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管理学校多元官方事务‧校长须优先用国语


2018-11-25星洲日报/国内

报道:陈云清

教育部拟定长达16页的“学校团结的日常实践指南”,赋予中小学校长重任,创建校园群体团结意识。
(槟城24日讯)为了促进校园内的相互了解以加强团结意识,教育部拟定了“学校团结的日常实践指南”,赋予中小学校长重任,以通过各项活动或计划创建校园群体团结元素。

其中一项引起教育界关注的指南内容,即校长在管理学校多元情况时,须在学校官方事务上优先使用国语(Bahasa Kebangsaan diberi keutamaan dalam semua urusan rasmi di sekolah)。

由于华小向来在学校活动上,主要使用华语,而指南中的这一内容,会否影响学校集会等活动的媒介语,受到关注。

消息指出,如果活动属于跨源流学校,那可以理解使用国文的需要,不过,指南中所提及大部份活动,主要是属于校内活动。

学校未正式接通令指南

受访校长指出,华语是华校的官方用语,因此和教师开会、周会和集会时,都会用华语,除非有非华语体系的嘉宾出席,就会用双语(华语、国语)。

也有华小校长说,由于还未正式收到通令及指南,暂无法明确掌握指南内容,惟若是针对用语这项,学校活动目前主要还是以华语进行,校方也会谨慎看待此事。

根据有关指南,教育部属下的“教育政策规划与研究组”在2016年所发布的学校团结水平研究报告,发现团结指数比2014年下降了0.3

研究结果也显示,教育部、州教育局、县教育局以及学校,必须重新探讨为加深校园各族师生交流相识、以期更能接纳彼此差异而举办的活动与项目内容。

研究结果也反映“同质学校”(sekolah homogenous)须更多接触多元种族、文化、语文及宗教的大马现况,以期他们离开校园时,对于其他民族有更多的理解,进而对友族的态度更开放、包容、合作与信任。

教育部认为,管理学校多元特质能带给学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若缺乏机会了解及接纳差异,则会继续处在同群的舒适圈里,以致当和不同种族、宗教、性别、社会经济背景及不同能力学生在一起时,难以融入其中,甚至因此产生偏见或负面情绪,以致衍生误解或争吵。

上述指南已上载至教育部官网,不过,一些学校受星洲日报询及时表示,还未正式接获有关的通令与指南。

学校活动须注入团结元素

教育总监拿督阿敏瑟宁是在一封志期2018119日、发给该部各部门主管及各州教育局长的通令中,通知校长有关此指南的执行。

他在通令中指出,学校团结应以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而不仅是大马各族之间的团结;学校的团结应涵盖多元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性别、文化、宗教及语文。

他说,着重于对以上多元特质的认知,可加强学校上下对彼此多元特质的理解、接纳、尊重与珍惜。

他说,为了巩固团结实践,校方必须在所主办的活动或计划中注入团结元素,即必须确保有多元及不同背景的群体参与活动。

阿敏瑟宁也在通令中,列出在执行上述指南时,必须与其他相关的通令或通告同读,再加以遵守及实践,这些通令包括了唱国州歌、扬国州旗、学校食堂为各宗教信仰学生售卖饮食、学校文化活动指南、学校集会、美化校园、培养爱国精神、庆祝国庆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RIMUP)及“一学生一运动”(1M1S)等。

须成立“学校团结委会”

教育部在指南中建议校方可进行的促进团结项目活动,无论是校内或社区活动,包括了于教师在职培训中注入团结元素、个人习俗文化经验分享、营造互相尊重的校园风气、展开社区服务如探访老人院或孤儿院、举办涵盖多元特质的课外活动等。

指南也说明校长可根据学校本身的情况,举办适当的活动来加强及提升校园团结意识。

校长则必须监督及评估活动进行的成效,同时进行检讨,以讨论有关活动的强点或缺陷,然后加以改善。

上述指南阐明,中、小学校长必须成立一个以校长为首的“学校团结委员会”,成员包括了副校长、科目主任、纪律教师、辅导教师、家协主席、村长或乡长、非政府组织或个人(若有需要)、校友会代表(若有),而所有相关团结的活动必须存档在官方文件中,以利便日后参考。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