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475



引进中国师资,舍近求远?

2014/12/3 光华日报/社论

 

 

兼任教育部长职的副首相慕尤丁,目前正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此行触及了许多的教育课题,而统考问题也因此再次成为焦点。

慕尤丁在这之前,在巫统代表大会中提到要鼓励国人掌握第3种语文,也因此我国的学校需要额外的3万名教师,提供这第三语文的教学。随后在访问中国之际,慕尤丁也向中国领导层提出要求中国为我国提供华文教学的师资。

政府鼓励各族人民掌握多语,特别是华语,这都是令人感到鼓舞的举措。然而向中国引进华文师资,似乎有点舍近求远的感觉。

我国拥有令人称羡的各族母语教学体系,包括就读独中的学生,其人数就近8万人,要栽培足够的华文师资,应该不成问题。而国内长期发生的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我们也相信,它涉及到的是政策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副揆上述的3万名第三语文的教师,也非悉数都是教导华文的,还有其他的语文包括淡米尔文、日文、西班牙文等等。我国实际上并不需要大量引进中国的华文师资。

只要解决政策上与技术上的问题,包括谈了许久的统考承认问题,我国的中文师资,其实能够达到饱和点。

在国内,统考文凭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政府总是徘徊在三岔路口,承不承认都极之为难,当中,也涉及到政治的考量,并非一般性的教育课题。

政府拥有本身的教育部,当然不能容许另一个不在其管辖之下的教育体系存在。在谈论承认统考问题方面,也肯定会出现诸多的磨擦,教育部要在独中方面实行更多的国家教育政策,而独中方面也惟恐本身的自主权受到威胁。

实际上,教育部可以放宽其管制,如对待国内的国际学校一样。近年来,由于政府允许国际学校开放给本地学生就读,致使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人数飙升至3万余人。

多元的教育制度符合现代的趋势,在加强政府学校的教学当儿,让其他学校如国际学校与独中自由发展,将会使我国更迈向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

我们乐见中国教师前来我国教学,教育部此一开明的举措,应该赢得掌声。惟政府在对外开明之余,也应该考虑对内也应该更加开明。

  

友族学华语,要先拆心墙


2014-12-04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刚刚落幕的巫统代表大会,首相纳吉在总结辩论时,说出了巫统还需华人选票的支持才能继续执政的政治现实,以及副首相慕尤丁表明教育部支持学生选修第三语文,特別是鼓励马来学生选修华语的提案,多少减缓了大会所予人的种族偏激色彩。

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身兼教育部长职,目前正在中国作官式访问的慕尤丁,已经在为在国小加强华语作为第三语文的计划进行铺路,那就是在中国教育部的合作下,安排中国教师到国小教导华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项计划可望在明年便获得落实。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全国挑选了600所国小作为推动这项计划的学校。

华社向来都对学习其他语文抱持开放的態度,重视三语教育,因此非常欢迎政府在国小加强华文的传授,鼓励更多的马来学生学习华文,因为这绝对有利於促请华巫两族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助於进一步提昇两族的友好的关係,为国民的团结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当然,教育部更大的目標,是要藉此强化国小,使之成为全民首选学校。

事实上,教育部早在2007年开始,就已在全国150所国小一年级实验性教导华文科。根据教育部截至200912月的统计,这项政策实行了3年后,全国已经有350所国小教导华文科。过后,教育部还宣佈计划把华文课纳入国小的正课。

上述计划推行后的实质成效如何?

坦白说,我们所知的並不太多。但是,相关的师资问题,倒是引发了不少爭议,其中包括,一些原本申请华小华文组师训的申请者,被调到国小华文组;一些中文系毕业生,被派到国小执教华文;甚至还有一些原本培训到国中和国民型中学执教的KPLI中学华文组的毕业学员,竟被调派到全寄宿中学教导非华裔生学习华文。这些偏差,不仅造成这些学员学非所用,也导致华小的师资短缺现象更形恶化。

从中国引进华文教师到国小教学,如果能避免上述调派师资偏差重演,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长远而言,我国的师训学院还是有必要增设国小华文师训组,为国小培训足够的华文师资,方为上策。

其实,鼓励友族学习华文,除了在学校开办华文课程,提供良好有素质的师资外,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在社会上营造友好氛围,消除心理上的种族意识心態,並將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上,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为甚么很多来自印尼的女佣只短短三两年便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华语,而和我们长期相处的马来朋友却不能?这当中,显然牵涉到社会集体意识,以及个人心態和偏见的问题。如果社会种族意识瀰漫,人为的心墙遍佈,个人的偏见不除,则再多的课程,再好的师资,恐怕最终也是事倍功半,成果有限,甚至徒劳无功!

 

立足南方、走出边缘、拥抱世界――南方大学新一届董事会改选感言


2014-12-04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何启良
 

十二月乃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组织多事之秋。南方大学学院(下称南方大学)新一届董事会改选,无论是程序、氛围、结果,都引人瞩目。更何况,南方大学两年前升格后,董事会与大学管理层合作无间,致力於提昇硬体和软体设备,步步为营;外观周围形势,全球化步伐快速,大专教育竞爭激烈;內省组织行政,改过迁善,求有求好。全面论之,领导层深知不进则退,激励上进之心昭昭可见。此次改选,新一届董事会將会把大学领向何方?各方密切关切。

新一届董事会终於出炉,显示班底仍旧,亦有新人。张文强宝刀未老,任內募款功绩赫赫,受眾人拥护,再度入围,端是眾望所归。其他长年服务的几位诸公亦榜上有名,有功有劳,会员给予肯定,自是顺理之事。报章特別关注郑惠珍的当选。按,郑乃南方大学成立以来第一位票选女性董事,其歷史意义非凡。更重要的是,她乃已故陈联顺的夫人,以“续夫之志”参选,其意甚明。陈联顺在世时全心投入南方大学建设,以其丰厚的人脉与经济资源,全方位参与。

我们常听到他的名言:一生志业,只在乎南方大学。然他壮年猝逝,立功未竟,令人痛惜不已。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女士將会继先夫之遗志,协助南方大学不断增值。

组织改选有起有落,乃正常不过。然此次名单中三位落选者令人费解(其余两人落选者,笔者不熟,故不论)。黄循积、张润安、萧清顺皆曾在南方大学投入心血,口碑极佳,何以落选?尤其是前者,黄循积常年奉献华文教育运动,身在前线,仗义执言,其代表柔佛州之形象鲜明。最近身体状况不佳,老驥伏櫪,壮心不已。张润安进入董事会乃深谋远虑之张文强所邀,是一位杰出企业家,其办学热忱比任何人都高,曾邀集新山华社领导、校董事以及全体主任级以上教职员举办“南方大学脑力震盪会”,回顾过去,检討当下,开展未来。他肯定前辈所作所为,一步一脚印。萧清顺曾在大学每月举办极为成功的“企业家大讲堂”呈现其企业家创业气派,投入南方大学企业/学业合作计划,在在显示其现代化管理概念。他又曾赞助学校大型停车场建设。此贡献磊磊之三人竟然落选,吾辈关心南方大学发展者,深表惋惜。

报章报道,南方大学会员约356名会员,当日出席投票者只有80人,只占全体会员总数之22.5%。出席率和投票率之低,令人担忧以后会员参与和关怀低落之趋势。为何有如此状况,外人不得而知。不出席者可能认为区区董事会改选,没有给予特別关注,或因为当前华教运动组织纠纷所缠惑,不予理会。但是往深一层追究,出席投票,不只是履行会员神圣责任,更重要的是,赋予整个领导层权威性和合法性。这乃一个健全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黄、张、萧落选是否是大多数会员缺席所致?吾人不敢轻言。据知,董事会成立后可允许受邀董事多位。三人仍然可以继续无怨无悔为南方大学服务。南方大学正逢突破瓶颈之契机,它虽不缺支持者,然有能力、有魄力的杰出人士实不易求。吾人希望,新一届董事会能以最前瞻的视野,开拓新局;亦以最宽大的胸襟,容纳新见。唯有如此,南方大学才能在立足一方水土之时,欣然走出边缘,拥抱世界。(星洲日报/言路作者:何启良)

 

UPSR放榜

2014-12-02 星洲日报/东海岸

~文:郑佩琴
 

小六评估考试(UPSR)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忧。本年度的UPSR成绩,全国各地学校成绩都出现下滑的现象,不知是泄题事件,对考生造成伤害,打击了考生的应考信心、还是重考试题更难了,又或者教育部要求提高了?

每逢UPSR成绩放榜,考获全科优异成绩的考生,依旧是以大型华小生佔多数,这一点也不稀奇。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年度的考试中,淡属其中几所微型华小如同打破歷史魔咒,栽培出全A优异生,当中最令人鼓舞的是,包括一名考获7A的比达友友族考生。

虽然,微型华小考生考获全A的人数不比大型华小人数来的多,或许只是区区的1人,但他们在本年度的UPSR成绩中表现標青,这已经是对该校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认同与讚许,让微小吐气扬眉。

由於微型华小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人数太少及友族学生佔大部分,加上他们因无法掌握好华语,未能考获优异成绩,造成渐渐让人对微型华小失去信心。

但是,在今年度考试中,印证了微小学生也有出头天,同时也证明了董、家、教和学生的努力並没有白费。

不过,话说回来,学术成绩虽重要,但考试成绩只是评估考生对某些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並非代表一切,更没有必要做比较。再说,儘管成绩再好,没有再好的品行也不能成大器,所以,考生们无须为了成绩差而感到失落放弃,反之应该更加倍努力求学,做个有用的人,日后回报家长和教师的养育之恩,为国家、社会献一份力。

(星洲日报东海岸记者隨笔文:郑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