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校园
(本报记者徐健境报道)由新中三语学校举办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泗水营,经过12天的精彩中华文化课程,于9月12日下午在新中三语学校东部Pakuwon City Laguna校区第4楼大礼堂举行闭营式。
印尼三语学校协会主席陈友明,天津教师团团长冯媛媛,新中校友基金会辅导委员施柏松,新中校友基金会副主席李光迈,新中校友联谊会、理事会副主席廖彩珍,基金会领导陈庆麒、蔡楷盛等、新中三语学校教育总监彭则翔、教育经理李正祥,泗水《千岛日报》社社长陈平和、泗水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源,迪斯威(Disway)日报董事长托米,嘉宾,泗水开明三语学校、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及各学校和大学,以及营员和家长们出席。
中午1时,活动在新中三语学校师生主持下开始。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的全体营员们依次入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排列顺序依次登场。各课程班的营员,包括武术班、中国舞班、民族歌曲班、京剧班、天津传统非遗手工班等的营员,依次步入会场并向现场领导致以敬礼,场面庄重而有序。
在全场嘉宾们,齐唱印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印尼三语学校协会主席陈友明致辞。他向本次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活动辛勤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员、支持单位,特别是远道而来的中国教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说,本次由天津市海外联谊会精心组织,派遣优秀教师团队前来授课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自9月1日开营以来,营员们深入参与,并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致辞中,陈友明特别感谢中国天津市政府对印尼华文教育事业的长期关怀与大力支持。最后,陈友明希望营员们将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好学,努力学好中文,不断提升自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愿营员们立志成才,将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包容胸怀和文化自信的精英人才,继续为中印尼友谊的深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校友联谊会、理事会副主席廖彩珍致辞说,今天大家心情一定和我一样,充满喜悦和激情,共同见证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泗水营”的闭幕式。这12天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由天津的冯媛媛带领,汇集了一批知名的艺术老师,为营员们授课精美的中华文化课程。今年恰逢印尼与中国建交75周年,在这美好的时刻,冯媛媛女士带领的“中华文化大乐园”的团队,无疑是送给泗水华裔青少年的一份礼物,同时也搭建起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印尼两国的民间的“文化使者”在相互交流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顺畅。
在此,廖彩珍代表新中校友基金会,衷心感谢冯媛媛带领“中华文化大乐园”教师团的爱心和付出。另外,也感谢中国驻泗水总领馆的关注和教导,还有新中三语学校师生的精心筹备,祝愿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泗水营的圆满闭营。
天津教师团团长冯媛媛致辞说,在各方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2025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泗水营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和各项活动。本次大乐园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员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冯媛媛寄望营员未来能够成长为促进中印尼友谊的桥梁和使者。
新中三语学校教育总监彭则翔致辞中说,回望这十二天的时光,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充满文化之美、心灵之光的历程。武术鼓乐之震撼、戏曲书画之雅韵、音舞诵读之温润、京韵鼓曲之惊艳,快板儿之趣,非遗美工之精妙………这一切让每位营员沉浸在奇妙的文化海洋中,他们用心去触碰中华文化的灵魂,也在用行动诠释着“文化传承”的力量。
在此,我要最诚挚的感谢远道而来的天津教师团。是你们用精湛技艺点亮课堂,用敬业的热情温暖学员之心,用孜孜不倦的示范教学,为泗水营的学生们打开了通往中华文化的璀璨之门。
最后,彭则翔也感谢中国驻泗水总领馆、泗水市教育局、及社会各界、各报刊媒体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是你们为两国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也让“民心相通”的理念深入人心。
营员代表张拿单发言。他非常高兴能够参与此次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经过十二天的课程学习,他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致辞后,冯媛媛、廖彩珍、陈友明、杨源、陈平和、托米在台上分别向各大乐园班的优秀营员颁发证书,合影留念。
之后,营员们带来文娱汇报演出,展示他们12天学习中华文化的成果,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下午3时半,闭营仪式在悠扬的《我在天津等你》歌声中圆满结束。这次活动深入促进了天津与泗水之间在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协作。
(千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