一年级新生时,他说,目前差离2月的开学日还有一段时间,要看届时是否真的没有一年级新生。

“今年,我们是有2位一年级新生。”

人口外移 学生来源少

沙白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李增山说,由于年轻人大多外移,加上就业机会少,以致沙白安南县的各华小面对学生来源受限,人数逐年减少。

李增山也是新民华小董事长。他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沙白安南县10间华小今年的一年级新生有277位,明年则217位。

他说,沙白安南一带以渔村为主,许多年轻人都已外移到吉隆坡一带工作,孩子也在当地就读,留在渔村内的年轻人和小孩很少。

他指出,随着学生来源受限及人数减少,一些距离比较近的学校,彼此也在学生来源上产生竞争。

他举例说,培青华小、中华小学、蒙德小和培民华小之间距离非常靠近,只有数公里的距离。

“在沙白一带,也没有什么工厂,就业机会少,也造成新生人数逐年减少。”

2025年沙白县华小一年级新生人数:217

育群华小:92

新民华小:64

培智华小:8

蒙德华小:0

海滨华小:16

南华华小:19

中华华小:7

培青华小:5

垦殖华小:6

培民华小:0

(中国报)

中国教育部语合中心代表团拜访柬华理事总会

2024/12/21  柬埔寨《柬华日报》







【本报消息】本月21日上午,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合中心”)志愿者管理处副处长周之畅带领的代表团一行五人拜访柬华理事总会,受到总会常务副会长方灿成勋爵等领导及各华校代表的热情接待。

周之畅副处长在会上对柬华理事总会在推动柬埔寨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尽管中文教育已经纳入柬埔寨国家教育体系,但真正支撑柬埔寨中文教育的,仍然是柬华理事总会下属的各个华校。我们的志愿者教师在这些华校辛勤工作,为华文教育的进步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方灿成勋爵感谢语合中心对柬华文教育事业的持续支持,并希望语合中心能够向柬埔寨派遣更多志愿者教师,以进一步推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说,语合中心与柬华理事总会自20092010年起便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派遣的志愿者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十余位到目前每年超过一百位。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柬埔寨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超过千人次。今年更是有183名志愿者老师在各华校任教,显著缓解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祖籍国对柬埔寨华文教育的重视。

方灿成勋爵指出,语合中心派来的志愿者教师不仅素质优秀,责任心强,还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深受柬埔寨学生的欢迎。希望语合中心继续支持柬华理事总会,支持华校的中文教学,为增进柬中友谊、促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作出新的贡献。

对此,周之畅副处长表示,语合中心愿意保持合作,并为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目前,柬华理事总会下统筹协调的华校已有58所,学生近5万名。

方灿成勋爵进一步介绍了柬华理事总会的背景和宗旨。他指出,自1990年成立以来,柬华理事总会积极恢复华人文化习俗,推动华文教育,同时也鼓励华人参与国家重建与经济发展,促进柬中友好。为了进一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自2018年起,柬华理事总会还开设了柬华师资培训中心,已培养出近190名本地华文教师。

在座谈会上,柬华理事总会秘书长钟耀辉及来自多所华校的代表对志愿者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奉献精神表示赞赏,认为其为学校带来了中文教学的活力。

据了解,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作为一项专业公益教育机构,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民众提供优质的中文学习服务,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与多元文化的互学互鉴。

(柬华日报)

端华国际学校下周举行奠基典礼 将建15层现代化教学大楼

2024/12/20 柬埔寨《柬中时报》华社

记者: 嘉豪

柬埔寨潮州会馆刘明勤会长。(图:柬中时报)

端华国际学校效果图。(图:潮州会馆)

(金边讯)端华国际学校将于1227日举行奠基典礼,预计工期为两年6个月。

此次建设项目选址于端华正校原址,规划建成一栋15层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设施与教学环境。

柬埔寨潮州会馆刘明勤会长表示,潮州会馆始终秉承推动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宗旨,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端华国际学校的建设是潮州会馆第八届理事会的重要工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深远布局,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

刘明勤会长强调,这一百年教育工程未来将成为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助力华文教育的创新发展。

端华正校的前身是由潮籍华侨先辈设立的私塾学堂,创办于上世纪初期,初期以潮州话授课。1914年更名为“潮侨公立端华学校”。二战结束后,端华逐渐改用普通话授课。目前已发展为包括端华学校、端华国际学校和端华大学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柬中时报)

辞旧迎新 開明三语学校踏上新征程

2024/12/20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校园

部分理事和贵宾合影

小学生用传统乐器昂格隆演奏

校董张兆恩分发爱心包

献血现场一瞥

開明基金会理事和学校总监、校长合影

岁月如梭,一去不复返,2024年已接近尾声,開明新学校落成启用典礼至今已一年多了,为了铭记这一光辉时刻,我们决定举办纪念活动。此时又恰逢開明民族希望基金会爱心活动每半年举办的第一次聚会,所以准备邀请開明校友及爱心活动成员参加。

这次活动我们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1214日早上的献血活动。我们联合红十字会及和谐俱乐部负责人张国胜先生的团队在開明三语学校第一楼举行,由学校校董曾湘芸女士赞助100份爱心包,献血和分发爱心包活动有序地进行,约有100名的志愿者参加。

第二:下午聚会前的参观学校活动,也有近100个人参观,由学校老师带领他们参观学校的硬件设备和校园环境,让大家对開明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就是下午的聚会观赏開明学生的才艺表演。

下午3时多,来宾陆续到场,自由节目时许多爱唱歌的校友上台献唱,让气氛活跃起来。410分司仪宣布节目开始。首先大家起立共同祈祷,然后聆听開明校歌。開明校歌是前開明吴德疆校长作词,吴慧珍老师谱曲的,歌曲雄壮豪迈,充满激情,催人奋进,歌词唱到“千岛自由风云骤,延陵贤达立宏愿,创新办校育人才,泗水開明写新篇,师生砥砺共钻研,强国富民草木荣,种族和谐共发展,和平凯歌冲霄汉。” 歌词中唱出了開明先辈们的雄心壮志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都认为应该通过教育培育人才,为国家培养社会栋梁,这也是我们办校的宗旨。

接下来观赏唱游班小朋友的节目,看他们幼稚可爱的样子翩翩起舞,虽然他们跳的很不整齐,但也得到大家的掌声鼓励。開明三语学校基金会副主席吴萌暄校友代表基金会向抽出宝贵时间出席这次聚会的校友、老师、赞助学校的社会贤达,热爱华教事业的社会人士及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她回顾一年来,開明三语学校在大家同心协力努力改进下,学校有了一定的进展,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了,学校组织了健全的教师团队,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除此,我们学校的校园也比去年更加美丽壮观,参加爱心活动的校友和热心社会人士也不断增加,她还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和帮助開明,把開明学校办好办大,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在德、智、体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一个温馨又祥和的学习园地。

接下来学生们精彩的武术表演,朗朗上口的弟子规朗诵,轻松欢快的舞蹈,用传统乐器昂格隆,口风琴合奏的节目一个紧接一个,还有这次拿到中国驻泗水总领馆奖助学金的二年级小朋友也上台献唱《听我说谢谢你》,表示对所有关爱她的人的谢意,都得到大家热烈掌声和鼓励。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精心排练和努力教导下展示了才艺,比过去进步了

接着,大家期待已久的抽奖节目开始,抽出了许多幸运者,他们都是热爱华教和乐意帮助開明的支持者和赞助者,他们把抽到的奖品回馈给開明三语学校,除此还有好几个企业家捐献了为数不小的善款,让大家都很感动。是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開明学校的前景也将是越来越好!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幼儿园获得了教育局的A级认可证书。

晚会节目终于在大家的欢乐笑声中落下了帷幕,大家共进晚餐。这次晚会能顺利举办并圆满成功,离不开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基金会理事们的努力,校董张兆恩夫妇不辞辛苦每日去学校的督促和建言献策,以及学校教师团队的辛勤工作,紧张排练的结果,所以非常感谢他们!

校友们、老师们、热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社会人士以及朋友们让我们踏上新的征程,共同携手砥砺前进!最后,让我们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美满,花落花开,辞旧迎新,愿岁月的交替带给大家美好的转变,也愿时光的前行带给大家喜悦的进步!

(雁玲)

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618

废除多源流学校,伊党黔驴技穷

2024/12/2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曾达卫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秉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坚信若食人俸禄,须忠人之事。

日前,伊党议员胡先依斯迈在国会提问时质疑多源流学校是否采用国家教育课纲,并暗示政府是否应该废除多源流学校。

对此,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重申昌明政府坚定维护多源流学校的立场,强调多源流学校不仅采用国家教育课纲,而且被宪法保障,批评伊党议员的言论是对事实的无知和对种族情绪的挑拨。

伊党议员在国会的提问让人不禁质疑,他们是否真正了解多源流学校的运作?多源流学校一直以来采用国家教育课纲,国语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其目的正是促进学生对国语的掌握和培养爱国情操。

更何况,多源流学校自建国以来便存在,体现了大马多元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伊党议员却将多源流学校污名化为阻碍民族团结的绊脚石,暴露了对教育体系和国家政策认知的不足。不管是无知导致的言论失当,还是刻意挑动情绪,这都说明伊党对国家教育事务的态度不够严肃。

换句话说,伊党的逻辑是只要废除多源流学校,回归单一源流教育,就能实现种族团结。这种论调不仅荒谬,且与历史和现实完全脱节。

大马的多元文化构成是国家的特色,而多源流学校是多元文化的体现。这不仅没有阻碍团结,反而在增进各族间的理解与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家和以自身经历为例,表示他在华小、华中乃至伊斯兰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从未经历团结的问题。伊党的“一刀切解决一切”的思维模式,是对多元社会现实的无视,也是对宪法保障母语教育权利的挑衅。

伊党长久以来在国家和州属政策层面乏善可陈,其政治存在感更多依赖于挑动种族和宗教情绪,而多源流学校问题不过是他们惯用的老套路之一。

伊党无法在政策论述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便企图通过渲染“多源流学校分裂国家”的假象,试图塑造自己“民族团结守护者”的形象。

然而,伊党完全无视多源流学校受宪法保障的事实,也忽视了废除多源流学校可能引发的长远后果。这种操作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千篇一律,漏洞百出。伊党轻率的态度只能说明他们并不具备实际治理能力,而更像是一群政治投机者,或俗称的“政棍”。

归根结底,伊党的核心问题在于其意识形态的局限。作为以宗教和保守主义为主的政党,伊党显然入戏太深,无法跳出狭隘的单一文化思维模式。

伊党的另一个死穴在于缺乏实际的治理能力和务实的政策框架。他们擅长利用情绪化议题刷存在感,却缺乏解决问题的真才实学。

在多源流学校议题上,伊党表现出的无知和轻率再次暴露了他们的短板,即不懂宪法、不懂教育、不懂治国。如此的一个政党,如果真的有机会执政,势必会将国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事实证明,多源流学校不仅维护了各族群的语言和文化传承,还培养了学生的双语甚至三语能力,为国家的人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废除多源流学校不仅无益于团结,反而是一种开倒车的举动。伊党的主张,只不过是黔驴技穷下的政治操弄,毫无建设性可言。

是的,马来西亚的未来,不能通过排他和单一化的思维去构建。我们必须以包容和多元为核心,才能共同推进国家发展与团结。这一点,是伊党必须学会,但却始终学不会的基本治理之道。

 

我的汉语之路

D2024/12/23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作者: 钟颖红(峇厘)

由于出生在国家政治动荡的时期,我在读书时期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中文教育。我的汉语学习之路完全依靠自学,通过不断阅读、积累词汇和语言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幸运的是,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几年,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我有机会被保送到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进行了一年的汉语学习。在学习期间,我不仅深入领会了汉语的语言结构,还在广州一家旅行社实习,积极实践所学的汉语。

回国后,我先后在一所大型企业集团担任秘书,并在一家中国国营矿业企业担任综合部经理。尽管刚开始时,我的中文水平还不高,但这些工作经历,让我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让我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

结婚后,作为一位全职家庭主妇,我深知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因此,我始终亲自照顾并教育我的独生子,尽心尽力地陪伴他成长。尽管家务和育儿的任务耗费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我依然坚持在繁忙的日常琐事中,保持对汉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尽管家务繁忙,我依然坚持自学汉语。虽然学习进展并不总是如我所愿,但我从未放弃过这份追求。为了能够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我渴望能够找到更多的途径,帮助自己加速学习。

未来,我希望通过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汉语水平,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并力争在汉语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近,我开始尝试学习写作,以便进一步提高我的汉语表达能力。我的父母是写作者,汉语一直是家中的日常用语,生活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从小,我便耳濡目染,深受父母的熏陶,日复一日,渐渐地我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热爱。父母对文学的热情影响着我,我也立下了决心,要将这门语言学得更加扎实、更加深入。

 

反对林苍祐华小被易名

2024/12/23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谢诗坚

《南洋商报》在1219日的社论以“华小易名之省思”为题,批评了有3所华小的名字被改掉原来建议的名称,即敦翁毓麟华小、郭鹤尧华小及敦林苍祐华小;尤其是林苍祐华小变成Ecoworld华小,据称理由是这所学校是由这个发展公司兴建的,因此要求置放其公司名字。

我暂时不提敦翁毓麟华小及郭鹤尧华小,而单就林苍祐华小的易名风波,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有应槟岛西南区9所华小的委托,希望我们成立一个工委会,协助在西南区建立一所国民型华文中学,他们的理由是9所小学分配市区内的三几间中学,实在是僧多粥少,因而他们认为与其每年争名额,不如让政府俯顺民意成立工委会。

当年在许平城(前州议员)穿针引线下,要求韩中负起责任促成一所新华校的设立。于是我们筹备由丹斯里陈国平任主席,而我担任总秘书,所有9间西南区华小的董事长也列为副主席。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在西南区开展。因为我们有建议兴建中的国民型中学,应命名为“敦林苍祐中学”。为了这个命名的问题,我们特别安排拜会林苍祐,向他表明我们是有所为而来,需要借用他的名字推动一所国民型中学在西南区落脚。

林苍祐当年给我们的答复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他说:“你们用林苍祐的名字命名国民型中学,应该不会成功。”他指出若找华人为名,估计不大乐观,因为教育局方面会有些意见。

林苍祐功绩有目共睹

我们不同意他的回答,而是进一步说,林苍祐功名盖世,政绩有目共睹,以林苍祐而不是别人的名字来命名,应符合政府及当政者的标准。

林苍祐不以为然。他说:“你们可以选用一个马来名家之名,而不是以华人命名,这样通过就会比较方便。” 在没有接受林苍祐的建议后,我们将收集的详细且完整的资料呈给教育部长(当时是拿督斯里纳吉)。

刚好在那一年(1998年),我们在教育部提呈了两份报告,一份是要成立韩江学院;另一个则是要成立西南区敦林苍祐国民型中学。

当我们对这两件大事抱有希望时,却只传来第一件好事,允许建立韩江学院;而建议中的敦林苍祐国民型中学因涉及复杂的程序,需要从长计议。

用华人名字或受阻

时间一晃又是过了四五年,韩江学院已在快速成立和成长起来,而敦林苍祐国民型中学尚无下文,真的应验了林苍祐当年的推测,使用华人名字不大恰当,也可能面对阻力。

后来我们也不得不压下国民型中学申请,而刚巧恒毅中学也在物色西南区地点,赶建一间分校。就这样,恒毅中学较我们所策划的国民型中学快了一步。反正都是为华校而建校,也就没引起任何争论。

话说回来,我们的工委会是全心全意投入建国民型中学,而且我们也很有信心,有了林苍祐在背后支持,不愁不成功。事实印证了恒毅走在前头,林苍祐中学又好像被节外生枝?

事实上,以林苍祐对槟州发展和对国家的功绩,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伟人,他拉动马华的热情,而华人踊跃登记成为公民;他不遗余力地促成林连玉与马华合作,且试图改变华人的命运。

不论林苍祐是否离开马华,也不论他后期是否合办民政党,这都无损他个人的形象,他的功绩是改变槟城人民的命运,发展槟岛成为东方的硅谷。这一高成就,使到今日的槟城成为远近知名的东方花园。

因此,我说200年的槟城开埠史只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扑灭鼠疫的伍连德医生;另一个是改变槟城命运的林苍祐。因为有了他们,槟城才闪闪发亮。

南洋的社论也提到民族伟人是不能轻易被抹杀,也是华人文化根基的传承。

据我们了解,当发展商献地给政府建教育之用,就由教育部按需求提出复名,而不是以捐地人的意愿为依附。因此,我们还是认为参与执政的行动党,应该仗义执言,为了文化的传承,在位的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丹中菁二校的寻根之旅

2024/12/22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 : 安焕然教授

上周,受邀到关丹,跟中菁二校的小学生讲座。

很久没有跟小学生演讲了,在演讲方式上需变转,要多点互动。讲座一开始,就问同学们:“你们是什么人呀?”

福建人,请举手?哇……客家人,有没有呀?有……,广府人、广西人、潮州人,还有今天的主题,海南人有没有呀?有,不少小朋友举手了。啊,东海岸的海南人还真不少。

考量到现在华小生的种族成员,我再问:印度人有没有?有……,马来人?有,很多。还有,原住民有没有呀?几个小朋友眼睛亮了,望着台上的我,很有自信,开心的举起了他们的小手。接着,我进入正题,从南岛语系说起,天涯海角话海南。

我们政府现在强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趋势,在喜悦中学习,开心学习,而且我们也要有人文关怀,不忘本。

老实说,看着台下小朋友发亮的眼睛,心情激动,大家都乐了。我说:“今天我的主题虽然讲的是海南人,但我的PPT都会提到你们每一个族群,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么的多元、丰富和精彩。”

为什么我会来关丹中菁二校跟小朋友演讲呢?那是中菁二校颜丽婷校长的用心策划,联合了当地的六大乡团,以及中菁二校董家协携手在学校合力举办“《寻·根》中华文化之籍贯的认识”系列活动。从9月筹划,11月开讲,之前已进行了广西、潮州、福建、客家、广东人(广府、肇庆)籍贯之认识的讲座,而我这一场以海南人为题的讲座竟被当成“压轴”。

早晨,来到中菁二校会场大礼堂,就看到师生们在布置排椅子,礼堂一侧有介绍海南人、福建人、广东人、广西人、客家人、潮州人的展板,再加一板“中菁二校校史”。

我们知道关丹中菁二校的争取创办,过程相当艰辛曲折。但在各地华小人数已多有面临减少的窘境下,如今这所中菁二校的学生人数却是在逐年上升。可窥其办校之成功。学校校史展板的结语是这样写的:“中菁二校的成功落实,除了有华教斗士们的长期坚持及党团的不断努力,更有二朝政府有关部门的紧密协助与配合。在此由衷感谢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士,让我国增添了一所华文小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一切得来皆不易。在此期待中菁二校不断茁壮成长。”

当天讲座结束之后,小休。家协赞助了客家糕点和炒米粉,而海南会馆更是特地订做了薏粑、三角馏、煎堆等海南传统糕点享用。茶叙小休过后,学校还进行了闭幕礼,并由彭亨州教育局华校助理局长王秀玲督学亲临致词。感怀的是,她当天还特地一大早(8点)就来到现场,全程参与了我的海南讲座。中菁二校的董事长、副董事长也都亲临讲座会场,而关丹海南会馆也来了二十几名理事,以示支持。

这次的演讲,我没拿演讲费。主办单位就颁给我一张由中菁二校老师亲笔挥毫“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书法。但这一趟的来回机票、住宿(四星级酒店)和招待膳食全由关丹海南会馆负责。海南会馆主席陶启顺夫妇、署理主席黄循莲等还全程当地接“导游”。有心了,很是热情,热心。

讲座在欢欣喜悦的气氛进行。闭幕礼,中菁二校颜校长带领老师以各自的方言献唱《爱拼才会赢》,作为结束。很是开心。

颜校长说:“对呀,这就是我们政府现在强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趋势,在喜悦中学习,开心学习,而且我们也要有人文关怀,不忘本。”

我私下问及:华小方言解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回答:我们的政府学校从来就没有明文规定要禁方言的条例,何来解禁呢?过去只是基于强化华语文的学习,一些学校才自行规定若讲方言要被罚。但如今方言都快要被流失完了,还不珍惜吗?

讲座开讲时,我也跟小朋友下了个约定:“安老师的讲座主要还是大专生。你们要好好读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相会于大学,你们也在大学校园听安老师演讲,好吗?”

一阵阵整齐划一,欢欣的童音声浪:“好,很好,非常好!哈哈哈哈哈!”

“新纪元杯”爱华文诗歌朗诵赛 晧玚 楷轩 历旗 分夺冠

2024/12/22 星洲日报/国内

各组三甲得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后排左起唐子轩、陈历旗、曾翎龙、曾毓林、王睿欣、苏楷轩。前排左起庄轩、林宇恬、陈思杉、徐晧玚、刘巧晴、陈思康。

来自各州的参赛者,以及带队的老师和家长,齐聚新纪元大学学院赴一场诗歌朗诵的饷宴。

一众评审与主办方各代表合影。后排左起徐晓芬,刘振业,萧慧芳,周若涛,李鈜沫,刘育龙,吕育陶,黄英威,林健文,黄康馨,杨万霖。前排左起蔡春梅,王淑慧,伍燕翎,王睿欣,曾翎龙,翁丽珠。

(加影22日讯)星洲日报“爱华文”工委会、《学海》、希望阅读计划和新纪元大学学院联办的第5届“新纪元杯”全国爱华文诗歌朗诵比赛,昨日于新纪元大学学院举办总决赛。徐晧玚、苏楷轩、陈历旗力压群雄,分别夺得儿童组、少年组及青年组的冠军。

本届比赛共有378名学生报名,其中包括儿童组187人、少年组146人及青年组45人。经过初审的海选阶段后,47名学生成功进入昨日的决赛,即儿童组17人、少年组15人及青年组15人。

曾翎龙:培育马华文学推手

星洲日报文教部主任曾翎龙在开幕典礼致词时说道,诗歌朗诵比赛不仅仅是一个比赛,也是一次美的教育。“通过诗歌,学生可以感受文学之美,文字之美。通过揣摩诗句和一次又一次演绎的排练,学生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起了共鸣,了解文字所能带出的悠远意境,从而反思生命,在繁忙的世俗生活的大后方,为自己预留一片可以慰藉心灵、休息和充电的文学天地。”

他提及,星洲日报常年推广华文教育和马华文学,而本届的朗诵比赛,选材都来自马华新诗。他希望在座的各位师生,通过阅读和朗诵我国诗人们优美的诗句,潜移默化的接触,能够逐渐成为马华文学的读者。

“未来有一天,期盼各位能加入我们的行列,成为马华文学的作者和推手。”

伍燕翎:“声音”演绎马华诗歌

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伍燕翎博士也在开幕时发表了讲话。她认为新纪元杯是马华作家、声音工作者、主播、教育工作者、老师和同学们因为“声音演出”而有的文友聚会。

“这已经是本校连同星洲日报携手共办的第5届新纪元杯。这一届的赛事,我们加入不同的创新元素,特别推动马华诗作,甚至用各家方言乡音演绎马华诗歌。”

伍燕翎提及星洲日报有个很好的文化品牌——“花踪”。“今天花踪主题曲的作词人小曼老师也在场。他写道:海水到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花踪。今天我们要说,花踪到处有马华文学。”

她认为,在媒介多元的时代,也许来自自己最原始的“声音”还是最真实的。她感谢所有同道人一起以声音来推动马华文学演绎,并相信马华文学可以因此传播得更远更广。

本届“新纪元杯”全国爱华文诗歌朗诵比赛决赛评审委员有:(儿童组)刘育龙、蔡春梅、萧慧芳及刘振业;(少年组)吕育陶、翁丽珠、黄英威及王淑慧;(青年组)周若涛、李鈜沬、黄康馨及徐晓芬。

出席决赛的有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文教部大专组主编王国刚、中学组主编叶欣媚、工委会主席新纪元大学学院教育系王睿欣副教授、张万霖讲师。

这项比赛各组冠军的奖项及奖品为现金奖800令吉、奖杯及获奖证书,亚军是现金奖400令吉、奖杯及获奖证书,季军则是现金奖200令吉、奖杯及获奖证书。优秀奖则有5份,每份现金奖为100令吉、奖杯及获奖证书。其他的参赛者均可获得决赛的参赛证书。

AiFM新闻播报员方言朗诵

在等待成绩出炉以前,大会安排了方言朗诵表演环节,AiFM电台客家话新闻播报员萧慧芳、刘振业、福建话新闻播报员徐晓芬、

姚文松、广东话新闻播报员祁慕勤、黄枫琳、潮州话新闻播报员黄世豪共同带来了一段方言小品《穿·传》。

7位方言新闻播报员分别以粤语朗诵廖恩焘的《金陵怀古》和林健文的《瓦煲鸡饭》、闽南语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潮州话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客家话朗诵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及两首客谣。

另外,中学华文老师符爱梅也以海南话朗诵了何乃健的诗作《掌纹》。

3主讲人传授赏析诗歌

著名马华诗人林健文主持、刘育龙、吕育陶和周若涛也在席间主讲了有关诗歌朗诵的交流座谈会。他们从方言朗诵的可行性、童诗与现代诗朗诵的比较、诗歌朗诵与诗意的关系等层面,探讨了诗歌朗诵各种范畴的命题。

3名主讲诗人还即场朗诵自己所写的方言诗,刘育龙朗诵客语诗《落大水》、吕育陶朗诵福建诗《我心内有一碗laksa》,周若涛则朗诵了粤语诗《屈完屈原未?》,趣味十足。

各组的评审代表徐晓芬、黄英威、刘育龙及刘振业在颁奖典礼前,给予参赛者关于选材、语音和朗诵技巧方面的建议和评语。

2024年第5届“新纪元杯”全国爱华文诗歌朗诵比赛总成绩

儿童组(811岁)

冠军 徐晧玚 雪兰莪蒲种汉民华小

亚军 陈思杉 霹雳万里望万华一校

季军 林宇恬 雪兰莪蒲种汉民华小

优秀奖

王渝钧 雪兰莪敦陈祯禄华小

徐婧语 雪兰莪蒲种汉民华小

黎芷瑄 霹雳珠宝培南华小

林晋爵 森美兰芙蓉三民华小

赵正懿 吉隆坡冼都巴沙(平民)华小

少年组(1216岁)

冠军 苏楷轩 槟城锺灵华中

亚军 刘巧晴 雪兰莪巴西不南邦启智华小

季军 陈思康 柔佛新山宽柔中学

优秀奖

苏君豪 巴生中华华中

陈祉欣 霹雳怡保圣母玛利亚中学

陈诺滢 槟城北海锺灵华中

林敬轩 槟城日新华中

黄梓涵 雪兰莪巴生滨华独中

青年组(1722岁)

冠军 陈历旗 霹雳育才独中

亚军 唐子轩 雪兰莪新纪元大学学院

季军 庄轩 森美兰州英迪国际大学

优秀奖

董丽颉 雪兰莪世纪大学

梁慧婷 雪兰莪新纪元大学学院

卢心怡 霹雳江沙崇华华中

陈歆茗 雪兰莪新纪元大学学院

李妍柔 槟城锺灵独中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