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金秋九月,适逢中秋节来临之际,由泗水延陵吴氏宗亲会主办,并得到华裔总会东爪哇分会、东爪哇华裔青年组、东爪哇西河社林氏宗亲会及东爪哇江夏堂黄氏宗亲会协助承办的“中秋节感恩亲情作文比赛”,于9月22日在吴氏会所举办。参加作文比赛的计有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和小太阳三语学校的19名学生,于9月23日举办颁奖典礼。
此次作文比赛,以积极传授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宗旨,受到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与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和赞誉。通过作文比赛,让学生学习与体验写作,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
为了办好作文比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青少年一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吴氏宗亲会关心指导下,征文比赛筹委做了精心准备,由吴世锦再次邀请了吴开森担任评委,对作文比赛过程设施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启发孩子写作的情趣。为了抓住孩子天真活泼和求知好奇的心理,加入了丰富多彩的比赛内容,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征文比赛时间极其短促,参赛的作品经评委严格筛选,审查校改,比赛日隔天就要评选优胜作品,并举行颁奖典礼。文化传播使命光荣且任务繁重,评委在审改学生的习作与参赛作品,必须多揣摩孩子心理,写作动机等因素,以达到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目的。假如改得不恰当,不合情理,会适得其反,损伤了孩子写作的兴趣与信心。所幸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作文比赛成功举办。
华教事业任重道远
征文比赛开幕时,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主席李光迈博士提出了一些对华教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我们现在若不重视华文教育,真的会再次遭受断层的噩运,那印尼华教事业真的复兴无望了。的确,他的言辞切凿,实在等不起再三拖沓了。李光迈博士的警语值得我们正视,尤其是握笔杆子的我们,要积极不遗余力宣传学好华语的重要性。这不是讲空话,这是讲真话。假如真的有一天,当我们为了华教事业的停滞而感觉到遗憾时,到那时,我们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可不是吗?所以,当李光迈博士提出了要举办讲座会及研讨怎样办好华文教育的建议时,我们对李光迈博士高瞻远瞩深觉“言之凿凿,感之深深。”
李光迈博士还谆谆告诫我们,要认知华教事业任重道远,是悠关我们华社的前途和命运,再三疾呼我们务必重视。足见李光迈博士对此议题的夙夜牵挂之心与看重。办好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既然已经落在我们这一辈的肩上,我们就必须持之以恒。在这方面,我们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迫切感。大家应该群策群力,付诸行动,那才是最实际可行的办法。
根系中华文化情结
印尼民主改革二十年,可说,华教事业也走过了坎坷的岁月路程。期间,参加有关各种集会活动中,都会听到一些华社领导对华教前景的关注与警戒,我们一些原华校校友也会为此触动心扉。我们一些人根系中华文化情结,心念老骥志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大有欲窥路在何方的困忧感,莫不祈望领导阶层能够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但我们必须实干,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群策群力集众智,在英明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心,肯定会找到宜行的破解方案。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华人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得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基石。实践表明,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的“中秋节感恩亲情”征文比赛活动,受到泗水多间三语学校的学生、老师及家长们的欢迎,也得到广大华人社团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藉着征文比赛活动,能促进学生们收获汉语写作的初步知识,为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干层佛屠,始垒于一砖一石”。
(本报记者温发俊写于2018年9月25日 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