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332 辑



独中越来越茁壮

2013-11-08 星洲日报/草根声音

~作者:游智斌
 

50年前的某一天,某独中董事会议上,董事们对於日益下滑的学生人数感到焦虑……另一所独中的董事和学校领导风尘僕僕,深入社区,到各地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入独中……

50年后的某一天,某城市独中的办公室前,家长大排长龙,为孩子登记入学,迟来的家长露出失望神情,只因校方无奈地说:“对不起,本校学额已爆满。”

2012年全国约6500人挤不进独中大门,今年雪隆、北马及森甲则有近4千名学子被独中忍痛拒绝,如今各地独中的招生工作告一段落,明年西马多所独中仍出现“一位难求”的局面,仅仅在雪隆地区,就有约2500人望门兴叹。

回顾历史,《1961年教育法令》使华教半壁江山倒下,马来亚半岛54所华文中学接受改制,剩下16所华文中学拒绝改制,令华教事业陷入低迷,面对生源问题的独中惨淡经营,之后华教领袖发起70年代独中復兴运动,令独中发展逐步迈入轨道,为今天全国60所独中的规模打下基础。如今多所独中出现爆满的情况,令人感受到独中发展之迅速。

独中肩负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良好的校风、严格的纪律、杰出的学术和课外活动表现,吸引家长將孩子送入独中求学,意味独中严谨和务实的办学得到一定的认可,却也是否突显不少家长对国中教育缺乏信心?

无论如何,华社不应对此感到自满,根据报导,学额爆满的现象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而拥有23所独中的东马,整体情况有待加强,至於北马和霹雳独中,反应虽也不错,学生来源分佈却不平均,可见独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没有扩展至全国。

诚然,独中仍面对不少问题,但处於现今相对开明的大环境,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比以往来得较为理想。有鉴於此,21世纪的国人展望高素质教育,独中教育要继续获得社会认同和家长信赖,今后的方针和路线之规划更为关键。过去予人悲情诉求形象的华教运动,適当的调整和转型是必然的,以求在新世纪寻找自身定位和方向,配合时代的步伐及迎合社会需求。(星洲日报/大都会草根声音作者:游智斌)

 

请以华教为重

2013/11/09 (砂拉越)国际时报/评论

~作者:浓琳
 

华文独中发展不易,长期受外在因素如政策不公等限制,如果内部也发生问题,则等于自乱阵脚,非华教之福。

报载亚庇建国中学校方管理层与教师传不和,之后有数名教师被解雇,一名教师在学生毕业礼上被邀发表离职感言时,突向董事呛声,数十名学生更持大字报冲到台前声援,要求校长交待,情绪激烈,此突发事件也导致出席典礼的董事部成员尴尬离席,震撼全国华教界。

事发之后,董事部、涉及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有发表看法,有者解释澄清,有者说明来龙去脉,有的申诉冤屈和不满,也有火药味十足的谩骂。看起来各造都在各说各话,究竟实情如何,我们难以从报道中窥见明白。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此事已让建国中学形象和声誉遭到破坏,华教再受创伤,涉及者其实都是输家。

在此我们不去谈论谁是谁非,毕竟当中内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然而有关教师和学生选择在毕业典礼上发难,搞到好像抗议暴政那样,严重破坏毕业典礼气氛,确实是极不恰当的举动。

教师和校方之间纵有恩怨和雇聘纠纷,也应循正确管道,在适当的场所提出交涉和解决,但搞砸毕业典礼,令校务纠纷成为全国新闻,不单不尊重所有出席者,也让毕业生留下一个不美好记忆;所谓言教不如身教,更甚的是,教师以如此激烈方式抗争,恐怕已对所有学生造成影响。此外,若有学生被煽动和利用,有关人士则是罪大莫及,这些都是应该检讨的事。

所谓家加有本难念的经,各独中办学必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希望董教生和家长,以华教大业为重,以成熟、专业和理性的态度,克服一切争议和困难。

 

出席母校义卖会有感


2013-11-07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高城人

日前母校办义卖会筹款,我义不容辞以校友身份到场支持。

有句话说: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所谓人不在其位了,掌校权不在了,看来就必须接受“人情冷淡,省却招呼”的窘境和隨之而来的落寞感。但还好,我在义卖会现场见到了旧同事,董家协成员、校友、家长和学生,大部份都还“认得”我,印象中没有原本认识的人突然(因我不再是校长了)而变成了陌路人。尤其是好多学生都以可爱的笑容亲切地和我打招呼。我心欣慰,因为我在任时致力推行多年的礼仪文化似乎成效还在:学生懂得尊敬师长,即使他已退休。

母校办义卖会是为了筹款设置精明化课室和添购其设备。这是目前我国华小大势所趋,母校当然不落人后,除了月前所购置的2套精明教学设备之外,还要筹款另购置多8套,总共10套,才足以应付全校大约900名学生的需求。

哥打丁宜是小镇,不比新山有很多实业家,捐款动輒数以万计。但由於没有独中和民办的大专学院(例如南方大学),哥打善心人士的义款主要是捐助华小,除了母校(培华)之外,还有新哥打,育华,和马威(迁校)。母校董家协新领导层新作风,配合前辈的意见,集思广益,除了前阵子邀请资深校友回校“看看”母校(看看之余,必定也会回馈母校),另外在这次的义卖会破天荒邀请了多位热心人士作为剪綵人,加上老师们辛勤努力推动,家长的鼎力支持,结果效果显著,成功筹获6万令吉。但距离35万令吉的终极目標相去还远,仍需借助举办其他活动而继续努力。

母校董家协、校友会和行政人员策划了一系列90周年校庆活动,作为筹款的依据。例如今年校方首次主办以学校为单位的中秋园游会,10月份举行“骑脚车环绕哥打丁宜市区义踏”,11月举行校庆千人宴,都是朝向筹款的宗旨和目標迈进。

相信在母校董家协、校友会和校方领导层和老师的积极推动之下,本地(也包括外地)善心的热心教育人士和家长们会继续发心支持母校,协助母校达致筹款的终极目標,並成功为莘莘学子提供精明化的教学设备,迈向高素质教育的目標。(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作者:高城人)

 

从“我不会华语"到“我要学华语"


2013-11-09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侯雅伦

今年55日的全国大选后,华基政党惨败並宣佈不入阁,除却马华和民政,国阵成员党只剩下3名来自东马的华裔国会议员。首相的新內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合,成为了眾人的焦点。

515日,纳吉宣佈他的新內阁阵容,来自沙巴斗湖的叶娟呈当上了教育部副部长,填补了过去传统上由马华所出任的副教长职。

大家十分好奇,叶女士到底是何方神圣?

通过网络搜索和根据大选时报导过的新闻,叶女士的资料確是贫乏可陈,除了知道她是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曾经得过卓越教师奖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详细的资料。

也因为这样,我们对她的背景、想法和作风、她对华教的看法和立场一无所知。

通过各种管道,包括拜托沙巴的同事的朋友,我们好不容易取得了叶女士的联络电话,並在她出席宣誓就职礼的前一天,在吉隆坡的一家酒店跟她进行了独家专访。

初次见面,叶女士给人开朗的印象,她说,她是一名奶奶级人物,作梦也没想到,一个大选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大选前加入政党、参选、中选,还当了副部长。

毕业自英国,多年来任职英文教师的她,完全不会说华语,也不认为华教课题需要费神“额外关照”。她,完全顛覆了我们对“华人副教长必须充份瞭解华教课题”的传统认知。

在教育界30年,叶娟呈一直坚持自己是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过在她的专业领域里,应该是不曾接触过华教这一块,也小看了它的敏感和复杂性。

“她把教育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这是我跟同事在专访了叶女士过后所得到的结论。

她认为,教育问题必须以专业、理性和根据数据来解决。对她而言,为甚么一直要强调华小、华教?沙巴和砂拉越土著的教育问题也同样应该受到关注,每一个族群的教育水平都应该获得提昇。

跟很多不瞭解华教课题的公务员一样,在政府的教育机构服务多年的叶女士,奉一个马来西亚精神为办事宗旨,並把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视为毫无缺陷,必须落实的政策。她对华教人士对华教的隱忧没有相同感受,她认为政府对教育一视同仁。

简单来说,叶女士是一名高级政府执行人员,以落实政府的政策为己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但身为一名华人副教育部长,即使没有类似马华的政治包袱,华小的问题还是要接手去解决,华团还是会不期然的把希望放在她身上。

这几个月来,相信叶女士渐渐体会到,教育课题並不是说要去政治化就能去政治化,不能完全理性对待,不能不参考它的歷史渊源、不能不顾虑其政治敏感性,也不能以一句“我是全民的副部长”,就可以不理会华教组织的诉求。

所以,她从初次见面的“我不会说华语”,到今天的“我承诺要儘快学好华语”,看得出她在改变和適应中,並瞭解到在华教课题上以及在应付华教人士方面,不讲政治说词,或完全不从政治角度来考量或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

我们都很希望教育回归教育,很希望教育不被政治化,但这並不是单方面的意愿就可做到的。前提是政府的教育政策必须公平公正,让各族母语教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时间久了,叶女士应该也知道,教育专业和政治干预,是解决华教课题时还无法避免的矛盾的现象。
(星洲日报/集体回忆作者:侯雅伦《星洲日报》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