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388

独中募款的新方向!

2022/09/20  星洲日报/社论

办教育不容易,尤其是独中,短暂的时间不容易看到成果,是亏本的生意;所以必须抱着“投资兴学”的精神。

永平,一个3万人左右的山城。镇上及周边地区的民众、乡团、校友,在过去短短的5个月内,合力为永平中学募得3千余万令吉“校务发展及教育基金”,其中永中董事长,企业家马文清及其兄长马文明,两人一次性捐款2000万令吉,之前更捐出18.3依格的土地,作为有65年历史的永平中学迁校之用,这是毕业校友在事业有成后,落实《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三致千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企业家善尽社会责任的典范。

诚如交通部长魏家祥所言,马文清兄弟白手兴家,从“赤贫家庭”到打造遍布全球一贯化作业的纺织工业集团,集团是全球同行业的领航者。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两兄弟数十年来一直低调的投入公益事业,经营企业的慈善家当如是。

回顾大马独中百年发展史,我们查了资料,永中一次募款金额逾3千万令吉是空前的创举,但绝对不会是绝后,深信全国63所独中也一定办得到。当一个几万人的永平小镇打着“10令吉不嫌少、1000万令吉不嫌多”的募款口号,就能达成涓滴成河的效果,何况吉隆坡、新山、槟城等一级都市的独中?

独中百年走来不易,靠的是华人对华文教育的坚持、华团凝聚华人社会向心力、华文媒体对中文的推广,各个领域扮演好角色,努力呵护华教发展,才得以收获华文教育在大马开枝散叶的成果。

华文教育发展百年,靠得是五、六代人的薪火传承,这间中只要有一代人脱节,华文教育的推广就会面对断层危机。所以,我们代代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勇于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与挑战,在坚持历代先贤兴学精神的同时,办学理念、硬体设备、师资素质、课程规划,更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永平中学正循着这个方向前行。

办教育不容易,尤其是独中,短暂的时间不容易看到成果,是亏本的生意;所以必须抱着“投资兴学”的精神,凡是能持之以恒,必将培育接棒华教薪火相传的社会英才。

华人很重视教育,1920年代,陈嘉庚“毁家兴学”创办厦门大学。他曾说:“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奔走海外数十年,身家性命不足为念,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

陈六使于1953年效法陈嘉庚的办学义举,创办中国以外地区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今天大学不复存在,但他一直是侨界的骄傲,必将名垂青史!

华文教育的发展并非一路顺遂,1961年华教面对改制危机,当年官方推动改制的宣传版本包括,改制后学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学华文;董事部不必为经费操心;学生学费减少,减轻家长的负担;改制后学生有出路。但这个减少“学习华文时间”的倡议,不受华社的接纳,于是19611021日,在华社和反对党激烈反对下,国会通过《1961年教育法令》。

之后,维护华教的先贤不断反对教育法令,包括林连玉、沈慕羽、林晃昇、胡万铎……直到今天的陈大锦,人数以千计;出资兴学的企业家也不计其数,郭鹤尧、杨忠礼、陈凯希、李深静、李典和……到今天的马文清。只不过今天依然有许多独中缺乏资金而面对经营困境。所以企业认养独中,似乎是独中求存的另一条出路!

独中也不一定只仰赖企业家的支持。台湾有一位被称为“平民教育家”的王贯英(1906年-19981215日)老先生,有“现代武训”之誉,他为了穷人家小孩有书读,退休后就靠拾荒(捡破烂)换钱,将微薄收入购书兴学,今天的台北市还有“王贯英图书馆”以纪念这位已故的现代教育家。

至于武训(1838125日-1896423日)则是清末的“乞丐教育家”,非常贫困,但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一条路子,他终身行乞办学,身边不留分文,是为平民群众办学的先行者!

今天的台湾台东市,也有一位陈树菊老太太,一辈子卖菜,将所有所得捐做公益和学校。她的“纯粹利他主义”曾获得《时代杂志》颁于年度百大具影响力人物。

办学的事人人都能参与,只是这一小步必须跨出去,《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中的发展不就是靠众人之力走到今天?

马文清兄弟的义行只是开始,相信会带给国内企业家或民众启发,永平中学的成功典范,深信能遍地开花!

 

独中拨款论念群

2022/09/2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陈福星

民主行动党教育课题发言人张念群920日向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发难,要政府对华教表现出诚意,即刻发放2022年独中拨款。

张念群之能言善辩,乃众所周知,论口才,行动党女将无人能出其右;此番为独中拨款“仗义执言”,且剑指首相大人,相信很多人会忍不住竖起拇指,给个大大的赞。

在庄严的法庭,证人供证前,都会宣誓说,自己所讲的全部都是事实,而且是事实的全部。

是的,张念群指2022年独中拨款还没发放一事,讲的的确是事实,但是不是事实的全部,或许就见仁见智。

据悉,916日上午1030分,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与董总及全国独中代表举行线上对话会(Zoom Meeting)时,就当场宣布,2022年的1500万令吉独中拨款,将在23个星期内,直接汇入学校董事会户头。

消息不胫而走

魏家祥当时还说,各独中所获得的款额,将与2021年相同,而董事会唯一要确保的,就是所提供的户头号码正确无误。

据了解,马华是为了避免出现最后一分钟的不利变故,为了万无一失,才决定将其与董总和独中的对话会秘而不宣;然而,世上本就没有不通风的墙,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哎,说到这个节骨眼,贵为古来国会议员的张念群,究竟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吗?

这里,让我们来讲3个“假设”。

假设一:张念群自从没当教育部副部长之后,跟董总及独中的关系已越走越远,所以根本不知道魏家祥跟董总等人对话的消息。

假设二:张念群确实知道相关消息,她之所以“抢先”在消息广传之前,发文告促请首相依斯迈马上发放独中拨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邀功,想在马华的苦劳身上抢功劳。

假设三:在下所得悉的消息原来是假的,魏家祥根本没跟独中等人对话,拨款即将发放的消息是虚造的。

看官们,3个“假设”,您认为哪一个才是真的?

 

独中亟需数理专业师资

2022/09/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余宗发

今天,全马的独中依然存在找不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专业老师来任教的现象,即使是历史悠久的名校,也不例外。但三所由华社所办的大学院校里,竟然没有一间院校能普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系,以培育独中奇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的师资。

传统的四维八德固然是华社的核心价值所在,但华裔若想在这以AI、互联网、元宇宙等为发展导向的时代里不被淘汰,则非掌握科技不可,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就是掌握科技的基础。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初中部是独中生将来能否发展自己、建立将来学习基础的阶段,华社的民办院校,固然负有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身为独中大家长的董总,焉能不设法为独中提供良好、学有专长的理科师资,来为他们启蒙和解惑呢!

华社若要解决独中理科师资不足的方法与途径有两个:

一、在华社的民办院校里普遍设立理学院,广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系,以培育独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师资。办法可分为:(一)先设立硕、博班以培育院校里有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方面的师资。(二)聘请校外具有硕、博学位,且又有讲师以上资格和学术著作的学者来校担任各科系的老师。

二、培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种子老师,为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系的毕业老师做全面的课前辅导,以减轻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老师备课的负担;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推广线上教学的期间,董总更应利用这机会聘请独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老师和学者将这些教材全部编成教师手册,以利教师教学,进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补救这种长期理科老师不足的现象,大马华社所办的院校,至少要有一间以上的学校,设立理学院来有计划的培育独中的理科教师。

 

秀才人情纸半张

2022-09-20 明日报/评论.

~作者:小黑

我在书房抽屉搜索半天,终于选出自认得意的两幅书法。

自从退休后,我开始真正动笔习字。之前因学校事务繁忙,每次想提笔都没实践。说实在的,这真是有点过意不去。家裡笔墨纸砚全部备齐,非常方便,我想我应该是懒惰吧。找藉口厉害的人也会不好意思,时不时就翻翻家裡的书法册。

说到书法册,90年代我随口说一句,我喜欢书法。朵拉每一趟到中国,必定为我抱回一大箱。几乎所有名家都在内,单是乾隆皇帝的《三希常法帖》就有不同出版社的2套。最为珍贵的是北京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古今碑帖集成》。这是根据1944年上海大众书局版本影印的,合装成968册出版。

名家境界心之所向

包装精美的68册碑帖睡在我的书架上多年,拥有欲发作的时候,偶尔打开看看,自己觉得很满足。但看碑帖和自己动手写字仍是不一样的。

喜欢的书法家太多了,看的时候觉得不得了的好看,自己写的字不欲观之,也不敢说是临摹哪个名家,真怕比如写了兰亭序,被王羲之知道,会爬起来骂我。

但我还是也非常喜欢自己的书法。别人问我临摹谁呀,我说小黑体。

要去新加坡见老同学,我就选了两幅小黑体书法带过去。

当时心裡也有点忐忑不安,虽说老同学,可他们都在新加坡变成公民了,这麽久没见面,就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喜欢。

写字送老友

没想到踌躇满志的心情,竟让两个老同学更加放大了。先到我酒店的耀祥,是大公司老板,长年在中国行走,对书法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把两幅书法拿出来时,他马上拿走那幅“观自在”。

他说新房子已建好,正在装修,一定要把这书法挂上。上一回我到他三千多方尺的豪宅,他的客厅就挂著一幅新加坡名家吴耀基的行草,我非常喜欢。

耀祥还加了一句:“书法写得真好,果然是数学系的!”

这句话充满玄机。我到现在也想不到是在暗示什麽?从小我对书法饶有兴趣,主要是父亲的影响。现在我家门口挂着的堂号“颍川”就是父亲自己写的。当年他在小镇也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家呀!

另一个同学水源到得慢,只好没得选择的把“心无挂碍”拿走。

这回新加坡行,我深深体会到“秀才人情纸半张”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