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尽管耕耘,勿问收获

——记安徽省侨办在任华三语国民学校开展教师培训

2024/06/28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金句,要想收获就先付出努力,仿佛很是有理。然而,在这些华教人身上,有另外一种更励志的精神——“仅管耕耘,勿问收获”。

2024618日,安徽省侨办胡仲莉科长带队一行4人和印尼各地华教教师,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地从各地赶来任抹,只为参加这次由东爪哇华文统筹机构主办、任华三语国民学校承办的华文教师培训。

19日早上830分,在任华三语学校内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除了本次培训的老师和学员,参加开班仪式的还有任抹教育局领导、任抹妇联领导、任抹FPK (Forum Pembauran Kebangsaan)代表、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代表。各位领导和代表也分别为本次开幕式致词。大家跨越国籍与地域,只为同一个目的——发展华教事业。

开班仪式一结束,就争分夺秒地进入了为期五天的培训课程。高二坡、付康、侯元启三位中国老师主讲,课程内容包括:中文教材分析与运用、趣味汉语、儿童心理学、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活动设计、中华文化等。内容丰富,课堂生动。

23日举行的结业典礼上,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苏先源主席、任抹县县长Ir. H. Hendy Siswanto, ST, IPU委派教育局局长Drs. Hadi Mulyono, M.Si、安徽省侨办胡仲莉科长分别致词。

23日晚,安徽省侨办一行受邀参加了任抹华社各界专程举办的感谢宴,出席晚宴的有任抹客家联谊会主席陈伟彦先生和财政部理事古国林先生及夫人、任抹华裔联谊会荣誉主席陈永远先生及夫人、任抹仙谿公会主席林新华先生、任抹长生学公会主席林福辉先生、任抹丧事会办公室主任杨宪琪先生及夫人、印尼Peace Leader主席 Redy Saputro、任华三语国民学校董事会林锦岩先生和郑玉华女士。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本地华教老师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同时提升了大家的中华文化认同感,不同学校的华教老师有机会聚在一起,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促进沟通,大家都受益匪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次的教师培训只是华教事业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华教事业这个长远又艰巨的道路上,一直有祖籍国的大力支持,也有印尼本地政府和各界组织的认同,更有工作在一线的各位华教老师的奉献,正是大家勿问收获地耕耘,才有了今天这越来越好的景象。本次教师培训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今后有更多不同形式地交流学习机会。

仅管耕耘,勿问收获,不是永远不会收获,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迎来印尼华教事业的新景象。

(任华三语国民学校  供图/文)

缅华教育 | 唇枪舌战智辩争锋,妙语连珠以辩会友

——MCTA昌华国际学院中文高中部第二届辩论赛

2024/06/23  缅甸《金凤凰网》





2024620日早上,MCTA昌华国际学院中文高中部第二届辩论赛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圆满落幕。

为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昌华高中部于64日举办第二届辩论赛预赛。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环节,预赛时各班学生踊跃报名,热情参与,共有18支队伍报名参赛!辩论赛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小组辩题以及正反双方,预赛于64日——614日早上10:3011:10,在新教学楼213教室顺利举行。

辩论赛流程如下

(一)开篇立论【总计8分钟】

(二)攻辩【总计12分钟】

(三)自由辩论【总计10分钟】

(四)总结陈词【总计6分钟】

预赛阶段,场上双方辩手你来我往,侃侃而谈,场下观赛学生热情踊跃,掌声连连响起。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公正的评判,共有8支队伍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本次决赛分为4场,于620日早上6点在MCTA昌华国际学院四楼多功能礼堂举行。分别对“钱是不是万能的”,“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情之美在于瞬间还是永恒”,“责任大小应不应该和能力挂钩”四个辩题展开辩论。

  评委团由高中部教学主任蒋大培老师,德育主任丁春发老师,留学办副主任杨静老师,毛闪老师,翟沁帆老师,张梦涵老师,李祝文老师,杨冬玲老师和王磊仙老师担任,助教李山凤老师担任主持人及主席。                                

 在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中,辩手们沉着冷静,据理力争,不仅懂得灵活引用名言金句,还列举大量事实论证论点,为听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场内气氛十分热烈,辩手们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和严密的逻辑将辩论赛推向高潮。最后,评委老师们根据辩手们的逻辑性,表现力和论证深度等方面作出评分,最终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两名以及四位最佳辩手。

辩论赛结束后,高中部教学主任蒋大培老师总结发言,他首先向全体老师,同学及参赛选手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其次,蒋老师表示:“对于同学们在赛前的充分准备和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同学们能做到再接再厉,通过参与校园活动锻炼自我,提升自己,展示出昌华学子的风采!”

(金凤凰网)

中华文化大乐园在中正举行闭园仪式

——安徽海联会华教中心领导赞成果丰硕

2024/06/26  《菲律宾华教中心》

(图片说明)左图(从上到下):刘统厚、闫然、许瑞元;右图:华教中心主席黄端铭视察大乐园教学活动,闭园仪式与会人员合影留念,部分闭园仪式演出节目。

621日下午,中国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安徽海外联谊会与本中心承办,菲律宾中正学院协办的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在中正学院的马尼拉主校区举行闭园仪式。中国安徽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闫然,本中心副主席兼师资部主任刘统厚、交流部主任林有耐、出版部主任林峰,中正学院校长叶启明等领导以及文化大乐园的授课教师、管理教师、学员们和家长500余人出席了仪式。

仪式由大乐园授课教师王林开、邓帆主持。

刘统厚副主席祝贺授课教师和营员们顺利完成既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大乐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他表示类似大乐园的文化体验和文化理解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能够让大家体验文化之美,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刘副主席认为此次大乐园为营员们带来了亲身感受和领略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机会,让营员们从心底里欣赏并逐渐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营员们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他代表本中心主席黄端铭向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表示感谢。

闫然副秘书长代表安徽海外联谊会和大乐园授课教师团向本中心和中正学院表示感谢,并表示由于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的携手努力,促成此次大乐园取得圆满成功。她认为大乐园授课教师团12位老师历经了三个多月的谋划和设计,结合安徽的地域文化特点,为营员们量身定制了一套独具安徽文化特色的教学方案。闫副秘书长表示马尼拉和营员们给授课教师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菲华青少年感悟中华文,成为加强中菲文化交流的使者。

许瑞元同学代表大乐园营员们发言。他向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表示感谢,认为大乐园活动让营员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许瑞元表示大乐园的课程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让营员们度过一个充满中华文化体验的暑假。

期间,大乐园的授课教师和营员们为大家带来了舞蹈《小牧马,哒哒哒》、朗诵《四季诗韵》、《书画作品展》、歌曲《萱花草》、合唱舞蹈《大鱼海棠》、舞蹈串烧《寻胡隐君+春晓》、《中华武术》、《中华传统手工艺作品展》等节目。

最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授课教师和营员们合影留念。

(菲律宾华教中心)

第二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华教中心欢迎各华校组织学生踊跃投稿

2024/06/26   《菲律宾华教中心》


由北京华人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主办、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协办的第二十五届“华人少年作文交流展示活动”现在开始征稿,本中心受委托在菲律宾全国征集作品,欢迎学校集体组织或个人参加。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930日。

本届征文的题目之一为半命题作文《____的滋味》。滋味,指的是食物的味道,而味觉记忆往往关联着一种饮食文化,一种情感传递,一种生活态度。滋味,也可以比喻某种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滋味?请补全作文题目,围绕“一种滋味”写一篇记叙文。

本届征文的题目之二为命题作文《身边的故事》。每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故事的种子,你的观察能让它生根发芽,你的表达能让它枝繁叶茂,你的思考能让它开花结果。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参赛者可从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用中文书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数在1,500以内。每位学生限投一份稿件,可个人投搞,也可以学校、文学社团、校外教育机构为单位集体投搞。每篇稿件首页需注明国籍、校名、班级、姓名、年龄、联系人、准确和详细的邮寄地址、电子邮箱,如有指导老师的请注明指导老师姓名。本届作文比赛将设一、二、三等奖及指导老师奖,获奖结果将于20255月前后公布。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组委会拥有获奖稿件的编辑出版权,部分获奖稿件将刊登于《读书与作文》杂志,编辑部将按相关规定支付作者相应的稿酬。参评作品无论获奖与否,均不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

请各校负责人自行扫描活动海报上的二维码,下载汇总表及电子版比赛专用稿纸;亦可与本中心考试部职员冯斌斌老师联系(固定电话:8241290682427860123),索取汇总表及电子版比赛专用稿纸。参赛者请将作文上交所属华校,命名格式为“参赛者姓名-作品题目”,作品题目不需要带书名号。各华校收集参赛作文后,请填写汇总表,然后与参赛作品整理为一个文件夹,命名格式为“第25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华校名称”,压缩后发送至本中心考试部电子邮箱(kaoshibu2014@163.com)。恕不接受以微信形式报送作品。

(菲律宾华教中心)

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

新纪元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 黄家和:没有完美政府 政策尽量迎合民意

2024/06/28   星洲日报/教育

黄家和(左四)与新纪元第一届“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和演绎观摩会嘉宾合影。左一起为曾翎龙、曾毓林、阿兹赞;右一起为柯美芳、梁素恩、林汶珊、潘碧华、戴庆义和伍燕翎。(林明辉摄)

黄家和(右八)与新纪元第一届“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和演绎观摩会出席者合影。前排右起为蔡永根、戴庆义、马惜群、林汶珊、萧慧莉、伍燕翎和阿兹赞;左九为柯美芳。(林明辉摄)

(加影28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没有政府是完美的,团结政府希望在有限的执政时间内,能够为人民带来更多资源和更好的政策。

他昨日在新纪元第一届“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和演绎观摩会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尽管团结政府在过去的20个月内实施一些尽量迎合民意的政策,但仍有些政策,例如针对性柴油补贴政策,可能会收到不同的评论。

“没有政府是完美的,我们希望通过执政期间,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政策。”

他指出,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领导下,大马昌明政府致力于不断改进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人民。

须通过民众点出不足

他强调,只有通过民众真实反馈,点出政策的不足之处,政府才能不断进步,以期改进和完善政策。

他说,民众可以通过国州议员、教育部办公室,甚至直接联系他本人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如果大家每天只说好话,督学们只夸奖我们,老实说,这对政府的进步没有带来很大帮助。若做得好的方面,当然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鼓励,而对于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来。”

大家须齐心办好华教

“华教60年来,经历许多风雨和挑战,今天有300名中学华文教师出席研讨会,彰显大家对华教的热心和决心,这让我非常开心。”

他希望在团结政府的领导下,能推动全民教育发展。

“对于政府而言,教育不仅是华教,而是如何打造全民教育,建立一个能够惠及不同族群的教育体系,包括巫裔、华裔和印裔同胞。”

阿兹赞:学习文学教学深入交流

新纪元大学学院副校长(学术与研究)阿兹赞说,通过本次活动,让参与者有机会聆听大学讲师、马来亚文学作家和文坛名家的观点分享,同时汲取丰富的文学教育经验,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此次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学习文学教学技巧的机会,也为我们之间的深入讨论和意见交流提供空间。”

他说,活动讲师阵容包括伍燕翎、廖冰凌、安焕然、黄薇诗、曾翎龙、梁靖芬、翁菀君、萧雯佳、吕鸣仁、刘育龙、王修捷和王睿欣等学者和马华作家。

伍燕翎:面向文学教育传承文化

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伍燕翎则强调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只有直接面向文学教育,我们才能够做好文化传承这件事。我们的教师站在教育的最前线,需要把中华文化、我国文学文化以及正确的思维方式,直接传递给年轻学子。”

她指出,华文教师在分享文学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之余,也分享正面和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有退必有进,有进就必有退,都是一体之两面的,所以我想这些是文学可以教会我们的事。”

300人出席“中学老师文学课堂”合作伙伴。

出席者包括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普贤分会副会长柯美芳、华中校长理事会主席林汶珊、作协主席潘碧华、雪州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戴庆义、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秘书梁素恩、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和文教部主任曾翎龙。

(星洲日报)

全国华文独中国语论坛C区赛 吉隆坡中华独中夺冠

2024/06/28   星洲日报/国内

32届全国华文独中国语论坛 C 区赛全体获奖队伍与嘉宾合影。后排左五起为努鲁丽法雅、祖基弗利、莫哈末苏克里、陈云枫、谢松坤和吴丽琪。

陈云枫(左五)颁发冠军奖项予来自吉隆坡中华独中的队伍。

(吉隆坡28日讯)吉隆坡中华独中以“推动社区回收活动”为题,凭着优秀的表现脱颖而出,成功夺得第32届全国华文独中国语论坛C区赛冠军,将代表C区参加今年的全国决赛。亚军得主为芙蓉中华独中;季军则由循人中学夺得。来自吉隆坡中华独中的邱怡晶及陈乐儿分别获得全场最佳主持人奖及最佳论坛员奖。

第三十二届全国华文独中国语论坛C区赛于上周六(622日)在巴生滨华中学演艺馆举行。今年共迎来雪隆森彭10所独中参赛,即:雪兰莪州三所独中、吉隆坡四所独中、森美兰州两所独中及彭亨关丹中华中学。

这场赛会是由国家语文出版局及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联合主办,并且由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及马来西亚教育部协办之常年活动,其宗旨为提供华文独中生正确运用国语之平台及提高学生掌握国语的能力。

2024C区赛是由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承办,巴生滨华中学协办。

比赛当日恰逢国家语文出版局成立的68周年。可说是意义非凡。

评审团由国家语文出版局莫哈末苏克里、努鲁丽法雅及祖基弗利担任。

语句优美,内容扎实

首席评审莫哈末苏克里在评述环节中分析道:“在今年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参赛者对语言的使用可说是比往年更上一层楼。他们娴熟地运用成语、谚语,使得整个论坛的呈现更加有趣。”

“论坛的内容也提供了扎实的资讯,可以看得出参赛者对于自己所讨论的课题是有深入探究的。在各自负责的他表示,独中在学习国语这方面也不遗余力,国语论坛比赛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来提升学生对国语的热爱。

出席颁奖礼嘉宾包括雪隆华校董联会财政陈云枫以及巴生滨华中学校长吴丽琪。

32届(2024年)全国华文独中国语论坛C区赛得奖名单

冠军:

吉隆坡中华独中

陈乐儿、蓝元佑、陈心茹、邱怡晶、刘铭瑶

亚军:

芙蓉中华独中

冯梓轩、陆晴颐、李思睿、骆力阁

季军:

循人中学

杨釨淣、香奈儿、张晟恬、戴玮良、郭惠淳

最佳主持人:

邱怡晶(吉隆坡中华独中)

最佳论坛员:

陈乐儿(吉隆坡中华独中)

(星洲日报)

乌雪县华小华语诗歌朗诵赛成绩出炉

2024/06/28   南洋商报/雪隆

乌雪县第20届华小华语诗歌朗诵比赛得奖者与嘉宾合照。

陈舒璇(右二)颁发高年级组冠军奖项给竞明华小的杨颐茜。右为曾慧娟。

峇冬加里华小获得低年组诗歌朗诵冠军,得奖学生领奖后与嘉宾合照。后排左起峇冬加里华小老师颜丽琳、校长潘修郿、施佩琪及曾慧娟。

(乌雪27日讯)新古毛竞明华小的杨颐茜及峇冬加里华小代表分别在2024年乌雪县第20届华小华语诗歌朗诵比赛中荣获高年组独诵和低年组群诵冠军。

此项在新古毛竞明华小举行的赛会获得乌雪县内9所华小各派出1队低年级及2名高年级代表参赛。

乌雪县华小校长理事会主席何福兴校长致词时表示,主办此项诗歌朗诵比赛是要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他赞赏学生很勇敢在小小年纪就能站在舞台上面对大众,并勉励成功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在雪州华小诗歌朗诵比赛中争取好成绩。

竞明华小家教协会主席陈舒璇致开幕词说,诗歌被认为是文学最初的起源,比起文章,诗歌更是展现文字的另一种意境。

她说,古代有诗词,颇有韵味的;现代有现代诗,以白话文写出意境,尤其是童诗,童诗中可以看见孩子们的创意与思维。

她非常赞同要培养孩子们的“诗心”。

“诗歌其实并不需要很深奥或华丽的文字表达,有时候简单的文字也可以展现出很棒的意境与情绪,这正正展现语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展现诗歌启发孩子们创意思维的力度。”

出席嘉宾包括竞明华小董事会总务李智明、家教协会副主席施佩琪、筹委会主席兼竞明华小校长曾慧娟及各校校长等。

担任此项比赛的评委是黄泽强、谭国庆、何丽莉及范忠星。

2024年第20届乌雪县华小华语诗歌朗诵比赛成绩

高年组:

冠军:杨颐茜(竞明华小)

亚军:黄紫莹(竞明华小)

季军:陆庭雯(龙邦华小)

第四名:赖琻雯(武吉丁雅华小)、黄嘉萱(峇冬加里华小)、郑健恒(武吉丁雅华小)、黄雨欣(峇冬加里华小)、周雪莹(崇智华小)。

第五名:林传皓(叻思华小)、叶恩彤(叻思华小)、胡佩琪(崇智华小)、陈可晴(龙邦华小)、周伟则(葛尼华小)、谭梓晴(吉粦华小)、黄瑜琳(双文丹华小)、刘艾纬(双文丹华小)、苏慧慧(葛尼华小)、刘丽芯(吉粦华小)

低年组:

冠军:峇冬加里华小(缪宇萱、黄志扬、黄丽靖丶陈恩语)

亚军:葛尼华小(陈昱暚、黎佳萱、黄冠豪、王嫒静)

季军:竞明华小(彭忆媗、曾子豪、杨颐薇、黄愈淇)

第四名:双文丹华小(朱珂萱、林静宜、黄婧茹、叶嘉沁)、龙邦华小(颜希恩、方彦证、江汶仪、黄展靖)、武吉丁雅华小(吴家志、李歆茼、陈思琪、叶世伟)。

第五名:叻思华小(张彦沣、林凯乐、林若彤、萧则轩)、崇智华小(吴芷彤、盛子言、刘芝杏、陈心怡)、吉粦华小(庄恩彤、刘志良、王子玚、陈子瑜)

(南洋商报)

【华教视窗】 ~ 1543

应恢复华中母语教数理

2024/06/26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林国安

今年319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双语课程计划”实施指南》,规定实施“双语课程计划”的中小学,从明年新学年的小一和中一开始每一年级必须至少开设一班“国语/母语教数理”。        

415日,槟城教育局向州内参与“双语课程计划”的36所国民小学和淡米尔文小学、52所国民中学和前改制国民型华文中学(华社简称“华中”)校长发出公函,传达教育部上述指令,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州内11所“华中”联署公函向教育部陈情,要求保留“双语课程计划”(“英文教数理”)原状。

所谓的“双语课程计划”,允许参与计划的指定学校选择马来文以外的英语教导数理和工艺学科,其核心内容实质是“英文教数理”。该计划这些年实施下来,具体成效如何?未见当局提供科学的总结报告。不过,全国华小在华社全面极力争取下,豁免“英文教数理”,继续以华文母语教导数理学科。

槟城“华中”坚持“英文教数理”的理由包括:让学生将来升学更容易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适应时代发展和全球化需求。这与教育部推进“双语课程计划”的目的倒是相吻合的。

格局太狭隘

但是,如果从民族母语教育发展趋势、母语教学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价值取向、中文国际通用语应用价值,以及“华中”作为“华校”的定位来看,这样的教育诉求,格局未免太狭隘了,也有悖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学习规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研,全世界每10名学生中就有4人无法获得以自己最能表达或理解的语文所提供的教育;他们的学习建立在一种较为脆弱的基础之上。

所讲语言不是课堂语言这一问题,不仅阻碍儿童学习与发展学科能力、构建母语承载的思想世界,还对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社会公平和谐带来严重影响。

在民族母语不具备官方语言地位的情境,我国华校坚持母语教育教学,根本目的即在于维护民族母语至高无上的教育价值功能。这应该成为华校教育诉求的基本信念。

日前,中国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表示,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应用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产品,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共通语言。而AI时代来临,中文将被人们广泛使用为语言智力工具(AI助手),助力中文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通用语。

再者,近年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一日千里,中文承载人类科技文明知识,增加科技含量和国际知识供给。“中文教数理”,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全球化需求。

近年,华社积极关注“华中”华文教学及其师资质量问题,也倾向认可“华中”的“华校”定位,何妨提醒政府勿忘当年教育部长给予改制华文中学保有三分之一科目以华文教学的保证,在全国“华中”恢复华文母语教育教学,包括“华文教数理”,争取将现有6年母语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中三)或11年(中五)。

 

华小未来能否生存谈生育

2024/06/27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国辉

沈志勤国会议员透露,乡区许多华小已沦为微型华小,而城市华小也在争取新生入学。

他也说2022年我国全国初生婴儿为423132人,然而华裔婴儿仅有4万人,不到总人数的10%5年后2027年他们将就读一年级。这些儿童,有者会进入国小或国际学校就读。我国约1200所华小中,尤其许多乡区微型华小,可能因没有新生入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上述华教危机因华裔人口的逐渐下降,除了牵动华小的生死存亡,全国各选区的华裔选民比率亦逐渐减少。然而选民多寡的结构左右政局。

当华裔一旦沦为少数民族,其发出的声音将会被边缘化。此可从目前国内不时出现种族两极化的言论与课题及偏向于单一种族的政策,导致种种不公平及被剥夺基本权益事件的发生。

尤其目前全球面对严重通货膨胀,气候转变对生态的影响,再加上许多国家常年发生战争,牵动了全球经济问题,导致许多年轻男女有不婚不育的念头,而只响往“活在当下”,“享受人生”,“只爱自己”的思维,人口怎不逐年下降呢?

每个孕育生命的主体会有感性和理性的判断,决定联系彼此命运的新生命体何时会降生,如何降生及对人生的期望。因为生命一旦来到这世界是神圣的及喜悦的。然而这决定权却落在孕育者身上,生育或不生育及生育的数量,则有其一番道理。因此,我们也应尊重孕育者的意愿,而不应以伦理道德和民族大义加诸他们的身上。

众人皆知,一对男女决定了结婚及生儿育女,就是一辈子的人生大事,因养儿一百岁,需长忧九十九。我们需陪孩子一起长大,从度过童年至成人成才,是为人父母者一种无悔无怨的责任,即使需长忧九十九。

因此年轻人选择不婚或不育,却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其中的苦与乐,为人父母者都有其不同的经历。但是若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探索,确实会影响社会的架构,国家的政策与发展及侵袭一个少数族群的基本权益。

根据我国统计局于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华裔生育率从去年同期的9.7%已降至8.8%。这种少子化因素,已导致华裔生育率逐年下降。若这趋势如此发展下去,华社华团长期以来秉持着的“捍卫华小”,“一间也不能少”的华教使命与精神,恐会逐渐破灭及永远消失!

因此如今之计,在这现实的环境中,我们不能过于寄望昌明政府,华社华团须重质兼重量,而唯有尝试自救,除了鼓励华裔结婚多生育,华企华商也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华裔男女生存与生活的环境,留住与培养优秀的人才,影响他们的思维,灌输他们“生育救国”,“延续族群”,“捍卫华教”的理念,以纾缓减少华小濒关闭约危机。

 

小六生毕业之旅

2024/06/26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木川

新山某华小为小六生举办“中国云南研学之旅”,65夜的行程旅费要4888令吉,有家长对校方安排这样的毕业旅行颇有怨言,课题在坊间瞬间引发热议。

虽然,校方强调研学之旅没有强迫每位学生参与,而目的是要让孩子体验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国际观,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但是,这数目对一些父母来说是一笔巨额负担,也不敢恭维。

其实,校方安排小六生出国旅游,也须承担很大的责任,对家长而言,旅费加上一些零星杂费相信会超过5000令吉,这一笔款项不是人人付得起,也是最具争议之处。

很多作为父母和祖父母的学生家长,可能都没到过中国旅行,有些家庭甚至连日常生活开销都成问题,本国旅行都负担不起,更别说是出国旅游了。

犹记得孩子在小六毕业时,校方只是安排国内旅游,到马六甲、吉隆坡和槟城这些热门的地方,旅费也相对便宜。学校举办小六生毕业旅行的目的,本是让学生增广见闻,让学生在念完小学后,可以开心地和同学一起旅行,因此选择国内旅游既经济又实惠,何乐而不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心悟才能补其不足,但让小六生走一趟65夜中国云南游就可以和国际连接,这样的说辞未免太牵强了吧!

沙巴和砂拉越偏远的山区学校比比皆是,让小学生去看看原住民在沙砂两邦生活的环境,不是更有意义吗?为何非得到中国云南呢?

与国内连接都有所不足,却想要与国际连接,实在无法让人苟同.

 

海外研习成效攸关学习态度

2024/06/2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颜建荣

最近社交媒体频频曝光华小小六海外研习团,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然而,也让我们可以更深层的思考海外研习团的价值。

今时今日,我们的生活模式和仪式感都会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海外学习也算是一个新趋势、新体验。学校之所以选择中国为海外研习团目的地,我相信第一是因为免签证;第二,没有语言障碍,方便在与他校交流,易于学习。

站在父母的观点,让孩子到海外研习,也是父母想让孩子可以借此机会扩展视野,除此之外,也可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协作,互相体谅和包容。今天多数父母是属于双薪家庭,由于工作关系很难安排长时间的家庭旅行,然而家庭式的旅行,也很难安排如与当地学校交流这样的行程,因此我相信父母在百忙中不能抽空的当儿,让孩子参加海外研习团也算是一种补偿。

在外人观看这件事, 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做对没能力参与海外研习的学生不公平,学生会拿来比较,没有去海外研习的学生会被嘲笑,被人看不起。其实这很关乎个人的价值观,海外研习团主要是学习和亲身体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自己视野开阔了,在格局上总会加分,身为老师以及父母也需要让孩子们把持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海外研习着重的是学习与体验,并不是“炫耀”。

韩国就有位学生,因家里经济情况不允许,无法让孩子出国,被同学们嘲笑为“全勤乞丐”,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教育的本质除了学习知识,更需要学习如何做人,如此的教育是失败的。

无法参与海外研习的学生,转个念,也可以参与本地研习活动,因为本地学校或者其他非政府组织也会邀请外国学者来到我国分享,就好像时常周游列国的朋友和我分享他们旅游趣事,这也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从中学习。

其实海外研习团并没有任何强制性参与的成分,因此学生父母可选择让孩子参与或不参与,其实本不应该成为话题。学生若有积极及主动的学习态度,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学习的资源,海外研习成效其实也需看学生们本身的学习态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