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邹寿汉:让更多家长理解内容 通过签名运动支持董总



2013-09-30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400人举手通过3项大会提案,支持董总反对教育发展蓝图。
(芙蓉29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披露,董总的力量源自人民,通过发起的百万签名运动反对教育发展蓝图,是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和理解其中内容,进而支持董总一直以来所争取和坚持的立场。

首阶段签名运动不理想

他坦承,第一阶段所推动的签名运动不甚理想,面对很大的阻力,但董总将会坚持下去,以获得市民尤其是学生的家长认同,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与政府谈判。

他是于今日在芙蓉大富豪酒家出席由董总主催,森州董联会主办的《教育发展蓝图》汇报会及捍卫母语教育签名运动汇报会时,如此表示。

他表示,大马640万华裔,其中60万名华裔中小学生,若每名学生家长都签名支持,就有120万个签名,加上7万名独中生的14万名家长,其实百万签名的目标理应极容易完成。

“然而部分独中的董事会没有给予我们支持,他们忘记了历史中各种对华教不公的政策,已经失去居安思危的状态。”

话虽如此,但他对很多独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感到欣慰,他透露,巴生滨华独中和马六甲培风独中的董事会把签名表格发给每一名学生,并要求每人找10个人签名。

他认为,百万签名是一项让人民了解董总对教育发展大蓝图的立场和反对的内容,若签名运动都无法完成,甭谈接下来的行动,如法律行动。

他了解华小校长所面对的压力,因此不可能全力配合董总推动签名运动,然而董总及各州董联会却无法在学校围墙外张挂横幅,如何能得到家长的注意。

不会通过法律诉讼 反对教育发展蓝图

邹寿汉表示,董总尽可能不会采取最后步骤,即通过法律诉讼来反对教育发展蓝图,虽然太多例子显示类似诉讼案都会失败,惟此举能引起大众的注意力。

能引起大众注意力

他认为,董总不可能会胜诉,却能得到大众的注意力和支持,而唯一能一劳永逸解决有关问题,就只能通过国会。

他透露,教育发展蓝图中注重国语和英语,却把母语教育列为第三语言,大蓝图的终极目标是单一民族教育,甚至引发文化清洗。

“若蓝图取得成效后,最终学生将变成掌握基本三语的语文而已,却忽略了德智体群美五育。”

他表示,蓝图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华小和淡小将会边缘化、弱化和逐步变质,为第三阶段实现单一民族国家和单一源流学校的“最终目标”开道铺路,致使华小和淡小灭亡。

“当年英小和英中就是接受政府的改制建议,因此英文学校从我国历史上消失,也直接让国小的数量倍增,反观华小的学生人数也是倍增,华小也有减无增。”

他表示,董总与首相保持联系,后者对有关教育发展大蓝图保持沉默,只表示一切待党选过后才洽谈。

出席今日汇报会的包括森州多个华团及一些热心华教人士,汇报会也开放让不明白教育蓝图的公众针对一些问题提问。

出席的华教人士与森州华团领袖,通过三项大会提案,支持董总反对教育发展蓝图。

(南洋商报)

陈劲莱吁华社勇于说“不” 签名反对教育蓝图



2013-09-30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移交72000令吉模拟支票。左起陈劲莱、傅保泰、陈志强、
杜美萩、陈细伟、彭明坤、郑文聘、谢家园和纪明发。
 (安顺29日讯)半港仁拿打养成华小董事长陈劲莱呼吁华社响应董总的号召,积极参与反对“教育发展大蓝图”签名运动,向政府展示华社的意愿,确保华校在未来的日子,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他表示,教育部无视华社反对的意愿,一意孤行实行2013年至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广大热爱及关心华教的华裔同胞,应勇敢的向政府说“不”。

存在不利华校的内容

“教育发展大蓝图内存在着太多不利华校发展的内容与条文,足令华小面临极大变质危机,关心华教的一群,必须加以关注和警惕。”

陈劲莱昨晚在该校三大机构联办、皇帽啤酒公司赞助,“爱心献养成、诚心爱华教”2013年教师节慈善晚宴仪式致词。

晚宴上,两名校友及民政党双怡杖支部,宣布合捐4500令吉。

皇帽啤酒有限公司霹雳州经理陈志强,代表热心捐款人士,移交72000令吉模拟支票给大会主席彭明坤接领。

众见证者包括陈劲莱、陈细伟、杜美萩、名誉主席郑文聘、副主席纪明发、总务谢家园及大会副主席兼校友会主席傅保泰。

勿“典当”校地

陈劲莱促请国内政府资助华小董事部千万不得将校地“典当”给政府,以获取政府拨款,以免掉入变质的“陷阱”。

“华小校地献给政府,遂成政府学校而失自主权。届时,一切不利华小的条文将接踵而来。此外,将华小国文课授课时间从每周180分钟延长至240分钟,足以令华小陷入危机。”

晚宴也筹募安装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增建养成幼儿园游乐场基金。

筹募安装多媒体系统经费

家教协会兼工委会主席陈细伟表示,三大机构全力在校内推动多媒体电子教学后,促使该校正式踏入数码时代,让处于偏远的养成华小也随城市华小的步伐,全面迈向现代电子教学领域。

“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在现代的教学中,让刻板的书本,变得更活泼与生动。而采用电子书本,学生更投入课本内容,增添学习的乐趣与知识。”

陈细伟指出,缺乏游乐园的设施,是该校幼儿园停办的主要原因。

 因此,增建游乐园及复办幼儿园的工作,刻不容缓。

“筹募安装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增建游乐场,目标为20万令吉,因此,急需各界热爱华教人士及赞助商的支持。”

校长杜美萩致谢词时强调,在三大机构近年来积极努力下,各项软硬体设备大有改善,已为养成华小发展为一个更理想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她披露,晚宴除筹获72000令吉外,峇眼拿督区内参与皇帽啤酒善举活动的30单位,3个月来已筹获5600令吉。

(南洋商报)

 

李官仁: 避免华小变少 微小被迫合并速联络董联会



2013-09-30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霹韩江公会会长拿督吴源盛前来签名支持运动, 后排
左起: 胡森源、许明森、何有明、练金华、李官仁、
李汉基和汤国振。
 (怡保29日讯)霹雳华校董联会主席拿督李官仁表示,若州内有任何微型华小面对遭当局强迫合并的问题,应当联络董联会,以便协助处理问题。

反对教育蓝图签名运动

李官仁说,该会坚决反对微型华小合并,并希望全马华小董事部站稳立场,以免华小数目越来越少。

他认为,若微型华小学生少于10人,可以考虑搬迁到华人居多的住宅区,但不该合并。

他今日在该会楼下五脚基举行“霹雳华校董联会支持董总反对《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签名运动”向记者说,董事部要站稳立场。

签名运动获得许多华裔支持,至上午11时,已收集到1200个签名,预计12时结束时,可收集到约2000个签名。

他说,签名运动将陆续在全国各地举行,1130日截止,目标是收集100万个签名。

出席活动者有霹董联会成员包括总务练金华、副总务胡森源、4名理事何有明、许明森、李汉基及汤国振等。

(南洋商报)

芙蓉‧森董联会办教育蓝图匯报会‧400人响应踊跃出席



2013-09-30  星洲日报/地方新闻

 


大会在出席者举手赞成之下,通过3项提案。(图:星洲日报)
(森美兰芙蓉29日讯)由董总主催、森州董联会主办的《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匯报会及捍卫母语教育签名运动,於今午在芙蓉大富豪酒家举行,获得近400名森州各校代表及热心华教的人士踊跃响应,包括森州民政党主席钟伟兴及森州公正党副主席蔡同財。

该会由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及行政主任沈天奇针对该大蓝图对华文教育的衝击和影响进行分析,森州董联会主席苏祖池表示,有关匯报会前后在各区举办了9场,好让华社更瞭解该大蓝图的最终目的。

3阶段將华淡小连根拔起

沈天奇指出,教育部实行《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的中心思想及贯彻单一源流学校的最终目標,分为3个阶段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將华小及淡小连根拔起。

“第一个阶段是於20132015年期间,规定所有幼儿园必须採用国家学前教育课程,逐步实现以国语为主要媒介语,剥削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就读何种源流幼儿园和小学的权益,致使家长送孩子就读国小,弱化华小、淡小的学生来源。”

他说,当局同时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把“政府资助学校”的法律地位改制为“政府学校”、把校地长期租给政府以及把校地信託权交给政府,等於把整个学校拥有权送给政府,剥夺董事会的学校拥有权。

“第二阶段是於20162020年期间,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蚕食华小、淡小的本质与特徵,並意图统一课程、课外活动、考试和文凭的媒介语为国语(即马来语)。”

他透露,该大蓝图提出处理微型学校的4种方式,即合併、搬迁、关闭或保留现状。

“第三阶段是於20212025年之间,实现国小和国中成为所有家长的首选学校,导致其他源流学校遭边缘化甚至失去法律地位而消亡。”

邹寿汉:关乎民族教育·董总没让步妥协空间

邹寿汉披露,《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关乎民族教育的整体而並非买卖,因此董总没有让步和妥协的空间,也没有个人议程。

他说,多年来华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华小间数却逐渐减少;相反地,学生人数下降的国小间数反而增多。

“整个教育大蓝图的擬定背景其实继承了《1956年拉萨报告书》以及《1996年教育法令》的精神,而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多次表明教育大蓝图势在必行。”

他表示,当局擬定“巩固国语加强英语”政策的目的就是迈向建立“民族国家”,因此提出华小及淡小的46年级每週国语上课时间增至240分钟。

“其实掌握国语的能力根本不是靠上课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而是学生的学习態度及教师的素质,许多华小及淡小生的国文科目成绩往往比国小生来得优异。”

现场问答环节

问:目前当务之急是阻止KSSR马来文课程於明年踏入第四年,请问董总如何应对?

答:董总没有决策权,我们能做的就是唤起全国华裔的意识,群起反对;单凭董总的力量根本不足,每当我们与有关当局商谈时,他们也会看我们的背后实力有多强大。

问:请问董总是否会发动拉布条抗议或罢课行动?

答:这一系列的举动都需要强大的支柱,坦白说目前只是签署运动,已遭到一些独中校方反对,有的更说我们违反教育部指令;至於抗议甚至罢课,那是最后的手段,必须成熟地进行。

问:若说透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请问董总怎么处理此事?

答:虽然法律途径无法为我们爭取甚么,但我们要透过法律诉讼来引起全民的注意,而且这一个部份不会轻易地进行。

问:其实政府以何標准定义全津或半津学校?

答:基本上,法律上是不存在全津或半津学校的,这是当年教育部认为可行就沿用至今,根本没有实际標准定义,即使一再追问也没有结果,是变相蚕食的一种。

(星洲日报)

 

邹寿汉:响应签名运动 独中董事部勿置身度外



2013/9/30 中国报/国内版

(芙蓉29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促请独中董事部別企图置身度外,阻止学生参与百万签名运动,若华小不保,独中也不可倖免,跟著灭亡!

他指出,此项签名运动需要15岁以上者签名方成效,唯他听闻有一些独中董事部不允许该校学生参与签名运动,令人遗憾。

他说,该会也计划掛横幅抗议,但若百万签名运动都无法达成,如何迈向第二个掛横幅的抗议行动。

他坦言,其实教育部已限制学校不可在校园內隨意掛横幅,所以校方也不可贸贸然在校园內掛横幅。

“若全国华小都掛横幅,肯定会让政府感到压力,这样我们才可步向最后一个行动,即罢课行动,以示我们反对教育大蓝图的决心。”

他今午出席由董总主催及森州董联会主办的“教育大蓝图匯报会及签名运动”时,如是回应双溪文都甘榜支那华小董事长朱玉兰提问。

朱氏是询问董总將如何发动罢课行动?如果学校拒绝参与,董总又该採取何行动?

须家长合作

另一方面,邹寿汉指出,该会发动百万签名运动,是要让国人理解教育大蓝图对华小的害处,然后齐齐作出反对。

他说,若家长都不给予支持,就算该会有机会与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会面,也毫无筹码与首相討论。

“除了家长,我们也需与政党合作,无论是执政党或民联,尤其是华基政党和各华团组织,这才有效地反对教育大蓝图。”

出席者包括民政党森州主席钟伟兴、森州董联会主席苏祖池、顾问罗宗耀、张志超、公正党朱湖州议员蔡同財、芙蓉华济公会代表陈培、董总行政主任沈天奇等。

邹寿汉:捍卫华教绝不妥协

邹寿汉说,华教並非个人生意,不能当作买卖,因为那是关乎民族教育整体,所以董总为了全国各民族的语言教育,已没有让步和妥协的空间。

针对董总强烈反对合拼微型华小,邹寿汉透露,我国在70年代,已有1346所华小让439681名华小生就读,然而截至2012年,我国的华小生已增至591121名,华小却离奇减至1294所。

他说,如果根据我国的教育政策,我国的华小应增设多152所,以应付国內逐渐增加的华小生。

此外,他说,该会除了举办百万签名运动,也会与政府官员协商,以达致两全其美的方案。

“就算我们知道与政府官员协商可能也会无用,但我们还是要尽力的试一试。”

(中国报)

教育大蓝图匯报会‧ 沈天奇:贯彻单一源流学校 教育大蓝图边缘化华小



2013/9/30  中国报/地方新闻

(芙蓉29日讯)董总行政主任沈天奇指出,《教育发展大蓝图》的推行,是贯彻单一源流学校为最终目標,边缘化和弱化华小,並逐步使华小变质。

他也以三个阶段分析使用《教育发展大蓝图》贯彻单一源流学校和单一民族国家的策略。

他指出,让幼儿园逐步採取国语为主要媒介教学,並在学前教育至中学阶段,以国语把课程、课外活动、考试和文凭划一。

他说,政府以“拨款”为饵,剥夺董事会主权,並控制董事会,逐步变质和改制华小、把华小变成“国小化”。

他是今午在大富豪酒家,出席由董总主催及森州董联会主办的“教育大蓝图匯报会及签名运动”时,如是指出。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也有在场。

沈氏指出,《教育发展大蓝图》提到的改制学校、长期將校地租给政府及將校地信託交予政府,这些都促使学校董事会被剥夺学校的主权和拥有权。

“由此,我们应捍卫学校董事会的主权,並爭取《1996年教育法令》下所享有的行政和发放拨款的权利,同时不必將校地拥有权交给政府。”

限制华淡小使用母语

他提到,《教育发展大蓝图》內的“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也蚕食华淡小的本质与特质,並意图將其统一国语为媒介语。

“该计划指南规定,必须使用国语为媒介语,而英语和母语按需要才能使用,这將严重限制华淡小使用本身的母语,並失去作为媒介语的地位。”

他指出,在此情况下,国小或国中將会在日后成为家长的首选,导致其他源流学校遭边缘化,甚至失去法律地位而消失。

(中国报)

翁清玉:反对微小合併‧“不能打开缺口”



2013-09-30  星洲日报/国内版   

(柔佛昔加末29日讯)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长拿督翁清玉反对微型华小合併,並认为这个缺口不能打开,否则华小会大幅度减少,对推动华小发展是不利的;他也提及政府落实单元教育的精神没有死,大家要处处提防,维护华教,一步都不能退让。

翁清玉昨晚出席昔属福蒲仙公会主办第五届丹斯里拿督童玉锦局绅常年杯全国同乡羽球锦標赛,以及庆祝46週年会庆四机构新届理事就职典礼兼孝亲敬老联欢晚宴时,发表谈话。

他指出,政府近期提及要將微型华小合併,並已与部份州属的微型华小董家协开会商討。全国目前有1249所华小,其中450所是微型华小。但是,微型华小合併是不能接受的,因为1249所华小是一所都不能少。

合併不利华小发展

“若政府將微型华小搬迁到大城市,在这个过渡时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要减少华小则是不能被接受的。这个缺口不能打开,否则华小就会大幅度减少,对推动华小发展是不利的。”

他也提醒各造密切关注微型华小合併事项,切勿掉入政府的圈套。

“政府曾经骗了我们,当年將中学改为国民型中学,作出各项津贴和软硬体设备的承诺。但是,当局现今却对70%的国民型中学在软硬体设备不闻不问。还有,国民型中学的三分之一中文教学时间又去了哪里?”

他说,大家必须有所提防,华社反对微型华小合併、教育蓝图等是有前因后果的。若不小心接受改变,未来会岌岌可危。

吁政府开放教育空间

翁清玉也提及,教育蓝图让人担心,里头的数项重点如国语每週授课时间增加,国语未达水平学生需参加300分钟的辅导班等,是全面发展马来文的重点。

他表示,从1965年拉曼教育报告书涉及单元教育政策,政府至今没有改变,有意无意地推行单元教育办学方针。政府落实单元教育的精神没有死,大家要处处提防,要特別关注教育,因为教育是下一代成败的根基。

“维护华教是一步都不能退让的,我们的下一代要外型像华人,內里也有中华文化的內涵和熏陶。”

为此,他呼吁政府开放教育空间。

(星洲日报)

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316辑



顺应潮流助华教

2013/9/29  光华日报/社论


槟城华小长期面对因为旧城区人口外移而造成的生源减少问题。为更有效的扮演传播知识,服务社群的角色,很多华小都选择跟随发展的步伐,随着人口的迁移,把学校迁往新发展区。

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办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也是传授基础知识的小学,过往都是开办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以便能够更直接的为地方人民提供最大的便利,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

这是重视教育的先辈们的用心,更是提升一个地方生活水平的基本而直接的贡献。这一点在大马建国初期,教育未全面普及化的时期,尤其显得珍贵。

尤其是华小的开办,主要都是当时社会自发,出钱出力的成果。

虽然今天政府全津的国民学校遍地开花,政府对教育投入巨大的资源,不过华校的服务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华文地位的提高,友族学生日增,华校也不再只是服务华人。

根据教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有81011友族学生或13.4%就读华小。董总曾用每年2%的增长推算,到了2025年将会有50%的友族学生就读华小的结果预测。

不论是原本集中开办在旧城或旧镇区的华小必须要搬到新发展区,还是越来越多马来和印度同胞将他们的子女送到华小就读,都是时代潮流,是社会自发的现象,更是时代的需要所使然。

做为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功能的政府,更应该顺应人民及社会的需要,来协助不同源流学校的发展,这一点不论是从丰富大马多元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又或者是普及教育,加强各族人民的国际竞争力而言,都是理所当然的。

槟州民联政府继2008年落实制度化拨款给华校后,日前再开创了直接将发展商献出的教育发展地直接由发展商献给益华小学。国阵做为大马最早而且最大的多元民族政治联盟,在这方面理应得比民联做得更好,而不应一直受到争议的焦点。

 

何必硬来?


2013/9/26  (砂拉越)国际时报/言论

~作者:子富

吉隆坡的土地那么多,为何偏要强行征收吉隆坡精武华小校地不可?况且,可征收的土地也多得是,为何偏又要选中华小?

这真叫作为市井小民的广大人民群众,百思不得其解!并频频要问,我们的政底怎么了?是受到什么刺激?是因为505全国大选,华裔普遍“造反”,倾向支持民联,现在就要给华社颜色看吗?还是在“警告”华裔,再继续支持民联,落至什么都没有的下场时,可怨不了人,是自找的、是自讨苦吃!

精武华小从土地局取得之宪报资料显示,早在战前的1938年,英殖民地政府便把这块土地批作教育用途,屈指算来,迄今足足已有75年的历史!国家独立只不过是56年,精武华小可比国家的独立更具历史!为何过去均“没事”,现在就要“大事”?

这是比以往任何时候均更为疯狂的种族政治使然?如果是这样,“政客”把维护自己政治权益看得比维护国家权益还要重要,这真是十分可悲!难道这些“政客”就是不会明白,在多元民族的国家,种族政策只会导致民族间的互相猜疑,如果恶化至种族冲突,国家将因而毁于一旦吗?

联邦旅游文化部采取强硬手段,无可协商的欲强行征收精武校地的理由,是须要征收有关校地作为兴建文化遗产城办公楼用途!难道兴建文化遗产城办公楼,就比保存文化传承的保垒来得更为重要吗?

文化遗产城就不能另寻他地兴建吗?为何硬是非铲平文化保垒不可?

间中的理由,真叫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要给华社颜色看,是最能说服我们的理由!

但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民主精神又去了那?民主多数尊重少数的基本原则成了多数欺压少数了吗?况且我们的政府并不是获得多数人民支持,而是依靠废除选区选民差异顶限的选区的不公平划分制,通过席位制保住了政权。

更让“佛都有火”的是,我们尊贵之旅游与文化部长纳兹里的言论,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他说,有关的校地原本就是由旅游文化部所拥有,现在仅是其部门收回作为发展用途罢了!即然这片校地早在1938年便被英殖民政府批作校地用途,我们想知道的是,在什么时候“无声无息”的过名到旅游及文化部名下?

吉隆坡精武华小,坐落于吉隆坡的半山芭,占地仅仅两英亩罢了。

纳兹里坚称,该校地是属于政府的土地,是供其部门使用的土地,如果精武华小仍要争论土地的拥有权,那大可将此事带上法庭解决。

精武华小事件,必须受到我们关注,我们要理智告诉政府,强行征地的举措是不当的,要做一个获得人民拥护的政府,一却均必须回到人民,以民为本。

 

保存微型华小

2013-09-28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华忠

日前,教总揭露柔佛及霹雳州教育局已经陆续召见州内微型华小,以游说及问卷调查方式提出合并建议。有关当局以种种理由如合并可为政府节省开销和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并保证校长待遇从优等“好处”试图来说服校方及各造接受该献议。

此献议也是刚出炉的《2013-2025国家教育蓝图》下针对微型学校发展的其中一建议。因此相信未来各州微型华小将会陆续收到有关合并献议。

1970年至2010年期间,华小学生人数增加了逾17万人,但华小的数目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从原本的1346间减少至1294间。在有关当局不增建华小的政策下,当时的华基政党以迁校方式,把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迁至华小严重不足的城市地区。

此迁校方式乃当局政策偏差下的产物,但也是在“华小一间不能少“坚持下的妥协方案。而如今的合并献议,否决了以迁校解决华小学额不足的门槛,不仅造成华小数目再次下降,也违背了华裔公民的意愿。

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责

发展各源流学校及提供受教育机会乃是政府的职责,有关当局不能以节省政府开销,而牺牲了该社区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及越南为例,当地政府及各界积极地在偏远及人烟稀少地区建筑学校,以普及该区的教育,这与我国当局的措施形成了强烈对比。当局必须深知教育乃富国强民之道,不能以节省开销为名,实施“开倒车”政策。而且在我国一些城市发展已接近饱和及政府积极发展郊区的同时,也不能排除日后人口会“回流”至城市边缘的郊区居住,从而解决微型学校的学生来源。

华基党团,董总及教总必须放下彼此的歧见和共商策略,以纠正当局欲施实不利于华小的政策。同时,华小及各界必须努力加强各族对华小的认识,让友族了解开办华小不但符合宪法,同时华小课程也符合国家教育纲要。唯有消除大家误解并改变“悲情斗争”

的方式,华小课题才能获得各族的支持。

让华小成各学校模范

华小尤其是微型华小可转型为社区重要的“资产”,使它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它也肩负传承华族优秀文化及儒家思想等使命。校方及华社可积极探讨及推广华小在社区角色,使它成为凝聚社区“联络所”,例如在传统节庆日子上举办聚会,开办黄昏班,推动社区及公益活动等等。

唯有如此,让各界学会欣赏华小建筑的“一砖一瓦”与珍惜办校精神,也促使华小成为社区及村民联系的资产,让华小成为其他学校的模范,及保留在原地发挥其使命。

 

一年前后


2013-09-2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侯雅伦

926日。以董总主席叶新田为首的一行人前往吉隆坡市政局,与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阿里韩沙为首的各政府部门代表,就困扰多时的精武华小校地课题交涉,寻求解决方案。当然,华小的问题如预料中的不容易解决,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校地问题陷入僵局。

位於吉隆坡市区的精武华小,学生不多,约400人,但在这个黄金地段办校已超过70年。

说了是黄金地段,有利可图就肯定有人爭,没有人会在意土地的上面有没有一所百年树人的学校。於是,旅游部说这所学校长期以来佔用了它的一部份土地,现在要强硬取回。

精武小学要被徵用土地的问题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新闻、通讯及文化部要征用该校15千方尺的土地来兴建餐厅,双方谈判如拉锯战,谈了多次仍未有定案。

今年的大选过后,文化及旅游部再次致函给精武小学要徵用土地。

这一次换了部长,那就是之前的首相署部长纳兹里。纳兹里毫不留情的要拿回精武小学被指佔用的部份校地,还態度强硬的恫言,不惜把此案带上法庭来个了断。

纳兹里以如此强硬的態度对付一所华小,何止让人望而生畏,简直让人心生反感。

去年的926日,也就是刚好一年前的今天,纳兹里曾经给华教人士带来无限希望。

对比今天的狰狞面目,董总袞袞绪公可能比我们更加纳闷,那个开明、体谅、对华教充满保护之情、对华教人士讲尽温暖话的部长,去了哪里?

去年的926,董总举行了华教救亡大会。约2千名爱护华教的人士在风雨中,齐聚在距离国会大厦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集体向政府提出8大诉求。

以叶新田为首的数名华教领袖背负著眾人的希望,冒雨步行到国会,把诉求交给代表首相的纳兹里。

华教人士拒绝通过政党如马华的领袖为中间人,直接把诉求交到一名巫统的马来部长手上,似乎成功突破了一道障碍,於是满心欢喜静待佳音。

那时候,纳兹里態度友善,並且表现得十分善解人意,对华教人士的诉求充满同理心,还在国会拨冗跟董总领袖交流了半个小时。

看看那时的他,向董总领袖们说了甚么。

他说:华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怎么可能保持原有的建筑物数量?华社又有多少土地来建华小?所以,董总要求拨地增建华小,是合理的。

他说:董总领导人热爱母教育,若没有他们的坚持就没有千多所华小。

他说:他是全民领袖,虽然是马来人,董总来见他是没有错的,他对他们也有应负的责任。

他还说,董总以后若面对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跟他接触。

纳兹里说的话,都是我们爱听的,因为听了很温暖。董总领袖还形容这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交流会,並认为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我们都以为,董总终於不再“所託非人”,终於找到一个可协助他们解决华教问题的马来部长。

仅仅一年的时间,纳兹里却变得如此强硬,为了建一间马来餐厅,而硬硬生生的要取回华小用著的校地,甚至不惜对簿公堂。

这块被指佔用的地段其实不大,以巫统或政府所掌握的资源,何愁找不到一块小小的地方来建一间餐厅?

可是对精武华小来说,校地少了一吋就是一吋,再也爭取不回来。

纵使是政府的地段,也可以有商有量。无需如此囂张跋扈。一年前后,纳兹里態度为甚么180度改变?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华人在大选不支持国阵而遭到如此对待;二是巫统党选来了,唯有表现种族积端,才会获得巫统中央代表的支持。
 
(星洲日报/集体回忆作者:侯雅伦《星洲日报》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