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957


让教育回归教育


2019/08/05 星洲日报/砂专栏 

~作者:许鲁帆


教育部明年准备在小四国文课本纳入爪夷书法艺术引起华社隐忧之余,后续引发的风波更是越演越烈。在教育部正式宣布按原定计划推行爪夷书法后,副部长张念群在脸书发帖指教育部并未实行学习爪夷文政策,而是推行认识爪夷书法,更引起网民群起炮轰。

“学习”和“认识”在字眼上,对一些知识份子来说两者之间或许存有差异。但鉴赏一个文字体系,难道不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难道不需要老师在课堂授课?学生不需要被指导?不需要一套教育系统来书写呈现的话,只照着课本描绘字形,又算是哪门子鉴赏,所谓的“认识”与“学习”又有何不同?

有教育学者认为“认识”爪夷书法艺术,并非鉴赏内容那么简单。学生在认识爪夷书法前,都需要先学至少8个爪夷文字符,因为每个爪夷文单字至少是由45个爪夷文字符拼凑和组成。以教育部规划看来,在四、五及六年级,每个年级都要学5个马来文谚语,加起来就等于15个谚语。若每个谚语是由两个词语组成,意味着学生就要学30多个爪夷文单字。

教育部虽强调小四国文课本的趣味语文教学里认识爪夷书法,不会纳入考试范畴和考试负担。有些华教背景的希盟领袖甚至认为这是学习多一种知织,不会改变身份认同,并与中文书法相提并论。但其实不能怪华社反应太大,因为爪夷书法课题有太多的疑问,教育部解释未能令人解惑。华社对政府的教育政策有任何风吹草动有如惊弓之鸟,乃是因为高度缺乏安全感。从过去到现在,在捍卫华教工作上不松懈,皆因对教育部里的小拿破仑没信心。

对父母而言,孩子多学习不一样的文化绝对是种优势,甚至不介意自掏腰包到语文中心学习外语。但若是强制学习一种不感兴趣的东西,所取得的效果就是压迫。教育部要让孩子们更趣味的学习,但很多人感觉不到“有趣”,而是增添疑虑。

华小除了课业繁重,上课节数也安排得相当繁密,往往很多都是揠苗助长的状态。教育部应该要检讨现有的课程加以修改,而不是将爪夷书法归咎前朝政府。张念群应向教育部陈明实情,不是为鉴赏爪夷书法政策涂脂抹粉,要华小生逆来顺受。既然做了政府就该重新检讨不利政策,而不是走回前朝政府的路。

学生要兼顾三种语文已不容易,若再增设认识爪夷书法,对学生和教师都是重担,也是不切实际的政策。除了学生在学习过程面对更大压力,现在很多老师读的专业和被分配教的科目都是有差异的,对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负担。正课的课程很多都只能草草带过、赶课、赶进度,如今再加上爪夷书法岂不更糟糕?

大部分华团代表认为,若只将爪夷书法艺术列入趣味语文教学的一部份,理应纳入比较适合科目如美术科,即不会影响到正统的语文学习。或许可建议教育部用一小篇幅向学生介绍爪夷书法艺术,让自有兴趣的学生去搜寻相关资料。让教育回归教育,政治回归政治,好吗?



爪夷文与华社


2019/08/05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朱淑仪


爪夷文课题已经碰触了华社的神经线吗?有人觉得华社反应过敏了,只不过让学生认识和鉴赏爪夷文而已,别说得背叛了华族那样严重。

一些人如是否认,是因为他认为问题其实不存在,多学一种才艺或一种语言是好事,何以懂得多种语言,也从不抗拒多学的华社这次反应如此大

。然而问题是这样的,既然只是站在多学没吃亏而同时又不需要考试的角度来看,有很多民众认为教育部无须将之纳入课程纲要中,反之应该开设兴趣班,让有兴趣的学生和父母参加才是正确的做法。

疼惜孩子的家长担心课程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原本已经够忙碌的功课再添一样,满满的补习班又更减少了休息和玩乐时间。而最重要的是,反对的家长父母觉得学习爪夷文对孩子的将来没有一丝帮助,是根本无关要紧的学习。

华小的师资问题令原本身兼多职的老师今后或者更加忙碌了,不止要抽空学习爪夷文来教导学生,还要为本来就教不完的课程内容再添烦恼,或许要牺牲的不止美术或音乐节,甚至体育也要被迫牺牲了。

还有一些很关心华教的人士更担心的是华小变质,今天一小步(列入课纲)明日一大步(将学习扩大到其他年级甚至须通过考试)令他们对保留华小、华文、华族文化统统感到相当不安。

时常都说,作为少数民族的我们,华文教育这条路在我国真的走得不容易,在华裔先贤多年来的争取和站稳立场,才能奠定华文教育不灭亡的基础。如今若有人因为某些政治动机或任何因素而要破坏这些努力,华社不得不团结起来反对啊!



教育部知不知道?


2019/08/0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郑梅娇


孩子升四年级将要学习爪夷文?此课程彷佛势在必行,身为家长心中颇为担忧,初小阶段的孩子有时连英文与国文还会混淆,再来一个爪夷文,无疑是加重负担。当然一种米养百样人,有些孩子会喜欢爪夷书法,有时家长会有兴趣让孩子学习,就像中文书法、芭蕾舞或者滑冰,那爪夷书法为何不作为一种选修?

教育部或许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已变成什么样;从幼儿园开始业者就捉紧国文这块,5岁的孩子学习siputsungainangka,好几次老师投诉孩子学得很不上心,孩子回家说学这些好疲惫。

那是当然的,这些东西并未生活化,不像甘榜长大的孩子,各种族玩在一起,孩子就发现语言的美好,并很快就学得不错,或者打工族去了社会多讲国语,至少沟通没有问题,而且还学得很快乐。

重点是,我看老师那投诉的样子,比孩子还疲惫;唉,要让小孩记得不常用或者不感兴趣的语言文字,那才叫累。

进了华小,为了让学生能跟上国文程度,小学老师更重视国文的学习,一发现孩子跟不上就常常劝家长给孩子国文补习。

起初我有点怀疑要这么早补习吗?老师认真的分析,现在国文真的很难,而且会越来越难,还不忘补上一句,国文若在初小跟不上,四年级以后就“完了”,言之凿凿,弄得家长好心惊。

重点是,从这点,我看见了老师的压力。我不信邪,决定亲自教孩子国文,学校一周有两次国文听写,一次学习8个生字,一周学习16个国文生字,有些生字已很有水平,必须要查下字典来确定,母女一周几乎都忙着这科国文。华文听写则是一周一次,还应付得来。

可是,英文却好像没有什么动静,这教我担心,另请英文老师来给孩子提升英语能力。没错,国语很重要,身在大马我们实在必须好好的学习国文,那不是一种选项,而是一种必须,可是英文是国际语言,更是不能忽略,但是教育政策却循着这样奇怪的路径走着,使家长不得不想尽方法,一方面来应付政策让孩子“跟得上”,一方面设法务实一点为孩子长远的未来打算。

“国文都已学得那么吃力,还要学爪夷文吗?”,接孩子放学的校园门口,家长满是孤疑,我们的满头问号似乎没有得到纾解的管道,家长民众只能在网上发泄,言词十分激烈,主要原因是郁郁难申;从承认统考的问题、大学预科班名额争议,到今天的华小四年级课程增加爪夷文书法,我们一概只有承受的份儿,我们的呼声却置若罔闻,人们为何对教育部失去信心?为何对政府失去了信任?绝非空穴来风!

制定教育政策的人,为何不想一些方法,让孩子能开心的学习,老师能自在的教书,不要让孩子和老师互相折腾;教育部与其施行新教育政策不如先动动脑筋排除老师教学的障碍、排除孩子学习的障碍、排除各族孩子公平升学的障碍,只要能把障碍扫除,就已经功德无量。



《学爪夷文》


2019/08/04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黄惠玲·


近日最夯的字眼--爪夷文。

爪夷文,指的是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马来语的文字,且在马来群岛流传已久,其与伊斯兰传入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爪夷文是由独特字母组成的,字母形状有点像豆芽,所以一般人都称爪夷字为“豆芽字”。

教育部指,爪夷文书法学习是从明年起,在国民型小学四年级的马来文课上推行,旨在向华小和淡小学生灌输马来文遗产和国家身份的价值。

这一事件显示,希盟“新马来西亚”的竞选宣言,在一年半时间内,就已让人陌生。

如果说要落实新马来西亚,为何仅灌输爪夷文?是否也要考虑在国小纳入中文楷书鉴赏学习,这才符合新马来西亚的概念?

改朝换代之后的教育部,似乎每天都让人有新“惊喜”,尤其自称也在学习华文的教育部长,每个月都会让人意外“惊喜”且翻天覆地,这一次大家都希望有U转时,偏偏却在大部分人反对情况下一意孤行,硬是要按原定计划走下去。

国民型小学的学生,要学习至少三种语言,国语、母语和英语,但现在还得“认识”鉴赏爪夷文,岂不是很忙?

在教育课题上,尤其维护华教完整性的前提下,真不得不防小人之心,尤其不可忽视表面看来好像微不足道,实行起来却足以渗透全局的小细节,虽说只是“认识”爪夷文,且没纳入考试纲要,但谁能保证未来不会?对这善变的政府,人们早已没有多少信心。

如果第一防线也把关不住,到时候真的必须修爪夷文课时,为时已晚。

自认连楷体也没真正掌握得体,若被迫尝试学写爪夷文时,情况肯定惨不忍睹,硬要去书写,也著实无眼欣赏自己的“杰作”啊!

当大家都认为爪夷文苦了学生时,不要忘了还有背后默默耕耘的国语老师,尤其是华裔国语老师,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却必须接触和掌握爪夷文知识和技巧,比学生还苦啊!

几成定局的爪夷文方案,是否还有转机?在首相敦马哈迪也开口支持继续的形势下,应该很难了吧......



四种看待教育的角度


2019/08/0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 温思恳


爪夷文课题闹得喧喧嚷嚷,暴露出不同人士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笔者截稿之时教育部刚刚拍板定案,决定落实爪夷文书法。意见有分歧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它至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思索和探讨有关教育的方向与原则。

恰逢笔者正在进修本校的医学教育证书(Certificate in Medical Education),遂与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在编写或设计任何的课程之前,无论教育团队意识到与否,他们都对教育持有特定的预设立场。教育学普遍上把这些立场划分为四大类,也就是此文所要分享的主题。

到底是哪四大立场呢?那就是“学术性的教育”(scholar academics)、“社会效率” social efficiency)、“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及“社会重建”(social reconstruction)。在课程设计中,教育团队所采纳的立场,就会直接反映在课程的结构里头。

“学术性的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归类成不同的传统学科进行教导,如语文科、地理、科学、数学等。基本上,“学术性的教育”即是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教育。在此立场中,学生的责任是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而老师则被视为不同学科的“迷你学者”。

因此,老师所要教导的不单是理论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让他们能够拥有学者般的思维能力与表现。可惜的是,填鸭式教育导致我们过于强调死读硬背,而忽略了高层次思维的栽培,这绝对不是学术性教育所要看到的。

第二种教育观为“社会效率” ,它强调教育要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是个典型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举个实例,二次大战中许多妇女被征召去组装弹药。你可以想象,她们不需要学习有关物理和化学的理论。只要能够安全组装弹药,并确保它们可以在战场上爆炸即可。她们所接受的训练,就是所谓的 “社会效率” 型的教育。

为何有“效率”这两个字?因为此理论强调社会需要为首,个人需求在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因此,“社会效率”强调提升经济生产力,并不太在乎个人的兴趣与全人发展。任何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都喜欢借鉴这种教育模型。在此教育框架下,学校和老师被比喻为“工厂”,而学生则是“原产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透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被 “加工”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

第三种教育观点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近代由西方引进的模式。我们可以说它是与“民主和人权”相呼应的一种教育理念。在“社会效率” 型的教育观中,社会的需求往往决定学校所教导的内容。反观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下,学生被赋予权利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欧美国家不容许打骂孩子,而孩子对自身的学习,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然而“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的卖点是,它看重全人的教育。何谓全人教育?它包括理智、情感及身体成长的培育。此教育理念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个人成长过程的“副产品”。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强迫学生去吸纳特定的学科。反过来说,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探索自身的兴趣。因此老师的责任,是要按照学生的需求与爱好,去营造出相应的学习环境,好让学生们来体验、探索及成长。举个例子,蒙特梭利教学法(Montessori)就是典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第四种教育理念为“社会重建”,这十分容易理解。首先它假设社会病了,并需要进行重建。这些社会问题可以是环境问题、种族问题、气候问题等威胁到社会存亡的课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透过适当的课程,来建构一个和谐共荣的社会。

说了那么多,我们应当如何诠释爪夷文书法的教育定位?

先从反对的说起。最普遍的说法为爪夷文无实用价值,要学,也应该学些有用的课程。此类的观点是彻头彻尾的“社会效率”,因为他们只强调学习的经济效应。

另外某些人反对爪夷文书法,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猜猜看,他们是那类?没错,他们是“学术性的教育”,或传统教育的拥护者。他们认为老师若不是爪夷文的“迷你学者”,就无法有效地教导爪夷文。要教得好需要受训,这会加重负担。教得不好误人子弟,不如不教。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拥护者则会告诉你,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我们不应该强迫他们学习爪夷文书法,因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决定。

那么支持的理由又是什么?答案几乎肯定是基于“社会重建”的教育观。的确,教育部的文告中提到增设爪夷文书法,旨在灌输学生对马来文遗产和国家认同的价值观。随着大马走向种族分化,教育被视为促使国民团结的推手。然而问题是除了爪夷文书法以外,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要有效的改造社会,马来小学是否也同时需要学习更多华族和印裔的文化?

教育从来不会有绝对正确的立场,各个立场都需要做出取舍。现代教育自19世纪末开始,就针对以上的四个教育理念,进行无止境的辩论、变革和再变革。至于哪种立场为佳,则是随着时代变迁、国情的考量、价值观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不管你的立场为何,希望读了此文之后,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