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16华团与教育总监会面•认同教育政策仅执行有问题



  2013-09-04 光明日报/ 要闻

 


阿都嘉化(左)与61华团代表针对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
大蓝图进行討论;左二起为曾贵秋、陈友信、刘志文、
周素英、余安、李亚遨和陈亚才。(图:光明日报)
(布城3日讯)隆雪华堂会长陈友信指出,16华团代表与教育总监丹斯里阿都嘉化同意,一些教育政策並非政策有问题,而是执行方面需加强,例如校本评估。

週二,他率领16华团代表出席与教育总监会面后说,他们向教育总监表达有关教育政策和《2013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的8点声明,包括这些华团坚持华、淡小第二阶段国文科和英文科每週上课210分钟、华文科300分钟,后者表示將代为传达他们的意见。

他披露,阿都嘉化解释,教育部决定国文科每週上课为270分钟,是为了提昇小学生的国文掌握程度。

“而我们认为小学生升上中学时,应该通过预备班加强国文,无需在小学时增加学国文的时间。”

“阿都嘉化也告诉我们,预备班將获得保留,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家长可以选择是否让他们就读预备班。”

预备班將保留

他也说,针对16华团所建议成立的“教育监察委员会”,阿都嘉化认为不错,但是这项是政策性的决定无法概括在大蓝图中。

此外,森美兰华堂主席刘志文说,他们也提出2014年开始授课的歷史科课本必须符合三大民族的歷史內容。

出席这项为时两小时会晤的代表,包括华研董事主席周素英、林连玉基金义务秘书李亚遨、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留台联总教育学术主任余安及会面协调人丹斯里曾贵秋。

16华团联合声明提出8事项

1.多源流教育合情合理,並非族群团结的障碍;
 2.教育资源分配应公平公正;
 3.国文科每週210分钟合理,提昇语文水平教学法乃关键;
 4.肯定预备班存在的意义,並加以强化;
 5.正视与检討校本评估(PBS)所出现的各种弊端;
 6.公佈小学第二阶段历史科课程纲要,还原我国历史原貌;
 7.保障多源流学前教育体制,母语应是主要教学媒介语;
 8.成立“ 教育监察委员会”(Education Ombudsman),以监督与確保教育部的效率与公正性。
 
联署单位

1.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2.林连玉基金
3.华社研究中心
4.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5.檳州华人大会堂
6.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7.柔佛州中华总会
8.马六甲中华大会堂
9.独大有限公司 
10.全国老友联谊会联委会
11.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12.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13.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
14.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15.马中经贸总商会
16.马中友好协会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