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911


大学预科班教育的误解


2019/05/0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苏丹庆


凡是第一天到大学上课的新鲜人(学生),在笔者的课堂上,一定会被问到:中学生和大学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多数的学生都毫无概念。

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是有对和错,所以有很多考试。而大学教育是没有对和错,只有好和坏之分。今天是对的,明天很可能是错误的。考试的最大弱点,就是很多“知识”是不经过大脑思考,死背就行了。而大学教育,都是要经过分析和思考,知识应用、探讨、判断和总结,才能得到的。关键就在思考和反思!思考能产生更多的新知识。如何思考和刺激反思,就要看你的导师了。

大学预科班教育就是根据大学教育的模式而准备的,给学生毫无悬念的很容易接轨上大学!这种教育是正面也比较全面,跟水准是没有关系的!

反观大学先修班,教育还停留在中学阶段,即使考到好成绩(根据对错标准答案),也未必适合上大学。更没有做好上大学的准备!

在报章上,有人说: “凴STPM文凴升上政府大学的中六生,则个个真材实料,因为念过STPM的大学生都晓得,从小学到大学的学士课程,中六这两年最难挨,能通过STPM这一关,大学课程可就“湿湿碎”啦!”这确实是个误区,可能对某些学生是很容易,但肯定不会是“湿湿碎”!毕竟是有差别的。

反而是大学预科班的学生,大学课程可以是“湿湿碎”。且不要忘记,大学预科班也有非常优秀杰出的学生。从教育的角度观看,大学预科班的学生更适合上大学。



检讨预科班,好吗?


2019/04/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晓虹


她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获全科A成绩,但由于“只有”8A+,公共服务局奖学金没有她的份儿,心想大学预科班应该有个位吧?

一封dengan dukacita dimaklumkan为开头的来函泼了一盆冷水,才知道原来少了一科A+就不那么“优秀”了,也不是被珍惜的人才。若没有能力到私立大专升学,唯一出路只有念中六,再通过江湖传说最难念的STPM考试成绩申请本地大学。

看到最近闹到热烘烘的大学预科班课题,她捏了一把冷汗。

星洲日报抽样访问了一些大学生,他们提供的数据让人相当吃惊。譬如受访者读马大医学系那一年,只有大约7%的学生来源是大学先修班;牙医系53名学生,只有一人以STPM成绩入学。

虽然这不是官方数据,但是明显可见大部份大学是以录取大学本身的基础班学生为优先,剩下几个学额供STPM学生挤破头。如果当初考获SPM 10A的她决定走中六这条路,两年以后,她可能就是许多申诉STPM优秀成绩进不了第一志愿科系的忧郁青年了。。

幸好她凭著SPM优秀成绩获得一家私立大学提供学费全免基础班,之后以贷学金选修意属科系,清清楚楚走在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上。

然而,并非每个学生像她那样幸运。大学先修班确实比基础班更艰难,考获佳绩不容易,要跨进大学门槛,现在摊开来看才知是上刀山之路,和预科班学生相比,简直是同人不同命。

一些STPM学生就算考到不太差的成绩,却被分派到非意属科系,要嘛就接受,否则请花钱进私立大学。环境欠佳的学生压根儿没有选择,对分配到的科系又兴趣缺缺,混完大学后找一份工作,开始嗟叹人生。

所以SPM学生挤破头申请大学预科班是可以理解的,那是进大学的跳板,只要成绩过得去,大学肯定有学位等著他。

所以非土著积极争取更多大学预科班学额也是情有可原,这回教育部为了“皆大欢喜”,决定扩大预科班的蛋糕,学额一增就是60%。然而,这明显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配合国家培育人材的精心策划,比较像是从政治考量为出发点的“随机决策”,非著族群和学术专业组织才会不喜反忧。

教育部长认为这是创举,怎会有人不开心;一些华裔部长也不明白,明明非土著学生增加了,为何还惹非议。关键就在90:10固打制的厉害。因为非土著学生每增加1位,土著学生就增加9个,两者在公共教育领域的不公就会扩大。

姑且不论大学在硬体设施和教务人员方面是否做好准备接纳这15000个预科班学生,更大的隐忧是STPM学生进入本地大学的机会是否会剥削?

如果要确保不影响STPM学生申请大学的成功率,除非大学也大幅度增加学位。然而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研究鉴定国家需要的人材,增加培育的人力资源又是否可以和社会的就业机会对接,这些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是几次会议就可以拍板

政府为了扶助土著学生设立大学预科班的机制,让乡镇土著学生通过教育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然而经过数十年栽培了数以万计的土著学生,是时候检讨这个机制是否有效,也是时候体谅一下其他民族也有需要扶助的弱势群体。

教育英才不应走在双轨制上,或许要研究是否要废除预科班,让所有学生只在一种考试的平台上公平竞争;或者检讨招生制度,根据种族比例分配,弱势群体根据能力保送职技学院或预科班,让所有人都看见未来,才是皆大喜欢。



统一先修班制度才是关键


2019/04/29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温思恳


教育部保留大学预科班入学固打制,遭非土著全面反对。新政府执政将近一年以来,在众多政策改革中畏首畏尾、节节败退。相信在种族政治的操弄下,废除入学固打制仍然遥遥无期。

固打制这个概念,是指根据种族、性别、收入等类别来分配社会资源。最基本的固打制,是以简单的人口结构来划分,以确保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相应保障。这项政策一般上使用在贫富悬殊的落后国家,如印度、尼日利亚、孟加拉等。可悲的是,欲晋升高收入国的大马,却还停留在原地踏步。

为何废除固打制难如登天?当今的舆论,都围绕在对种族政治的失望。许多人士认为,如果希盟无法废除入学固打制,至少要改善分配比例,才不会再次让非土著选民失望。笔者赞同改善非土著的入学比例,但要彻底地解决问题,还需要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

我们都晓得种族政治是固打制出现的根本原因。但若要完全废除固打制,还必须统一国家的先修班制度。众所周知,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和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是两项天壤之别的先修班制度。简单的说,大学预科班就好比是一条捷径,好让马来人能够在不必与其他种族竞争的情况下,透过较容易的课程与评估方式,进入国立大学就读。

换言之,大学预科班是拐杖政策的完美实践,它的存在根本就是一项错误。无论未来如何修改大学预科班的固打比例,只要无法统一先修班制度,永远都会存在入学不公平的现象。

想想看,莘莘学子们都是在考取统一的大马教育文凭(SPM)后,才入读先修班。为什么来到先修班这一步,却要创造不平等的条件呢?如果说STPM太难,导致绝大部分马来人打退堂鼓的话,教育部难道不能够制定水平适中的先修班课程吗?坦白说,一些巫裔同胞在学习能力和态度上,确实与华裔有所落差,但辅助他们的方式,绝不能以绕开竞争为解决之道。

笔者倡议,教育部应当全面修订STPM的课程内容与评估方式,使它成为一项与时俱进的先修班课程。STPM作为世界最难的考试之一,便代表了它已和时代脱节。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要建立学生的思维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了统一、合宜的先修班课程,便能驱使所有族群在相同的条件中受教育和被评估,从而做到真正的平等和实至名归的绩效制。

你也许会问,当我们有了统一的先修班课程,而华裔仍然占据优势的时候,难道不会引发红眼症吗?不要忘记,大马华人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就算华人再聪明,也不会占据土著太多的学额。就算真的如此,这个问题的形态也比目前强上百倍。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教育部可以透过扩大国立大学的学额来吸纳更多学生。唯有在如此情况下扩大蛋糕,才具备服众的条件。

因此,在没有建设一套统一的先修班计划之前,一切废除入学固打制的论调,也只不过是空谈而已。可惜到目前为止,各造针对入学不平等的纠纷,都只是围绕在种族和政治层面上来彼此调侃,对实质和长远的改变没有多大建树。

说到最后,我们仍然只能寄望马来同胞愿意放下拐杖,并与各大民族共享同等的待遇。如果他们不愿改变,无论希盟或国阵,都将无法实现平等教育的承诺。



教育政策再改


2019/04/29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许元龙


我国教育政策几十年来是教改不断,结果搞到不少学子成教改的牺牲者。

 教改是教育大工程,可是教长及教育专家学者却将教改当儿戏。更炒的是,新教长新作风、新思维,于是乎要改就改,全不顾后遗症是否是灾难。

最新的教改是大学预科班,当教长马智礼依旧采取前朝收生固打制,即土著90%,非土著10%。此举被批为不思改革、不公平政策。

内阁决定保留预科班的9O10固打制,却将收生人数从25000人增加至4万人。这也就是说,来年土著学生达36000人,而非土著则是4000人。

这样的改变,美其名是增加非土著名额,实际上是土著学生倍增。依教长马智礼的说法,学额增加了,各族学子都感到高兴。

真的是不说你不知,教长说,那些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考获10A11A的学生,他们申请大学预科班不一定成功,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数学与科学未考获A

看官一定感到很不可思议,那些优秀生的数学与科学未能拿A?成绩平平者的数学与科学却考获A,这不是很不合优秀中学生在理科方面的表现吗?教长不是信口开河而叫优秀生太委曲、太沉重吧。

大学预科班土著学生的暴增,将对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试的优秀生与中等水平者,在申请公立大学时极为不利。

大家都知道,公立大专录取新生时,大学预科班学生占先机。这也就是说,大马高级学校文凭考试与大学预科班学生考获“同等学分",后者先获得录取,同时间有更大的先机获得属意的科系,尤其是热门科系。

我国拥有大马高级学校文凭的学生,其学术水平获世界大专院校的承认,大学预科班的文凭,是否也获国际大专院校的认可呢?

教长可以小声告诉中六生吗?如果教长不想说明,那高教部将大马高级学校文凭考试与大学预科班列同等学历,那对前者公平吗?公立大专大幅收取大学预科班学生,对国家人民与预科生,不是灾祸吗?

教育部大幅度的增加大学预科生,经费当然不成问题,但设备与师资足够吗?一时间有办法找到大批的理科、会计与工艺的设备与师资吗?教长有想到这方面的严重问题吗?

马大新青年组织呼吁政府应废除大学预科班,除非政府想制造庸才而非专才?该机构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教长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