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586

首相对母语教育的期许和现实困境

2024/10/1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芮音书语

首相安华于本月6日表示,在与教育部商议后,同意师范机构除了培训国语教师外,还应增加华语和泰米尔文教师的培训空间。他强调,为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欢迎华裔和印裔学生在国中继续学习母语,并表示若相关学生人数足够,教育部应为他们开设专门的母语班。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近年来师范学院华文科的录取人数令人堪忧。从2017年至2024年,每年主修华文的学院录取人数均少于30人。今年华文科的录取人数仅从去年的15人增至30人。同时,中学华文教师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中由于华文教师匮乏,无法开设华文课程,导致有意报读华文的学生失去这一宝贵学习机会。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实现首相的期望,并推动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

要解决华小华文科教师短缺的问题,教育部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措施,即增加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文科的录取名额。例如,将今年的30个名额翻倍或进一步扩增。需要科普的是,要成为中学华文教师,有两条主要途径。第一,可以在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修读中文教育学士课程。第二,先在国立或私立大学修读中文系,毕业后再申请教育文凭课程(PDPP)。完成PDPP后,便可申请成为中学华文教师。

然而,师范学院的小学组毕业生通常会被直接分配至政府小学任教,而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则有更多职业选择,未必一定会选择进入政府中学任教。为此,笔者建议教育部应重启教师大学资格化课程(PKPG)特别计划。该计划是在2000年左右为填补中学师资短缺而设立,允许小学教师在修读大学学位后可前往中学执教。如今小学教师已持有学士文凭,教育部可以考虑让有意到中学教华文的教师通过修读短期课程后转任中学教师,从而缓解中学华文师资短缺的现状。

此外,教育部应重启师范学院(IPG)对中学师资的培训。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林汶珊曾建议恢复师范学院的中学华文组师训班(PSM/PC)。她指出,过去师范学院同时设有华小组师训班(PSR/PC)和中学华文组(PSM/PC),而目前仅设有华小组课程。实际上,师范学院具备培训中学师资的能力。全国超过10所师范学院的中文组完全可以容纳更多中学华文教师,而且相关课程内容已经完备,只需根据教育部的需求即可立即展开培训工作。

解决中学华文师资短缺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教育部是否愿意正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切实的行动。在安华首相的期待下,希望教育部能够尽早采纳相关建议,积极付诸实施,确保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在提升国家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母语教育的机会,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的承诺上,更需切实的行动与落实。此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政策制定者深思并共同推进解决方案。

 

微小迁校的最后一里路

2024/10/11星洲日报/大霹雳

~作者:陈世传

每年接近年尾,向各华小了解隔年新生人数时,都会感到心情沉重。

沉重的原因是取得的数据,如进入微型华小队伍的学校又增加了,多所华小的小一新生出现只有数人的窘境等,但没有很好的方案来解决学生人数渐少的困境。

类似的情况,相信不只出现在笔者服务的曼绒县,而是出现在全马各州属于郊区的县镇,当中的原因包括生育率下降及青年人口持续外流。

微小的问题已存在数十年,但似乎没有解决之道,以致过去数十年来陷入了“有心无力”的处境。

从华社或华教的角度而言,是要坚守一所华小都不能少的原则,当中的原因包括了捍卫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建设的华小,同时避免落入了今年少一所,明年可能会少很多所华小的缺口。

有的华教团体提出把微小办出特色,进而吸引学生入读,以解决生源缺乏的问题,但这个举措,可能救得到一两所微小,却无法全面解决同样面对生源缺乏困境的微小。

当中的理由是,在同一地区面对生源不足问题时,即使某所微小办得很有特色,但被它吸引的学生,还是来自同一地区,因此无论多么的努力,以及投入许多资源,最终可能还是陷入了“零和游戏”,无法摆脱整体的困境。

数十年走来,解决微型华小问题的最佳方案固然是迁校,即把面对生源严缺的华小,迁至生源密集的城市地区,但实况告诉了华社,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众所周知,迁校问题的最大阻力源于政治与政策,如想要迁校就得先解决两大问题,即获得政府的批准,找到适合的土地,接著就是迁校需用上的巨额款项。

可能迁校基金的问题,可以借华社之力进行筹款;寻找适合的校地问题,也可能找人或发展商捐地,但政策问题就较难搞,教育部批不批准迁校,州政府批不批准土地,整个迁校的申请符合不符合条规等,脱离不了政治,因此只要在政治的层面上没有显现所谓的“政治正确”态势,进而让迁校制度化与体制化,迁校问题的路程,可能永远都会出现走不完的那一里路。

如今的团结政府获得95%华裔选民支持,那么无论是基于回馈华社,或是为了国家的教育大业,应该协助扫除这最后一里路的障碍,让迁校的路程在未来可顺畅迈进,甚至是制度化增建华小,即哪里有需要华小就在哪里兴建,而不是以迁校的方式来处理。

迁校的原因是担心关一所华小就少一所,因此,才这么辛苦的搬迁。

 

柔董联会75钻禧周年庆

2024/10/11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龚万翔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今年迎来75钻禧周年庆,今天(12日)中午在峇株巴辖举办千人宴筹募活动与培训基金。

一路走来,历经风雨,惟创会宗旨始终如一:该联合会秉持着共同维护华教,促进华校发展,提高教育效率及增进教师福利的宗旨,坚定不移地为华教事业奋斗,经过75年的努力,已取得稳健发展和一定的成果。

75年不简单,尤其是75年来一直坚持做同样的事情,为华文教育前仆后继地付出,值得大家钦佩。

柔董教联合会成立于1949年,经历了二战后重建华文教育体系到我国独立,以及华文中学改制、1961年教育法令、独中复兴运动等重大事件。因为华教前辈们的坚持,让柔州华文教育体系依然完整茂盛,毕业生获国内外大学争相录取。

如今柔董联会对于关系华文教育的课题,依然站在前线,维护华社立场:如最近的柔华小教师大调职和之前的9所新华小列入“捐资建校计划”,皆迅速回应自身立场。

配合75周年,该会全力推动柔州独中教师专业资历的3年计划,也将大大提高独中教育水平。

华教组织一直在我国华文教育发展史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并保持着中立的超然地位。我国屡次出现政权变迭、政治不稳环境,都不曾动摇它继续捍卫华教的使命,以及在一些教育课题起着立竿见影的带领作用。华社凝聚同胞的声音,在诸多教育课题上齐心则力量大。华教团体起着牵引作用,也时时把华裔同胞的意愿表达出来。

所以,希望当政者能够定期和华教团体交流,让爱护华教者的心声可以上传,让多年来华教人士未了的心愿,如全面承认独中统考、重新检讨1996年教育法令、长期华小师资不足等,皆能逐步获得认可、解决和实现。

惟在表面平静的团结政府体系下,有多少华社的声音被忽略,又有多少请求被耽搁?这就得看当政者如何代为发声和协调,并用实际行动来回馈自己背后强大的民意支持了。

借此,在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钻禧周年庆的今天,感谢你们对华教的付出与贡献,风雨同舟,继续前进!

 

维护多元社会共融价值

2024/10/11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钱甄玲

我国一向以多元族群、宗教、语言与文化共融为骄傲,这种包容性的形象是我们社会凝聚力的核心。但是近来,多元社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原本应该是包容和互信的环境,变得脆弱。政治生态和社会动态暴露出日益显现的问题,即极端和保守思想滋长,尤其是在政治领袖利用宗教和种族议题攫取权力下,社会的共存状态显得不平稳。

当宗教与政治走得越来越近,界线模糊,结果便是浮现各族群之间的摩擦。其中一个问题是,政治领袖越来越依赖宗教和种族议题来争取支持,政党将宗教信仰转化为政治工具,推动保守价值观。在政治领袖利用这些情绪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时,不但导致社会压力上升,也使各族群对国家前景的认同感下降。

一些领袖以维护宗教价值和民族身份的名义,推动法规和限制,让一部分民众感到边缘化,也让非穆斯林社群感受到压力,在社会生活和文化表达上受到限制,直接挑战我国多元共存的价值。

我国的挑战不止在于如何调和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张力,更在于如何确保每个群体都能在一个包容、互信的框架下共同生活,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寻求更加理性开放的对话,避免任何形式的极端化主张成为主流。同时,政策制定者也需要拥有宏观的视野,考量到各族群的实际需求,而非以狭隘的政治利益为优先。

政治领导者必须审视多元文化的基础,找回当初的中庸和包容性,而非任由极端声音操纵政治和社会氛围。要维护多元和谐的社会,需要政策上的平衡,以及更多的包容性对话,让每个族群在政策制定和社会运作中都有发声和参与的机会,确保不同社群能够真正互相尊重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要有持久的政治决心来维护国家的团结,而不是陷入极端和社会分裂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