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助华教
2013/9/29
光华日报/社论
槟城华小长期面对因为旧城区人口外移而造成的生源减少问题。为更有效的扮演传播知识,服务社群的角色,很多华小都选择跟随发展的步伐,随着人口的迁移,把学校迁往新发展区。
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办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也是传授基础知识的小学,过往都是开办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以便能够更直接的为地方人民提供最大的便利,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
这是重视教育的先辈们的用心,更是提升一个地方生活水平的基本而直接的贡献。这一点在大马建国初期,教育未全面普及化的时期,尤其显得珍贵。
尤其是华小的开办,主要都是当时社会自发,出钱出力的成果。
虽然今天政府全津的国民学校遍地开花,政府对教育投入巨大的资源,不过华校的服务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华文地位的提高,友族学生日增,华校也不再只是服务华人。
根据教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有8万1011友族学生或13.4%就读华小。董总曾用每年2%的增长推算,到了2025年将会有50%的友族学生就读华小的结果预测。
不论是原本集中开办在旧城或旧镇区的华小必须要搬到新发展区,还是越来越多马来和印度同胞将他们的子女送到华小就读,都是时代潮流,是社会自发的现象,更是时代的需要所使然。
做为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功能的政府,更应该顺应人民及社会的需要,来协助不同源流学校的发展,这一点不论是从丰富大马多元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又或者是普及教育,加强各族人民的国际竞争力而言,都是理所当然的。
槟州民联政府继2008年落实制度化拨款给华校后,日前再开创了直接将发展商献出的教育发展地直接由发展商献给益华小学。国阵做为大马最早而且最大的多元民族政治联盟,在这方面理应得比民联做得更好,而不应一直受到争议的焦点。
何必硬来?
2013/9/26
(砂拉越)国际时报/言论
~作者:子富
吉隆坡的土地那么多,为何偏要强行征收吉隆坡精武华小校地不可?况且,可征收的土地也多得是,为何偏又要选中华小?
这真叫作为市井小民的广大人民群众,百思不得其解!并频频要问,我们的政底怎么了?是受到什么刺激?是因为505全国大选,华裔普遍“造反”,倾向支持民联,现在就要给华社颜色看吗?还是在“警告”华裔,再继续支持民联,落至什么都没有的下场时,可怨不了人,是自找的、是自讨苦吃!
精武华小从土地局取得之宪报资料显示,早在战前的1938年,英殖民地政府便把这块土地批作教育用途,屈指算来,迄今足足已有75年的历史!国家独立只不过是56年,精武华小可比国家的独立更具历史!为何过去均“没事”,现在就要“大事”?
这是比以往任何时候均更为疯狂的种族政治使然?如果是这样,“政客”把维护自己政治权益看得比维护国家权益还要重要,这真是十分可悲!难道这些“政客”就是不会明白,在多元民族的国家,种族政策只会导致民族间的互相猜疑,如果恶化至种族冲突,国家将因而毁于一旦吗?
联邦旅游文化部采取强硬手段,无可协商的欲强行征收精武校地的理由,是须要征收有关校地作为兴建文化遗产城办公楼用途!难道兴建文化遗产城办公楼,就比保存文化传承的保垒来得更为重要吗?
文化遗产城就不能另寻他地兴建吗?为何硬是非铲平文化保垒不可?
间中的理由,真叫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要给华社颜色看,是最能说服我们的理由!
但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民主精神又去了那?民主多数尊重少数的基本原则成了多数欺压少数了吗?况且我们的政府并不是获得多数人民支持,而是依靠废除选区选民差异顶限的选区的不公平划分制,通过席位制保住了政权。
更让“佛都有火”的是,我们尊贵之旅游与文化部长纳兹里的言论,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他说,有关的校地原本就是由旅游文化部所拥有,现在仅是其部门收回作为发展用途罢了!即然这片校地早在1938年便被英殖民政府批作校地用途,我们想知道的是,在什么时候“无声无息”的过名到旅游及文化部名下?
吉隆坡精武华小,坐落于吉隆坡的半山芭,占地仅仅两英亩罢了。
纳兹里坚称,该校地是属于政府的土地,是供其部门使用的土地,如果精武华小仍要争论土地的拥有权,那大可将此事带上法庭解决。
精武华小事件,必须受到我们关注,我们要理智告诉政府,强行征地的举措是不当的,要做一个获得人民拥护的政府,一却均必须回到人民,以民为本。
保存微型华小
2013-09-28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华忠
日前,教总揭露柔佛及霹雳州教育局已经陆续召见州内微型华小,以游说及问卷调查方式提出合并建议。有关当局以种种理由如合并可为政府节省开销和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并保证校长待遇从优等“好处”试图来说服校方及各造接受该献议。
此献议也是刚出炉的《2013-2025国家教育蓝图》下针对微型学校发展的其中一建议。因此相信未来各州微型华小将会陆续收到有关合并献议。
从1970年至2010年期间,华小学生人数增加了逾17万人,但华小的数目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原本的1346间减少至1294间。在有关当局不增建华小的政策下,当时的华基政党以迁校方式,把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迁至华小严重不足的城市地区。
此迁校方式乃当局政策偏差下的产物,但也是在“华小一间不能少“坚持下的妥协方案。而如今的合并献议,否决了以迁校解决华小学额不足的门槛,不仅造成华小数目再次下降,也违背了华裔公民的意愿。
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责
发展各源流学校及提供受教育机会乃是政府的职责,有关当局不能以节省政府开销,而牺牲了该社区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及越南为例,当地政府及各界积极地在偏远及人烟稀少地区建筑学校,以普及该区的教育,这与我国当局的措施形成了强烈对比。当局必须深知教育乃富国强民之道,不能以节省开销为名,实施“开倒车”政策。而且在我国一些城市发展已接近饱和及政府积极发展郊区的同时,也不能排除日后人口会“回流”至城市边缘的郊区居住,从而解决微型学校的学生来源。
华基党团,董总及教总必须放下彼此的歧见和共商策略,以纠正当局欲施实不利于华小的政策。同时,华小及各界必须努力加强各族对华小的认识,让友族了解开办华小不但符合宪法,同时华小课程也符合国家教育纲要。唯有消除大家误解并改变“悲情斗争”
的方式,华小课题才能获得各族的支持。
让华小成各学校模范
华小尤其是微型华小可转型为社区重要的“资产”,使它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它也肩负传承华族优秀文化及儒家思想等使命。校方及华社可积极探讨及推广华小在社区角色,使它成为凝聚社区“联络所”,例如在传统节庆日子上举办聚会,开办黄昏班,推动社区及公益活动等等。
唯有如此,让各界学会欣赏华小建筑的“一砖一瓦”与珍惜办校精神,也促使华小成为社区及村民联系的资产,让华小成为其他学校的模范,及保留在原地发挥其使命。
一年前后
2013-09-2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侯雅伦
9月26日。以董总主席叶新田为首的一行人前往吉隆坡市政局,与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阿里韩沙为首的各政府部门代表,就困扰多时的精武华小校地课题交涉,寻求解决方案。当然,华小的问题如预料中的不容易解决,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校地问题陷入僵局。
位於吉隆坡市区的精武华小,学生不多,约400人,但在这个黄金地段办校已超过70年。
说了是黄金地段,有利可图就肯定有人爭,没有人会在意土地的上面有没有一所百年树人的学校。於是,旅游部说这所学校长期以来佔用了它的一部份土地,现在要强硬取回。
精武小学要被徵用土地的问题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新闻、通讯及文化部要征用该校1万5千方尺的土地来兴建餐厅,双方谈判如拉锯战,谈了多次仍未有定案。
今年的大选过后,文化及旅游部再次致函给精武小学要徵用土地。
这一次换了部长,那就是之前的首相署部长纳兹里。纳兹里毫不留情的要拿回精武小学被指佔用的部份校地,还態度强硬的恫言,不惜把此案带上法庭来个了断。
纳兹里以如此强硬的態度对付一所华小,何止让人望而生畏,简直让人心生反感。
去年的9月26日,也就是刚好一年前的今天,纳兹里曾经给华教人士带来无限希望。
对比今天的狰狞面目,董总袞袞绪公可能比我们更加纳闷,那个开明、体谅、对华教充满保护之情、对华教人士讲尽温暖话的部长,去了哪里?
去年的926,董总举行了华教救亡大会。约2千名爱护华教的人士在风雨中,齐聚在距离国会大厦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集体向政府提出8大诉求。
以叶新田为首的数名华教领袖背负著眾人的希望,冒雨步行到国会,把诉求交给代表首相的纳兹里。
华教人士拒绝通过政党如马华的领袖为中间人,直接把诉求交到一名巫统的马来部长手上,似乎成功突破了一道障碍,於是满心欢喜静待佳音。
那时候,纳兹里態度友善,並且表现得十分善解人意,对华教人士的诉求充满同理心,还在国会拨冗跟董总领袖交流了半个小时。
看看那时的他,向董总领袖们说了甚么。
他说:华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怎么可能保持原有的建筑物数量?华社又有多少土地来建华小?所以,董总要求拨地增建华小,是合理的。
他说:董总领导人热爱母教育,若没有他们的坚持就没有千多所华小。
他说:他是全民领袖,虽然是马来人,董总来见他是没有错的,他对他们也有应负的责任。
他还说,董总以后若面对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跟他接触。
纳兹里说的话,都是我们爱听的,因为听了很温暖。董总领袖还形容这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交流会,並认为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都以为,董总终於不再“所託非人”,终於找到一个可协助他们解决华教问题的马来部长。
仅仅一年的时间,纳兹里却变得如此强硬,为了建一间马来餐厅,而硬硬生生的要取回华小用著的校地,甚至不惜对簿公堂。
这块被指佔用的地段其实不大,以巫统或政府所掌握的资源,何愁找不到一块小小的地方来建一间餐厅?
可是对精武华小来说,校地少了一吋就是一吋,再也爭取不回来。
纵使是政府的地段,也可以有商有量。无需如此囂张跋扈。一年前后,纳兹里態度为甚么180度改变?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华人在大选不支持国阵而遭到如此对待;二是巫统党选来了,唯有表现种族积端,才会获得巫统中央代表的支持。
(星洲日报/集体回忆‧作者:侯雅伦‧《星洲日报》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