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人资部与独大推广技职教育 盼改变华社负面印象

2025/04/11 星洲日报/国内

沈志强(右)为“2025年独大-马中职业教育展+”主持开幕后,获得陈友信赠送一副画。(林明辉摄)

(吉隆坡11日讯)人力资源部将与独大教育机构将探讨建立官方合作关系,旨在提高华校生在技职教育领域的参与度,以改变华社对技职教育的负面印象。

人资部长沈志强今日在“2025年独大-马中职业教育展+”开幕典礼上致词时表示,我国每年通过审批部门颁发约10万份第一至第五级别的大马技能证书(SKM),但在这些学生中,华裔报读第一课程的人数较少。

他说,这现象可能与华社较少接触技职教育的资讯,对技职教育的水准和印象较为负面,甚至可能与文化观念有关。

“华人有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能普遍华社都认为考取大学文凭比技职教育更好,但随着工业4.0时代的,不应忽视技职教育的重要性。”

他列出3大理由说明技职教育的优势,分别是高就业能力、高度专业匹配度以及符合国家经济需求。

他指出,人资部属下33所技能培训中心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就高达94.5%,其中3所学校甚至达到100%的就“经常听到有人说,大专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所学的知识不匹配自己的工作,但这33所中心的课程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高达80%。”

他说,昌明大马政府强调发展高增长高价值经济产业,也需要接近6万名技术人才和工程师来支持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沈志强表示,人资部希望与独大教育机构建立官方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推动大马技职教育发展的策略,尤其是提高华裔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参与度。

他也在场宣布拨款5万令吉予独大教育机构,以支持该机构继续推动技职教育的发展。

独大教育机构主席拿督陈友信也说,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职场对实战经验和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过硬、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他表示,无论是传统的综合型大学还是专注实践的技职教育都各有优势,而将技职教育视为“低人一等”的观念,这说法已过时。

“尤其是在信息通信技术(ICT)与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如今的小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所面对的职场就业性质,这变化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他举例,昔日被视为“玩物丧志”的电子竞技,如今已成为国际赛事的项目,同时在人文传播等方面也发挥作用。

他坦言,政府在推展技职教育方面投放许多资源,但依旧有家长对技职教育存有疑虑。

办学40年的他强调,升学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传统大学以学术理论为主,技职教育更重视实践项目,希望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情况做出适合的升学选择。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