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7 星洲日报/国内
位于大直弄的益华华小,只能继续再操作一年。 |
益华小学董事、家长及关心教育者在学校前喊口号,要求
张念群不要关闭益华小学。前排右一是萧石岩,第二排
右二起是黄志伟、王亚顺,左一是姚云英。
|
林丽萱希望孩子能在益华小学完成小学教育,若关闭学校,
孩子不知何去何从。
|
(霹雳.太平6日讯)正当学校步上正轨时,大直弄益华华小突然被教育部告知只能再操作一年,让学校董事及家长措手不及,不知何去何从!
该校董事、校方及代表于本月3日出席一项在怡保教育局举行的与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的闭门交流会,会上代表们被告知,益华小学2019年会继续开办,但只能再操作一年,让该校董事及代表们不知所措。
吁张念群勿关闭学校
鉴于面对这个问题,益华小学董事、家长及关心该校的教育工作者今日在大直弄进行交流,他们一致呼吁张念群不要关闭该校,救救益华小学。
他们说,在前朝政府益华只剩下一名学生时,该校仍得以续办,但目前益华有了11名学生,教育部却要学校在后年停办,这对学生及家长非常不公平。
“教育不能以经济效益来计算成本,应该以育人做为优先。”
王亚顺:已有11学生就读
出席教育部交流会的益华小学董事王亚顺说,他们于本月3日受到指示与张念群交流,并在会上讲述了益华小学近来的发展状况。
张念群过后认同其特别助理的总结,即益华小学明年可继续开课,但只能操作一年。这意味着,这所华小在2020年必须停办。
“益华小学目前已有11名学生,除了7名是外来学生,还有4人是岛民的孩子,如果学校在明年关闭,当局要如何安置这些学生呢?”
他表示,霹雳州内还有许多微型华小,其中一些学生只有3人,为何是益华小学首当其冲?
王亚顺指出,大直弄因地理环境与其他学校不同,如果学校关闭,岛民的孩子必须每天乘船到附近地区华小就读,船费每天至少要30令吉,这是家长无法负担的。学生及家长都有选择学校的权利,加上如果当局要搬迁益华小学,应该先兴建新的学校,而非说要停止操作便停止操作。
林丽萱:担心孩子无法上课
在大直弄诞生并在益华小学完成小学教育的单亲妈妈林丽萱(29岁)说,她离开大直弄在柔佛工作,最近因生活条件不佳而带着3名孩子返回老家与父亲共住,其中一名孩子目前就读益华小学二年级。
她指出,在岛上的生活费较低,而且有较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孩子在益华就读后成绩也有进步。
“我在今年3月已通过学校为第二名6岁的孩子报读益华,但迄今报名已截止,教育局仍没有发出批准信,我担心孩子明年无法在益华小学上课。”
她说,如果要举家迁到岛外让孩子求学,将会再度面对经济困难,因此希望教育部能考虑不要关闭学校,让其孩子能在该校顺利完成小学教育。
姚云英:孩子成绩有显著进步
同样在益华完成小学教育的姚云英说,其堂弟(单亲爸爸)之前在班台工作时难于照顾到3名孩子,她过后建议堂弟回到大直弄捕鱼,并让3名孩子在益华小学就读。
她表示,目前她成为姚家3兄弟的监护人,3兄弟除了成绩有显著进步,在品行及道德方面都改善了许多,令他们深感欣慰。
“现在,副部长却说益华小学只能再操作一年,如此一来,姚家3兄弟要怎么办呢?”
黄志伟:让后进生到微小就读
林连玉基金会霹雳州联委会总务黄志伟说,他在交流会上曾向副部长阐明一些后进生在进入益华小学后,成绩及品行都有显著的改变,当局也可参考这种模式,把一些后进生带到微型华小就读,避免这些华小只有关闭一途。
他说,在大城市中有许多华小生因人数过多而被忽略,微型华小因学生人数少反而容易照顾到。
“不过,张念群表示,她不100%的认同,因为还有许多学生需要照顾。”
萧石岩:应以育人为优先
关心微型华小迁校研究协调员萧石岩说,益华小学去年因没有新生来源而面对关闭时,他协助安排蒲种喜乐之家的学生前来就读,结果这学校获得了保留。
他指出,益华小学走过风风雨雨,他们不反对迁校,但也必须等到学校建好,关闭益华小学才合理。
“教育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成本考量,而应以育人为优先,我希望副部长把益华小学列为实验培训后进生的一所特别学校。”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