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581

教师大调动冲击学生情绪

2024/10/0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创荣

虽然说教师调动属于正常行为,也是教育局的权力。可是像柔佛巴西古当超过百名华小教师,在同一时段内被集体调动,却是极为罕见的事;甚至不夸张的说,这还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尤其是在柔佛再也华小,一次性调走34名资深教师,引起各界关注之外,也引发社会人士和家长不满。大部分人都对这种大规模且极不寻常的教师调动存疑,不少人认为此举可能对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层,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如前所述,教师调动在教育界并非罕见,正常情况下是为了优化资源分配,包括诸如解决学校人手不足或者是调任升级等。然而,此次巴西古当区的教师调动事件,显然超出了正常的调动范围。过往调动通常是逐步进行的,涉及的教师人数也相对较少。

而此次事件中,超过百名教师同时接到调职通知,而且有些只是平调,让人觉得这是一次纯粹的教育界“大洗牌”。

这种大规模的调动,也无疑打破了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给师生之间的关系带来了突如其来的挑战。需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信任、默契和教学模式,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替代。如此多教师的集体离开,势必对学生的学习和情感,带来心理上的震撼和影响。

另一方面,此次调动引起如此大的反响,除了“规模巨大”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调动的时机。在学期接近尾声,甚至正值考试期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显然不合时宜。这是因为学生们正处于学年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学术还是心理层面,他们都需要稳定的环境来适应即将到来的学年结束和考试压力。突然的大批教师调动,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了极大冲击。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尤为深厚。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因为喜爱的老师突然离开而情绪崩溃,甚至在学校哭泣。这种情感上的失落和不安,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仅次于父母的重要引导者。突然的大规模调动,必然对他们的情绪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和学校管理层都对教育局的调动安排提出了质疑。其中包括调动的时间段,以及一些资深教师只是平调而非

晋升调动。这种缺乏合理解释的调动安排,也让教师群体感到困惑和不满。一所学校同时出现多位资深教师的调职,必然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短期下降,也给新调入的教师增加了适应压力。尤其在没有清晰调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决策无疑引发了更多的猜和不满。

至于其他连锁反应,还有学生情绪和学习进度受到影响,家长的信任感被削弱等。因此,如果教育局不能及时做出合理解释并调整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家长的不满和抗议,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声誉。

此外,教师群体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冲击。如果资深教师频繁调动,且调动的合理性不足,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导致原本就已经师资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新调入教师需要时间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短期内学校的教学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此次华小教师大调动事件,已经给各方面造成显著冲击。对此,教育局有必要及时向社会提供详细解释,明确此次大调动的原因和必要性,才可以避免公众的进一步误解,并尽量减低事件可能少对学生和教师引起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华小教师大调动事件,已经给各方面造成显著冲击。对此,教育局有必要及时向社会提供详细解释,明确此次大调动的原因和必要性,才可以避免公众的进一步误解,并尽量减低事件可能少对学生和教师引起的负面影响。

 

拥挤的独中

2024/10/0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傅文耀

近年来,独立中学(独中)爆满现象已成常态,尤其在雪隆地区,独中学位供不应求,家长们趋之若鹜。他们都想为孩子们找到最好的学校,为孩子们未来的前途铺上康庄大道。然而,这些学生正面临着另一个更加隐秘却致命的问题:当校园内学生如蚂蚁般挤在教室上课时,谁来关注那些情绪濒临崩溃的孩子?最近某独中住宿生寻短的事件,正是一个让人痛心的教训,点燃了整个华社对独中管理的激烈讨论。

站在独中校园,目之所及,皆在朝最高、最多和最大发展。学校每年不断筹募款项建大楼,新楼拔地而起,班级人数屡创新高,连操场上的人群都愈发密集,甚至好几次,吉隆坡某独中周会都成了网上热门话题。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辅导处,屈指可数的辅导老师和成千上万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老师每天疲于奔命,仿独中作为华社的教育磐石,不仅要为学生的学术成绩负责,更要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下心机。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一点,类似的悲剧只会一再发生。

家长们爱说独中的“纪律严明”,老师“用心负责”,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名校背后的冷酷真相:在这样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情绪脆弱的孩子成了无声的牺牲品。他们可能因学术不达标、人际关系困扰或其他压力陷入情绪问题,而这些,往往被忽视。

作为一名前独中老师,我亲眼见证了这数十年来的变化。资源被大量投入在建设高大上的硬体设施上,扩建校舍、操场等,却忽视了对“软体”建设的投入——教师与学生情感的联结、心理健康的辅导,这些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了预算中的小不点。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捐款,全用在看得见的建筑上,而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渡过情绪难关的心理辅导,却始终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那些情绪崩溃的高风险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在学校里孤立无援。青春期本就是情绪波动的高峰期,住校生活的孤独感和适应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当这些孩子伸出求救的手时,谁能接住他们?当悲剧发生后,学校确实组织了体面的送别仪式,但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如何避免下一次悲剧重演?

设想一下,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减少到合理水平,如果每位辅导老师负责的学生数能控制在几百以内,如果每位教师都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业培训,是否就能早些发现那些挣扎中的学生?遗憾的是,在当前的独中环境下,这些设想显得遥不可及。

少建几座大楼,多配几位辅导老师,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才是真正能拯救学生的措施。独中作为华社的教育磐石,不仅要为学生的学术成绩负责,更要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下心机。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一点,类似的悲剧只会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华社终于意识到,最值得投资的不是那些钢筋水泥,而是学生们的身心灵健康。

这不是空话,是每一位关心孩子未来的人都应深思的现实。

 

学术严谨何在?
——评张国祥教授“华小生不聪明”言论

2024/10/04  中国报/评论

~作者:刘彦运

当人们对学术界抱有一种谨慎、精确、且基于数据分析的期望时,总有那么一些学者敢于突破这些“枷锁”,选择一种更为简单的表达方式——“信口开河”。最近国立大学的张国祥教授在公开场合批评华文小学的学生虽然学习了多种语言,但只精通母语,马来文和英文水平不佳,因此“华小生不聪明”。这一结论毫无严谨的数据支持,也毫不意外地引发了广泛争议。

不知道张教授在发表此番言论时,是否是为了进行某种“舆论实验”,以测试社会各界对这种空洞指责的反应。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确实达到了目的——公众的强烈反弹不期而至,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家长,纷纷对张教授缺乏依据的论调表达了质疑。

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也在记者会上严正指出,张国祥在发表此番言论时,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可信的统计数据或事实依据。作为一名教授,这种欠缺基本学术严谨性的行为确实令人失望。

众所周知,学术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无数据则无发言权”。显然张教授暂时忘记了这一原则,或者说他选择忽视它。

非华裔就读华小

张教授无法提出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笔者却有数据来反驳他的论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家长选择将他们的孩子送入华小就读。

根据统计,全国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比例已高达20%。这些家长显然并不认同张教授所谓的“华小生不聪明”之说,否则他们为何要选择这种“低质量”的教育环境呢?这些家长看到的,或许正是华小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多语言教育的优势。然而,面对这样的趋势,不知张教授作何感想?会不会在他眼里,这些非华裔家长也是在做“错误的决定”?

更为有趣的是,张国祥对华文教育的不满似乎早已根深蒂固。他过去也曾多次发表类似的偏激言论。显然,他对华教持有敌视的态度。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让张教授对华文教育如此不满?难道是华文教育的成功让他感到威胁?还是他认为自己的学术地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维护?

无论如何,张国祥教授的言论不仅仅是对华小学生的不公评价,更是对学术严谨性的亵渎。一名教授的责任在于通过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论点,而不是凭空捏造。作为一名学者,他应当更加谨慎地运用自己的言论,因为他的言论不仅影响着公众舆论,也影响着对教育系统的认知。

呼吁引以为戒

总的来说,张国祥教授关于“华小生不聪明”的言论暴露了当前部分学术人员缺乏学术道德与严谨性的现象。我们呼吁学术界应引以为戒,在发表意见时务必基于事实与数据。毕竟,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像张国祥一样随意发言,那么我们整个社会的学术氛围将何去何从?

或许,真正需要反思的是那些随意发言、不负责任的学者,而非那些勤奋学习、力图掌握多种语言的华小学生。

 

为什么只有念华校的华裔生不太聪明?

2024/10/0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翠娴

国大民族研究所教授张国祥日前说“在华校就读的华裔学生不太聪明,虽然学校教三种语言,但他们只擅长母语,甚至连英文和马来文都不怎么擅长。”

他的这席话引起哗然和不满,当然也引起舆论和挞伐。我相信同在华校毕业的友族同学听了也会被触怒,毕竟同为华校毕业生,教授这席话谁听了会愉快?

况且,说“华校华裔生不太聪明”是能有效促进种族和谐,还是能凸显出教授特别聪明呢?

我比较好奇的是,当张教授提出这番言论的时候,是不是想着华校是没有其他族裔学生就读的呢?所以才会说出那般欠缺逻辑的话?

华校华裔生有没有比较不聪明、国语是不是比较差,我想这见仁见智,毕竟每一所学校,管他什么源流,学生学业成绩和语文掌握能力总会参差不齐,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不一样。

华校华裔生有没有比较不聪明、国语是不是比较差,我想这见仁见智,毕竟每一所学校,管他什么源流,学生学业成绩和语文掌握能力总会参差不齐,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不一样。

以我个人为例,我的国文成绩就比我的华文好,而我恰好就是华小生,但我不认为自己因为是华小生所以比较不聪明,虽然也没有很聪明。

然而,又是凭什么要用语文掌握能力去评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呢?

当年学校里成绩名列前茅的,正好就有一位巫裔生叫花哈娜。我是在1995年进的小学一年级,当时班里就已经有几位友族生一起学习了。

而随着时代变迁,华裔生育率下降,很多华校的友族生占比例在这些年来都只有增没有减。

以森州为例,芭蕾新村华小就有60%的学生为巫裔生,就连家协主席也是巫裔家长。

这所华小虽然设在华人新村里,却是附近巫裔家长给孩子上学的主要选择之一。

很久之前因为采访的关系,我有机会和该校的一些巫裔家长交流,才发现尽管大部分都没有华文基础,但却还是把孩子都送到了这所华小。

根据他们当时跟我分享的原因,主要为学校的地理位置靠近住家,接着就是既定印象中华校教师更为严厉和勤奋、华裔生好胜心较强能促进孩子的竞争力,其他的理由,还有中文是全球第二广泛使用的语言,家长希望孩子们早点接触更好掌握,日后有更多的机会。

我记得当时问过的其中一名巫裔家长,把3名孩子都送到华小,他们沟通的时候,他和妻子会不会觉得格格不入或者怀疑他们在说自己的不是?

他当时直言,一开始的时候,排行第一和第二的孩子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掌握华语,放学回家还是会以华语沟通,他当时确实觉得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干预,而两名孩子有时候为了多练习,还主动教他华语。

到了家中老幺入学,他和妻子发现,原来随着参与孩子们的华语学习,他们也开始听得懂孩子们说的一些词句。

询及中学会不会让孩子继续到华校学习,他说全看孩子们的意愿,但要靠近家的中学,那里只有国中,然而国中也有华文课,若孩子坚持要学,他相信还是有办法的。

我的身边当然也有把孩子送往华校的友族,这包括了印裔和巫裔,她们之中有的甚至是独中生,曾到中国留学。

在我看来,马来西亚的各族其实很和谐,即便各族都还是有一些看起来思维极端的人士,但也只是极为少数。很多时候,种族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其实都是来自一些政客,或者现在可以再加一个类别,那就是在不了解事情全面的情况下,发表不适当言论的学者。

为什么华校里不只有华裔在学习却只有华裔生不太聪明?那肯定是因为说的人本身就对华校华裔生有严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