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370 辑



教育不可含糊


2014/3/7 光华日报/社论



我国属于多元种族国家,而国民更有权利在小学阶段接受母语教育。虽然母语教育课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可是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明确表示母语教育获宪法保障,《教育发展大蓝图》也阐明了华淡小继续是我国教育体制之一,这终于让华社吃了一颗定心丸。

要知道,华社对华小的内容极其关注,这可以从华小国文课上课时间争议等课题看得出来。独中教育完全受承认看来遥不可及,有鉴于此,华社的容忍底线,就是华小不能变质,而这一切以教学内容为基准。

日前,马青总团长张盛闻却揭露了一个华社的隐忧。张盛闻表示,教育部今年首次推出的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除了内容非常单一种族化,语法也出现问题。他也指出,该课本并非由华人出版公司出版,而是直接使用国文版的翻译版本。

其中,课本出现了不符合华小生日常生活作息的课文内容。比如其中一个教导学生珍惜时间的课文,是以马来家庭的时间表为基础,以致出现祈祷和研究经文的字眼。这格格不入的教材,将造成学生的混淆。另外,课文中也出现了错误翻译的部分,比如宰相自称为奴才,这不止对历史人物的不敬,更显露了翻译者对华文语法的认知不足。

我国既然是多元种族国家,当然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习惯或宗教文化。如果课本只是原文翻译自国语版本,那将造成他族学生混淆。我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谷歌翻译笑话,这不只影响国家在国际间的声誉,更会让工作者养成一种直译但不去理解内容的不良态度。

教育是一国之本,国家未来的发展就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因此,教育局的责任是非常重大,如果小学教育就已经出现课本错误或混淆的情况,那是非常不健康的。既然已经有人指出错误之处,那教育局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纠正,这才是一个健全的教育制度。教育不可含糊,千万不能让官僚式的态度盘踞教育局,明知错误也不肯正视,那将是非常严重的失职。

 

华校拨款不足为源头


2014/3/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小青蛙
 

近期发生的政府资助学校因拨款不足以应付每月的电费,导致校方必须处处节省开销,包括禁止学生在早上10时前开风扇,引起大批家长不满。

根据校方回应,声称学校並非强制学生在10时后才开风扇,而是灌输学生在早上时段,若有需要才开风扇。

实际上,限制开风扇时间的举动,在各校非常流行,尤其是政府资助学校。其中笔者就读的中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实行此措施,限制学生早上9时前不准开风扇,否则每班罚款5令吉,常年如此。

其实,如果天气炎热也不能开风扇,整间课室就会犹如火炉般闷热,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听课。

许多学校依然採取此项措施,很多时候皆是因为政府的拨款津贴不足以应付庞大的电费,实际上也显示华教的悲歌。

当然,会发生如此的问题,笔者並非指这是任何一方的错,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事件中看到整个教育制度出现的落差,尤其是政府学校与政府资助学校之別。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成功与否,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学校拨款不足,导致校方必须向外筹款,甚至出尽各种法宝来节省开销,尤其是华文学校,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笔者相信,限制开风扇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的问题,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找出事情的源头,才得以真正解决问题。

 

华小高职人员须具华文资格不容妥协


2014/3/5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陈楚梵
 

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彭忠良日前表示,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突然拨电给他,要他出示华小正副校长必须具备华文资格的书面文件,这举动让他担心华小可能要面对另一次风波。

他说,在1984年最严峻的华小事件中曾通过方案,有文件清楚说明华小课外活动主任必须具备华文资格,至于正副校长是否也有类似文件,目前还在探索中。

对我来说,华小正副校长须具华文资格是非常简单的逻辑思考,难道不具华文资格的正副校长能够有效管理行政和教学媒介为华文的学校吗?

若以这简单的逻辑思考作为基础,难道还需要书面文件证明华小正副校长须具华文资格?就如国小正副校长须具国文资格是不容置疑的。

有关当局的要求让人匪夷所思,而且大马华文教育一路走来崎岖坎坷,难免让站在最前线的校长感到担忧,担心教育部是在投石问路。

据说,因为有国会议员在国会提出相关提问,所以当局才要求贵为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席的彭忠良提供相关文件。

若无法寻获文件证明华小正副校长须具华文资格,那该怎么做呢?因此,部长在国会的回答就非常关键,因为这将作为以后某项政策落实的依归。

其实,对华社而言,华小高职须由具华文资格的人选担任是不容妥协的,不然1987年就不会因反对政府派不谙华文教师担任华小高职,而引发大逮捕的茅草行动。

历史就是最好的教育,执政者就应该吸取当年的教训,同样的错误不应该犯两次。

不过,另外一个潜伏的危机是政府在过去几年陆续派了数百名的马来同胞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修读5年的中文课程。

这当中的第一批学生已回国,目前在师范学院修教育文凭课程,据说,毕业后将被派到国小教华文。若干年后,这些具华文资格的马来老师累积了一定年资和经验后,是否会派到华小掌校?

虽然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它却是形同一颗计时炸弹,最终会爆开来,还是最后一分钟被解开?我们当然是选择后者。

 在反不谙华文教师担任华小高职事件中,董教总当时强调这并非种族课题,“我们准备接受任何种族的教师,只要他拥有合格的华文资格。”

若是有一天这些具华文资格的非华裔教师在华小掌校,董教总、甚至是华社可以接受吗?

若是他们可以像我们一样爱护华文及发扬中华文化,那当然是没有理由不接受。自始至终,我们所担心的是华小会变质;华小不变质,而是变得更好,那我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尽管如此,站在最前线的华教工作者须时时保持最高警惕,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要号召全国华社的力量,坚决地表明我们的立场。

 

丰顺义学烧燬了


2014/3/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 许万忠
 

元宵节午夜发生在马六甲世遗区的一场大火,毁灭了一栋百年老屋,也把富有歷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丰顺义学烧成灰烬。

丰顺义学是永春会馆的產业,多次更换租户,数年前才租给土產专卖店。现场录像显示,大火歷时约12分钟,火焰高达数丈,火光映红半个天空,甚是惊人。万幸的是与丰顺义学后部毗邻的百年古剎青云亭倖免于祸。

鸡场街是一条富有歷史、文化、教育价值的街道,歷史见证的文物一旦被毁,就没有復原的可能。丰顺义学被毁,陪同屋主痛心疾首的,还有古跡爱好者和无数热爱民族教育的华教人士。

百多年前,飘洋过海南来谋生的先贤千辛万苦创建私塾,就是为了让子女有机会接受母语教育的熏陶,点燃文化火炬,传承文化薪火。文化事业恆古长春,全国各地不乏前身是私塾的华小,丰顺义学就是育民小学的前身,歷经二次世界大战的丰顺义学,早期资料已荡然无存,仅存的歷史见证是建筑物內部的装饰。口述歷史显示,早期的培风学校、琼林华小(马琳华小前身)等,都曾经借用丰顺义学上课。

华社为丧失文物切齿痛恨,两个口的官老爷趁机邀功,重提首席部长席未暇暖,就以安全考量和塞车为由,有意取消鸡场街每週封街3天的计划。他要华社郑重考虑接受撤销封街这回事,犹如在伤口撒盐。

消拯局局长强调市民违例在黄线泊车,使狭窄的马车街两旁停满车辆,来自古务消拯局的消防车耗费7分钟,才能抵达距离不到1公里的火灾现场。警方也加入大合唱,非议在鸡场街摆摊的小贩档口,围观市民竞相拍照和录影,在在影响与阻碍救火工作。

在场小贩的反映截然不同。火灾发生在午夜1130分,绝大部分小贩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回家。鸡场街贩商公会表示,该会多次向政府和行政议员建议自组消防队,始终得不到官府的认同。

关键在于消防员找不到消防栓,无从在第一时间展开救火。消防栓位置不明,责任在谁?消拯局有没有定时检查?根据报道,有些消防栓位于停车格內,有部分消防栓是在重铺马路时,被增高的路面掩没,不见踪影。

鸡场街是7间歷史悠久的乡团和宗祠所在地,久享「会馆街」美誉。州政府和旅游局声嘶力竭高喊保护古跡和文物多年,成绩乏善可陈,古屋翻新时有所闻,甚至出现推倒古屋建厕所,立塑像表扬某人「丰功伟绩」的闹剧,引起文史工作者的高度不满。

欠缺周全策划的鸡场街,因官府任由俗不可耐集团乱搞,释稀了价值连城的歷史沉淀;丰顺义学被毁是惨痛教训,若不积极改善,会有更多歷史文物被人为因素摧毁,失去应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