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787


承认统考须言出必行


2018/07/10 南洋商报/社论


政府全面承认统考文凭之路依然崎岖,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8日说,此事必须以捍卫国语地位和保障国民团结为前提。

他强调,希盟政府做任何决定之前,必须考量各个单位的意见及看法。

同一天,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表示希望承认统考能在今年年杪落实,因为这本来就是希盟的竞选宣言;她也认为,承认统考只需内阁开会通过,无关国会。

承认统考的“最后一里路”,把关者是教育部长,只要他轻轻地点一点头,则一切事半功倍,因此,马智礼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教育部将在周五(13日)接见董总代表,商谈承认统考事宜,这是希盟执政后与董总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华社固然希望事情能够水到渠成,但这个可能性相当低,因为马智礼已经言明,除了华教团体,其也将听取捍卫国语地位及负责国民和谐事务的单位所提呈的看法与建议。

马智礼将承认统考跟国语及国民团结扯上关系,实在让人纳闷,而他指希盟政府在这方面不会贸贸然做决定之说,也难以令人信服。

独中统考讲求的是中学华文教育,是华小教育的延伸,多年以来,岂有任何迹象显示独中教育有碍国语的发展或不利国民团结?事实上,独中在华社自力更生的情况下,为大马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再者,承认统考是希盟与国阵比拼争取华裔支持的大选宣言,对这么一件大事作出承诺之前,双方头头事前理应都已思虑周全,而不会草率行事,如今政权已落在希盟手中,希盟应该做的是如何具体兑现承诺,而非提出可能延缓的理由。

我们承认,要政府全面接受统考文凭,的确还需要一些考量,而教育部和教育部长也必将面对民粹主义分子的种种阻挠,可是,这绝对不是政府拒绝全面承认统考的好理由。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知识脱贫是穷困家庭的最大希望,同样的道理,一个懂得培育和珍惜人才的国家,必然是个富强的国家,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希盟政府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承认统考,然后告诉大家,“我们不一样,我们言出必行。”



尽速承认统考文凭


2018-07-10 星洲日报/星·观点


承认统考文凭事宜明确地写在希盟宣言上,这是对华社的承诺,希盟上台后就该兑现诺言,而非停留在“考量其他课题”的阶段。

14届全国大选已落幕两个月,希望联盟几近完整的新内阁也已经出炉,新政府须加快步伐,兑现竞选宣言,当中包括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声称,她的目标是在今年完成承认统考文凭的工作,以兑现希盟的大选宣言;她也坐言起行,准备于本周五会见董总领导层,以探讨承认统考文凭事项。

华教人士多年来一直争取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但却始终功亏一篑,无法走完最后的一里路。随着政权更迭,承认统考文凭一事迎来曙光,因为希盟在竞选宣言中已承诺会承认统考。可是就在此时,教育部长马智礼的一番言论却引人疑虑。他指出,教育部承认统考文凭之前,必须考量两个课题,即国语作为官方语文的地位,以及国民团结与和谐受到保障。

承认统考文凭事宜明确地写在希盟宣言上,这是对华社的承诺,希盟上台后就该兑现诺言,而非停留在“考量其他课题”的阶段。

对于教育部长的顾虑,有必要清楚说明。其一,承认统考文凭并没有侵蚀国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

政府承认统考文凭是附带条件的,即必须考获SPM国文科优等成绩。这显示,国语的地位依然受到重视。

事实上,全国人民不分种族都认同并尊重国语的地位。

其二,承认统考文凭应该是一个教育课题,不该牵扯上国民团结与和谐等等议题。无法否认,某些方面与团体反对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但这是他们的偏见所致,政府须站稳立场,依理行事,而非受他人牵制。

再者,影响大马国民团结与和谐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种非理性的种族歧视;要促进国民团结、构建种族和谐,应该从公平施政着眼,而非纠结于统考文凭这类教育课题。

独中这些年来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然而因为前朝国阵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造成人才外流,同时也导致部份独中生无法继续深造,失去挖掘潜能的机会,这既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亦形成不平等现象。希盟政府不该重犯前朝的错误,相反应尽速承认统考文凭,为统考生开启更广阔的道路。



是谁变了?


2018/07/09 中国报/评论

~作者:吴慧芳


宏愿学校好吗?

我第一次听到宏愿学校这个概念时,提出的人,是首相马哈迪。

当年,教育部批准在全国两个地点增建全新的“宏愿学校”后,华教组织群情沸腾,反对党(行动党)也与华教组织站在同一阵线,质问当时的马华民政,為何认同及支持这项政策。

后来,因為华社反弹太大了,宏愿学校计划被搁置。

2018年,我再次听到宏愿学校。

这一次,提出的人,也是马哈迪。这一次,他的身分一样是首相。

很玄妙的是,这一次,当年与华教组织站在同一阵线的行动党领袖,被问到宏愿学校课题时,换了语调。

有的官爷说,她可以接受宏愿学校的概念,因各族小学生可在更多元环境的环境成长,更说,若小孩子从小在多元环境长大,就可以打破很多隔阂及不信任。

有的官爷,被问到之前他们对宏愿学校的立场时,竟然会笑说,“要找回谷歌”,吓到听的人飆一下冷汗后,再说,会重审党立场,然后向教育部建议。

有的官爷更说,先听听马哈迪怎么说。

我找回2000年董教总针对宏愿学校发出的文告。当时这个被喻华社“教育部”的组织,是这样告诉华人:

“宏愿学校的概念,是不分种族和宗教的学生在同一屋簷下或同一个地方一起上课。其目的是要“逐步实现以国语為各源流学校统一的教学媒介”。那种宣扬宏愿学校计划,可以提供一个增建华文小学的机会的说法是非常危险的。大马华社绝对不能对宏愿学校计划抱有任何幻想,必须坚决地拒绝宏愿学校计划。”

今日,重调宏愿学校的是同一个人,认同宏愿学校打破隔阂的人,却是当年认同董教总反对宏愿学校的人。然后,当了官的人就告诉华人,换了政府不是换了脑袋,而是有不同工作方式,有必要更敏感地提出看法和问题。

你们说,是谁变了?



种族课题是最大的挑战


2018-07-10 星洲日报/风起波生

~作者:林瑞源 ·


既然土团党的定位是取代巫统,成为最大、最能保护马来人的政党,那么它就必须彰显民族主义,压倒巫统,不能让巫统的种族牌,反过来阻止土团党的壮大。

华社期望希盟执政后能够完成“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最后一里路”,但是看来这一里路并不好走。

教育部长马智礼表示,教育部承认统考文凭之前,必须考量两个课题,即国语作为官方语文的地位,以及国民团结与和谐受到保障。

为何承认统考文凭与这两个课题有关?这种说词和巫统的论调相似,如果不看发言人,还以为没有换政府。

承认统考文凭是希盟的大选承诺,若一些希盟领袖不同意,为什么还列入宣言?是不是选前的权宜之计?既然作出承诺,就不能失信于民。

独中生有念国语、考国文,有许多学生还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所以并没有忽略国语。独中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国民团结,独中生毕业后到社会工作,贡献国家,融入社会。

如果马智礼不了解独中与统考,可以先会见董总领导层,到独中参观,研究独中的课程纲要,才来发表也不迟。不了解先批评,是不理智的做法。

在希盟同僚眼中,马智礼并不是一个极端的领袖,比如行动党万宜国会议员王建民在一些人反对马智礼出任教育部长时为他辩护,指外界不应以“伊斯兰主义者”来标签他,指控他挺扎基尔奈克(极端宗教司)是不正确的说法。

以马智礼上任后的言论来评估,他不像巫统政客,对教育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改革的抱负,但他身处的政党,即土著团结党可能局限了他的思维。

首相兼土团党主席敦马哈迪日前说,土团党将取代巫统成为代表马来人的政党,以前,马来社群相信只有巫统能保护他们,不过,他保证土团党将成为马来人的保护者。

既然土团党的定位是取代巫统,成为最大、最能保护马来人的政党,那么它就必须彰显民族主义,压倒巫统,不能让巫统的种族牌,反过来阻止土团党的壮大。所以,敦马最近发表的言论,倾向于延续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509大选,土团党在马来选区与巫统厮杀,只赢得13个国会议席,基于希盟协议,马哈迪才得以出任首相。如果下届大选,马哈迪退位,土团党的议席不够多,就会失去话语权,甚至被边缘化,因此土团党对关系马来人的课题特别敏感,巫统和伊党都反对承认统考文凭,土团党领袖也要发表一下安慰马来人的言论。

土团党总裁慕尤丁在担任教育部长时,不同意承认统考文凭,即使在大选前,身在反对党的他也曾表明,即使变天,新政府也不会承认统考文凭。会不会是他影响了马智礼?

此外,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赛沙迪在未入阁前,反对财政部长林冠英分发中文文告,日前又急着否认聘请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人士(LGBT)为新闻官,这反映土团党领袖在反对声音下“惊慌失措”的尴尬立场。

虽然诚信党也要和伊党竞争,但前伊党党员是不同意哈迪阿旺的政治理念才加入诚信党,而且诚信党是多元种族政党,所以土团党最有可能乖离希盟的路线。

可以预期的是,希盟在4党互相制衡下,能够摆脱强人政治、恢复法治和民主精神、可以遏止贪污滥权,甚至做到“转型正义”,但是因为政纲及理念不同,以后可能会爆发矛盾。

希盟政府不可避免必须处理各种华教课题,如10+6华小计划,也会触及经济政策中的土著特权,以及地方选举等。如果土团党领袖缺乏信心、党内压力很大(很多党员来自巫统),很可能节外生枝。

大选宣言没有约束力,因此希盟需要及早制定共同纲领,消除分歧,也确保种族思维不会主导新政府的方向。

新政府需要磨合,希望执政100天后能有清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