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780


愿希盟制度化增建华小


2018/06/30 中国报/评论

~作者:王凯莉


教育部长马智礼宣布8所新建华小计划必须探讨,另外6所迁校华小和已经动土的2所新华小计划则照跑。这是否意味著8所新华小等于“冻过水”,至今谁都还说不定。

随著改朝换代,过去由马华承担的华小和华教教育事务,理所当然由行动党去承担,代表华社向政府传达心声。

教长的宣布,或许让一些华社开始担心,是否希盟在华教课题上,能够兑现让华教获得公平待遇的承诺。

大城市的大型华小,面对人满為患的课题,在吉打州,华社则面对微型华小学生日渐减少的隐忧,非华裔学生比例日益增加的隐忧。

在国阵多年不公平的执政下,要华社轻易卸下心防并不容易,许多小镇的老一辈,為了护校保校,想方设法让城裡的孙儿回到乡下华小就读,总是為了担心华小再没人读,就会自动关闭而少了一间。

过去我每一次读到“一个人的开学,一个人的毕业典礼”之类的新闻,都觉得非常感触,為了成全老一辈的坚持,幼小的孩子却赔上最宝贵的童年时光。

8所新华小是否符合需求,我不了解当地情况,也不敢枉然评价,但我认為,这8所新华小或在经过教育部进一步探讨后,若被证实没有必要性,相信会正式取消。

即便8所新华小计划最终取消,但国内人满為患的华小仍然不少,尤其是雪隆、檳城和柔佛等地的大城市。

有鉴于此,政府还是应该应需求,在这些地区增建华小来分散学生,减少拥堵,甚至可以全面实行上午班制度,当然就更為理想。

希望行动党和希盟能够把守护华教的角色,做得比马华更出色。



財长发中文文告正当性


2018/06/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刘国伟(新纪元大学学院校友会会长)


近期,財政部长林冠英因发佈一份有关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的中文文告,而遭到「国阵之友」面书专页攻击,指责其不尊重马来文作为国语的地位。隨后也有不少巫统的领袖趁势批评林冠英发佈中文文告的做法,例如巫统党主席候选人东姑拉沙里以及凯里等。

凯里批评说,林冠英以中文发官方文告,乃企图改变政府的官方语言规范,这是在挑战联邦官方语言地位,也破坏了使用单语来团结全民的努力。东姑拉沙里则警告林冠英,不要挑战马来文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及马来人的底限。

老实说,上述观点大多是危言耸听的政治炒作,正值党选的巫统党选候选人利用此次课题捞取党员的支持以及增加曝光率,是意料之內的举动,只是笔者没想到希盟友党的领袖也会闻鸡起舞。

凸显非单一保守

例如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赛沙迪就表示要捍卫《国语法令》以及宪法第152条文的共识,官方用途(包括发表官方文告)的语文必须使用马来文。而诚信党霹雳州副主席慕海敏更直接抨击林冠英有关行为是种族主义之举。

虽然面对各方的围剿,首相敦马在记者会上再三重申尊重林冠英发中文文告的做法,但也免不了提及这是个「小错误」(minor mistake),就此也留下「不反对但也不支持」的印象。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究竟在二次建国的新马来西亚政府中,除了使用国语或英语发佈官方文告,是否还允许中文文告的使用,这点非常需要希盟政府开诚佈公並一致执行的重要议决,而非让外界误以为这是林冠英的个人英雄主义之举。

无论如何,除了沿用马来文与英文发佈正式的官方文告,隨后多附上中文版的文告之举,笔者认为並无不妥。

首先,同时发佈马来文、英文与中文的文告正好能显示希盟政府有別於国阵政府的单一与保守,一来是尊重我国的多元文化,体现多元种族的国情需要;二来也说明希盟政府会在未来捍卫多源流教育,保障各族母语教育的学习与使用,这也符合联邦宪法第152条文(1)所赋予及保障的基本权利。

其次,为中文媒体提供官方的中文文告不仅可以减轻媒体工作者的工作量,也能让网媒更快发佈官方的讯息,其中正確地掌握官方发佈讯息的精淮度,更是关键之举。如此一来,或许我国就可以避免有关「boleh dipertimbangkan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事件重演,让民眾不会陷入「似是而非」的字眼游戏,进而无法清楚掌握当政者所发佈的讯息。

虽说以「马来西亚人」自居的財政部长林冠英发佈中文文告,是拥有以上两大正当性意义,但从如今掀起的朝野爭论上去看,这也显示希盟政府未来要落实开明且多元的政策之路將並不容易,但愿独中统考文凭的承认,將不会因此停留在一哩路。



一份中文文告也能掀风波


2018-06-29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周秀洋


原文告还有马来文版本和英文版本,又怎么会有不尊重马来文作为官方语文地位的说法呢?是选择性的忽略了文告还有另外两种语文还是一时疏忽没有注意到?

财政部长林冠英的一份中文文告,没想到竟然也会因此而掀起争议,是因为人“红”了,关注也多了吗?这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份中文文告的对象是中文媒体,而中文媒体的对象自然就是通晓中文的读者或者观众,就算林冠英没有发中文文告,原本的马来文文告也不可能照稿全登,还是得经过一番翻译。财长发中文文告,我想中文媒体绝对是乐见其成,因为这真的减少了翻译的负担,也大大的降低了“错误诠释”的可能性,让资讯能够更准确的传达,这应该才是重点!更何况,有时候文告发得迟,各媒体都赶着截稿的时候,一份中文文告还真的就像是及时雨啊!再说了,原文告还有马来文版本和英文版本,又怎么会有不尊重马来文作为官方语文地位的说法呢?是选择性的忽略了文告还有另外两种语文还是一时疏忽没有注意到?

其实,在前朝政府的年代也不乏一些中文文告,或许,当时的巫统领袖太“忙碌”了,以至于没有发现到?特别是中文电视新闻的记者,一般遇上了华裔部长或领袖,总会要求对方说中文,绝对不是因为记者听不懂英文或马来文,而是希望观众也能从领袖口中听到熟悉的语言得到正确的讯息。为什么语文的课题会因为一份文告而掀起不尊重马来文官方语文地位的质疑呢?我们不是应该为了自己生活在一个能听懂多种语文的环境而感到骄傲吗?其实,在国内一些主要由中国承包商包办工程的工地,也不乏一些大大的中文提醒标语,提醒工友要注意安全,就连路过的车辆也能清楚看到。如果要准确的传达讯息,最重要的不就是用“对象”看得懂的语文吗?

如果说,如今身为在野党的巫统是为了寻求攻击点,是为了在众多不利于自己因素的情况下捉住一个或许能掀起舆论的课题,虽然我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但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身处于不同阵营的双方,而且暂时看起来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不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捉住可能是对方弱点的要害吗?只不过,我在想试图以语文来挑起种族间的隔阂,这样真的妥当吗?现在的马来西亚已经不是30年前的马来西亚,当前朝政府下台前还在不断地向中资靠拢时,应该也料想得到中文会随着中资到来而更加普及化吧?

姑且不论巫统领袖是否真的担心马来文的官方地位(又或者是否有担心的必要?)还是要借题发挥,那毕竟是对立的一方,可如果就连自身阵营的同盟也不能好好的了解一番那就真的让人叹气了!当然不是说非要变成一言堂不容反对声音,但至少更希望看到这个新的政府团队能够摒弃前朝的种族狭隘思维,跳出旧有框框!毕竟对于这个新政府,人人都期待着看到更大的作为,能有新的做事风格!

身为马来西亚公民,我绝对没有想要挑战或是质疑马来文的官方地位,我也清楚知道我必须掌握基本的马来文理解、书写和沟通能力,哪怕不能如新闻播报员那般字正腔圆,但与人沟通应该也不成问题。同一时间,我也因为有机会学习自己的母语,有机会以此书写,传达讯息而感到庆幸!外国人不也羡慕马来西亚人能掌握两种或以上语文的能力吗?为什么如今我们却要因为一份文告而掀起争议呢?身为新闻媒体内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我期望接下来特别是在一些牵涉到专业用词的文告上,依然有人可以发一份中文文告。



如何教育“差”生


2018/06/29 柬埔寨《柬华日报》

~作者:王汉(集成公校校长)


所谓“差”者错也。错即是有别于一般或与一般规范有距离。界定差生的的概念与尺度也许无一定标准,亦即没有一定的范畴。见仁见智,因人而异。在重道德社会中,差者的行为表现有损道德或者偏离道德,对社会群体、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据此而论,差的理论定义还是模糊不清的,在此状态下,老师们就会以己之见去界定学生的行为品德,牵强附会地将学生定性,接着就会采取相应措施惩罚学生了。我就此谈点拙见,以供探讨。

先从“人之初,性本善”谈起。人一出世其性本善良,按着本能练习技巧,学说话,仿做作,逐渐成熟,逐渐谙世。既然存在“练、学、仿……”等本能智慧,就说明有了一定对象才能去练、学、访。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存在许多环节与因素使人在其生活中不断复制着人类智慧这一行为或者犯罪恶行。由此可见,这一切都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由客观至主观的变化过程发生的。换言之,这个转化是由外至内产生的,也就肯定了外在因素起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教育始终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为师者必须建立起强大的信心,坚持教育行为去改变学生的思想品性,这才是教师的义不容辞之责。如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也即是决定往下怎么处理的策略方法了。若第一时间反应是闹心、愤怒、生气等就会在此前提下做出非理智的处置了,甚至先提起藤鞭痛打后再问是非了。然而此时不是学生“差”,而是教师“差”了。为什么?因为教师已偏离教育原则,以自己的喜怒迁至学生身上,同时也使学生产生效仿的负作用了。咎由谁负,自然是教师之责。非理智的教育产生的负面效应是长久的、广泛的、无形的。既然身为教育者明知故犯,而被教育者的过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犯错是正常的,大可不必大动肝火。教师应该冷静地倾听犯错学生的陈诉,并认真分析其根源,梳理要点,从关键处入手,先抚后批,指导改正的方法,以爱心感化之。如该学生上课喜欢东张西望,挑逗邻座以取笑,导致教师无法上课。遇此情景,教师要冷静沉着,不要动怒,继续上课,以提高嗓音的分贝镇住哄笑,以严肃的目光注视其行,他一旦收敛也就不再分神了。课后再请他到校务处去开导。开导时要讲究方法,先抚后批。先发现他的优点,肯定他的品行,再绕至犯错之具体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负影响如何之大。让他知错,后提出改正方向。当他承诺悔过了,要适当表扬。此时的表扬犹如一兴奋剂,马上产生得宠悔改的决心。观察几天后,若改变较稳定时,要在班里公开表扬。公开表扬可能起到两种积极效应。一是使其更上一层楼,坚定改正的决心;二则是使其他同学醒悟,起促进进步的力量。

诚然,思维发展和行为变化不可能直线运动。这也是客观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当复现“错”时,不宜念旧账,不宜将前面发生之事做为训斥的目标,揭其伤疤而去羞辱他。而应耐心地再教育,反复数次也要保持住教育原则。经三番五次的诱导,再顽劣的学生也会被感化而求进。我相信出现反复现象的学生的思想矛盾一定是非常尖刻的。一方面力求向上,而由于性格与环境的辐射,成了绊脚石,所以才会出现波浪式的渐进现象。我们必须善于发展相对的进步,提醒、鼓励、推动其不断前进。以我三十余年的从教育经验看,自暴自弃者、变本加厉者、顽固不化者是微乎其微的,发生率是极小的。愿意悔改并坚持与拖后腿斗争的学生还是占多数的。此说明教育是没有终点的,它永远在路上。

我们再从传统道德层面看,如一位学生顽皮好动,仅是他的“抗体”较薄弱而已,而非品性的差错。教师号脉诊病不可怀有偏见,对“挂号”差生苛严有加,而忽视教育,否则师生的隔阂只会愈发深化,最后导致无法弥合。对此现象许多领导皆以“孺子不可教”为由,站在老师的阵线上帮腔,最后将本可教育者推向边缘去了。这样就会助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泛滥成灾,贻误别人的子弟了。

倘若有学生出现道德层面“差错”,也是不足为奇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孟母三迁其居,是对环境的严格要求,希望“清静”以陶冶品性,并能发奋读书。以孟子之成长证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环顾我们生活的社会,旦末净丑应有尽有,龙蛇杂居、善恶同住。学生们每天所目睹耳染的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现象俯拾皆是,怎能不侵蚀他们呢?倘若圣人也免不了要坚定意志才能百毒不侵,而况凡人?尤其手机上网所见之事红黄白紫,不尽其数,对正发育中的纯正的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魔化的影响,对意志薄弱者、“聪明”者、顽劣者、好奇者都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他们的意识必然存在这些污秽烙印。试问,他们应不应该受教育?我看不但要受教育,尚要重点教育,要偏重的加大力气去改变他们,为教育乐土多留一些学生,与黄黑势力展开“拉人”斗争。我们教师是站在战斗前沿的战士,我们的努力会为社会的净化留下点“功劳”。

当然也有如吸毒者、赌博者屡劝不改,这些仅前面所说“微乎其微”之中的个体,对这些人由社会处理,由监狱去教育,由戒毒所去改造。

由此可见,教育好一个“差”生好比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这个责任、义务或使命是我们所乐为的。我相信,以我们的智慧和耐力一定会将“差”生教育好的。

张念群:政府将探讨 不以校地主权区分津贴


2018/06/30 南洋商报/柔佛
潘伟斯(左起)及张念群监誓大古来华小董事宣誓就职。
(古来29日讯)行动党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指出,新政府将推动改革,会深入探讨华小不用放弃校地拥有权就可申请成为“全津学校”的课题。
她指出,全国华小都面对师资、半津贴及无法开办学前教育班等问题,新政府上任后,将会尽快探讨及解决这些问题。
她说,“根据教育部规定,只有把校地主权交给教育部的学校,才能名正言顺成为全津贴的学校。但她知道校地主权是很敏感的东西,有些学校也不愿意交出校地主权。”
张念群昨晚出席大古来华小新届董事部及家教协会就职典礼暨庆祝教师节感恩晚宴,回应大古来华小校长苏绣蓉要求时,这么指出。
大古来华小晚宴
她认为,既然都是教导学生的学校,在津贴上不能以校地来区分,应该都获得全津贴。
她说,这个课题有被纳入希盟竞选宣言,呼吁大家给希盟政府时间。
另外,针对盛传将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没否认,但说无论是与否,交由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宣布。
“我国7月就会是全新开始,包括第一批市议员将于7月上任。”
吁解决大古来华小问题
掌管柔州国际贸易、投资及公用事业事务的行政议员潘伟斯致词时,多次赞扬张念群是副部长人选,并呼吁未来副部长协助大古来华小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苏绣蓉较早前致词时,要求张念群及潘伟斯争取把大古来华小成为全津贴学校,因为全津贴的水电费都由教育部支付,但半津贴只能得到部分的钱来支付这些费用,间接影响学校活动经费。
“半津贴学校也没有学前教育班,无法减轻贫寒家长负担。”
黄瑞兴:盼改善华教课题
大古来华小家协主席黄瑞兴说,我国改朝换代后,希望新政府在华人教育中面对的课题都能一一获改善,包括师资不足问题、制度化拨款及教师工作繁重问题。
他指出,科技发达,家长应与时俱进,改变对孩子教育及沟通方式,而网络会为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盼家长关注。
出席者包括大古来华小董事长王瑞生。

(南洋商报)

好消息! 甲政府承认统考 统考生出任CEO

2018/06/30 中国报/国内
首长阿德里(中)在培中董事长史进福(左)及校长
黄雪莱陪同下,步入培中礼堂,获得全场学生拍掌欢迎。
史进福(右起)赠送培中百年纪念特刊给阿德里,左為
黄雪莱校长。
阿德里(右)為慈善市及义卖会主持开幕仪式,前排
左起為甲州行政议员林秀凌、史进福等。
(马六甲30日讯)马六甲首长阿德里今早出席马六甲培风中学105週年校庆,在会上致词时捎来好消息,宣布州政府承认统考文凭!
他较后在记者会上指出,承认统考事宜已在公务员领域落实,之后再逐步地调整。
首位统考生受聘者為行动党汉都亚再也市议员林国团,他受委担任马六甲生物科技机构总执行长。

询及统考是否被州政府学院承认时,阿德里说,基於希盟州政府执政期才一个半月,目前暂只在公务员领域落实,不过会逐步扩大范围。
阿德里是甲州第一个出席培中校庆的首长,他在会上以中文唸出“生日快乐”贺语时,获得全场出席者报以热烈掌声
他较后也到草场主持慈善及义卖会开幕仪式,亲民的他向出席者挥手示意。

(中国报)

雪州发展华小工委会赞好.应依需求建华小


2018.06.29星洲日报/大都会

报道:陈诗蕙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29日讯)随着政府决定重新检讨全国8所新增华小,包括其中5所华小坐落于雪州计划的必要后,引起雪州区内部份发展华小工委会一致赞好,并促政府将有关计划迁往需求量高的地点。

重新检讨增建8华小

前朝政府是于去年10月批准兴建10所以华社领袖为名的华小,而坐落在雪州3个县,即瓜冷、瓜雪及雪邦的5所全新华小因位于偏远的市郊及新住宅区,而不是人口稠密的住宅区,引起地点不适当等因素舆论。如今新政府决定重新检讨必要性,随即引起相关地区发展华小工委会的认同。

《大都会》社区报记者今早电访相关发展华小工委会成员时,受访者皆对政府的决定表示欢迎,并建议政府从需求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角度,将新华小计划放在正确地点。

教育部长马智礼是在昨日宣布,前朝政府于去年10月批准兴建的10所以华社领袖为名的华小和搬迁的6所华小中,除了涉及迁校和2所已经动土的新华小(在柔佛新山)计划将继续进行外,其余8所新增华小将针对需求、财政状况,以及其透明度问题进行探讨。

其中,5所坐落于雪州的新增华小计划为李莱生华小(瓜雪县Bandar Seri Coalfields)、征阳华小(雪邦县征阳城)、敦翁毓麟华小(瓜冷县金务大湾)、敦林苍佑华小(瓜雪县本查阿南)和朱运兴华小(雪邦县龙溪)。

工委会:原属意地点效益不大

受访发展华小工委会成员表示,相关新华小计划属意地点大多是兴建中的住区,距离市中心或真正需要华校的社区太远,效益其实不大。

他们提及,瓜雪和瓜冷县内华小的学生人数近年来没有显著增加,当地现有的学校尚足以应付学生需求,因此现阶段没有增建新华小的必要。

他们认为,无论是搬迁或增建,政府都应该根据国家发展、经济效应、社区需求等角度进行考量,将计划放在真正需要的地区,以免浪费资源。

有者也提醒,政府应在增建华小课题上扮演主导角色,如探讨在需求量高的社区内进行征地,或不看源流善用校地保留地。

黄思汉:10+6华小肯定不能少

雪州行政议员兼行动党金銮区州议员黄思汉强调,鉴于华社的迫切需要,10+6华小肯定一所不能少,惟关键在于地点是否适合。

他认同教育部重新检讨新华小计划的举措,但也认为,政府应以董总在两三年前就华小需求而拟定的报告书为基础,了解哪些地区正迫切需要增建华小,其中董总在两三年前所做的报告显示蒲种需要4所华校。因此,就算不是4所,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他也希望蒲种区内新建的华校至少多过一所。

蒲种需新华小纾缓学生爆满

他也提及,原定坐落在雪邦县龙溪的朱运兴华小其实可以保留,因其地点虽不在蒲种区内,但距离蒲种不算太远,相信也能纾缓蒲种区内各华校学生人数爆满的问题。

“该华小若因其他因素必须搬到蒲种也是可以,因蒲种区内还有很多校地。”

他也强调,雪州部份地区迫切需要这些华小,有些地区则可能是10年、20年后才需要,那这些地方可以暂缓;目前除了蒲种和巴生外,他相信八打灵再也、加影等发展很快的地方也需要华小。

此外,黄思汉表示,他曾在教育部长马智礼上任初期,拜访过他,并谈过一些华小课题,惟当时他刚上任,还不清楚很多情况,因此,他认为马智礼做出上述宣布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要检讨这些新华小的地点。

林顺康(瓜冷区发展华小工委会顾问):应建在更需要地方

“我认为,前朝政府建议新增的华小确实有必要重新进行检讨,已经动工的就算了,那些尚没有动静的,则应该考虑建在一些更需要的地方,如巴生,尤其是武吉丁宜和圣淘沙花园,以免浪费资源。

圣淘沙一带的住宅区很大,却连一间华小都没有;武吉丁宜一带的华小则严重不足,若能增建两间华小,基本上已很好。蒲种我虽然不太熟悉,但从各方面资讯看来,该区的华小也是严重不足。

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建在这些地方,且根据需求建设,而政府在相关方面也应该做主导,包括征地,或将之前保留用作兴建国中等用途而现在已不需要的校地,不管源流,只视家长需要来转建华小或淡小。

上述建议是用更宏观、更长远的种族团结、国家发展角度来看。

我们都支持增建或搬迁华小,但一定要放在对的地方。瓜冷县内的华小学生没有显著增加,现有学校基本上已足够,所以暂时还没有增建的必要。当然可能1020年后,瓜冷发展很快,很多人搬来这里,就有需要增建。

我们应从需求角度和经济效益来考虑将资源放在对的地方。从政治角度看来,此举可以让华裔家长高兴;从国家的发展需要、教育的需要而言,透过母语教育,也可让孩子更容易获得知识,对国家发展最有利,也不会浪费家长的经济资源。”

陈贞才(瓜雪区发展华小工委会秘书):瓜雪没增建华小必要

“原计划建在瓜雪县内的两所新华小,其实是在瓜雪县边界靠近沙亚南地区,并不在瓜雪这一带,帮助不到瓜雪居民,但瓜雪一带的华小学生近年来有减少趋势,目前也没有增建华小的必要。

同时,我也认为,有关的建议地点目前正进行高级房屋发展计划,未来居住在该区的民众也未必会将子女送入华小就读。

前朝政府在做出增建华小的决定前,没有询问本地人意见和进行调查,因此,我非常认同新政府重新检讨计划的决定。”

(星洲日报

滨中筹建综合体育馆.筹款突破1500万


2018.06.29星洲日报/大都会 

巴生滨华中学综合体育馆建筑蓝图。
(雪兰莪.巴生29日讯)巴生滨华中学发动的“筹募综合体育馆建设基金”活动,至今已筹获逾1500万令吉。

该校“爱华教义演”工委会主席颜来发表示,至今筹获的款额全赖华社本着热爱华文教育的精神慷慨解囊,因此他向每一个捐款人表示深切的感激。

他指出,此数额只是兴建该馆的保守费用,预料它将会超过1500万令吉。

他也希望热心人士与该校携手共进,继续鼎力支持,直到建设工程顺利圆满完成。

上述筹款活动是在该校董事长谢松坤博士的号召下发动,三机构同仁、校友们皆第一时间响应,而学生亦齐心协力,本着饮水思源的优良传统积极外出筹款。

学生售金砖突破百万

该校吴丽琪校长透露,自421日起发动学生外出售卖金砖,截至今日的第68天内,该校学生筹得款额已破100万令吉。

她说,该校礼堂的空间早在2012年就无法容纳全校人数,造成周会或庆典活动时,师生被分割到四五个不同的区域用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

目前该校师生总人数已达逾3000人,加上该校运动员近年来在县赛、州赛和全国赛上频频获得佳绩,因此吴校长感谢董事部重建全新的体育馆,为莘莘学子们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优良的学习环境。

该校于本月在拆除的礼堂原址上兴建该馆,预计在2019年底竣工后,它将是一座设有两个符合国际标准篮球场和十个羽球场及多个排球场的多元用途现代化综合体育馆。它除了设有可容纳1000人的看台,同时有个可容纳3000名学生的大礼堂。

(星洲日报

泰国代表赴山东参加2018年外派教师聘方学校校长研习班

2018/05/27 泰国《泰华网》
图一:2018年外派教师聘方学校校长研习班开课仪式。
图二:汤翠英巡视员做主题报告。
图三:泰国代表在开班仪式上合影。
图四:欢迎宴会上泰国代表和主办方领导合影。
图五:泰国代表听文化讲座时影。
图六:赴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参观。
图七:参加山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
621日上午九时, 2018年外派教师聘方学校校长研习班暨2018年侨务干部华文教育专题培训班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87名华文学校校长、校董以及全国27个省市区的110多名侨务干部参加了培训。国务院侨办巡视员、华教中心主任汤翠英,山东省外侨办副主任孙西忠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汤翠英巡视员说,国侨办特别重视华文教育工作,举办此次研习培训班的目的是围绕海外华文教育管理及教学模式,“一带一路”建设与华文传播等主题展开培训交流,解决外派教师工作中的新问题,规范外派教师工作,为外派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使他们能更好的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山东省外侨办副主任孙西忠代表山东省外侨办欢迎海内外代表们的到来,他表示将依托山东文化优势,进一步推动华文教育工作的发展。开班仪式结束之后,全体代表听取了北京大学张英教授的华文教育专题讲座。
下午,汤翠英巡视员做了主题报告,她介绍了近年来外派教师工作情况,总结外派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推动外派教师工作举措。她说国侨办将继续大力支持海外华文学校的转型升级,今年将调整外派教师的工作思路,增加管理型教师赴海外协助教学,由传授汉语言文化和文化知识逐步向师资培训转变,充分发挥工作“母机”的作用,增加了100位管理型外派教师,减少了一线教师的数量。汤翠英巡视员还就外派教师有关待遇调整做了详细的讲解。她说,调整外派教师的待遇,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外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随后,海外华校校长、校董和国内各地侨办干部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622日,各国代表和国内各地侨务干部就如何规范外派教师工作、管理型外派教师如何申请、外派教师的任期和岗前培训等进行了分组进行讨论。代表们积极发言、建言献策、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下午四时,全体代表听取了汤翠英巡视员的会议小结和侨务工作情况通报。她说,感谢全体代表以高度的使命感,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踊跃地为华文教育出谋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汤翠英巡视员就各组讨论情况,对签证难、外派教师行前培训等做了六项总结。尤其是对针对外派教师在同一岗位,同工不同酬,难以管理现象,说明了新增管理型外派教师,对海外华校提高汉语教学水平重要性。她强调各国华校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落实岗位,按需申请。
本次外派教师聘方学校校长研习班还听了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的《我们为什么怀念孔子》和鲁东大学周兴教室的《孙子兵法》与管理艺术的文化专题讲座。主办方还将安排海外代表赴威海和青岛,进行为期四天的文化考察活动。
参加2018年外派教师聘方学校校长研习班泰国代表名单如下(按报名先后):王相贤、穆绍维、陈松、陈琇琳、高文、何韵、卢秀琴、田甜甜、李美娟、宋冬平、张丽贞、王秀钗、刘碧心、梁妹、张桂英、江惠生、丁庆国、卢淑珍、李继寿、李月娇、陈汉展、黄淑环、顾琼年、陈潮贞、张静、徐秀如、谢广、吕子鹤

(撰稿:宋冬平)

小学中段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公开课教学感悟

2018/06/27 缅甸《缅华网》

(曼德勒新世纪国际高级学校董文晴) 

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大体指师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从教学设计到集体备课,再到给孩子们上完《女娲补天》这一公开课,我对如何构建小学中段的高效语文课堂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高效突破重难点:适应学段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尚处于小学中段,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为稚嫩,知识储备欠丰富。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又是一堂课的核心所在。那么如何以在以中低年级小朋友为主体的前提下攻破本课重难点? 
 多位评课教师提到在本次教学重难点突出、突破方法得当。首先,对于教学重点,在本次公开课教学中我采用“由简及难,层层深入”与“学生合作互助”的方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学生能够详细而准确地复述女娲补天的过程”,这对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有益的。女娲补天包括找石和冶炼,过程曲折不易,课文中也采用多处动词描述。要准确复述,对于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不免有难度。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将复述这一环节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删掉课文原文中的关键字词,将原文变成填空题展示,请学生齐读课文后再根据课文来填空;第二步,给出女娲补天过程的三处关键句,请学生根据关键句复述过程;第三步,不给出任何提示,请学生完整复述过程,复述不出时请其他同学提示一二。由简到难,学生合作,最终学生可完整复述出这一过程,以突破教学重点。 
其次,对于教学难点,在本次公开课教学中我采用“结合学生实际引导突破”的方法。本次课堂的教学难点我设置为“能够体会并说出女娲的品质”,这也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以中低年级小朋友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倘若直接提问女娲是一位怎样的女神,很多学生可能只能答出“厉害”、“了不起”这样的笼统词汇,怎样才能让他们自己体会并说出女娲的品质,这时老师的引导较为重要。在讲解完女娲补天过程艰辛危险时,我借此问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事?”学生思考后,能够说出“消防员救火”、“好心人跳进河里救人”等等事例,再问:“这些人和女娲一样,都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做许多人不敢去做的事,那么他们有怎样的品质呢?”此时大多数学生能够回答出“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样联系实际,引导说出。如此一来,课文带来的一些思考与情感体验才属于学生自己,才可收获“学生主体、回归学生”的高效课堂,此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能够得到统一。 
高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多种方式结合 
教师为主、讲听分离的课堂难以称之为高效,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小学中段的学生正是精力旺盛的儿童,不免自制力弱,不易时刻集中注意力,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才可充分利用宝贵的40分钟,收获高效课堂。
学生参与度较高是本次听课老师们普遍认同的一点。在本次公开课教学中,我安排了游戏激趣导入、播放课文相关的动画视频,准备了糖果奖励表现积极的同学,这些方法较为适合这个学段的学生。此外,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提出问题后,用清晰的教学指令给出答案范围,比如“女娲为人们做了哪些事?请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此时要求学生找出句子并勾画,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更易答出,此时教师给出及时的鼓励和评价后,可让学生获得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另外,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我课文分组读、齐读、单独读和男女生分读结合起来的多种读的方式,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和学生齐答结合起来的方法,这些在便于课堂内容推进的同时,更保证了学生的时刻参与。 
板书规范清晰亦是听课教师认同的一个亮点,其实,板书的规范清晰也是这一堂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楚、教学环节完整的体现,它能够体现本课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课堂小结的重要工具。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做笔记,也不失为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参与度的办法。 
以本次公开课为例,我对于构建小学中段高效课堂的感悟大体如此。课堂教学需要技术,更是艺术,让每一堂语文课堂都“原生态”而生动高效,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缅华网)

老挝中老友谊学校举办毕业典礼活动

2018-06-28 老挝《老挝时报》
图为乌多姆塞省教育厅副厅长彭伟莱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图为学生演唱中文流行歌曲《追光者》。
图为学生表演老挝民族舞蹈。
老挝时报628日电 据中国侨网消息,记者28日从老挝中老友谊学校获悉,该校近日在位于老挝乌多姆塞省的新校区举办了学生毕业典礼活动。乌多姆塞省教育厅副厅长彭伟莱(音译,下同)、乌多姆塞省教育厅团委书记高康、芒塞县教育局副局长童天等当地政府官员出席活动,并为毕业学生和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当日,两百多位学生和家长齐聚处于修建中的中老友谊学校新校区,观看各个年级学生带来的文艺表演。这些节目中,既有中文流行歌曲的演唱,也有独具老挝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精彩表演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现场不断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随后,彭伟莱、高康、童天等,分别为幼儿园30名、小学部59名、初中部30名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现场还为包含12名中国外派教师在内获评省级优秀教师的18位老师,以及获评省级优秀团员的44名学生颁发了证书。
彭伟莱表示,学生们的演出十分精彩,从这些具有中国特色和老挝特色的表演中,也能感受到老中关系的日益密切。他还表示,当地政府会对中老友谊学校新校区的建设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集合多方力量将新校区打造成为老挝北部乃至全老挝一流的综合性学校。“希望能借助修建新校区的契机,让老中友谊更进一步。”
中老友谊学校校长许顺宏在致辞中对毕业学生表示了祝贺,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许顺宏同时向家长承诺,新校区会在9月份完成第一期建设,届时学生们可以在更加优美和完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
中老友谊学校始建于2006年,是唯一一所经老挝教育部批复的外资华文教育学校。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52位教师,目前共有1132名学生在校接受中老双语教育。2018228日,该校正式启动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校区建设完成后,学校将成为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华文学校。

(老挝时报)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华文教师证书研习开班

2018-06-29 14:26 《印尼星洲日报》华社   
全体合影。(图:印尼星洲日报)
(印尼泗水29日讯)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东爪哇华文教师互助会协办的“2018年华文教师证书研习班”,625日(週一)在泗水崇高基督教华教中心开班。
此次“华文教师证书”研习班为期10天,吸引了东爪哇各地近70名华文教师参加。研习班由海南大学贾绍东教授主讲《中华文化》,海南大学陈杰副教授主讲《汉语基础知识》,海南师范大学柴俊星教授主讲《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主席李光迈致辞,他对海南大学与海南师大的教授蒞临泗水授课表示欢迎。他说,作为印尼华文教师,我们不能忘记印尼华文教育经歷的1966年到1998年的艰苦岁月,印尼华文教育断层长达32年之久。
对印尼华教事业来说,华文教师有著特殊的地位,意义非凡。因此,老师们应该不断挑战自我,提昇自身的能力,希望此次研习班能帮助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
海南省海外交流协会丁玲感谢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东爪哇华文教师互助会,为本次研习班所做的各项工作与努力,使得研习班能够顺利如期举行。
丁玲介绍了此次研习班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即海南大学贾绍东教授、陈杰副教授与海南师范大学柴俊星教授。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贾绍东介绍了“华文教师证书”的研发与题库建设、证书颁发的基本条件与原则等。
研习班將於76日举行“华文教师证书”考试,学员参加“汉语知识与能力”、“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两门考试,並通过“汉语教学实践”考查,考试成绩合格者根据不同的测评分数颁发对应的等级证书。

(印尼星洲日报)

曼德勒华助中心帮扶缅北华文教育

2018/06/27 缅甸《胞波网》






625日上午9时,‘曼德勒华助中心向公乐佛经学校、七英里中兴佛经学校捐赠电脑仪式’在缅北克钦邦八莫市八莫佛经学校举行。曼德勒华助中心主任李继昌、何俊主任为首的德宏州贸易商会驻八莫市商务代表处代表、福庆孔子课堂中缅双方主任及副校长、八莫佛经学校、公乐佛经学校、七英里中兴佛经学校校领导校董与教师,以及中国志愿者汉语教师出席了活动。
首先,由曼德勒华助中心主任李继昌致辞。李主任说,中国国侨办的华助中心在缅甸有两家,一家落户仰光的‘缅甸中华总商会’,另一家就落户‘曼德勒金多堰慈善总会、缅北中华商会’。以‘服务、帮扶、融入’为宗旨的华助中心的功能当中,‘资助华教’也是重中之重。今天,曼德勒华助中心向八莫周边两所华校捐赠电脑,就是要帮扶缅北的华文教育,希望大家克服困难,为弘扬中华文化以及留根工程而共同努力。
曼德勒华助中心副主任、福庆学校校长李祖清博士鼓励大家为华文教育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关于师资,他强调,‘造血’工程比‘输血’工程更为重要!他鼓励大家在培养本土教师方面多做努力。
应邀参加此次活动的德宏州贸易商会驻八莫市商务代表处主任何俊也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得知缅北华文教育在艰难当中发展,对坚持在华教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地敬佩!他同时表态,一定会与大家携手,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在公乐佛经学校、七英里中兴佛经学校代表致谢词后,李继昌主任向两家学校捐赠了电脑。随后,李继昌主任还为数十年如一日服务于华教事业的八莫资深教师林老师颁发奖金
会后,曼德勒华助中心与福庆孔子课堂一行代表,还应邀前往德宏州驻八莫办事处进行参观,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前一天(24日),福庆孔子课堂中缅双方主任,还看望了中国志愿者汉语教师,并与八莫佛经学校校董以及中国志愿者教师们进行座谈。

(胞胞网)

2018年6月29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779


期待公平教育


2018/06/29 中国报/中言


希盟政府為华社送上厚礼,教育部宣布大学预科班已增设1000个名额,开放让来自低收入群体(B40)家庭的华裔优秀生申请报读。

儘管前朝政府早在2002年宣布废除大学种族固打製,并以绩效制取代,但大学预科班却依然保留固打制,即未按照绩效制或公平的种族比例分配,仅开放10%名额让非土著申请。

华裔学子想进入预科班,必须跨过各种族中最高的门槛,因此很多优秀华裔学子被拒于预科班门外,令人惊讶的是,获录取的印裔学生,甚至比华裔学生要多。

名额沦筹码

这也让预科班入学名额沦為政客吸引选票的筹码,儘管马华也曾提出把非土著固打至少开放至20%,但都不成事。

在过去,非土著一直是政府落实高教扶弱政策下的受害者,由于进入政府大学的机会有限,稍微有点经济能力的非土著学生可以选择到私立大学,或是到海外大学深造。但是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则因為无法负担高昂的教育费,而被迫提早踏入社会工作。

废除固打制

即便是家境还过得去的学生,也应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在华裔家庭,父母為供孩子上大学,卖屋卖地者大有人在。

民眾应该欣赏和讚扬教育部长马智礼的改革决心,但民眾对马智礼的期待,也并不仅止于此。教育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完全废除教育固打制,让各族学生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教育制度上的偏差,是选民对前朝国阵政府失去信心的因素之一,因此新内阁必须探讨整个招生制度的缺陷,公平对待各族学生、提供公平教育机会、任人唯贤,才能為国家带来最大利益。



放手让孩子成长是一种教育


2018-06-28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邱武才.


早前带领学记出席马六甲区学记队主办的“第23届全国学记营”,期间出现小插曲,就是有学记熬不过来要求提早离营,其中一区学记更联络家长要求到营地带她回家。

早前带领学记出席马六甲区学记队主办的“第23届全国学记营”,期间出现小插曲,就是有学记熬不过来要求提早离营,其中一区学记更联络家长要求到营地带她回家。

我们这班学记负责人得知有关消息后,觉得孩子怎么不好好坚持下去呢?我们也向该区学记负责人建议,若学记真的要离营,也不需要家长漏夜赶到营地,因为那时已是晚上10时多,家长赶到马六甲郊区凌晨了,何况,若不熟悉路程,对有关家长来说更是危险的行程。

所以,我们建议家长隔天早上看状况后再决定,但家长过度担忧孩子在生活营的困境,表示没问题,并说原本也准备驱车南下马六甲带孩子离营。既然家长有此安排,我们唯有尊重他们的意愿。

其实,生活营可让孩子在没有父母庇护下,学习成长、独立、以及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孩子稍有不适应就选择逃避,那未来遇上更多挑战时怎办?

我曾经在参加生活营的第一天,觉得不适应而要求离营,当我告知营长时,引来一班活动筹委劝我要坚持,那时我怎么都听不进去。

后来,一名筹委对我说,若我无法好好磨练自己,连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营都熬不过,那未来的日子要如何继续?

年少轻狂的我听了这句,肯定不服气,于是打消离营的念头,鼓起勇气参与此生活营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我要向筹委证明,我不是弱者。

在生活营最后一天,虽然大家只是相处四天三夜,但每个营员都泪流满脸,不是因为自己终于熬过了,而是清楚即将离开营地,脑海里一幕又一幕的画面浮上来,特别感触。

说回全国学记营,它是一项特别的活动,已办了23个年头,让7个地区(槟吉玻、霹雳、森美兰、东海岸、雪隆、马六甲和柔佛)的学记可聚在一起,参与不一样的挑战。

生活营给予我们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让大家认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背景、不同学校、不同成长环境的朋友,提早离营者,错过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如果家长清楚让孩子参加生活营是一件好事,那就得好好思考如何放手让孩子成长,毕竟,总有一天家长也会离开孩子,若孩子因为没获得庇护,又不懂独立思考及抉择,那这孩子岂不是无法继续生存了?



中文文告,吵甚麼?


2018/06/29 中国报/评论

~作者:黄治振


拜社群网站“国阵之友”(Friends of BN)所赐,炒作了一个惟恐天下不乱,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让许多盲目网友甚至昔日部长也像盲头乌蝇一样起舞,加入近2週不眠不休要财长林冠英道歉的行列,还搬出宪法国语地位、马来人特权等越扯越远的事。(问号?)

為什么说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很简单,财政部明明就是同步发布巫、英、中三语文告,随便上网搜一下就会看到,到底有什么好吵?一窝蜂营造财政部只发中文文告的现象,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连首相敦马也称之為“小失误”,土团党新丁赛沙迪也呼吁林冠英优先发布国文文告,即便他们都认同翻译文告為中文没错,却也被误导认為财政部只发中文文告,可见危言耸听。

华裔网友一如所料反应一致,巫裔网友倒是好坏参半,但无可否认,确实有许多马来同胞情绪被煽动,也让人看到巫裔对希盟政府的不安。

这些敏感又恐惧的抵抗,或许可以詮释為一种害怕被消灭的自卑心理反应。这片土地自独立以来,就已存在保护土著特权的宪法条款,过去有多少种族偏差事故接二连三,非土著也只能生气又消气免得伤和气,现在区区一分财政部的中文文告,就引爆一场堪称“威胁国语地位”的风暴,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体系是否太脆弱?

莫名陷入烽火连天

一直以来,无论是国阵或希盟的华裔和印裔部长,在活动后若有媒体要求,都会以华语或淡米尔语复述演讲内容,主要让电视台新闻观眾更容易了解部长传达的讯息意涵,对报章记者来说其实也只是“bonus”,让记者“顺便”釐清重点,确保没有误解。

现在,只不过是多了“政府部门的中文文告”,全马莫名陷入大惊小怪的烽火连天;倒是中文媒体对此事的普遍态度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咯!马照跑、舞照跳,稿还是要照翻译啊!

对于不明就理的马来网友就此以偏概全抨击中文媒体“国文水平低落”,我们也只能一笑置之。每次採访现场最迟完稿的都是辛苦翻译记者会内容,并再三确认翻译无误的中文媒体,这些苦水只能往肚裡吞。

不过,这件事也让我们看见狗改不了吃屎,巫统改不了种族主义,大选后兵败如山倒的国阵领袖不时扬言认错反省,在这件事上却惯性走旧路,姑里、凯里和卡立诺丁等未来老大枪口一致围剿林冠英愚蠢、玩火,并要求道歉,喜滋滋玩弄巫统党员的种族情绪,藉此营造捍卫马来主权的虎虎生风之势。

开明思想和马来主权是毫无冲突的,好吗?



“工作语言”為工作


2018/06/28 中国报/评论

~作者:张一文


眾所周知,“生活语言”為生活,“工作语言”為工作,这是语言服务于人类的初衷,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而烙上族群政治的色彩。

近日,财政部长林冠英发佈中文文告,引起巫统人士围剿。林连玉基金力挺林冠英的作法,并谴责种族主义团体企图利用语言问题製造族群分裂。

毕竟,当今的大马是个多元语言和文化的国家,一语撞倒墙的歷史早已结束,千语万言同日而语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林部长发佈中文文告,也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并无不妥,无可厚非。

说到工作语言,不得不提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到2018年中為止,联合国共193个成员国。联合国现今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為:阿拉伯语、汉语(华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每年的420日,还是“联合国中文日”。换句话说,连联合国都承认,中文是世界上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透过汉语(华文),更多的人能够体会中文的优美、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也能够使更多的人接触和瞭解中国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除了联合国之外,世界主流媒体,也都与时俱进,纷纷推出中文版,当然是利于其工作需要。例如,在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国际纵览(cn.NYTimes.com)是纽约时报公司旗下的首个中文媒介產品;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实时报道美国、中国、亚洲、欧洲乃至全球的突发新闻。

但愿妙语安天下

在英国,BBC中文网是面向全球华人并每日更新的新闻资讯网站;FT中文网(FTChinese.com)是英国《金融时报》唯一的非英语网站,也是该报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英美国家如此注重中文文稿发佈与中文资讯传播,这对马来西亚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榜样,值得大马的政治家效仿,以此展现“新政府的新作风”。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沾沾自喜于中文。随著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越来越重视把其他国家的语言纳入其“工作语言”。

今年123日,中国的国家通讯社,也就是新华社,正式发佈了英文客户端。英文客户端肩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面向全世界英文读者全天候发佈新闻资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全球新闻。

除了国家级通讯社,中国的著名大学也重视英文文告的发佈。2017320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為校内外读者提供服务。新版英文主页最大限度地反映已有中文版主页的相应内容,并将持续发佈最新消息。

说到底,语言问题不应该成為文明国度的冲突问题。花香鸟语、鶯啼燕语,我们尚且讚美,何况我们人类的生活语言与工作语言?从一语為重,到三言两语,再到千语万言,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使用语言的进步。“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语境,是国家之大幸、人民之福祉,不可逆转。

无论是“生活语言”还是“工作语言”,都是為需要而服务。但愿我们都能够好言好语,妙语安天下,而不是恶语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