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320 辑



让老师快乐教学


2013/10/06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但在师道不振、教师工作繁重年代,教师除了要面对来自家长的压力,也要承受本末倒置的教学政策,令教育工作失去了灵魂。

每一年的教师节,教育部颁奖表扬教师的贡献,民间与教育组织也设立教师奖,表扬服务杏坛不言弃的教师,但是,教师心酸谁人知,特別是在尊师重道价值观式徵的时候,少一份坚持都不行。

不能闭门造车

教总主席王超群在沈慕羽教师奖颁奖礼上,提出我国教学政策出现“鸡教鸭子游泳”的本本倒置问题,这不但浪费资源,也打击教师士气。

过去,填鸭式教育引起爭议;现在,没有咨询教师专业的填鸭式教学政策,却没有引起关注,教育部在强调全面提升教师和教学素质的当儿,忽略了咨询教师专业层面,没有聆听教师心声。

教师执行教育与指导工作,他们非常清楚教学问题,包括適当的教学措施,以及哪类教育方式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因此,教育部与相关单位在制定政策之前,必须与教师交流,听取教师的专业意见,而不是闭门造车。

措施朝令夕改

教师默默耕耘,但教育措施不时更换导致工作多多,例如校本评估制度,许多教师都说行政工作太多,影响教育工作进度,更影响学生的学习。

已故文学家梁实秋在“尊师重道与孔子”的文章中说,所谓尊师,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表示敬意与慰劳,更重要的是重视教师所传授的学术道德。

在新时代里,教师要应付各造的要求,以致无法好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是时候让教师回到本位,以教育专业精神履行职责,找回为人师表的快乐与满足感。

 

离题的“教育”

2013-10-06  南洋商报/言论版

文:庄一敬

自从教育部去年9月推介国家教育蓝图的初步报告以来,华社没有停止过对蓝图内容“不利华教”的讨论。公布蓝图最终版本的前后一个月,甚至可以说是近年来被各层面华社人士讨论最多、最集中、最热烈的一个教育议题。

引爆点之一,就是教育蓝图制定华/淡小的马来文教学时间增至每周270分钟。这引发了不同机构的“分钟数”之争:董总坚持180分钟,教总等机构同意增至210分钟,教育部则在这一场“讨价还价”的博奕中,成为最大的赢家,以“减价”后的240分钟取得最终的胜利。华社对此的讨论在一个毫无道理可言的折衷方案中落幕。

教育讨论严重离题

另一引爆点,则是微型学校面临合并、迁校或关闭的可能。华社迅速把焦点转到较偏远地区的微型华小,挑起它们曾接获教育部“建议合并”的话题;当然,关于华教的讨论还少不了早在数月前已然掀起的精武华小“征地”风波。这一场从924静坐延续至今的保校运动持续升温,与“分钟数之争”、“微型华小”并列为我们当今讨论教育的核心议题。然而,这些关于教育的讨论———似乎是最值得整个华社聚焦的教育议题———实际上已经严重离题。

热烈参与这场关于教育的议论,不仅仅是华社内部那些相互抨击的朝野政党、豆箕相煎的兄弟机构、来自不同地区或职业身份的热心人士,同时,还包括通过媒体回应社会的政府官员。让当权者引以为荣的蓝图振振有词地列出截至2025年的教育革新计划与目标,让国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提高素质与效率、巩固全民团结一致。然而,华社代表并没有从教育蓝图整体的问题———例如趋向文化单一化、职业技术化、思考标准化———提出理性批判,而咬住“分钟数”问题来争论。

避免承担责任说辞

国家领导人在受访时说明,关于马来文科节数减至每周240分钟,是教学专家所拟定,并非政治决策(也不是他本人的决定)。我们都很明白,这又是一次拒绝平等对话、避免承担责任的政治说辞。然而,问题不总是发生在当权者身上。如果华社是真的为了华裔子弟而考虑这些学校的长期发展,难道问题仅是每周分钟数的长短吗?那些华社代表经常在争取公正权益的路上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精武华小董事部就“征地”事宜求助于不同政党,希望通过多渠道保校,却由于内部意见分歧而导致传达给政府的诉求不清。此风波涉及的不仅是学校董事部,还有借着介入保校运动的政治事件来增添“政绩”的政治人物。那场被广泛认为是“站稳立场”、保住华教的924静坐维权运动,虽说具有一定的对抗意义,最终却演变成某些心怀政治议程者的舞台。

遮蔽教育核心问题

当人们围绕“分钟数”等问题议论纷纷时,实际上已遮蔽了教育的核心问题、遗忘了下一代受教育的真正需求,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举例来说,不少政治人物、社会大众纷纷声援学生人数从530人不等的微型华小,却没有深入了解过距离自己城镇生活非常遥远的地区,这里的大人与孩子是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学习的?究竟如何才能帮助他们适应消费日益高涨的社会生活,同时帮助他们保留自己的地区文化?

从教育蓝图到几个“保住华教”的事件看来,这不过是华社与当权者之间的主导权争夺战。当教育变成争权夺利的政治场所,实在可悲。哪一位领袖能放下主导权之争,走出这些狭隘的关于教育的讨论,从下一代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话,当下的教育问题就不至于被如此湮没了。

 

重视教师所面对的压力


2013-10-07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洪祖秋

邻居邱先生清晨外出,车子被一个教师邻居撞得毁坏不堪。另一位邻居告诉我,那位肇事的教师是因为学校里来了督学团,压力太大,结果精神恍惚才肇意外。不久前一位教师也是因为督学团来学校视察,压力太大导致精神恍惚,结果把孩子遗留在车里闷死,导致悲剧的发生。

我在教育界的时候,也很不喜欢督学。当然,督学团有他们的任务,有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要视察教师是否有认真工作,学校行政是否有乖离差错,在本意上是起着监督与督促的作用,也含有督导与教育的用意。问题是,很多督学都是吹毛求疵,洗垢求瘢,且喜欢当众批判挑衅,让教师们难堪。

督学团让教师感觉压力

我在掌校时,有一位非常尽职的临时教师,由于她的语文程度及工作态度好,而且对于引导学生非常的尽心尽力,所以我委她为华文科目的主任,她也欣然接受而且非常称职。督学团来了,说临教不可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要换人。既然督学如此指示,当然是要换人,不过我要求督学在开会时不要当众宣布同时避免批判这位临教,督学要满口答应。

谁知道在开会时,这个督学不但没遵守诺言,还很狠狠地训了那位临教一顿。后果是,那位临教马上辞职,学校损失了一位尽职的老师,还添加了一个空缺,一直到年底都无法填补。

很多人羡慕教师的工作,说才工作半天,殊不知道,教师除了要教书,要准备教材,要依据教育局指令,多做很多文书的工作。最近就有一些教师告诉我,她们往往要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上网输入教育局要的资料,因为白天经常不能上网,不然就是不能输入资料。这些是有形的工作,无形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舆论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董事会的压力、地方社会的压力、校方的压力、教育局的压力,而最让教师们感到压力的,就是督学团。

督学团永远在找错误

督学团一来到,不单是教学记录要清楚记录,而就算你的教学记录写得很详细,督学团照样能找到弊病,接着下来还要面对督学进班的视察。在整班学生目光炯炯下,督学的存在除了让学生好奇外,他们或多或少会有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要看老师怎样应付?

督学团之所以会引起的压力,包含了紧张与恐慌,那是因为督学团似乎永远在指出错误,而如果督学团可以以鼓励、赞许、褒奖与激励的方式,我相信会更能激发教师的服务精神,不会让他们感觉到压力,也不会那么惧怕督学团的到来。教师们需要的是激励,不是压力与指责。我们看到许多行为偏差乖离与暴力的教师,或许是因为他们承受不了压力的关系。既然要有教育蓝图,要有重大的改革,这方面就不应该被忽略掉。

 

请找回民族之根


2013-10-07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彭慧娴

“规范的华文、华语的传承,靠的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媒体也有责任。媒体很贴近大家的生活,尤其是电台和电视节目。如果一个中文节目主持人不断地说不纯正的华语,不时掺杂一两句英语甚至方言,美丽的汉语如这样传承下去,会不会也变得不伦不类?”

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某位教育工作者的感言(略修)。

这位教育工作者的担忧是绝对能够成立的。日前,笔者也在报章上的一篇言论中读到:部分华人在生活中并没有讲华语的习惯,而是掺杂其他方言或英语。

华社本身问题

这两种情况,都是华社本身的问题。

媒体在推广和维护规范或正确的华文华语方面的角色举足轻重,然而,本地多家中文电台主持人却口操不流利的华语,让人听了鸡皮疙瘩。他们必须意识到,这类最贴近普罗大众的媒介,对大家起着极大的影响。

不论大人小孩,接触媒体的几率很高,耳濡目染之下,他们的华语,自然也会不伦不类。

华人聚集一起时不说华语,而以方言或英语沟通,这显示大马华裔对华文华语的不重视。大家必须及时醒觉,找回华人民族之根。

如果大家都不珍惜学习华文的机会,有朝一日,华文华语在这片国土上消失了,我们能够怨谁呢?这是华人亲手毁了它的呀,请大家务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