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语言规范(上)
2024/10/2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杨欣儒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中国大陆海外比较完善的制度之一,从小学(华文小学,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到中学都有华文科,大专学院也设有中文本科。
过去几代华社使用的都是繁体字,注音符号,鲜少看到规范的简化字,更没有听过汉语拼音方案。
1983年是马来西亚华文改革的分水岭。1983年全国进行小学课程大纲大规模改革,全国小学推行了小学新课程纲要(KBSR: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华文小学也不例外。从是年开始,小学逐步采用简化字,课本的编排是横排的,汉语拼音取代了旧式的注音符号。
本文从文字、语音、语法、词语和译名几方面来讨论马来西亚的语言规范,当中也比较教育界与民间的使用状况。
文字
早期的华裔社会很少接触规范的简化字,民间使用的是香港颁布的《909简体字汇》和新加坡公布的《502简体字汇》。
香港和新加坡半简半不简(部首不简化)的简体字充斥媒体和广告,例如:言字旁不简化的“证”“讥”“论”,纟旁不简化的“经”“织”“练”,马旁不简化的“验”“骄”,错误的写法,例如:“国”字里面是“王”不是“玉”,画刂(划)、取“貌”字右偏旁的“貌”、(宝盖儿下“西”字的“赛”)、亜(亚),“开”“关”都有简化的“门”,等等。
中国台湾的一些正体字其实就是异体字,这里还是“大行其道”,例如:烟(烟)、蒐(搜)、秘(秘)。
日本发明的“呎(英尺)、吋(英吋)、哩(英里)、浬(海里)虽然已经被废除了,在马来西亚华社仍然普遍被采用。
本地的华文报纸在90年代后开始逐步以简化字排版,至今几乎所有华文报都以简化字印刷。不过,还是有很多家的大小标题以繁体字出现。
然而,1983年后推行的新课程纲要,华小作为前线的华语改革先锋,师生都坚决根据规范的语言文字方向。采用简化字,淘汰异体字、旧字形。偏旁部首、笔顺都是依照中国大陆的规范,老师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教学。
虽然民间跟进步伐比较慢,不过学校的进展十分理想,因为文字这块比较好处理,一翻查辞书就有明确的指示。然而有时老师教学会掉进“死胡同”,甚至矫枉过正。例如课本印刷的字体是楷体,学生偶尔写了细明体字也会以错字处理。
以目前的局势看来,本地民间朝向简化字的走向十分乐观。
语音
本地华裔的方言主要是闽南话、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与海南话,这些方言发音倾向于去声和入声,所以老一辈的华语都明显地念去声,例如:读、学、识。
一些方言后鼻音很重,几乎没有前鼻音,例如潮洲话的“安”(ang)、“前面”(qiangmiang)、“关门”(guangmeng)。
一些方言没有“r”音,所有r都念成l,例如“让”lang、“入口”(路口)、“容身”(龙身)。
有些方言没有撮口音,说该方言者通常把撮口呼念成启齿呼:全部(前部)、镌刻(尖刻)。
南方方言绝多数没有翘舌音,一般的华裔并不会发翘舌音zh、chi 和shi,所以“商家”给念成“丧家”、“知识”给念成“资四”、“触”给读成“醋”。
轻声也是汉语语音不能缺的成分。由于南方方言没有轻声,说话时根本就没有轻声词。 例如疏忽意思(轻读)的大意,给读成非轻声的词(主要的意思)、告诉(轻读)却被读成非轻声词(向法院提起诉讼)。
南方方言几乎没有儿化,所以这里的华语也没有儿化韵。于是“多半意义”的“八成儿”给念成十分之八的“八成”,“名牌儿”是出名的牌子,这里都念成“名牌”(写著人名的牌子)。
有边读边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例如“鞭笞”被读成“鞭台”、“憧憬”被读成“童憬”。
小学的语音基本都有根有据,师生发音都以辞书为圭臬。所以小学教学语音这块还是比较容易处理。至于民间的语音已经有明显的改善,主要是国营电台都有良好的示范。
语法
过去,本地华社的华语深受方言的干扰,尤其是广州话。以下为本地方言式的华语:
看没有(看不见)、切给它完(切完它)、对到完(全对)、给苹果他(给他苹果)、开火关火(开灯关灯)、一路来(一直以来)。
本地方言的量词“粒”在华语里几乎无处不在:一粒西瓜、一粒榴梿、一粒足球,甚至还有一粒股票、一粒出生证。
也有一些方言受到外语(英语和马来语)的影响,例如:功课被做完了(功课做完了)。
随著跨方言通婚越来越普遍,家庭共同语言已经是华语,不像过去以单种方言为主,所以方言式的华语已经逐渐被冲淡,这种方言式的语法逐渐以华语为主的句式。
学校比较重视语法,而且是规范的。民间尤其是媒体的语法有些为了吸引读者,经常出现方言式的语法,例如:成绩标青(杰出)、缘铿冠军(无缘获得冠军)等。
词语
词语是语言规范最具争议性的。
首先,本地词语深受外语(马来语和英语)的影响,例如:十千(一万)、几百千(几十万)、三巴仙(百分之三)、一号牙(一号排挡)。
其次,本地词语也深受方言的影响,例如:醒目仔(机灵鬼)、铁甲万(保险箱)、绘测师(建筑师)。
港台的词语也成了本地的词语,例如:平货(便宜货)、乞人僧(讨人厌)、受落(接纳)。
当然马来西亚也有自己独特的词语:华小(华文小学)、独中(华文独立中学,私立)、华社(华人社会)、组屋(便宜的公寓)、排屋、独立与半独立洋房。(待续)
马来西亚的华语言规范(下)
2024/10/2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杨欣儒
关于台湾和大陆的词语,马来西亚华社和媒体主要是根据台湾的,最明显的是“兆”,马来西亚民间根据台湾的数值,“兆”是1万亿,而中国的却是100万,例如“兆赫”(megahertz)。还有许多词语台湾和大陆存在同义异名的问题,而马来西亚采用的是台湾的词语。以下是一些例子:人工智慧(大陆叫“人工智能”)、资讯(信息)、博客(部落格)。不过马来西亚也有不少媒体采用大陆的词语,例如:乘客电梯(台湾叫“载客升降机”)、代谢综合症(代谢症候群)、公交车(公车)、集装箱(货柜)、进化论(演化论)、内存(记忆体)、网络文件系统(网路档案系统),导弹(飞弹),等等。大陆与中国台湾词语的同时出现经常混淆本地华社与媒体的使用,有时不知依据何者为准。
这里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学校教导的词语,媒体往往没有配合,例如学校的田径赛是400米,媒体却不用“米”,全都用“公尺”。学校用的是“升”,媒体却用“公升”。学校教导学生“摩托车”,媒体却采用“摩哆车”,搞得学生无所适从。至于已经约定成俗的一些词语,用惯了几代,似乎也没有改正的必要。以下是一些例子:吃风(度假、旅游)、五脚基(骑楼底)。
学校教导的词语一般都依据《现汉》和《现规》,然而一些词语经常引起争议,例如注明为“方”(方言)的词语是否规范,于是“冲凉”“脚踏车”这些方言词有些老师不允许学生使用。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出版了《华文译名手册2》和《华文译名手册3》,其中对蔬菜、水果、本地食品、鱼产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译法,希望能获得大家的认同。以下为《华文译名手册3》里的一些例子,尤其是马来西亚特有的词语,希望中国各界能采纳:
红毛沙梨(amra)、缤再芒(binjai)、牛心番荔枝(nona
kapri)、腰果(buah
gajus)、辣沙叶(kesum)、南姜(lengkuas)、白须公(baung)、鬼头刀鱼(belitong)、硬尾鱼(cencaru)、阿膨糕(apam
balik)、腌虾酱(cencaluk)、多多糕(dodol)、椰丝糯米饭(pulut
inti)。
还有几个一直困扰马来西亚的词语。中国官方并不理解这里是君主制宪国,马来西亚和泰国一样,只有首相,没有总理。中国向来对马来西亚的首相的职称都是“总理”。此外马来西亚的法定货币单位是“令吉”,而中国却一直保留“林吉特”的叫法。
译名
地名
外国地名的译名,中国有一套规则,可以作为大家参考。例如单独成词的new,中国的译法是“新”,例子有:新柏林(New
Berlin)、新港(New
Harbor)、新丹佛(New
Denver)、新几内亚(New
guinea)、新迈阿密(New
Miami)等。只有“纽约”(New
York),它没有按照此规律译为“新约”,为的是避免与《圣经》的《新约》产生歧义。不能单独成词的,中国的译法是“纽”,例如:纽曼(Newman)、纽卡斯尔(Newcastle)、纽芬兰(Newfoundland)、纽波特(Newport)等。可马来西亚的译名则没有统一性,例如印度的New
Delhi译为“新德里”,New
Zealand则译为“纽西兰”:一个意译“新”,一个音译为“纽”。
同一个词素,中国在处理译名时也视情况而斟酌处理。例如同是land,中国有不同的译法:Finland芬兰与Poland波兰,land音译;Iceland冰岛,land意译为“岛”;Thailand泰国的land意译为“国”。马来西亚的译法和中国的无异。
其他地名马来西亚也与中国的有异,例如:杜拜(中国译名为“迪拜”)、寮国(老挝)、澳洲(澳大利亚)等。至于一些马来西亚的旅游景点,中国的译名和我们的不同,例如Pulau
Langkawi浮罗交怡,中国译为“兰卡威”等。
中国对马来西亚一些地方译名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例如:吉隆坡、槟城、新山。中外各地如果要采用马来西亚华文规范译名,我们推荐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出版的《华文译名手册3》,它里面收录了马来西亚各州地方、山岭、河流湖泊与首府道路译名。
至于区域性组织ASEAN,新加坡的译名为“亚细安”,马来西亚各媒体也有不同的译名,有:东协、东合,而中国的却是“东盟”。为了规范译名,大家不妨采用“主听客便”原则,根据中国的,统一译名为“东盟”。
人名
马来人名字的译名,中国有一套,多数和马来西亚的大相迳庭。过去中国是根据阿拉伯人名地名的译法(《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阿拉伯语》,GB/T17693.6--2008)。后来在2019年它发布了《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马来语》(MZ/T129--2019),基本上译名导则没有更改。
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闭音节(closed
syllabus)的译法,很多闭音节末的辅音中国都译出来。以下是一些例子:马来西亚国父Tengku
Abdul Rahman,中国译为“东姑
.阿卜杜勒·拉赫曼”,马来西亚的译法则是“东姑阿都拉曼”,显然,中国把每个闭音节末的辅音b、l、h都以辅音“卜”“勒”“赫”给译出来。再看前首相Hussein
Onn,马来西亚的译名是“胡申翁”,中国的译法则是“侯赛因·奥恩”。前部长Rais
Yatim,马来西亚的译名是“莱斯雅丁”,而中国的译名则是“莱斯·雅迪姆”。
原来中国的m呼读音是“em姆”(马来西亚只发音为em),为的是和n的呼读音有所区别,所以凡是闭音节末的m都译成“姆”。再以前副首相Musa
Hitam的名字“慕沙希淡”为例,中国的闭音节末的m也是译成“姆”,整个译名是“穆萨·希塔姆”。闭音节末的b马来西亚不译,中国却没有遗漏,一律译成“布”,例如:Najib纳吉,中国译成“纳吉布”;Yakub雅谷,中国译成“雅谷布”。
前首相Mahathir马来西亚的译名是“马哈迪”,可中国的却是“马哈蒂尔”;现任首相Anwar“安华”,中国的译名则是“安瓦尔”,这些都有违本地人的习惯译名。
还有一些译名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有所差异,以下举3例:Ismail伊斯迈(中国译成“伊斯梅尔”)、Aziz阿兹(阿吉兹)、Sanusi沙努西(萨努西)。
复辅音方面,中国的译法和马来西亚的有些差异。Ibrahim中国译为“易卜拉欣”,马来西亚的则是“依布拉欣”。Putra布特拉,中国的Putra和Petra都译为“佩特拉”。
这是中国对吉兰丹第六任苏丹Tuanku
Yahya Petra Ibni Al-Marhum Sultan Ibrahim的译名:端古·叶海亚·佩特拉·伊卜尼·马胡姆·苏丹·易卜拉欣,马来西亚的译名则是:端姑·亚雅·布特拉·苏丹依布拉欣,显然中国的译名确实和马来西亚的有极大的差异。
马来西亚人名地名的华文译名,中国理应按照名从主人原则,根据我国的译名。目前大陆还没有一套大马穆斯林姓名的译名参考。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所编写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姓名华文译名手册》即将完成,收录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名称超过1.3万。希望语文局出版后,能与中国新华通讯社配合,给它出版大陆版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姓名译名手册》。以后中外各地使用汉语的媒体与出版社翻译我国人名将有所遵循。
结语
马来西亚的语言规范,民间与教育界有著同中存异的状况。1983年过后的民间一般都接受简化字,汉语拼音方案。媒体都配合采用简化字,电台电视台都很积极地使用规范的语音与词语。然而,一方面学校教导学生规范的语言,朝著规范的方向教导,而另一方民间特别是媒体使用的词语与学校的迥然而异。校方经常鼓励学生多看报纸,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而媒体的用词往往和校方的不同。
求同存异是当今民间与教育界的语言文字现象。
事实上,要做到媒体配合教育界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各报刊宜互相协调,希望能达致使用规范词语文字的目标。马来西亚华语不是官方语言,要通过官方强求一致实属困难重重。而学校属于教育部所管辖,华语要求规范化则易如反掌。只有民间加上媒体的通力合作,马来西亚的华语逐步规范化,才能与世界汉语接轨。
注:本文为作者于今年9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大连海事大学召开的第五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会议上主讲内容。
华教义演真的没问题?
2024/10/20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黄家贤
为了筹款发展学校建设,华教人士邀请啤酒公司赞助义演活动早已形成风气;Carlsberg皇帽和Tiger虎标两个啤酒公司赞助华教筹款超过30年,累计总额不少过10亿令吉,受惠的学校数百所,包括独中、华中和华小。
伊斯兰党为了争取更多巫裔选民的支持,把“华教义演”摆上台,炒作一番,公正党的教育部长法丽娜立马搬出教育部通令来应对,提醒学校必须遵守教育部2018年通令,校方不可止接受涉及赌博、香烟、毒品、酒精饮料等活动所得的捐赠。通令一出,华校办义演受到官方诸多限制,不少华校面对教育部官员的刁难,无奈的把正在办以及将要办的华教义演转移到校外举行,义演活动的开销因此增加不少。
交通部长陆兆福承诺在内阁建议教育部修改2018年通令,内阁没有接纳陆兆福的建议,只是同意华校可以继续举办义演活动,但必须根据附加指南,在校内进行的华教义演不能展示酒类商标以及严禁穆斯林学生参与。
总结,教育部不准华教人士在校内办华教义演,要办去校外办。
今年10月初,芙蓉万茂新村华小在芙蓉统一酒家办了一场Tiger华教义演,主持开幕的嘉宾恰恰是陆兆福。部长在会上说,他亲自出席义演活动,以实际行动证明,华教义演没有问题。
和陆部长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公正党的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以及行动党的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
在校外的酒楼办华教义演从始至终都没有问题,因为教育部无权干涉。问题是在校内办义演的话,校方就会受到教育部2018年通令、指南的限制,那就是不可在校园展示酒商公司的标志;如今,部长却患上了“自我感觉良好”症,对大众说,办华教义演没有问题。
我们不得不提醒在政府当官的华裔政治人物,以后再谈华教义演课题时,要说明白、讲清楚,应坦白的对华社说:“华教义演在校外举行没有问题,但不包括在校内。”
我们更希望这些官大爷,别再用“转移视线、模糊焦点”的伎俩来忽悠华社,混淆大众。
若将来有华小执意要在校内举办华教义演,邀请陆兆福为义演主持开幕,希望部长不开任何条件敢敢出席,如果抽不出时间,交代黄家和代表也没问题,让行动党的华裔正副部长以身试法,证明华教义演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笔者在此提一件陈年旧事,希望陆部长可以借鉴。70年代,前马青总团长李金狮(已故)官拜首相署副部长,因为舞狮表演和巫裔警官正面较量。
话说,那个年代,公开舞狮是不被允许的,即使在室内舞,也必须申请准证。有一天,某华团安排舞狮迎接开幕嘉宾李金狮,一名在场的巫裔警官上前阻止,李金狮很不客气的在警官面前说:“我以副部长的身份下令继续舞狮,不可暂停,一切后果由我来承担。”李金狮敢做敢当的言行,在华社传为佳话。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行动党有40名国会议员,是团结政府里的最大政党,秘书长陆兆福是华裔,在内阁捍卫宪法赋予华族的基本权益,是履行华裔代表的职责。陆兆福在内阁提议修改教育部2018年通令,必定有人反对才不通过。那么,反对者是谁?有劳部长公布他们的名字。
最近,青体部长杨巧双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参加“公民权联邦修宪法案”,向全体国会议员放话,对那些不支持法案的议员,全国50%的女性人口在第16届大选会记住他们。相同的,对那些不支持修改教育部2018年通令的部长,全国四分之一的华裔选民在来届大选也会记住他们。
传承与回馈
2024-10-21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王楨文
随着年末临近,学校即将展开来年的工作规划,并制定全年行事历。其中一项我尤為关注的活动便是歷届校友毕业20週年重返母校的晚宴。
作為校长,我始终给予这一活动全力支持,因為它承载了独中特有的教育意义。
独中教育作為我国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肩负著培养社会栋梁、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无数学生在独中的怀抱中成长,他们毕业后不仅在社会各个领域崭露头角,还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延续著教育传承的光辉。
以我校為例,歷届毕业20週年的校友回校晚宴,已成為校内一项深具文化意义的传统。这不仅体现了校友情谊,更彰显了独中教育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秉持德智体美劳发展
独中秉持的教育理念,不仅著眼於学术成绩的提升,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為中华文化核心的教育体系,独中特别强调“饮水思源”的价值观,致力於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这些价值观随著校友走向社会,成為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行為準则。无论身处何种行业,许多独中校友都在实际行动中展现了他们在母校接受教育时培养出的优秀品格与能力。这些品格不仅帮助他们取得卓越成就,还激励他们回馈母校,推动社会进步。
毕业20週年晚宴不仅是一场庆祝和重温旧日时光的聚会,更是一种感恩与回馈的体现。校友们怀著对母校的深情,重聚一堂,追忆求学时的点滴岁月。这一传统见证了校友与母校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為在校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彰显了“今日我以母校為荣,明日母校以我為傲”的精神内涵。
多年来,每一届校友的回归都是对母校教育成果的认可,也是对独中精神的弘扬。校友们不仅在聚会上分享成长与成功的故事,还以实际行动鼓励在校学子,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
感恩母校社会责任
更重要的是,校友的回馈不仅限於经济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与传承。他们将独中教育理念带入各自的行业和社区,并通过回馈母校、支持教育,确保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校友们的回归行动,既是感恩母校的表现,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独中教育的独特,不仅在於培养了多少学生,更在於塑造了多少具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校友们通过实际行动詮释了“饮水思源”的精神,而这一精神将继续成為独中教育长盛不衰的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不仅為培养了社会栋梁感到自豪,更為他们在回馈母校和社会时所展现的爱与责任感到欣慰。这种爱与责任将继续激励著独中的学子们,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