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328 辑



靠“凶”岂能服人心?


2013/11/05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正当各方议论2014年財政预算案没有拨款给国民型中学时,新官上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急不及待跃马而出护主,她说该预算案没有忽略国民型中学,她在今年9月已亲自將3000万令吉分发给66所国民型中学。

后经魏家祥和吴文宝指出,原来叶娟呈副部长“吃诈糊”了,错把冯京当马凉。前者还带开玩笑说叶副部长的回应方式很凶。

叶娟呈除了为自己“吃诈糊”辩解外,还说她以前是校长,所以“我就是这么凶”。叶副部长不但有广府人说的“跌落地抓番把沙”態度,而且对预算案是怎么回事,也尚未弄清楚。

不知道人家讲甚么

试想,如果今年9月就动用了明年预算案里的钱,我们岂非陷入寅吃卯粮窘境?大马还不致于穷到如此吧,何况列入预算案与预算案外的特別拨款是两回事,叶副部长確如魏家祥说的失焦了,不知道人家议论的主题是什么。她一会儿说明年预算案並非意味著政府不会拨款给国民型中学,一会儿又说明年的特別拨款言之过早。她到底要表达什么?国民型中学明年究竟有没有特別拨款?她就是不承诺尽力为国民型中学爭取特別拨款!

校长一定要很凶吗?也不见得吧。再说,叶娟呈现在已不是校长,而是一名副部长,一名政治人物,要与人民讲道理,不可用“凶”来对待人民,也不可要人民做乖乖听话的学生,人民也绝对不会乖乖地任由政治人物颐指气使。叶副部长鬚认清本身现在职责,身为一名重要政治人物,也不可凭性格如此就任性行事。

魏家祥说得对,在华教课题上,叶娟呈副部长必须与华社站在一起,向当局反映华社意愿,让当局瞭解华社意愿与担忧,相信这也是首相委她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原意,希望叶副部长以后別再急不及待就跃马横戈与华社对立。

 

別让极端种族主义抬头!


2013/11/05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罗康凯
 

2014年度財政预算案华小的拨款,已从2013年的1亿令吉锐减至5千万令吉。首相兼財长拿督斯里纳吉宣佈该笔拨款是用於兴建华小、装修与维修方面。此外,国小在此次的財政预算案所获得的拨款是1亿令吉,而学校数量明显少过华小的印小,却也同样获得5千万令吉的拨款,数目令人纳闷!

从华小拨款大幅度减少的角度分析,华裔族群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否又是国阵政府,在大选后“惩罚”大力支持替阵的行动?马华中央教育局主任拿督魏家祥博士就表示,失望此次的財政预算案华小在拨款方面比往年减半。

另外,魏氏也对政府完全没有提及国民型中学拨款事项感到遗憾,毕竟以华裔学生为主的国民型中学,也是国內主流学校之一,政府怎能在学校拨款方面將其忽略?

回顾505大选过后,一连串伤害华裔族群的极端种族言论与措施已接踵而来。从华人海啸及不懂感恩论、马六甲鸡场街事件、吉打州州务大臣表明不会再拨款给州內华小、上议员莫哈末阿里发表的华裔从事偏门起家论、直到近期巫统丹绒加弄区国会议员诺奥马,痛责非马来人挑战马来人权益,而引发1987年茅草行动的荒唐言论来看,华裔在505大选过后,毫不留情的遭到巫统政客的大肆批评,极端种族主义已开始抬头!

只是,国阵政府尤其是一党独大的巫统是否有认真检討,並打算改变长期以来对华社在政、经、文、教中的边缘化与小惠小利政策?

不应该只是在大选近在眉梢时才对华裔选民“拋媚眼”、派小糖果?而是改以制度化、透明化及效绩化来支持华裔族群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才对啊!

也许在505大选过后国阵政府(尤以巫统为老大)已对华裔族群死了心,甚至认为不再需要华裔选民的支持也能当选,並成为政府。只是,这其实是两败俱伤的极端种族政策。笔者认为大部份的华裔选民並不会因为国阵政府的“威胁”,而在下一届大选回心转意把选票投回给国阵。(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作者:罗康凯)

 

建中事件是独中校政管理的问题

2013-11-05 星洲日报/观点

 


2013学年即將结束之际,华文独中传来了一喜一忧的消息。喜的是雪隆柔独中几乎全线爆满,令人欣慰;忧的是亚庇建国中学发生学生闯毕业典礼抗议老师被解僱风波,引起华教界的震惊。

建国中学的事件,反映了独中董事会、校方,教师之间长期以来的权力架构问题;由於职权不分明,任务重叠,不时会引发校政的爭端和风波。

譬如这一次,董事部解僱10名教师,离职教师致词时表达不满,而部份学生以行动声援被解僱的教师。

各方都提出对己方有利的说辞,董事部的声明指有关教师失职乃至失德,教师声称遭受不公平对待,学生抗议好教师被解僱,贡献被抹杀。

或许,没有任何一方的说法是百分百正確,也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错误;从彼此的角度,看到主观和片面观点,参杂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的问题。

董事部採取解僱行动之前,是否完整和公平评估每一个教师的表现?是否在教师犯错时,进行內部调查,並且曾经发出警告和惩罚?如果没有经过这些步骤,就断然採取解僱如此严厉的行动,则难免引起置疑和反弹,甚至要面对法律后果。

近来来,一些独中已经开始改善老师的待遇,並废除了备受詬病的一年一聘续聘制。但各地独中面对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相异,所採用的体制也不尽相同,很多独中碍於財务及行政上的局限,至今仍沿用一年一聘的教师续聘制,也因此而衍生了许多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因为工作没有保障及薪金太低而兼做保险、直销或教补习,甚至轻重倒置,引发董事部的不满。 

不符合要求,以及屡屡犯错的教师,固然要接受惩罚,但是,必须要经过合理和合法的程序。教师表现的优或劣,也要有一套客观的评估標准,若是教师表现不合理想,校方也应该有培训和提昇的制度。

独中校政的管理,要配合时代的进步,不能以家长式的態度,要请就请,要炒就炒;除非超过了最后底线,否则不轻易解僱。

草率的解僱做法,只会使独中教师更加缺乏安全感,对教职失去信心;一些有创意和积极的教师,也可能因为担心得罪上层,而变得消极和被动。

独中的校政管理,包括师资的聘请、培训,升迁、退休,乃至惩罚,都必须要制度化,而且要管理专业化;独中已经摆脱6070年代的风雨飘摇阶段,如今是迈向教育专业和现代化的时候了。(星洲日报/星观点)

 

华小师资有望调派


2013/11/05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姜赋成
 

教育部与教总等华教组织于1030日进行“解决华小师资短缺圆桌会议”重启后的第一次会议,讨论议题包括华小师资短缺及重新开办“增加主修计划”(PITO)的课题,并预计于明年1月会有699名具有华文资格的教师被派到华小执教。

教总主席王超群认为若圆桌会议持续举行,他有信心将于明年起逐步缓和并解决华小师资不足问题。果真如此,困扰华小多年所掀起的不具华文资格争议,将可告一段落。

究其实,全国华小不仅被师资短缺问题困扰了二三十年,也要默默接受教育部委派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掌校,据董总调查数据显示,单在2012年全国各地华小不具华文资格的正、副校长和教师多达766名,但实际上的数目可能更多!

根据内阁的规定,华小一二年级的国文教师必须懂得双语,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可由主修国文或英文的不具华文资格教师教课。因此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部分是教育界人士认为可以接受的。

因此,全国各州的华小都面对师资问题,除了人数方面不足外,去年被调派的英文教师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令华教团体诟病的是,这些教师甚至不具最基本的华文资格。

从中我们可以察觉,过去教育部回应华小师资短缺的诉求,竟是调派许多不谙华语的教师到华小充数,这不仅无法解决基本问题,反而给有关学校带来诸多不便。

不谙华语的教师日渐增多,可以预见华小校园的媒介语相应会由华语转变为国语,长此以往,难免会令人有华小迟早会变质的担忧,这种情况不就违背了1996年教育法令中阐明华语为华小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条文?

师资荒的问题在华小是司空见惯,虽然华团、华基政党与反对党每年都发出陈腔滥调的强烈措词,但始终是依然故我,未见改善!

在《教育大蓝图》第一阶段(2013-2015年)中,华小和淡小从2014年于四年级开始逐年推展至六年级采用与国小同等水平的国语课程和考试,大幅度增加国文教学时间,进而于2017年废除中学预备班,董总认为这项措施违反语文教学原理,破坏华小和淡小的国语学习成效。

据了解,目前约有9000名有关教师正等待教育部派到各地学校执教,这就令人感到担忧当局委派大量不符合华小和淡小的办学本质和需要的师资去这些学校执教,进而改变有关各科目教学媒介语和学校行政用语,会否导致华小和淡小变质,可就不言而喻?!

华小既是国家教育主流之一,该当严正看待,当务之急是从体制内彻底解决华小师资等各种问题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