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

校园做起培养环保意识 新纪元启动“绿色回响”

2025/10/24 星洲日报/国内


Eco Echo 绿色回响”启动仪式合影,左起:Kawan Guni 联合创办人王惠雯、主理人林烈贤、莫顺宗、郑诗傧及林琇晶。(新纪元大学学院提供)

(加影24日讯)新纪元大学学院让“环保”从口号化为行动。该校于1022日举行“Eco Echo 绿色回响”启动仪式,并携手环保组织Kawan Guni共同推行新纪元绿色校园计划,约200名师生共同见证绿色行动启航。

该计划不仅关乎校园管理,更是一场面向社会的教育行动——透过垃圾分类与资源再利用机制,该校希望以校园为起点,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并将减废精神推广至社区与公众生活,让环保成为日常文化的回响。

该校校长莫顺宗教授表示,环保文化的形成始于教育与意识的觉醒。“我曾生活在一个极重视垃圾分类的国家,当时觉得麻烦,但后来明白,困难的不是分类本身,而是每天都坚持去做。”

他强调,环保的力量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坚持,不要轻看一点一滴的努力,水滴穿石,积少成多。每天分类一次、清理一角,都是在为地球存下一分希望。

他说,新纪元绿色校园计划,不只是行政推动,更是让环保教育走进日常的行动。他呼吁师生以行动示范,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从个人到家庭、从校园到社会,形成连锁的“绿色回响”。

郑诗傧:校园60%垃圾原可回收

该校副校长(国际与企业发展)兼项目发起人郑诗傧副教授表示,“绿色回响”的第一步来自一次垃圾审计。

结果显示,校园一个月产生1298公斤垃圾,其中60%原可回收,却未被分类利用。这些数据揭示出浪费的现象,也成为推动改变的动力。

她说,校方根据实际数据重新设计了垃圾分类系统,优化动线与操作方式,让分类更符合师生习惯。

公关部主任兼校企合作与专业发展培训处林琇晶表示,“绿色回响”计划将分几个阶段推行,循序渐进落实校园减废系统。

她指出,第一阶段以教职员办公室为起点,建立操作流程与回收制度;第二阶段扩展至食堂,结合“Ridan堆肥站”处理厨余;第三阶段仍在筹备,预计在明年开展,预计将在课室与活动空间全面落实分类措施,让环保教育走进日常教学与学习过程。目前已完成前两阶段,致力于让那60%的可回收物真正被利用,并减少垃圾填埋场垃圾量。

(星洲日报)

柔中学生现场写作比赛 銮中表现优异

2025/10/23 中国报/教育

师长与学生分享获奖荣誉。

(居銮23日讯)居銮中华中学学生在2025年柔佛州中学生现场写作比赛,表现优异,展现深厚的语文底蕴与独特的思维光彩,荣获多项殊荣。 

该校学生彭艺元、黄守恩和方乐颖获得初中组特优奖,曾愉峻获初中组优秀奖,汤滢菲和陈思宇则获得高中组特优奖。

这项比赛是由林赛花教育基金主办、柔佛州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承办,比赛以“以文字传承文化,以创作绽放光芒”为宗旨,吸引了来自全柔多所独中与国中的学生参与。

銮中校长赖俊雄说写作是一种思考与表达的艺术,学生们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实属难得。 

他勉励学生持续以文字记录人生、表达思想,在创作中发现自我、启发他人。

他祝贺所有获奖同学,并感谢语文老师们长期以来的悉心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与精进。

(中国报)

印尼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系苏门答腊岛首所孔院

2025-10-23来源:《中国新闻网》

1023日,嘉宾为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中新社印尼巴东1023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23日在西苏门答腊首府巴东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印尼第十所、苏门答腊岛首所孔子学院。

苏门答腊岛为印尼第二大岛,此次揭牌的孔院由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印尼巴东国立大学共建,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的首所孔院。

中国驻印尼使馆参赞陈武致辞表示,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两所院校、两国教育交流史上的重要时刻,更是架起一座跨越语言、连通心灵的文化桥梁。

巴东国立大学校长克里斯马迪纳塔表示,孔院的成立不仅强化了印尼与中国在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合作,也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推动文化与经贸外交的互利发展,同时为高校间在科研、教学及国际学术活动中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中国驻棉兰总领事黄河说,希望两所高校能够深挖优势潜力,深化通力合作,创新教学方法,使汉语教学贴近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培养更多中印尼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近年来,印尼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学习中文、赴华留学成为许多印尼年轻人的选择。

由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印尼巴东国立大学共建的“中国学研究中心”同步揭牌。

(中国侨网)

卜迭棉芷省培成学校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暨优秀学生表彰仪式

2025/10/22  柬埔寨《柬华日报》






【本报消息】本月20日,卜迭棉芷省柬华理事会培成学校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暨优秀学生奖状颁发仪式。

参议院议员兼卜迭棉芷省理事会最高顾问春占那阁下、卜迭棉芷省柬华理事会会长陈慧文等重要嘉宾,与全校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而喜庆的时刻。

春占那阁下在致辞中,首先对顺利完成学业的毕业生及获得表彰的优秀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培成学校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崇高敬意。阁下殷切鼓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中文,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并肩负起连接柬中两国传统友谊与未来合作的坚实桥梁的重任。

陈慧文会长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华文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承诺,卜迭棉芷省柬华理事会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学校发展,努力把培成学校越办越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绝不辜负柬华理事总会领导和众多热心人士的殷切期望。

典礼期间,与会嘉宾一同为全体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并为在校优秀学生颁发了奖状。整场典礼在温馨而隆重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柬华日报)

2025年10月24日星期五

苏广才:避免沦微型华小 鼓励校友让子女报读母校

2025/10/23 中国报/教育

蔡徐信(次排左5起)、许祥梅、蔡伟明及执委恭贺优胜者。

(麻坡23日讯)麻坡中化二小A校校友会主席苏广才指出,该校于7080年代期间,学生人数破千,为当年麻坡学生人数最多的华小,随着华裔生育率下降与城市人口迁移的趋势,目前学生人数已降至100余人。

他希望校友能鼓励子女报读母校,协助提升母校的学生人数,免沦为微型华小。

苏广才日前在该校友会主办“月圆中秋庆团缘儿童创意填色交流赛”吁请各地校友谨记母校教导培育的恩泽,踊跃参与校友会大家庭,为母校发展献份心力。

校长郑伟明指出,该校与各地学校一样,面对学生人数不断下降问题,这与华裔人口逐年减少息息相关。

他说,该校硬体设备非常完善,目前唯一缺少的就是学生来源。

他希望家长能将子女送来该校或属下幼儿园就读。

董事长蔡徐信赞扬校友会与母校董家协密切合作,秉持爱校精神,不分彼此,共同发展母校。

筹委会主席许祥梅披露,此活动获139名在籍小学生报名参加,非常踊跃。

(中国报)

2025年“亲情中华 • 中国寻根之旅” 风韵南粤(广东汕头营)

2025/10/21 泰国《泰华网》







泰中华文教育基金会组织30余名泰国华裔青少年参加为期10天的寻根之旅,1010日上午,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和汕头市侨联共同承办的中泰一家亲—2025“风韵南粤”寻根夏令营(广东汕头营)。

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举行开营仪式。省侨联代表向营员代表授旗。30余名泰国华裔青少年,在为期10天的旅程中,营员将近距离触摸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探寻潮汕文化独特魅力,见证汕头侨乡的历史变迁与当代风貌,感悟先辈栉风沐雨、勇立潮头的爱国爱乡精神,实现文化寻根与精神溯源。

据悉,泰中华文教育基金会组织泰国华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国,旨在让其亲身感受祖籍国日新月异的风貌与发展新趋势,深度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通过在为期10天的活动里学有所获、行有所得,在心中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并将这段美好回忆带回泰国,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中泰友好交往的促进者。泰国是中国友好邻邦、“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更是海外潮人聚居最集中的国家,祖籍潮汕的泰国华人约800多万。汕头素有“海滨邹鲁”美誉,汕头市侨联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化与潮汕文化的海外推广,讲好汕头故事、传播汕头声音。

市侨联表示,今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举办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后续将通过非遗体验、参观古迹等活动,让营员感受红头船、侨批等文化符号与家乡新貌,了解潮汕文化的特色。

(泰华网)

【华教视窗】 ~ 1708

百余年华校的融入与坚守

2025-1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门睿

1923年,为满足华侨华人后代就学需求,菲律宾华侨教育会在马尼拉开办菲律宾华侨中学,也称“侨中”。如今,“侨中”已经发展为菲律宾侨中学院,拥有3个校区,教学范围从幼儿园覆盖到大学。

菲律宾侨中学院(总校)副校长蔡艺术近日在连线中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学校发展离不开菲华社会与学校校友支持。百余年变迁,学校与菲华社会相傍相依,共同探索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与留住自身文化根脉的命题。

早年间,菲律宾的华文学校仅有小学,华裔学生若需就读华文中学只能回到中国。为此,菲律宾华侨教育会发动侨社,希望建设当地第一所华文中学。“当时很多侨胞都是小生意人,大家一点点凑钱,就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可以留在身边学习中文。”蔡艺术介绍说,菲律宾华侨中学由此诞生。

历经战火与灾难,菲律宾华侨中学虽曾短暂停课,但始终没有停下办学脚步。1967年,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学校在卡洛奥坎市开办分校,当年即有300余名学生入学。

蔡艺术介绍说,菲律宾很多学校是中小学一贯制。为循惯例,学校总校区与分校区都在20世纪70年代开办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也是这个时期,菲律宾对华侨学校进行“菲化”改革,中文开始作为第二语言教授。

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发现此前将中文作为母语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匹配转型后的教学需求。蔡艺术说,为此,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现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导编撰了一套基于当地情况的华文教材,并在该校率先试用。教材覆盖幼儿园到中学课程,发行后被许多菲律宾华文学校采用。

“这套教材增加了许多菲律宾本土故事,学生接受度高,但至今已使用超过30年,许多内容不再适应当下时代。”蔡艺术说,经过与中国专家合作,这套教材已经完成改编,学校将在下一学年启用新版教材。

类似的合作在菲律宾侨中学院屡见不鲜。蔡艺术表示,一直以来,该校与多所中国院校保持友好关系,合作开展双师课堂、文化大乐园等活动。学生们对来自中国的老师十分喜爱,线上教学的普及也为交流活动带来便利。

菲律宾侨中学院于2008年在奎松市设立大学部,完成了全学段教学体系的搭建。如今,学校由校友组成的校董会运营管理,修建校舍、更新设备、设立奖助学金等事宜均由校董会决策、募资。

“这些校友曾经在这里就读,毕业后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又将所得回报给学校里的下一代学生。”蔡艺术表示,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正是在华侨华人这样一代代的付出与反哺中传承至今,虽过程历经艰辛,但坚持可抵万难。

正如学校校训“勤、诚、勇、爱、公”所示,菲律宾侨中学院希望学生能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此,学校在学期内设置了月度主题,在强调品德教育的同时,也与当地节日呼应。

“祖辈的根脉不能断,华文教育必须有人去做。”蔡艺术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普及,也有学生对学习中文的必要性提出疑问。

蔡艺术说,语言背后是一种思考方式,是理解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华文学校要做的正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在顺应时代变迁的同时固守根本,如此华文教育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育部加大力度打造校安

2025/10/23 南洋商报/社论

日前发生在白沙罗万达镇国中四校的14岁少年涉嫌刺死16岁学姐骇人命案,本周一死者叶芯嫙已经出殡,周三早上,14岁嫌犯在父母陪同下,被带到灵市推事庭以刑事法典第302(谋杀)条文提控。

由于被告尚未成年,推事阿米拉丽雅蒂根据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要求以清堂方式审理,媒体也不得在法庭内采访。此外,由于相关案件属高庭审理权限,因此此案在推事庭念出控状后,无需进行认罪环节。案件最后择定于1121日高庭过堂。

这是一宗举国揪心的悲剧,从事件发生到如今进入法庭程序,短短的8天里,唤起了政府与社会对儿童与少年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也重新整顿与加强校园安全,以打造学府成为更让家长与学生安心的环境。

叶芯嫙的无辜牺牲,确实让政府与教育部上了悲伤与宝贵的一课。

如今在国际资讯快速互通互联的复杂多变环境里,孩子们都很轻易吸收到各种颠覆甚至扭曲的不良资讯,一些受到家长、师长以至同学忽略者,很有可能在没有与人倾诉与交流下被荼毒,失去对人生、生命以至健康的正确判断,甚至变得忧郁、具暴力倾向或愤世嫉俗,成为家庭与校园内隐藏的计时炸弹,随时爆发。

因此,首相与内阁除了高度关注,也指示教育部快速提出应对方案。两天后,教育部长法丽娜即宣布,当局将立即在全国1243所学校推行“安全校园框架”,全面加强校园安全体系。

这项在扎拉坠楼案事发时期已被提出的安全校园框架,聚焦5大重点:强化心理健康、正确性与社会教育、禁止与防范违禁品、加强儿童保护政策,和教师更关怀学生的声音。

日前这个框架再提升为“安全校园框架”8项强化措施,计:强化监控系统、增派逾万新教师、再加强宿舍安全、警方成为学校联络官、建立学生心理支援网团队、重新检讨纪律条例与学生品德系统、增设学生心声对话平台、推动儿童保护政策与心理健康筛查。

命案后师资将不缺

显然教育部为此次校安改革作出了极大决心,单单增派1万多名新教师这一项,在向来师资短缺的体系中,可因一宗校园凶杀个案就被“克服”,说明教育部尚有扎实的应变能力。

拨款方面的“特事特办”,也反映出当局遇事的果断决议,比如政府原本准备拨款300万令吉在全国重点学校安装闭路电视,现在再追加500万令吉,合共800万令吉,以便在更多的学校安装闭路电视,以提高校园安全和监督学生纪律。

然而,教育部此番在校园凶杀案后这么用力地执行应对措施,把许多资源转移到校园安全的改革上,或许会引起一些异议,比如会不会剥削教育体系里其他领域的资源,以致顾此失彼。

其实人们有其他意见是无可厚非,但由于这一次发生的是校园命案,政府除了必须向人民展现坚守校园安全的意志外,必须尽快让安全框架落实。有意见者,除非能够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不然就祝福未来的主人翁,有一个更安全和开心的学习环境吧!

 

奔赴远方,让忐忑与期待在柬埔寨酿成热爱

2025/10/21  柬埔寨《柬华日报》副刊

·~作者:【 广肇学校 语合中心】 贾雅茜老师

当飞机冲破云层,舷窗外的云海如棉絮般在湛蓝中铺展,我知道,一场关于忐忑与期待的旅程正式开启。对柬埔寨,我曾在无数个夜晚想象它的模样:是吴哥窟的神秘沧桑,是金边街巷的异域烟火,还是课堂上孩子们懵懂又好奇的眼睛?这份未知让我忐忑,却又因即将开启的全新体验而满心期待。

落地金边,暮色正缓缓笼罩这座城市。走在街巷,机车的轰鸣与商贩的吆喝交织成独特的交响。纵横的电线在蓝灰色的天空下勾勒出随性的线条,嘟嘟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风,也带来了这座城市最鲜活的气息。那些白墙建筑上的高棉文字,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诉说着我听不懂却又无比好奇的故事。来之前的忐忑,在这般充满生命力的场景里,悄悄褪去了棱角。

而真正让我心头泛起暖意的,是课堂上的那些孩子。当我走进教室,看到他们穿着整洁的校服,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之前所有的忐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溢的热爱与喜欢。教师节那天,孩子们递来亲手制作的贺卡,粉色卡片上画着稚嫩的花朵,紫色卡片上的“教师节快乐”字样带着可爱的笔触,还有那一堆色彩斑斓的贺卡,每一张都藏着他们最纯粹的心意。看着他们举起手比出“V”字的笑脸,我忽然明白,这份奔赴的意义,就藏在这些真挚的瞬间里。

从最初对未知的忐忑、对新体验的期待,到如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里孩子的喜欢,柬埔寨用它的烟火、它的纯真、它的风味,一点点将我融化。就像那高空的云海终会散去,露出澄澈的蓝天,我的忐忑也在这片土地的温度里,变成了深深的眷恋。每一次机车的轰鸣,每一张孩子的笑脸,每一口美食的滋味,都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了属于柬埔寨的独特印记。

 

病态化的教育体系?

2025/10/22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柳一凡

国内近来接二连三发生令人发指的校园悲剧,以及违反伦理的惨案,到底是教育体系与制度出了问题,还是网络世界迷惑了青少年的观感?

每当发生家庭与校园悲剧时,大家总会讨论罪犯是否得到应有惩罚,以及如何援助受害者。但是,立法与执法单位,是否有深一层探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呢?

立法和教育体系制度改革,不应建立在任何一起悲剧上,而是所有国人,特别是政府必须迫切关注及解决的首要问题。

教育部长在拟定教育政策和改革方面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发生一连串的校园悲剧时,大家都会把矛头及箭靶指向教长。

身为前独中教师的我认为,与其把校园悲剧归咎教育部长失职,不如透过网络便利,向部长或其他人民代议士,提供实质性的建议与改革方案,让他们把建议带入议会讨论。

入世未深的青少年易受网络世界影响,他们可能无法分辨虚拟与真假,或间接崇拜虚拟英雄人物、狙击战士塑造的人格,以至扭曲自身思想。

因此,通讯与多媒体部除了强制社媒平台须获执照外,也要通过实名认证掌握用户资讯,确保13岁以下儿童无法注册社媒。

教育体系政策改革与多媒体平台管制固然重要,但是儿童与青少年在家庭与师长的庇护下,他们健康的身心灵发展更为重要。

2025年10月印尼国际中文水平考试(HSK)六千多名考生参加考试

2025/10/22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华教

雅加达HSK一级考场

陈武参赞巡考并致辞

陈武参赞(右四)、统筹处颜培椿主席、雅协蔡昌杰主席等巡视雅加达考场

监考老师在为考生进行人脸识别核验

20251018日,印尼国际中文水平考试(HSK)在全国范围内顺利举行。本次考试不仅范围广,更在考务管理上实现重要突破——首次在印尼全国性地对考生实施人脸识别技术和线上巡考的方式,用科技手段保障了考试的规范性。考试工作由印尼教育部华文教育综合统筹处和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组成的印尼全国汉语考试委员会统筹并组织。

本次考试共吸引来自印尼全国15个省份的6,220名考生报名参加,涵盖雅加达、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苏北、峇厘等多个地区,充分展现了印尼各地中文学习热情的高涨和中文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

考试当天,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参赞陈武、二秘丁珊前往雅加达考点巡视。在开考前,陈武预祝考生能考出理想成绩。他鼓励考生们在语言能力上不断精进,未来能够成为印中友好交往的践行者,在文化交流与民间交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印尼教育部华文教育综合统筹处的颜培椿主席、Djona Jusuf秘书长、Nuning Yuningsih女士、Gustini Wijayanti老师、Sri Kusumowati女士亲临考场,视察考试工作。

为做好考试工作,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雅协)在考前召开线上全国汉考会议,培训并解读人脸识别及在线巡考操作,并在考务组织、考场安排、监考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确保考试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印尼教育部华文教育综合统筹处颜培椿主席在巡考期间谈到,“今年10月汉考考生人数达到六千多人,覆盖印尼全国15个省,感谢各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和考试工作者的积极工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华文教育工作的发展。HSK考试不仅是衡量中文语言能力的标尺,更是印尼青年走向国际舞台、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通道。”

雅协执行主席蔡昌杰表示,“我们衷心感谢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长期以来对印尼华文教育事业的支持。感谢使馆官员的莅临和指导,感谢印尼教育部给予的支持,感谢汉考国际的支持和帮助。未来,雅协将继续深化与中国以及印尼本地教育机构的合作,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在标准化、专业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HSK考试分为机网考和纸笔考,雅协今年共组织2.2万余名考生参加HSK考试,目前12月的考试正在报名中。本次HSK考试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现了印尼华文教育近年来的丰硕成果,也标志着印中两国在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新阶段。随着“中文热”在印尼持续升温,HSK已成为留学中国的通行证,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供稿:倪智勤、卢鹏/  供图:倪智勤、廖翡翠、黄鑫)

2025年10月23日星期四

新纪元与华教汇报暨筹募午宴 12月28隆重举办

2025/10/22 星洲日报/大霹雳

霹雳新纪元与华教汇报暨筹款工作会议后合照。前排左起:王瑞国、谭亦驹、张德常、汤毅、林福来、甯育凤。后排左起:王文丽、黄亚佐、丘运达、何妹、林镇坤及乡达荣。(主办方提供)

(怡保22日讯)霹雳社团举办“新纪元与华教汇报暨筹募午宴”订于1228日(星期日)中午12时,在怡保新喜来登酒家进行,工委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出席这场汇报华教的现在与未来的盛会,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工委会日前召开工作会议,大会主席张德常指出,新纪元大学学院是华社支持的一所华文高教学府,它是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新纪元的不断发展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尤其是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迁,华文教育的发展迈入新的里程碑,华社应掌握这个机遇,把华文教育推向新的高峰。

他强调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举办汇报新纪元与华教发展的关系,并为新纪元筹募发展经费是件好事,他恳切呼吁各界人士给予大力支持,也体现华社发展华教的坚定信念。

谭亦驹:携手为新院贡献力量

工委会主席谭亦驹指出,为了让社会人士了解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发展成果与未来发展,同时汇报华教的情况。霹雳多个社团特此举办新纪元与华教汇报午宴,工委会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出席,共同见证华教发展新里程,携手为新纪元及华教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他说各界人士的到来,不仅是对新纪元大学学院与华教的支持,更是为华教未来的鼓舞。

王瑞国:坚决支持华教是关键

工委会顾问新纪元华教研究院院长王瑞国表示,新纪元在广大华社的支持下,其发展前景良好,不过还得不断地给予支持,犹如华文教育发展的道路还是不平坦,华教同仁还得发扬自强不息、发展华教的精神,为此,广大华社对华教的坚决支持是关键。霹雳州多个社团联合举办“新纪元与华教汇报暨筹募基金”活动,是应给予肯定与大力支持。当天出席会议者尚包括汤毅、丘运达、刘永金、林福来、甯育凤等人。

捐助宴会方式:1,嘉宾劵每张100令吉,一桌1000令吉(10 人)2,鸣锣嘉宾1000令吉,回赠一枚鸣锣劵及一枚嘉宾劵,3,剪彩嘉宾500令吉,回赠一枚剪彩劵及一枚嘉宾劵,4,亮灯嘉宾300令吉,回赠一枚亮灯劵及一枚嘉宾劵。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