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消费华淡校
2019/11/06 光华日报/社论
大马土著权威党(PUTRA)副主席莫哈末凯鲁兴讼,挑战政府设立华淡学校是否违宪。
起诉方莫哈末凯鲁的代表律师说,联邦宪法第152条款并没有赋权教育部长设立华淡小。将教育部长和大马政府列为第一及第二答辩方。
联邦法院11月4日聆听起诉方及答辩方的书面陈词后,择定11月11日裁定是否接受审理。
尽管莫哈末凯鲁声明他提出这个诉讼并非为了引发种族课题,而是探讨有关宪法及法律问题。不过他在被问到申请被驳回时,也表明不会放弃诉讼,他还有后备计划,“无法走前门,会走侧门、后门,无论如何都要上到顶楼。”
华、淡学校在我国已经存在逾百年,即使是在我国独立后,华社和印裔社会仍在华淡学校发展方面出钱出力,目的很单纯,就是让华印子弟可以更好的学习,成人成才,最终为国家贡献他们的所学。
今天华谈学校的教育方向,学习的内容都已经完全依循教育部制定的教学纲领来进行,华淡学校学生和国民学校一样,学习的都是爱马来西亚,效忠国家元首的理念,没有理由一直要成为受到攻击的目标。
莫哈末凯鲁的这个诉讼,再一次将华淡学校放到错误的位子,成为政治博弈,政党之间争权夺利时,攻击的靶子。
事实上,华淡学校长期以来为我国栽培人才,特别是华校近几十年来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马来、印度同胞的选择,也在扮演着教育马来子弟,融合各族的责任与角色。
华淡小对国家的贡献,应该得到政府的完全支持,大马各族社会的认同,而不是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拿来攻击的对象!
教职缺3%还是逾6000人?
2019/11/0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教育部日前发文告指出,截至今年10月,教师职位已填补97%,即只有3%空缺。根据教育部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小学教师共有18万2587人,若这18万2587人占97%教职,那么3%的空缺就是5647人。
教育部的这则文告,主要驳斥《每日新闻》31日及1日的报道,指学校师资短缺问题是因为教育部没有进行师资需求数据评估(Unjuran)。这两篇报道是根据副教长31日在国会回答,她当时说,聘请代课教师的拨款逐年提升,但是学校仍出现师资短缺,因为师资空缺与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并不匹配。
她举例,国民学校目前有逾6000个空缺,但是即将在今年11月派到学校执教的师范学院毕业生只有1676人。这意味着供应与需求的差距超过4000个。这样的回答其实已清楚表明,教部所进行为期5年的师资需求数据评估并不准确,才会导致当下的师资空缺与师范学院的产出出现高达4000个职缺的差距。当然,若要将此4000个职缺与全国约18万个教职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2%,但是当人民提及政府所提供的教育素质,这4000个职缺所造成的影响,绝不只有2%那么微不足道。
其实,教育部今年已不断针对师资短缺问题制定出改善计划,包括针对当下此供应与需求超过4000个职缺的差距,在今年9月开放招聘国小组4892个和华小组986个临教职位,并且将在明年2月下派至各校执教。除了聘请大量临教,教部也准备让这些临教在3年内,参与为期18个月的假期师训班,甚至正在考虑将课程进一步缩短至12个月,以便能在短时间内让这些临教成为正式教师,而不止是一昧地等待师范学院学生毕业,更别忽视了师范学院的学生人数与教职需求不匹配的事实。
无论是教部文告所说的“已填满97%”还是副教长所说的目前有超过6000个空缺,其实数字上来看没有太大差别,差别只在于当局要引导民众关注“已填满97%”还是“有6000个职缺”,以及作为负责策划和执行的当局本身,要满足于“已填满97%”的系统数据,还是要针对“有6000个职缺”的问题,作出进一步改善。这让我想起劝导人们不要执着于一张大白纸上一个小黑点的心灵鸡汤故事,在这起事件上,若不专注看看那颗只占2或3%的黑点,可能就发现不了系统上显示已填满97%的数据的背后,各校所面对的师资短缺问题与影响,以及董家协自掏腰包聘请临教与代课教师的费用,是远远大于那2或3%的。
全民捍卫母语教育
2019/11/04 光华日报/社论
华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只供华人学习的狭隘思维中,让各族有机会共同学习华文教育和文化,其实才是捍卫华教的最根本做法。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当中,人们常会因为种族、文化、信仰等因素而出现分歧,所以摩擦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协调,很可能就会发展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维持社会和谐除了是领导者的责任,民众本身也必须明白社会和谐被破坏的严重性,并互相协商退让,共同寻找共存的方案。可惜许多民众往往都会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或政治投机分子煽动及误导,以致背弃本身的价值观做出有违和谐的行为,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情况。
我国就是由一个多元种族、文化及信仰的社会组成,因此如何保持社会及国家的和谐,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努力研究及达成的工作。其中教育课题就是常被政治投机分子或极端分子用来破坏各族和谐的工具之一。比如说最近土著权威党副主席凯鲁阿占指政府设立华淡小违宪而入禀法庭,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种族政治手段。每个人都很清楚,我国宪法保障各族人民学习母语的权利,而多源流教育正是多元文化的根基,绝对不容许这些哗众取宠的政客来无的放矢,所以民众也应该拒绝受这些破坏分子的误导,共同捍卫宪法赋予的权利。
日前,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倪可敏就指出,我国目前的53万名华小学生中,就有24%是印裔及巫裔学生。可是华小非华裔生的增加其实并不是一个危机,反而会是一个契机,因为友族同胞的入读除了可以捍卫华小的存在,也可以让这些华小友族毕业生成为华小代言人,拆穿那些种族极端分子及投机政客对华小的抹黑及谎言,并让各族了解到华小的优良教学文化不应该是政治或极端主义的牺牲品。
的确,华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只供华人学习的狭隘思维中,让各族有机会共同学习华文教育和文化,其实才是捍卫华教的最根本做法。因为只有在全民共同捍卫各族母语教育的情况下,才不怕那些破坏分子的误导及煽动行为,也不怕母语教育成为社会和谐及国家团结的绊脚石,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以及全民教育的目的。
教改智多星
2019/11/05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兰花草
希盟政府上台,教育部推行快乐学习,小学一至三年级无需考试,以课堂评估和随堂测验取代大考小考,期望小学生从此开开心心上学,快快乐乐回家。
教长马智礼点子特多,要学生白鞋换黑鞋、要学生学游泳、要学校种咖啡树,学生们等呀等,还是没等到酒店破天荒借出泳池让他们学游泳。
看来,教长得加把劲,游说有关酒店让学生能如他所愿学习游泳,将来泳技出色的学生可成为国家泳队生力军,游出金牌为国争光。
在森州华小公益金拨款颁发仪式上,副教长张念群表示,快乐学习是教育部课程纲要,此计划不成功便成仁,若课程不巧失败告终,这批小学生将沦为白老鼠。
听副教长一席话,令人感叹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方案,快乐学习竟是拿学生来做实验,这未免太过儿戏。
改朝换代的国家教育政策,小学一至三年级从原本的考试制度转换成课堂评估,老师们不能预先告知学生要随堂测验,学生的学习进度由老师打分,学习能力好的标5分、中等给3分、差的只得1分。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师上课教学,若学生学习进度不达标,老师的教学方式同样受到质疑,试问老师怎会跟自己过不去?评估报告当然是给3分以上,这么做对学生家长也有个好交代。
教育部实行快乐学习,原本是要学生能轻松自在上课,学生之间不再为了考试分数相互比较,学校不再以成绩来衡量学生表现,如今老师在学生毫无准备之下随堂测验,学生心理压力大,这跟快乐学习理念背道而驰。
教长又有新计划,明年将为全国小学生提供免费营养早餐,此计划不分贫富,没有阶级之分。
教长声称,每位小学生3令吉的营养早餐计划,估计得耗资8亿至16亿令吉,免费早餐分为2种:熟食搭配水果、即食品搭配奶制品或营养饮料。
教长以“公民教育”为由,规定在家吃过早餐的小学生,也必须坐下来和师生一起吃,利用吃早餐时间学习用餐礼仪、培养感情和纪律,顺便塑造新一代大马人更团结、文明及有道德的价值观。
教改智多星说得头头是道,16亿免费早餐不仅是让学生吃好吃饱,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但愿承包商能跟日本小学一样做出一套标准菜单,再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审核,确保每个学生都吃到健康又营养均衡的餐点。
免费早餐计划,众口难调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期待餐点能合学生胃口,让国家未来主人翁,早餐吃得饱,书也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