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702


“问题学校”否决华社努力

2017/08/23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陈钊伦


雪兰莪州巴生兴华中学被列入警方和教育部必须监管的“问题学校”,掀起轩然巨波。向来不管、不理、不看华文独中的教育部,此时此刻竟然如此关心独中的纪律,让校方与华教人士纳闷不已,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当教育部进一步解释说,“问题学校”无关学校纪律,其实从文字上看,已是自打嘴巴;至于学校位处高罪案风险区才会被点名,更点起了整个华社的无名火。无关学校,何必点出校名?地区治安问题,为何就在兴华中学隔壁的两所中学不入榜?越描越黑。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份“问题学校”名单,未有任何正式鉴定与评估的程序与标准,也有可能只是听取片面之词。尤其是向来被政府排除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的华文独立中学,教育部向来都不闻不问,纪律问题,何以为证?让整份402所“问题学校”,仅出现一所华文独立中学的名单,更显突兀。

也许,就只这么一所学校高喊“还我校誉”,教育部认为这也还好,只要没人再提起,事过境迁后,人们的惯性是会渐渐谈忘。他或许不了解,华文独中一事在华社向来兹事体大,尤其在巴生。

一座巴生市便有4所华文独立中学、2所华文国民型中学及21所华小,向来让巴生华社引以为傲,“华教城”也是对外介绍巴生时少不了的美誉。

为华校提供养分,巴生华社从不觉得是负担,单是巴生4独中近年来,过亿令吉的发展建设总和,足以看出巴生华社对华教的支持与执着,已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

如果说,在马来西亚,宗教是马来人最敏感的课题,我们友族必须给予他们百分百的尊重,我想华文教育是华社在这片国土,捍卫族群尊严与中华文化传承的最后堡垒。

失社会公信力

对华教发展的坚持,我们不只是自强不息,更不容许他人越雷池半步,对捍卫华教的誓言,坚守不渝。

这也养成了华文独中严谨的办学方针,精益求精,致力维护良好校风,成为许多华裔家长舍国中而选独中的原因之一;良好纪律与校风的口碑,却因一份莫须有的名单蒙上污点,难怪兴华人会跳脚,独中生会群起攻之。

“问题学校”名单固然已失去社会公信力,无人会以此作准,但现在校方与华社更想要的是讨回独中的尊严。

华文独中发展在不受政府的肯定下,靠着华社的滋养长大,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份名单无论是内部或公开发布,皆已触动了华社的神经,否决了华社多年来扶持独中成长的努力。

当独中已不再奢望统考的最后一里路,想不到教育部竟为兴华中学70周年校庆送上如此“大礼”;身在其中的政治人物若仍等闲视之,来届大选必定大意失荆州。



学生纪律─不能说的秘密?


2017/08/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戴美清


警方配合教育部,特别监管国内402间有纪律问题的中学及技术学院,协助解决学生纪律问题,名单大公开后,掀起轩然大波。

尤其是学校,在毫无预警之下,被公然指因纪律问题而需受到警方的监管,令校方感到无所适从,有感学校形象因此受损。

每间学校都会出现学生纪律问题,小事可让训育老师处理,大事尤其是涉及刑事罪桉,警方才有处理的专业,教育部寻求警方关注,无可厚非。

如今这项内部的要求被公开,使到学校不是滋味,毕竟不是所有学校都涉及毒品的纪律问题,如今似是被一概而论,连只是出现纪律问题的学校,也有了涉毒嫌疑。

学生的纪律问题,亦是教育的问题,身为教育部门,除了谈论学术成绩,也应该坦然面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学生纪律状况,更重要的是,必须承认这也是社会正在面对的问题,需要共同的关注。

媒体拿到402间学校的名单,登在报纸,却没有突出应当关注的角度。

402间学校名单大公开后,与其只是就事论事,急呼呼要找出谁是洩密者,倒不如探讨社会共同的责任,加强警方与教育部之间配合,除了402间,其实每一间学校都需要关注。

所谓的“洩密”名单并非是高度机密,换个角度,或许402间学校的家长感到庆幸,因为孩子如今处在受警方监管的学校,相对之下更让人放心。



华小的拮据,朝野的辩词


2017/08/21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董恪宁


独立建国,一甲子来,华校的规划和发展,不论朝野,见得人的绩效,都不过如此。但是,纸上谈兵,开口总是卷帙浩繁,洋洋洒洒,不吝溢美之词。每逢大选,连篇累牘,虚张声势之造句,犹多。

可是,一柱擎天的嘴上功夫,言之凿凿的台上演讲,一经检验,发现往往相反。马华地不佬区国会议员邱思祥和行动党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你来我往的口水之战,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

新一篇文告之中,邱思祥高调指责,执政雪州以来,“替代阵线建设华小交白卷”。反见国阵,自2008年起,每年制度化拨款建设华小云云。纵然此事当真,2008年以前呢?

随后邱思祥甚至奉劝张念群和雪州之同僚,应向柔佛州政府学习,无须等到学校竣工,才发出相关准证。而且,柔州政府除了拨出22块校地供建华小,还予全力协助,省略繁文缛节。

是否如此,追溯旧事,对照眼前,大家想必明白。举例言之,1998年至2000年,邱思祥曾经出任校长的新山辅士华文小学之处境,正是经典:面积大约两英亩,教职员工158人,学生3614人,共90班。

不论按照哪个标准,说实在话,校地的捉襟见肘,一目了然,迨无异议。可是,邱思祥上任之前,邱思祥卸职之后,辅士空间的拮据,兜兜转转。纵然士姑来的发展一日千里,人口激增,华小的增建嘛 ……

这般体验,当然不限辅士。柔佛再也华小的网页指出:总的来说,新山东北区6间华小总面积不到11亩,容纳接近11千名学生。按照每200名小学生配给1亩校地的准绳,此处华小的总面积应有53亩。

董总研究员沈天奇先生早年据人口统计和规划标准,曾经估算2000年的新山县需要57所华小,实质只有32所。歹戏拖棚,到了2020年,缺乏的华小累积多达65所。

但是,朝廷毕竟有何打算?《光华日报》报道,201788日教育部书面答复张念群律师所询,坦告大家,未来两年之内,政府没有意思增建华小、淡小和国民型中学。

结果,学校饱和,学生爆满,课室不足,密度超标,罄竹难书,每年都有。为求一个学额,家长和学生甚至不得不漏夜排队,舟车劳顿,上下奔走。辅天地正气弘仁履义乎,士古今英贤植德培才乎?

场景如此,不管邱思祥最终如何自圆其说,才得以顺势了台;可见马华心无旁骛的辩词,苍白得很。华小的规划,其实没有健全的指引可言。一切都是领导灵光一闪的随性之作。

替代阵线划出的华小校地KPI,一样不很好看,只有疏疏落落,分散各地的四、五片:乌雪叻思(5.6英亩)、乌雪双文丹(3英亩)、莎阿南启明(4英亩)、蕉赖11哩(3.65英亩)、瓜冷县中南(3英亩)以及加影育华(0.4英亩)。

两者一比,可见双方的战绩,翻开细看,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磨蹭十年,只要脑袋仍然藏身大时代的背后;唯一不变的,则是华校工程的百年困蹇,继续(被)兜兜转转。邱思祥和张念群再辩下去,也还是这样。#



华教幕后英雄不易当


2017.08.21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吴嘉豪


日前为柔佛及马六甲某教学营致辞时,有人指国中华文教师是华教的幕后英雄,只要做好本份及团结,我国华教将一片光明。

日前为柔佛及马六甲某教学营致辞时,有人指国中华文教师是华教的幕后英雄,只要做好本份及团结,我国华教将一片光明。

可能你会说不知道如何自欺欺人,但你知道你不是华教界的主角,只是个跑龙套的。

尽管教育部、州教育局、县科委会,甚至学校的龙套,但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就算被观众喝倒彩,一个人也必须教下去。

曾有一位非中文系毕业的教师,在新山某学校接下烫手山芋后的3个月内,把7个华文不及格的数据,扭转成6个甲等的成绩。但谁都想不到,之前他曾被打入学校的冷宫。

在被撤除教中五华文科的职位后,他依然尽心尽力地为校内华文考生付出。毕竟,承认失败多轻易,这比日复一日,坚持逐年增加报考华文考生更容易啊!

但他不服气,教了华文几年后,就算上司及同事不支持教华文,但凭着学生的支持,再度成为中五华文科教师。

看到有些政客及教育工作者成为破坏华教的罪魁祸首,我们难免会认为认真就是输了。看到许多华文教师提早退休,以为自己也累了。年轻教师试着为华教奔波,但有些前辈不扶持后辈,这让人很沮丧。

但,就算同行不认同,为华教横冲直撞、为华教奋不顾身,就算跌倒,也是一种成长。为华教疯狂,为华教受一点伤,才会变得更坚强。

当许多非中文系教师教了华文一段时间后,陆陆续续退出华教,难免会想到,他们应受到了别人不屑的目光。

虽然是平凡的教师,但为华教奉献会显示你的不同。与华教共患难的你,做过梦、发过疯,哭过、笑过、奋斗过、爱过也恨过。

这样的你,拼尽全力活出最好的自己,又有谁能说你的华教生涯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