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1298

用马来西亚的方式捍卫华教

2021/11/3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戴子豪

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怕温水煮青蛙,将会继续把这些反对华教的友族,推进“厌恶华教”的死胡同,对捍卫华教,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帮助。

彭亨州两所华小于不久前竖立了两个只有国语和爪夷文的新招牌。某党华裔议员较后发表文告,谴责政府取代原先拥有中文名称的学校招牌。星洲日报记者很用心地到学校勘查,证实原有招牌并没有被撤换。

捍卫华教,有很多方式。我们先来了解马来西亚独立之初的历史,当时大多数友族同胞和政党都不支持,且反对华教。那个时候,马来亚联合邦还在与马共对抗,而且华校被视为孕育共产主义。当时的马来亚华人有很多还情牵中国。

那个时候,一位峇峇娘惹的华裔领袖,联合其他华团工作者,逆着主流思维模式,用本身的方式极力争取保留华教,为大多数马来亚华侨争取到包含了投票权的公民权。

当时,全世界爆发“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运动,展开脱离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邻国印尼在苏卡诺总统的领导下也爆发了民族运动,强制同化当地华裔,别说华教,就连华裔姓名都不让取,进而塑造了“印度尼西亚民族”。邻国泰国虽然没被殖民,但是华裔也是被同化的一群,就连名字,也是以泰语来命名。

东南亚华人争取华教的道路极为坎坷,结局各有不同。就连邻国新加坡开国元勋,已故李光耀总理在其回忆录中也频频提到,华校是马共的活动地盘之一。李光耀曾经说过,马来亚联合邦政府开国之初是反对华校。但是因为某政党(马华))极力保留,最终才获得妥协。

那位峇峇娘惹领袖,是不折不扣的华教斗士,他名为陈祯禄。与其他华教斗士不同的是,他没示威游行,他没游街抗议,他没打悲情。除了大中华地区以及马来亚以外,没有一个邻国成功保留他们的华文教育,华裔子弟都是入读在地语言体系的学校。已故陈祯禄用智慧,以协商和务实手段,让华教得以在马来亚开花结果。同时,他也确保马来亚华裔与马共切割,效忠国家元首,而不是中国的共产党。他也通过争取公民权与投票权,从而达到保留华教的目的。

很多人说,陈祯禄其实可以坚持要求英政府承认华教作为争取国家独立的条件之一。殊不知,那个时候,不止马来领袖要求单一源流,英政府也因冷战与苏联共产党抗争,同样认为华校和马共有关系,而不同意承认华教。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当然有待考证。事实是那个时候,除了马来亚没有公民权的华裔、华团和华裔政党以外,没有任何势力是支持华教的。

要论马来西亚的华教,需看马来西亚的历史。不只是从华人的视野,也应该从英国殖民政府、马来人、邻国新加坡、泰国、印尼,以及全世界的角度,以理性和智慧来加以分析。

谈回“学校招牌”事件,不能拿先贤保留华教的血泪史来相比。今天的华教捍卫者,因为担心“温水煮青蛙”,所以对政府加诸在华教的任何施政措施,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政府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以往,资讯不发达,很多国人对教育源流课题都没什么大意见。毕竟很多事情,都是领袖说了算。如今,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加上拥有即时的“翻译”键,很多中文帖文在弹指之间,就会立即被翻译以及全民皆知。

现在友族在接触社交媒体后,会更容易了解华教。虽然已经有不少友族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华校,但绝大多数的友族因不了解,或者抱着怀疑与反对的心态看待华文教育。

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怕温水煮青蛙,将会继续把这些反对华教的友族,推进“厌恶华教”的死胡同,对捍卫华教,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帮助。国家宪法指的是不能阻止学习母语,却不是说必须推崇母语。

身为律师,我认为近期一些土著团体入禀法庭要求判华校违宪的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多数会失败。但是,这一类的反华教行为,将会越来越多,也没完没了。

温水煮青蛙论,的确会是一个隐患,但是也不代表我们必须寸土不让。华社可以自设一个不让跨越的底线,其余则可视情况退让,以防止在未来吃更大的亏。以退为进可解除一些友族的猜疑心,然后通过各方努力,让更多友族亲近华教,了解学习华语的好处,让大家发自内心的支持华教,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我本身就常用国语做视频,在节目尾端教导中文词句。专页的友族追随者,很多都向我反映,会送孩子到华校。当友族发自内心支持华教,才是华教的太平盛世。让友族同胞因了解而爱护华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工作。对抗式的争取,已经过时,也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谁还在谈华教?

2021/11/2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本月22日东方日报专栏作者张济作先生以《华教力量何在》之名,呼吁大家支持由董教总及八大华团发起的“维护宪法精神,捍卫母语教育”签署运动,以回应马来右派组织提出的华小及泰米尔小学教育违宪诉讼,张先生在文中表示这个运动目前仅有两千馀社团及学校签署,仍急需要大家的参与和支持,以捍卫我们的华文教育。

盖章签署运动是华文教育发展史上最常见的民意收集方式,从独立大学开始,只要华文教育面对挑战,就会有盖章签署大会,以回应官方、有心人士的打压,过去数十年来,每次涉及华文教育发展的课题,都是一呼百应,全国从华人精英到草根,无不是响应参与,只是这次除了上个月30日对外宣布发起签署运动后,就静悄悄,华教圈子以外几乎没有人关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华文教育在这片土地发展两百馀年,早已小树成林,而马来西亚华社也一直以两岸三地以外最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而自豪,只是这成林后的华文教育接下来该如何继续前进,却是面对各种困境,而其中最大的困境就是大家已经不太想讨论华文教育,比起华文教育的讨论,大家更关心的是各种政治、经济、生活、疫情与自己生活更为密切的议题。

不讨论华文教育的原因很多,包括大家已经把华文学校当作理所当然,独立至今数十载,华文小学、华文独中都已经有完整的教学架构与运作模式,先辈们引以为傲的抗争、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独中复兴运动、独立大学运动、茅草行动等等的事件早已离今天的年轻人越来越远,大家享受华文教育的成果,但已经无法感受当初激昂的情绪,那些悲情除了当下能够牵动情绪外,已经难以让年轻人有共鸣。

过去抗争的历史已经非常遥远,但华教组织的内斗却是今天很多人亲身经历与感受的事件。

过去二十年来的新院风波、董总分裂、各自为政的组织群众大会、入禀法庭对簿公堂,此外网络上不同派系的华教领导人支持者的骂战、贴标签等仍然历历在目,网络上也仍然轻易能够找到不同派系叫嚣、冲突的文章、照片,甚至影片。那段大冲突后,多少曾经关心华文教育发展的人选择转身离开?今天又有谁能够说清楚这段经历?

未来走向

对于华文教育,现今的华人社会仍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当中,所有华教有关的课题底下除了简单粗暴,如叛徒、伪董总、卖华这类标签外,其他的一律说不清楚,除了没有争议的悲壮抗争史外,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已经没有太多的讨论,更没有对话。

不谈未来,那今天华教组织在谈什么?谈谁更爱护华文教育,最近雪隆董联会改选仍然围绕在吵了数年的小学爪夷文,争论彼此在这件事的功过就是一个警讯,围绕在谁做得多谁做得少,谁是功臣谁是叛徒之类的标签有意义吗?看在一般民众的眼里,是什么感受?这样的情况又怎么会有人想要再去讨论和关心华文教育课题?又如何能够像过去一呼百应的华社动员?

华小老师是公务员不敢谈,独中老师想谈但被生活压力和分数主义压著闭嘴渐渐也没有人谈了。当年不管是站在前面抗争,或是在幕后提供各种资源的那些先辈一个个的离开后,第二代们不见得理解老人家的心情和看法,没参与也渐行渐远,谈不了。华小独中的学生因为考试、才艺、休闲娱乐等满满的行程,华教发展这等大事还是让大人来关心,无法谈,结果就是华教已经进入不了大家的话题当中,剩下就是激昂的口号而已。

所以华教面对的最大困境是国家的社会、政治等大环境没有改变,内部支撑成长的已经越来越少,当大家都不再谈华教的时候,或许也意味著我们不再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滋养这棵两百馀年的华教老树,这样的华教发展逐渐显得无力而渐渐凋零,慢慢的被遗忘,到时又有谁会感到惋惜呢?

 

不是说好不考试吗?

2021/12/0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10月开始,全国中小学就已按照不同阶段的复苏计划,陆续安排学生轮流返校上课。对于站在最前线的教师来说,又是另一项新挑战,除了得根据标准流程执行防疫任务,竭力打造“安全”的校园环境,还得使出浑身解数,综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便让不管是返校上实体课或居家上网课的孩子,都能参与学习,跟上进度。

当大家还正忙于调整步伐,适应新节奏,却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在11月末至12月初进行“统一标准评估”(Pentaksiran Setara StandardPSS),打乱了阵脚。

根据教育部,这项要求涵盖所有科目,涉及一年级至中四学生的“统一标准评估”(PSS),旨在测量学生在经历长时间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模式后,对各科目的掌握程度,以便来年可以据此拟定相应的“补救计划”(catch up plan)。

这样的出发点虽说是良善的,但对于推行了好一段时日,仍未能真正萌芽的课堂评估,却像当头一棒。本来就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课堂评估,哪怕政府已经宣布废除考试,展现破釜沉舟之势,有人仍然期盼事情出现“转机”;有人半信半疑,采取观望态度,以避免U转时白忙一场。

教育部虽已声明把这项终结性评价作为课堂评估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在于鉴定学生学习水平,不排名也不评比,但还是很难不让人有“折回老路”,“果然不幸被言中”之感,让那些本来对改革就不乐观的人,更有所保留,望而却步了。对于渴望改变,并已努力进行课堂评估的教师而言,这项突如其来的要求,不仅是平白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也否定了他们这段日子所做出的努力,觉得自己的用心被忽悠了,满腔的热情像被浇上冷水一样。

摆脱不了以考试测量教学

这项由上而下,出自一片好意的指令,反映了我们依旧无法跳脱考试的桎梏,仍然习惯依赖考试,把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测量教学成果的唯一工具。

换言之,我们始终信不过课堂评估,也不相信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能透过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持续性的观察、互动,还有平日的作业表现,来诊断学生的水平,掌握学情,非得安排一场“统一标准评估”,看到具体的分数才能安心。

虽说课堂评估并不完全排除考试,但在目前新旧刚要交替,课堂评估仍未成功落实,而“考试”仍藕断丝连的时刻,断然要求实施终结性评估,不免有模糊焦点,搅局之嫌。另一方面,也让人不禁怀疑,我们并未把握课堂评估的实质精神,纯粹将之视为取代考试的一种评价方式,看不到它的形成性特征对于促进学习,改变学生的目标导向,重塑课堂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要摆脱大家已习以为常的终结性评价,改用课堂评估本来就阻难重重,极不容易。除了需咬紧牙根,忍受改革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不适与阵痛,还得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才能杜绝绕回舒适区的妄念,坚持到底。

经过这番折腾,接下来该如何重拾民众对课堂评估的信心?如何给予教师坚持到底的勇气?让他们相信同样事情不会重演,未来不会再次猝不及防地被要求安排统一标准考试,交出分数?

 
学好国语就能团结?

2021/12/01中国报/社论

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不同族群之间难免有磨擦,也令到族群关系与国民团结不时受到挑战,成为国家课题。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日前表明,希望各造日后召开会议或汇报会时,都使用马来语对话,以维护和提升国语地位。首相维护国语是无可厚非,却有人趁机挑起非巫裔的国语能力课题,趁机要求政府关闭多源流学校。

学习国语,学好国语,是人民的义务,也是爱国的表现,但国语的强弱又岂能和团结挂勾?如果是这样,这个国家就不会分裂出这么多互相敌对的马来政党了。

公正才是王道

统一学校源流来让所有学生放弃母语,学习单一语文,以利团结的说法,没有根据,令人难以苟同,相反的,要推动国民团结,政府须对症下药,遏止种族政治蔓延,公正对待各族群,才是王道。

每个人都认同学习马来语在我国的重要,唯宪法也合障各族人民学习母语的权利。况且,多源流教育制度并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历任政府的政党联盟及内阁里,皆有华校生或淡校生,他们不也能够精诚合作?

我国独立逾60年,虽然距离理想的国民团结境界仍有一段距离,但问题症结并非在多源流学校,而是源自种族政治的猖獗,可每每提到国民团结课题,多源流教育体制往往会成为代罪羔羊,彷佛只要统一教育源流,各族之间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国民团结就会自然成形,但这却是最大误解。

助提升竞争力

简单来说,要搞好国民团结,就要公平对待各族,让国民对国家有更强烈的归宿感,不平衡的主从心态绝不利团结;要搞好国语,那就要由学校课程下手,推广国语的使用,另也要在社会及商业作推广,增加它的实用性。

政府在强化使用国语的同时,也要提升国民对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掌握能力,国人才能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