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华小的隐忧
2017/08/2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王凯莉
吉打州有90所华小,其中成杰华小在2015年因为无学生而自动关闭,目前仍在等候迁校。
余下89所华小,其中12所属于超微型华小,可能明年起就要落实复级班计划。
双溪大年目前每年华小毕业生人数,介于1000至1100人之间,而这个人数一直在持续减少,据了解,2023年可能只剩下约800人。
近年来,州内有部分微型华小,都是靠友族学生撑着,从正面角度去看,显示华小受到友族家长的认同,但从负面来看,华小正在“自动变质”中,老师面对教学困难,友族学生或华裔学生,又真的可以在这样的华小,感受到华小的文化精髓吗?
吉打州董联会日前与12所超微型华小开会,并达致共识,一致反对复级班计划。
反对复级班计划有4个因素,即教学时间瓜分影响老师教学、学生上课时间被瓜分影响学生学习、老师减少影响学校行政,我认为最后一个才是重点,即学生进一步流失不利微型学校发展,直白说,就是会加快微型华小的自动关闭。
老实说,华教人士在华小课题上,与教育部的僵持,是两败俱伤,教育部伤的是资源,其实还不严重,华社方面,最伤是学生。
每年开学,一些偏郊地区,比较幸运的学生,可能还有同学一起上课,不幸的,可能必须一个人上课,但还有同校同学,最糟糕的,是连学长学弟妹都没有,全校就一个人。
这样的童年,正常吗,个人觉得真的很残忍。
要解决这个现象,只有靠政府释放诚意,制度化根据需求兴建华小,我相信华社不会再僵持,坚持保住每一所微型华小。
如何让上榜的学校除名?
2017/08/28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邱丽芳
上个星期,402间有纪律问题和涉及毒品学校的名单外泄。教育局的举动是什么呢?让公众人士提高警惕?还是教育局已有了方案和准则让学校来遵循?或教育局做好准备与有关学校共同解决问题?
环顾目前的事况,教育如有问题,就是把学生区分“好”与“坏”,没有从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动力着手,是否有没有办法帮助学生远离犯规?答案是不能。同样的,把学校列为监督名单对学校不公平,对学生更加不公平。因为没有进一步漂白有纪律问题的学生,只有惩罚而不是以激发学习动力为目标,只有可能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今天大家听起来还是很熟悉,学校是以成绩的高低分来归类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优越班留给卓越生,成绩逊色的学生在落后班就免不了被监督。这样差异的区分无形中导致落后班的学生被定位为差劲的学生,因而在心理上缺乏学习的动力。严重的话,有些学生否定本身学习的本能,经不起诱惑而自甘堕落陷入不良的行为。就如402所的“热点学校”,都是涉及犯罪、欺凌及逃课的问题。单单以监督的方式管制学生带来的只有恐吓和威胁,因为不能激发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动力,就无法塑造正确的学习态度,避免沉迷于堕落陷阱。
话说回来,出现归类班是为了让学习能力不相上下的学生配合老师教学的步骤。相较于优越班,老师会运用缓慢的教学节奏教导学习能力弱的班级。但问题来了,学校考试时,都是一律一样的考试问卷,要学习能力还很弱的学生回答他们能力还不及的考题只是在折磨他们。结果,弄巧反拙,因为学生在成绩单中看不到进步,就没有成就感、满足感和奋斗感。这只会薄弱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作为教育者,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教学”说明一个就是老师的“教导”方式,一个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导就是教会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学习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当然,教导不是单方面的实施,学习也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有策略性一小步一小步的认知步骤、创造有激发性及新鲜的教导方式,引导学习缓慢的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往往很多家长的态度影响学生对学习目的性的错误认知。有些家长一味的追逐理想主义,认为孩子成绩理想才是最完美的;有些却太保护孩子,不容许孩子被老师鞭打,为了辩护孩子就诬赖校方给予太多的课业导致孩子身心都备受压力。对孩子要求过高还是过于保护就如同拔苗助长,始终无济于事;惟有鼓励才能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培育正面的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是让学生成为有思考能力的人。如果学习了还不懂思考就会陷入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歧途。因为不学习、不思考的人就一无所知,无法用智慧分辨是非。王小波说过,想当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有思维的人,他宁愿选择后者。
会思考的人拥有犀利的分辨能力,不易受损友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因为掌控生活取决于自己的思维和心态。顺便说一句,教育如不是为了孕育懂得思维的学生、塑造学习的动力、懂得事事反思、时时检点学习态度,这不是傻吗?
从“热点学校”到“热点政府部门”
2017.08.23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芳龙
巴生兴华独中、美里埔奕国中等办学绩效卓越的学校名列其中,使得这份名单让人满头雾水;因为没有人相信兴华独中存在“严重纪律问题”。
402所“热点学校”(严重纪律或毒品问题,需要特别监督)的名单外泄,赫然发现巴生兴华独中、美里埔奕国中等办学绩效卓越的学校名列其中,使得这份名单让人满头雾水;因为没有人相信兴华独中存在“严重纪律问题”。我的两个女儿都毕业于兴华独中,目前就读国立台湾大学,有鉴于女儿母校被评为“热点学校”而兹事体大,于是乎去电询问,她俩只是哈哈一笑:“您相信吗?”
是的,我不相信,我相信兴华独中或者那些也“蒙上不白之冤”的学校,也不相信教育部的这份热点名单!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针对此事的解释含糊不清;他说:“列入名单的学校并不一定存在严重的纪律问题(他也解释说这些学校可能处在治安的高风险地区);而不在名单内的学校也不代表没有纪律问题!”这种颠三倒四不合逻辑的说法,让这份名单更形同废纸。因为在热点名单内的不代表没有问题,反之亦然;既然如此,教育部神神秘秘搞个“热点学校”名单,其目的在哪里?又如张副部长说:“这些学校处在高风险地区!”,那么热点学校应该是指学校处在治安的高风险区,所以应该要加强的是警方对区域治安的维护,怎么会变成“有严重纪律问题的学校,需要被特别监督!”?况且这402所“热点学校”
遍布全国,如果都处在治安的高风险区,那么全国应该没有一块土地是平安宁静的。
我们不清楚教育部是用什么标准去挑选“热点学校”?评核的过程够严谨吗?这一点张副部长没解释,只说:“应正面看待热点学校!”这句话就好像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触犯法律却莫名其妙被定罪的人,我们要正面的看待他!”这是什么逻辑?我们要的是找出真正的——“热点学校”加强辅导,而不是随便找些学校交差了事!
毕竟办好一所学校不容易,尤其独中更珍惜自己的校誉,因为办校需要同时向热爱华教的地方人士、家长、学生,捐款人负责。所以不能让一份未经审慎评核的名单来诋毁校誉!虽然这份名单不具公信力!
但,话说回来“热点学校”——“需要特别监督”的概念,确实是一个好点子,这个“热点”概念应该扩大办理至政府机关,亦即找出“热点政府部门”加强监督,那么肯定获得全民支持。目前全国公务员160万人(还未包括临时雇员),每年薪资支出740亿令吉,约占年度总预算的30%,平均1名公务员只服务19.37名老百姓,比例大概是世界第一;但工作效率如何?问一问我们这些老百姓最清楚!
国人每人每年得拿出2400令吉去“供养”这些公务员,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品质。“出钱买服务”的老百姓,是商品交易过程中的消费者,消费者对卖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满意,当然可以投诉抱怨,也因此有权利要求参与评核公务机关以提升服务品质,协助找出“热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落,需要特别督促的政府行政机关),并予以纠正改善。
我们有160万名公务员,但你试过在KLIA入境时排上2小时的队吗?你试过在新山关口出入新加坡,要日晒雨淋两小时才能穿越那2里路的长堤吗?你见过政府部门的服务柜台,长期的10个柜台只开2个?你知道公务员一天有几次喝茶时间?你试过办一本护照需要凌晨2点去排队?你听过全国护照短缺,家住吉隆坡却必须跑到居銮去申办吗?你知道申请一个合法外劳的程序多复杂,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没有几个政府公务员真正了解GST的计算方式吗?你知道“东运会”的纪念册将印尼国旗错置,而必须重印外,还引起邻国不快吗,政府只是一句“我们不是故意的”道歉了事吗?
我们切身的问题,在上位者怎么会有感受?公务员的绩效由公务员评比,工作效率怎么会有问题?否则人力资源部也不会提出公务员在家上班,或将每天工作时间缩减到6小时的想法!因为公务员严重过剩,与其到办公室上班而不工作,服务柜台空荡荡的有碍观瞻,不如让他们回家上班,免得老百姓抱怨!
张副部长说:“应正面看待热点学校”!我说:“应正面看待热点政府行政机关!”唯有全民督促,政府行政效率还有一丝丝改善的可能!
与母校吉华K校的不解之缘
2017-08-26 星洲日报/大北马
~文:曾奂珣
那时候,整个校舍好新,虽然硬体设备不如现在,全校师生却非常知足。虽然毕业后间中也时常回校,但这一次回来感觉却非常不一样。
妈妈:
这是我飞行之前的最后一天。决定写一写,记录下这一次的暑假。
这2个多月的暑假,学校是让我忙碌的一大原因。除了一个月的代课,我排版了《静思语.童画》,我写了教师节晚宴“初心之夜”的旁白稿并录了音,重录了吉华K校六大方针办学理念的旁白,最后一个星期还杀出了“爱心学校”旁白这一档任务……作为K校校友,我无怨无悔。
2008年我五年级的时候,我们迁到新校舍。那时候,整个校舍好新,虽然硬体设备不如现在,全校师生却非常知足。虽然毕业后间中也时常回校,但这一次回来感觉却非常不一样。
功课未交或未完成,对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的四智班,我认真地对他们分享过,多年前,我也曾经坐在同一个课室。无论是当时,或是离开在即的如今,甚至是未来回眸之时,都感叹缘份的奇妙。
当年坐在那里,怎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站在那里为学弟学妹讲课,更未曾想过会因代课的因缘,与七八年未见的小学同学重逢。我曾经长时间无法接受小学时期的自己,总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心理扭曲,导致自己没什么朋友,觉得那时候自己应该是很骄傲,很自以为是才融不进朋友圈。
上中学之后,我曾以此为戒,警告自己需要改变。也是这原因,大脑自动筛选删除了小学那段黑暗时期的许多记忆,关于那段日子,我的记忆很零碎。
我如今仍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此,还是自己太敏感想太多,但与小学同学的重逢,让我对这件事释怀了。
七八年后,他们没有表现出对我的反感或讨厌,从他们口中得知,小时候的我好像只是比较“奉公守法”。或许一切,都是我自己内心戏太丰富吧。
因为这一段从来没有让别人知道的内心感受,我对小学没有太多“母校”的感情。这所学校,带给我的一切,太复杂,说不尽。与这所学校的联系,是我和弟弟毕业后你依然在那里执教,我三不五时地有机会回校帮忙做一些事。尤其今年,做得也比往年多吧。
带着平静的心,看着校舍,其实这所学校,真的好美好宏伟。人文广场,绿意的草场和清馨小径,还有一幅幅壁画,这幅美丽的风景,无法被摄像机的一个框框给框住,但让我坐着看一天我都愿意。
当年“K校行”,我站上台分享,我和弟弟捐出扑满;当年《结疤后的光彩》在礼堂的推介礼;当年,我站上台领取“曾文珩人文作文奖”;当年,我们在礼堂领取人生中第一份政府统一考试的成绩单。再过几个月,新校舍快十岁了,原来好多事情,都早就成为过去了……
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