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347 辑



说好的240分钟呢?

2013-12-12 星洲日报/观点
 

华小国文课授课时间又有变卦?副揆的承诺不算话?华社不禁要问,说好的240分钟呢?

教育部之前通过教育大蓝图建议將华、淡小四至六年级每周国语授课时间从180分钟增加至270分钟,遭到华团及华教组织反对。

至於多少分钟才算理想,华社並没有达致共识,华总、教总、校长职工会等极力爭取210分钟,董总与部份华团则坚持180分钟。与此同时,部份华团人士、教育界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看法是,不应只著眼於授课时间的长短,也须关注课程纲要的设计和內容,以及师资等问题。

在课题沸沸扬扬之时,教育部在考量华社意见后,决定將华小国文课授课时间定为240分钟。儘管这与华团的诉求有所差距,唯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衡量各方意见,做出一定的退让,採取了折衷方案,华社可说是无奈接受了,让爭议得以告一段落,让学校回归到编排课程时间表,安排师资等实质的工作上。

然而,现在距离2014年新学年开学日少於一个月的时间,吉打州一些华小最近却接获口头和电邮指示,指国文科每週授课时间是270分钟,怀疑州教育局並没有执行副揆的决定,也漠视华社的意愿。不过,据瞭解,其他州属的华小仍未接获公函,尚未知这是否为一致的决定,情况尚未明朗。

到底是240,还是270?教育部必须有个交代,儘快发出公函予各校,以方便编排明年新学年的上课时间表,大部份学校据悉是暂时未处理此事项;在未有公函注明是240分钟之前,270分钟指示仍有效,校方希望教育部儘快釐清並发出公函,以方便校方工作,避免发生混乱。

君无戏言,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教育部是肯定会坚守承诺实施240分钟的授课时间。除了慕尤丁之外,教育部副部长和教育总监等人,亦曾分別表明绝对是240分钟。

现在有华小收到公函,注明是另外一回事,经验告诉我们,相信是教育部的“小拿破崙”没有执行部长的指示。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往往是部门內无法做到妥善贯彻落实行政决定,一些官员则以鸡毛当令箭,往往让华社感到无法適从,这种官僚心態必须被纠正。

到底真正的情况是甚么,希望当局给我们一个说法,以便校长们能安心编排时间表,也好让华社能放下心头大石。(星洲日报/星观点)

 

节数加长=国文水平加强?


2013/12/1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巫月圆
 

之前吵得震天价响的小学国文课时间事件,本以为已落幕,如今却有变卦,吉打州一些华小接获指示,须把每週国文课时间延长至270分钟,而不是之前教育部长承诺的240分钟。消息传出,全国华小无所適从。

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前的承诺都是忽悠人民,现在才亮出底牌?

对家有华小生的家长来说,国文课內容在加深再加深之后,我们唯有补习再补习,因为有些生词內容之艰涩,连大人都一知半解,在无法自教之下,唯有寻求外援。

学习语文讲究的是环境,以及活学活用,但在华小,两者皆欠缺。

我们也知道,语文是追求学问的桥樑,在外国,他们鼓励用母语教学,因为这才是最適合孩童的学习方式,特別是一些关键科目,如数理科,用母语教学,比用非母语教学来得有效,易于孩子吸收、理解和受启发。

不能只看一面

英文教数理的堂皇理由是因为要与世界接轨,所以要年轻人加强英文水平,便以英文为重,数理为次,这种本末倒置的举动,已经牺牲了一世代的孩子。

加长国文课节数的理由,又是什么?要挽救25%因中学跟不上国文水平而輟学的华小生?这乃善意,但大马教育问题永远不能只看一面,尤其在掺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后。

造成华小生国文水平弱的原因很多,国文课內容和老师也是当中原因,这不是只靠增加节数就能解决的问题,况且,我们的华小生已经够苦,不但要学3种语文,升上五六年级后更被强制性补习至下午三四点,回家还要做一大堆功课,隨时比大人还忙碌。

撇开华小变质、华小被消灭这些忧虑,身为家长,我明白在今时今日,要孩子快乐学习几成奢想,但回归逻辑,加长节数后,华小生的国文水平真的能加强吗?11等于2如此简单的方程式,就能解决数十年来困扰华小生的难题?万一日后华小生国文水平仍无法加强,节数是否还要加长再加长?

 

教育蓝图能否达到教育改革


2013-12-12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荣强
 

国际教育专家哈维洛克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定义是“教育改革就是对教育现状所发生任何有意义的转变”。自《2013-2015年教育蓝图》被提出来后,这延续性的教育工程便成为社会各阶层关心的课题。

我国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它强调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探索,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望我国的教育能达到先进国水平。然而,《20132025年教育蓝图》提出的教育改革能否达到预定目标,我们有着一些隐忧。

首先,政府在拟定蓝图时不重视各少数民族提出教育需更多元化的观点,例如政府依然致力要实现国小为全民的首先学校及强调国文与英文的政策,在厚此薄彼的情况下,华小与淡小的各种设备和福利没有得到相同对待,造成提升教学水平的努力面对障碍。在课程上,小学高年级的国语科授课时间冗长,将影响华小和淡小继续扮演母语教育摇篮的角色和无法帮助学生掌握好英语。

违反育人为本精神

学校教育不应该因公共考试而侧重某些学科,反之某些副科如体育、美术、道德等不给予重视,这违背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如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学上没被重视,它每个年级课程内容相差异不大,缺乏创意和实用价值,被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的科目,使到现今学生有日逾难于管教的趋势,这将成为教育改革达标的隐忧。

此外,中学历史科课程则过于注重回教文明和马来民族历史,以及缺乏介绍世界或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文明。这无法提升学生对全民历史及世界文明的认识,缺乏比较全面的国族观和世界观。

部分教育官员为了迎合教育改革议程,一蜂窝的拟出许多改革方案,例如:英语科有“根据程度分班教学”,数理科有因《国际数理科调研》报告里排名不理想而设的强化练习和课程,更推出“教师共定教案教学”、“‘青蛙’网络教材教学”、“创意思维教学”、“强化国语,巩固英语”计划等。基本上老师们认同教育是需与时并进的革新,争议的是太多方案同时下放使到教师们无从适应,而许多学校也未具备条件来进行这些看似未经详尽协调的教学改革建议。

校本评估仍在探索

今天,老师们还被告知中学实行了两年的校本评估现还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原定的中央式课业也未预期进行,而学校至今还未收到明年将举行的中央式评估科目范围或细节的通知,这是否暴露了教育政策的执行未经过完善准备的弱点?

教师是站在教育改革最前线者,理应是最能反映教育问题给政策制定者的。然而,因教育转型强调的是达标的数据,使到老师们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填写表格及输入数据,忽略教育人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此外,为了赶完课程内容,那强调学生为主导的创意性,探索性,思考性等教学活动还是须让路给填鸭式的教学,使到教育改革步履更维艰。

须获家长了解与支持

诚然,现有应试教育现象如不加于纠正,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校本评估实行的本意就是要纠正以考试为学习的主导动力的思维。然而,教育部看来并没有意思把校本评估制度延续至高中,教育文凭考试还是成为决定中学生升学的首要指标。教育部不采用综合性的评估而继续选择以单一考试为升学准绳的做法,实在令人怀疑它教育改革的决心有多大?

没有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政府所提倡的教育改革将不易成功。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家长及社会人士对教育蓝图里教育转型方案的了解和支持。此外,职业教育的普及化,就业机会的提供及终身教育认知的提升,也是决定教育改革能否全面达标的重要因数。

 

关注弱势学生


2013-12-11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康寧
 

华人极为重视教育,“百年树人”的古训,依旧在华人的心中发酵。但在每天步入校门的莘莘学子当中,有少数的学子有学习上特殊的困难,通常都跟家庭背景以及过去的成长经验有密切的关係。这一群少数的学生,属於主流教育体制下的弱势群体。

虽然独中已经开始关心这一群学生,但普遍上人们还是对於“弱势学生”、“弱势教育”等概念不甚瞭解。对於相关议题的探討更是凤毛麟角。李晓芬的著作《我没那么差》在这一方面提供了相关的资讯以及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

作者提到,在2010年,国內有12所独中已经著手设立“特辅班”

(有些学校称“预备班”或“经典班”)。当中最早设定弱势教育课程编制的是怡保育才独中在1981年成立的“预备班”。在过去二十多年,这12所学校的特辅教育基本上都是互不相涉,到了2010年才有了“第一届华文独中特辅教育研討会”促进各校的交流。

有人认为,“特辅班”会导致这些学生被標籤化。然而,偏见不会因为“特辅班”不存在而消失,反之会因为不瞭解、不体贴、不重视,而导致更多的学生成为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反的,特辅教育可以將人的视角拉向关怀学生,同时也能设身处地从这些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他们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的成长环境探究出根本的解决方案,这对弱势学生而言是更迫切的。

笔者认为,《我没那么差》最难得的是,记载了在特辅班里成长的孩子毕业后回忆过去在特辅班的点滴,更重要的是里面提及了特辅班给予他们日后学习和成长的重大影响;而受访的特辅班教师也表示,特辅教育不像一般班级需要每堂课赶进度,因此有较为充裕时间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也能够在当下给予纠正、传达人生的道理和正面的价值观,这对特辅学生的人格成长有莫大的帮助。这是特辅学生真正所须要的爱与关怀,而不是一味遭受教师不谅解的责骂和忍受成绩落於人后的嘲笑。

若说教育是国家进步的基石,那么,特辅教育就是基石的组成要素,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让这些种子能够在未来茁壮成长。(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陈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