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1375

教育政策引发的争议

2022/08/04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谢诗坚

前首相马哈迪于728日应邀在重塑马来政治叙事圆桌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马来人若要进步就不能把本身的问题怪罪他人,包括要求消灭华文学校。他说,如果多源流的学校被关闭了,马来人的水平依然停滞不前,那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改善国民学校的教学制度才是优先的事项。

马哈迪这一席话包含了三层意义:其一是不反对其他语文学校的存在。这是马哈迪比较公开和明确地不反对其他语文学校的存在。但他的宏愿学校建议,让不同源流学校在同一个校园上课,也得不到回应。

按照马哈迪的说法,他一向以来主张各民族的学生在一个校园内上课和生活,这样才能让各族学生一起成长。

退一步来说,马哈迪认为,即是三种学校(华校、泰米尔校及马来学校)共同在一个校园,也未必得到其他种族的认同。例如他在2018年第二度拜相后,依然主张宏愿学校是最好的安排,但同样受到董教总的反对。

其二是,回应了一场官司的判决。

2019年时,半岛马来学生联盟和大马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入禀法庭,要求宣判华小和泰米尔小学违反联邦宪法第1521)条文。

吉隆坡法官在2021129日下判词时说,起诉方不应再提出上诉,因为华泰小有法定地位。

董教总也针对判决发表文告形容为标杆性的判决,也是华教的胜利。

接著在2022529日,吉兰丹哥打峇鲁高庭也裁定华小和泰小是符合宪法的,因而判决大马穆斯林教师联盟(i-Guru)等组织败诉。董教总希望此案了结后,争议告一段落。

英校改制

对此,马哈迪再度澄清他支持宏愿学校并没有指示关闭华小;反之,他认为三种学校可共用同一个校园,但有家长批评这类学校流于表面而没有促成团结的目的,几乎所有的马来学生都只跟马来朋友互动。

1970年代英校改制前,原本英校有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入学,但当改成国民学校后,华人就开始从英校转入华校。就我们所知,马哈迪于1974年被委为教育部长后,他是在1975年将英校改成国民学校,引致大批华人家长改将子女送进华校。本来有一半华人在华校就读,有一半在英校就读,但在改制后,华人家长竟然有高达95%将子女送进华校,理由是在华小,子女可受三语教育。

其三,根据马哈迪的说法,我们倒是觉得他所指的教育的失调与前财长达因所说的教育失败有异曲同工之妙。达因在711日接受访问时说,马来西亚教育的失败也造成很多问题。其中在80年代引进宗教课程,也在这方面花费很多钱。他认为教育的问题也造成贪污泛滥,而且政府为了选票也聘用很多公务员,现在有160万,若再加上他们的家人,人数可高达500万人,是一股不可忽视力量。

再者,必须录取更多的公务员,以缓和失业问题,教育的失败也使到财政状况欠佳,根据官方说法,到了2030年,马来西亚光是还债一年就达到2000亿令吉之巨。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出了大问题。我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教育政策脱离现实。在我国有300多万小学生,有8000馀间小学,又有200多万中学生,也有近两千间各类中学。接著又有100万人在大学/大专院校念书。这100万大专生在毕业后(或3年或4年),他们也不容易找到喜欢的工作。如果说每年有超过20万人进入社会谋生,我们可有这么多空缺吗?

改革赶不上时代需求

一项调查显示,马来西亚虽然在高科技生产方面有所进步,但缺乏工程及电脑专才,因有超过6070%的学生念文商科,而少涉及理科。因此近年来,政府鼓励学生选读理科,以成为工程人才。因为马来西亚要成为“东方硅谷”,却大缺人才,除非快步追上,不然将会落在后头。

很可惜的,马来西亚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不能赶上时代的需求,我们培养那么多的人才却又派不上用场,以致得再拿另一个学位或再职培训以找工作,前后耗时56年,不再只是3年。

还有在教育上的改变,如取消小学及中学的公共考试,是否有助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可看到的是参加奥林匹克的数学与科学比赛,为什么马来西亚总是殿后?我们的3千馀万人口其中有60%仍需就业的,就不知道为何明知需要大批理科人才却造不出来。单看政府的2013-2025的教育大蓝图近年为何沉静下来就说明制度有问题,有必要再行检讨。

值得一提的是,因新冠肺炎两年的冲击和持续不断蔓延,又已造成教育上的多少损失?我们有计算过吗?真不知道政府在教育上如何大刀阔斧,用新制度迎接新的时代?

 

大马华文文学管窥

2022/08/02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孙和声

所谓华文文学,顾名思议是指用华文书写的文学作品,它不包括用其他语文书写的华人文学。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起源何时?有人认为可追溯到1815年,因为当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了一份现代中国最早的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这个“察世俗”是中文CHINESE的音译,其办刊目的在于用马六甲为据点,到中国传教。为了吸引读者,内容并不限于基督教内容,而是涉及颇广。1821年停刊后,又有人另创。其实,在同时期马六甲也出现了方言教学的私塾。既然有教育,自然也有一些文化或文艺活动,只是总体上言,华族文举的发展还得取决于人口规模及其居民的性质。

基本上,在19世纪初期,绝大部份华族皆是男性华工,且有很大比例是文盲,一直到约19世纪中期,才出现较具规模与正规的学校,进而为文化与文艺活动提供了基础。大而化之说,从19世纪后期,文艺文学活动便日趋活跃如马崙在所编的《新马文坛人物扫描》一书里(1991年)便收集了3223名文人,时间跨度从1825年到1990年。

只是当时文化事业不发达,作品自然有限,华文文学的兴盛主要还是在19世纪后期,如1881年出现了一份日报《叻报》(叻是新加坡简称,为马来文Selat,音译石叻的简称),这份日报撑了51年在1932年的世界大萧条中停刊。

《叻报》在1881年出版后,马来亚(新马两地)也出现了多份日报,特别是在20世纪后,报业发展兴盛,有人统计在1881-1941年期间,马来西亚出现了近百份大大小小的报刊,其中有不少就是地方性的。这些报刊多有一个特色,就是设有副刊,包括文艺版。

报纸内容的多元化也是当时中国主要报章的特色。本地报章也继承了这个特色。副刊的设立,大大推动了马华文学文艺的发扬壮大,也培养了不少文人。其中邱菽园是位突出人物,他本人在1888年创办了《天南新报》宣传康有为的保皇思想(即君主立宪制),他本人也在各报发表了许多文章,有人还称他为南洋诗宗或富裕文人。据知,新加坡称为“星洲”便是他最早创造的用语。

进入20世纪初,随著新式学校的出现,华语逐渐取代了方言教育成了华族的共同教学用语。这个媒介语的普及,更进一步的推动白话文学的兴盛,特别是在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后,马来亚的文人也跟上潮流,大力提倡白话文文学。

偏重中国侨民文学

从特质上言,1900-1941年的文学活动主题较偏重中国,可以称之为侨民文学。本来在1920年代中期也有本地文人提出本地文学文艺应具有本土色彩;只是,1930年代的中日战争打断了这个主张,使文学主潮流成了抗日援中的抗战文学。中国也出现了重宣传多过娱乐,重动员护国多过唯美主义的文化倾向。

二次战后,强调文艺文学创作应著重此时此地,反映本地现实主张又再次出现。只是1948年的紧急状态时期,又使文学活动陷入低潮。1950年代初,具兴起了反黄反灰色的运动。这个反黄也夹带了反殖民的色彩。

1955年《蕉风》文学期刊的出现为马华文学注入了新风气。《蕉风》期刊也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新动力。大体上1919-1960年是写实主义兴盛,成为主流文学思潮,而1960年后,具是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文学并驾发展的时期。

所谓写实主义,是指一种基本上以社会为主义的文学路线,著重表达社会生活现实,关怀大众,是种社会意识很强的路线,易使人与社会主义联想一起。易言之,大体上是种较批判性的文学路线,它的产生自有其历史时代背景,如多难时会更重动员。

至于现代主义文艺文学,则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可以说这是种旨在创新求变,也较富流动性与不定性的创作路线。若要简化之,大体上可说,它较倾向为文学而文学,和个性的发挥,不那么注重社会现实大课题。在1960年代,写实主义者便说,现代主义作品充满洋味,不好理解,唯美缺乏关怀大众的情怀。不管如何,进入1960年代后,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皆成了马华文学的主流,也各有其成就,淡化主义对艺术之争。

1960年代开始,由于不少大马华族到台湾求学,也在台湾谋生发展,有些人还在台湾文坛扬名立万,获得文学奖。1970年代后,大马的文艺青年人数虽递减,可文学作品则出现更多元化的势头,如微型小说,女性书写,乡土文学,城市文学等。

文学小众市场

尽管难以靠文字谋生,业馀写作人还是层出不穷。不少报章,华团与个人也出资赞助文学作品的出版,如雪隆双福会馆便赞助出版了几十本文学作品。文学虽是小众市场也有诸如《有人出版社》专门出版文学作品,不仅出版新作也出版有价值的旧作,如威北华(鲁白野)的选集等。此外以商养文也成了一个可能出路。

虽说华文并非官方语文,马华华文文学也没纳入国家文学范围,可华族依然有人奋发有为,奋斗不懈地推动马华文学,成了华文写作人协会颁发马华文学奖以鼓励和表扬有成就作家,如方北方,曾出版马来亚三部曲长篇小说《树大根深》、《枝荣叶茂》、《花飘果堕》等多部小说;姚拓、韦晕、云里风等老一辈得奖人。

这些均突显出虽然社会日趋功利化,有股票理财,风水发财的书尽管风行,可小众的文学依然有生存馀地,功利中依然保留一些文化气息,不至于完全成为文学(文化)沙漠。

有文学创作便也有人搞马华文学研究如我们写作人马崙便编了多本有关马华文学作家与作品的书。国外如中国也有人搞马华文学研究如黄万华所著《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一书。

大马华族很重视华文教育,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华文教育,也有约九成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因此华文文学其实是有一定市场的;问题反而是阅读风气不盛。只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从小培养起。因此,儿童文学也有一定市场,专事儿童文学的作者也不少,如马崙便是搞史料整理也创作多本儿童文学。

大马是多语国家,要保住华族文化与语文,从小学做起是根本。华小不保,华中,华文高等学院也将断掉生源,这个根本必须保住。

 

教育风景线

2022-08-01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王桢文

每年进入农曆七月,正是庆赞中元节盂兰盆会时节,我的学校发起师生爱校筹款运动,这是行之多年的校园传统,在大山脚地区华社已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现象,独具特色,值得跟大众一提。

这项师生爱校筹款运动始于1987年,去年因疫情严峻而停办一年。这场筹款运动的特别之处,就是通过师生向公众人士劝捐,当公众人士捐赠10令吉,校方回赠一张彩票,乐捐20令吉者,则回赠两张彩票,以此类推。

前几天在学校集会上,我跟全体师生说起这项筹款活动的意义,首先指出学校选择在中元节盂兰盆会发动师生爱校筹款,也让大家认识中元节和盂兰盆会结合在一起的意义,两者都具有强调孝道精神和社会关怀的文化内涵,因此有必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念。

独中强调生活教育

其次是让学生体验实际生活,学生在筹款过程中,需要面对大众,他们要如何向大众表达爱校筹款的意义,并徵求到人家的支持,从中学习到待人处世之道,这也是独中非常独特的生活教育理念。再次是通过爱校筹款运动,让全体师生都理解他们都处在建设学校的行列之中。

独中是民办学校,校园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仰赖大众一分一毫的捐输才得以实现,每个人都是学校一份子,协助筹款来建设学校,并从这个角度去实践爱校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方式也只有独中才有。

最后,就是通过筹款为学校减轻经济负担,让全校师生了解独中是华人社会传承华文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自从有独中以来,至今已超过六十年,这支民间教育系统就是靠自力更生的办法来筹措办学经费。只要华文教育还有存在价值,华社就坚持要把独中办好。既然独中是民办教育,不是国家办的教育,就必须靠大众来支持。

华教自力更生

因此,一场筹款运动,融合了多个方面的教育意义,全校师生在爱校筹款期间,大家分工合作,尽力去达成各个班级的筹款目标。学生从筹款中学会许多道理,并同时帮助学校发展,成为建设学校的积极分子。

当然,这麽多年来,校方还是会面对一些社会人士的质疑和挑战,但只要了解发动筹款运动的意义是庄严的,就有正能量,必定获得人们的尊重和支持。

 

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2022/08/03  光华日报/评论

文:胡栋强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称,有39万名或72.1%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无意继续升学,而选择进入职场。这个报道表面上只是玻璃市大学所进行的调查,但实际上,这项调查说出了我国教育的失败,我国政府尤其是教育部必须加以关注。

我们都知道,国家如果要富强起来,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一个国家的科研是否做得好,是这个国家是否先进和富强的重要指标,全世界所有成功的先进国,其科研都很出色,而这方面如果要成功就需要大量的顶尖人才。

但今天,上述调查指大马有超过7成中五毕业生,不打算升学,而是选择当网红、开电召车或送外卖。看到这个数据,不会让人感到担忧吗?如此的情况恶化下去,未来的马来西亚你敢想象吗?

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我想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应该和我们的教育有关。政府是否应该检讨我国的教育方针,为何中学毕业生都认为当网红、开电召车或送外卖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不是其他领域的工作。

当然,我必须强调,当网红、开电召车或送外卖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行行出状元,我也很尊重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士,而且他们是用汗水,努力打拼下得来的回酬,尤其是开电召车和送外卖,他们的工作是很辛劳的。

但是,如果绝大多数青少年都选择中学毕业后投入当网红、开电召车或送外卖,而不愿意继续升学或投入其他领域的工作,我担心长期下去,会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市场严重失去平衡。

面对这方面问题,我的看法是教育部须深入研究为何逾七成中学毕业生不升学的问题,并联合人力资源部通过职业培训,正确地引导离校生投入职场,因为这个情况如果恶化,肯定会打击我国人力资源供应,进而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

说到我国教育问题,我也关注到,我国的各州华小出现学生人数普遍下降问题,而且,据我的了解,这个现象也出现在槟州,部分州内华小的学生人数严重下跌,这可能是华裔人口全面下降所导致,但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少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而不是华小。

槟州政府在民政党执政期间,成立了槟州政府华校事务委员会,全力协助华小发展,而希盟执政后也保留这个委员会。我认为,除了提供拨款给华校提升基本设施外,这个委员会也是时候召集教育界的专家们,一起研究如何提升华小的竞争力,让华小成为家长们的首选,避免华小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州政府应该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地解决,除了硬体设施,也应该协助华小软体设施的提升,让他们有足够的竞争力与其他源流学校,包括国际学校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