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星洲日报/大都会
报道、摄影/陈佩丝 (部分照片由校方提供)
 |
| 潘志雄致力改善校园设施与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发展倾注心力。 |
 |
| 依约华小环境整洁,设施完善,是瓜雪地区重要的华文教育学府之一。 |
 |
| 学校设有多元化行政楼,集礼堂、办公与活动空间于一体,提供完善的管理与教学支持。 |
 |
| 学生在课堂和活动中积极投入,培养团队合作与学习兴趣。 |
 |
| 林顺德(左起)、陈德来、潘志雄及郑瑞金见证学校的发展与成长。 |
 |
| 基于校内草场空间有限,校方都被迫外借草场举办各种一些活动,尤其是运动会。 |
 |
| 潘志雄:三机构理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
 |
| 一些剪报资料记录学校发展历程。 |
 |
| 课室分布在两座三层楼内,明亮整洁,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环境。 |
 |
| 三机构携手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
 |
| 篮球场位于两座校舍之间,自加盖后,无论是学生上课或是活动都更凉爽舒适。 |
 |
| “阅读天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图书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与阅读氛围。 |
 |
| 学校礼堂已安装冷气设备,为师生提供更舒适的活动空间。 |
 |
| 学生参与星洲日报阅报计划,培养阅读兴趣与时事理解能力。 |
 |
| 宽敞明亮的食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用餐与交流空间。 |
 |
| 提供多样书籍与阅读设施的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与阅读的重要空间。 |
 |
| 两间幼儿园课室,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空间。 |
1951年创立的依约国民型华文学校,历经时代变迁,始终屹立在瓜雪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成长。而现任董事长潘志雄,2009年出任至今已迈入第16个年头。
虽然他并非这间学校的校友,也非土生土长,但对学校的发展一直倾注心力,将改善校园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视为使命。
在他的领导下,学校从设施趋近完善,礼堂、精明课室及篮球场先后升级,校园环境更为舒适。潘志雄认为,学生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无论大小项目,他都亲自关注并推动落实,确保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条件。
潘志雄:创立初期仅逾80学生
潘志雄说,依约华小原是附近武吉巴弄崇智学校、依约28支工程学校及依约8支启新学校联合组成的依约新村学校,而学校创立初期,校舍简陋,学生人数80余。
他说,校方于1953年首次获得救育部拨款以扩建课室,但是我国独立不久,政府宣布解除紧急法令,附近居民迁入依约新村,导致课室不足。
“1961年,校方向瓜雪区国会议员争取资金增建课室与办公室;1968年再获马华公会拨款增建两间课室。
1973年家教协会成立,1975年学校接通电供并安装设备。”
他说,学校董事部于1977年邀请前任副教育部长已故拿督陈声新莅临学校主持运动会开幕礼,并提呈筹建3层楼新校舍。之后,董事部配合当地马华领袖,积极展开工程。
“新校舍在1982年初启用,并于1983年3月25日,邀请前任副教育部长拿督陈忠鸿主持新校舍开幕礼。”
他说,在三机构配合下,陆续改善校园设施、教师宿舍及图书馆,随后教师宿舍、学校篱笆及多元行政楼先后在1995年6月完成,并于同年的6月17日正式启用。随后1座3层楼的新校舍也于1997年展开。
“历任校长与三机构通力合作,不断完善硬体设施和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
率三机构改善校园设施
“我在接任董事长初期,确实真的蛮不容易。”
潘志雄忆述,当年学校设备仍不算相当齐全,礼堂没有冷气、篮球场无遮盖及精明课室也未完善,于是他率领三机构逐步改善校园设施,让学习环境逐步提升。
他说,篮球场位于两座校舍之间,当时没有遮盖,烈日下非常炎热;自加盖后,无论是学生上课或是活动都更凉爽舒适。
“我们还为礼堂安装了冷气,并提升精明教室,让学习环境更完善。”
潘志雄表示,改善设施不仅是为了舒适,更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学校的发展需要三机构、
校方及家长齐心协力,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质、全面的学习环境。
405学生 约25%是友族
随着附近地区发展和外地人迁入,学生人数也逐渐的增加,已经达到405名学生。
潘志雄指出,当地的发展可说是迅速发展,所以学生人数也在陆续增加中,目前学生人数当中约有25%是友族学生。
他说,学校目前每个年级都设有2班,最多学生的课室为38人,而明年一年级预计将有超过80名新生。
“无论在学术还是课外活动方面,学生都有不俗表现。今年在三语讲故事比赛及笔试等活动中,更有创下佳绩,令人鼓舞。”
他说,学校也设有二十四节令鼓队,如今已传承约17年,同时也曾开设传统舞蹈班,惟参与人数并不多,所以校方计划新增扯铃班,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此外,他也提到,该校是瓜雪县目前唯一提供教师宿舍的华小,共设有7间房间,为外地教师提供住宿便利。
三机构协力推动发展
“在办校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做好自己的本分,三机构理事齐心协力与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潘志雄说,管理一间学校最重要的是大家互相配合,只要有诚意,就不会出现问题。这一切都建立在人际间的尊重与信任之上。
“当然,我们也希望家长都可以积极参与家协的会议,只有勤于交流,学校才能更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要。”
他说,三机构理事也会经常与校长保持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务顺利进行。
需向外租借草场造成不便
另一方面,潘志雄提到,学校占地仅约有2英亩,设有多元行政楼(包括礼堂)、两座三层楼课室及仅两间幼儿园,惟缺乏草场。
他说,目前校内的草场面积非常有限,许多需要使用草场的活动都只能向外租借,带来不便。
“因此,希望政府能够拨出土地给学校兴建新的草场,让学生在校内也能进行运动及各类户外活动。”
在场者包括董事部财政林顺德、家协陈德来及校长郑瑞金。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