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301 辑



华团何去何从


2013/9/5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许万忠
 

华团是植根华社的组织,向来被视为华社的喉舌。我国华团数目眾多,真正能够代表华社,认真执行为华社发言任务的华团,能有几个?

前十五华团领导机构主导的1980年代,是华团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时期。1983年提呈的文化备忘录和《华团文化宣言》,以及1985年发佈的《华团宣言》,都是掷地有声、划时代的歷史文献,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华总于19911017日获准成立,十五华团退出舞台,华社失去核心领导之后,华团迷失了方向。政党积极介入华团的结果,是绥靖主义当道,乖乖认命成了时尚;部分华团领导为了名利,不惜典当团体尊严、出卖灵魂向权贵俯首称臣,华团出现一些惨不忍睹的状况。199913州大会堂联名刊登全版支持国阵的广告、1999年的「华团大选诉求」被逼屈服于巫青团的咄咄逼人而「搁置」、2001年七乡团「代表华社」向当时的首相马哈迪敬茶、2003年华团表示支持阿都拉巴达威上台担任首相……都是例证。

博特拉大学高级讲师庄华兴在《时代嬗变中的马华文化》讲座会指出:「內部制衡机制和行为规范的缺乏,加上个別华团有相对的自主性,轻易导致领导层挟华人利益以自保,连带促成领导人唯我独尊的心態。」他说,「当前华团领袖多半以类政治手法回应牵涉华社的课题,尤其是教育课题,关中批文和教育大蓝图的爭议,就是很好的例子。」

华团沦落至自我边缘化、自我矮化境地,是顺民心態作祟。白色恐怖笼罩下,聪明人大多选择明哲保身,不再具备前人勇于斗爭、敢于爭取、不畏艰辛、为大我奉献的精神。

庄华兴提及关中批文和教育大蓝图,是很適当的举证。关中批文事件是新兴资本家刻意忽略董总,以为单凭个人与当权者的亲密互动,就可以马到功成,为华教立功天真思维的反映。关中批文纷纷攘攘一年有余,「边建校边等修改批文」已经成了幻想,如果还有人认为关中会是名正言顺的独中,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董总和教总为了教育大蓝图闹分裂,有人痛惜,有人暗喜。教总爭取的210分钟授课时间显然得到马华的支持,孤军作战的董总能否如愿得到100万个签名,犹是未知数。担心的是多头马车主导之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噬脐莫及。

华社以文教事业为动力聚焦,方向是正確的;华团必须摆脱政党政治,才能够保有自主性和主动性,走回民权斗爭路线;华团应该果敢摒弃各自为政,才可以避免让人予取予夺的可悲下场。

 

爱母语的人才有尊严


2013-09-05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日前,前首相马哈迪说英文是科学语文,用英文来学习数学和科学并非背叛马来文。

当年,马哈迪就是用这样的理由执意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且要由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也说若把英文科学书本翻译成马来文,不但麻烦,且恐怕也过时了,不如直接阅读英文本,所以我们的学校必须采用英文教数理。

后来,实践证明英文教数理的效果远不如采用母语,也证明华社反对英文教数理是正确的,在马来社群反对下,政府终于撤消国小英文教数理政策,但马哈迪却仍固执己见,他否定母语的功能,只打算检英文的便宜,没有意思把马来文从无到有地发展为科学用语,他可能认为自己的母语不足成大事,要成大事就非英文不可,这可是轻视、放弃自己的母语了。

看到马哈迪这种轻视母语的心态,令人格外钦佩我们华裔先辈。

日本也不崇拜英文

遥想18世纪时,中国衰敝得无以复加,受尽东西洋诸国欺凌,中文因此受世人轻视,它与科技和工商业完全沾不上边,中文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用”的文字。

但所谓子不嫌母丑,我们的先辈没有轻视自己的母语,他们在马来半島、新加坡、婆罗洲、印尼以及中南半島设立华文中小学,他们在当时虽然很穷困,生活艰苦,但却群策群力建立华文学校,让孩子学习母语,我们的先辈没有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母语,母语再没有用也要把它发展起来。

当然,不轻视母语的并不止于华人,比如日本人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是满目疮痍,陷入民不聊生状况,许多日本主妇逼得出卖肉体,看见美国大兵经过,做丈夫的一个箭步跳出去,卑躬屈膝把美国大兵拉进屋里,请他们嫖自己的妻子。丈夫战死的就由孩子或家公家婆拉客。

但日本并没有因为美国科技发达,当时既发明了日本没有的雷达和原子弹,美国大兵又金多得可嫖良家妇女而崇拜英文,他们没有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没有强化英文。今天的日本科技与经济实力怎样了?马哈迪当然很清楚。

走捷径民族难成长

还有个韩国,韩战结束后,百废待兴,还须依靠美国保护,但它没有向国民宣传须強化英文,也没有用英文教数理,韩国学生就是学韩文。今日的韩国科技与经济实力又怎样了?马哈迪也很清楚,那些极力要强化英文的人也很清楚。

再话说回头,大马的英文水平一向很高,总部设在瑞士的语言学习跨国机构(Education First)于去年10月公布的“全球英文能力评分”指出,排在前11名的都是欧洲国家,第12名是新加坡,大马名列第13,比韩国(第21)、日本(22)、中国(36)高出甚多。

换言之,除欧洲国家外,我国英文水平全球第二名,我国英文水平既已如此之高,还须刻意强化吗?未免过于崇洋吧,且我们的科技与经济实力可因英文水平领先甚多而远胜上述几个国家?没有,可见英文并非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要成为先进民族还须本身肯奋斗,如果只懂检现成,占便宜、走捷径,这个民族就永远长不大,即使终于长大了,也会因历史背景而受人轻视。

 

华教的曙光

2013/9/5 星洲日报/观点

 


备受华社关注的《2013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有关华教的部份终露曙光?

日前,华总、教总和校长职工会代表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会面后,为华社捎来了好消息,包括保留华小的字眼会被列入大蓝图中,同时未来华小的发展与开支將纳入教育部常年开支,即会制度化拨款给华小。

保留华小的字眼被写入大蓝图中,意味著华小变质,並最终会被消灭的忧虑將可以获得消除,也即是说政府並无意实施单元化教育,以落实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標。而根据民政党向教育部瞭解而得,大蓝图最终报告將破天荒把董教总主导的华文独中,列为大马教育体系內的一分子。这可是华教的重大突破。

去年,大蓝图初步报告曝光后,当中的一些內容引起华团和华教组织的忧虑,不表认同,纷纷提出反对,冀教育部能够听取华社的意见,修改不利华教的內容,確保大蓝图不会影响华教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当中华小国语课程纲要、授课时间,预备班的存留,都在华社引起巨大的爭议。无论如何,这些不利华小的內容,都在上述会面中获得慕尤丁一一釐清,有望获得解决。

当然,一切还有待本月6日大蓝图定案本推出后,才能够確定一切如教育部所承诺般,白纸黑字,清楚明確地印在文件上,华社才能放下心头大石。

莫怪华社持怀疑態度,因为过去的经验,令华社不得不谨慎行事。华社其实支持教育改革,认同大蓝图提昇国家教育素质的努力和目標,以期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內躋身先进国行列。唯让华社担忧的是,教育部的小拿破崙,经常在执行政策时,曲解政策原意,甚至刻意刁难华教,加上一些条文和条规语焉不详,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华社必须確保任何可能影响华教发展和生存的政策和蓝图,在意思和內容方面,都符合宪法有关教育的原则。

华社的华教诉求其实是遵循宪法原则而提出的,多源流教育已经透过华校得到友族的认同,证明並非国民团结的障碍,反之是国家的优势,同时华社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是让全民受惠的;而统考文凭获得眾多国外知名大专认可,亦彰显了文凭的价值和素质。至於课程纲要和教学媒介语,华校只是要求保有特色,在內容的编排上都绝对是符合国家教育原理的。华社的要求很简单明瞭,只要政府官员加强执行能力,避免衍生不必要的爭议和弊端,很多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华社衷心希望华教这回真的拨开乌云见月明;但是,这次爭取的过程中,华团必须汲取几个重大教训,凡事好商量,摒弃阴谋论,晓之於理,动之於情,无论对內或对外,皆须如此

(星洲日报/星观点)

 

罔顾华教前途才是“汉奸”


2013-09-05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刘树佳
 

有一名毕业生告诉笔者,某些念中文的同学在背后批评对外汉语教师和讲师为“汉奸”。笔者错愕了一下,不禁悲从中来。这些中文造诣很高的华裔生到底明白“汉奸”的定义吗?还有,随便把“汉奸”这个罪名套在老师身上,尊师重道精神安在?

大马华裔学生自幼儿园或小学开始就学习马来语为第二语言,直至大学毕业,华族学生大致上都能掌握马来语。我的高等教育文凭(STPM)马来语科是获A等的。如果马来教师帮助华裔生掌握好马来语,若以上述的说法推论,他们岂不都成了“马奸”(马来族的内奸)?其实,华裔生能够学习马来语,同样的,马来学生也应该可以自由学习汉语,这样才公平。真不明白为什么某些本地华人总是爱“霸着”华语不让别的族群学,很明显的,这是丑陋的自私心态在作祟。

教好学生是教师本份

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虽然汉语承载着中华文化和华族独特的思维,但是,这美丽的语言不应仅是华人所拥有的,其他族群同样可以学习这种语文。纵观西方国家学汉语的人与日俱增,既然中国教师可以教洋人汉语,为什么我国华人不可教马来人和印度人华语?

有位华裔妇女得知笔者在大学教非华裔学生汉语,她以责备的口吻问:“你为什么跑去教友族华语?”接着并教唆:“你随随便便教他们就好啦,不然他们会跑来抢我们的饭碗,还有,我们也不能在他们面前讲华语了,怕他们听懂。”

听了她的一番“伟论”后,笔者问她:“如果你孩子的老师随随便便教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投诉,对吗?”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学校方指派我去教对外汉语,身为教员的我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分,认真地把这些异族学生教好。这是专业态度,也是良心工作。”

上过我汉语课的毕业生当中,有6名马来女生目前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今年开斋节前她们来找我叙旧,并带了一份兰州特产礼物给我,虽然礼物不大,却散发出浓郁的感恩意味。听到她们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我真的非常开心。当一名老师,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一定的成就。那些把对外汉语教师批为“汉奸”的学生和家长不曾为人师,所以无法体会一名老师的心情。

在大学里,多数的华族学生鲜少跟非华裔生交谈,巫印裔学生亦然,这是非常不健康的现象。而非华族学生学汉语确实有助于拉近各族学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常鼓励学习汉语的非华裔生多用华语跟身边的华人(包括同系或同宿舍的华裔生)交谈,并把对话录下,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笔者会当场纠正录音中的发音和语法偏误。这一招相当管用,有的马来学生告诉我,学汉语后,他们常找机会跟华人交谈,而他们的华族朋友也随之增加了。

中华文化具有吸引力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2009年)指出:“各国人民自愿学习汉语,是因为看好中国的未来。从世界语言传播和流行规律来看,汉语传播恰恰表明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吸引力。”

越多人学讲汉语写汉字,汉语言文字的寿命也会跟着不断延长。换言之,其他种族纷纷学习汉语,是一件值得华族高兴的好事。本地华人应该以开放和正面的心态来看待非华裔生学汉语这件事,而不是把对外汉语教师视为“汉奸”。

其实,真正的“汉奸”是罔顾华教前途、不为华教着想、一味打压华教发展,甚至想把华教灭掉的华人。

刘树佳 语言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