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何止回校那么简单
2021/07/2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教育部上周宣布,学校预计从9月起分阶段复课。根据国家复苏计划(PPN),进入第二阶段的州属将允许考试班的学生回校上课,第三阶段才是非考试班的学生。
目前处于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的州属共有8个,即玻璃市、霹雳、吉兰丹、登嘉楼、彭亨、槟城、沙巴和砂拉越。政府表示进入第二阶段的州属不会再回到第一阶段,因此至少有8州的考试班学生,很大可能从9月开始回校上实体课。
至于要达到非考试班学生也能回到学校的第三阶段,必须要达到3个指标,即7天平均单日确诊病例少过特定指标、加护病房(ICU)使用率恢复至足够的水平,以及两剂冠病疫苗接种人口超过40%。
如今只有纳闽的两剂疫苗接种率超过40%,紧接其后是砂拉越和玻璃市,但是纳闽和砂州过去7天的平均单日确诊病例还未达标,纳闽过去7天(7月13日至19日)平均增35宗,其第三阶段的门槛是6宗,砂拉越平均增357宗,门槛为172宗。玻璃市虽已达第三阶段的7天平均病例门槛,但是第二剂疫苗接种率与40%门槛还有小距离。
若有州属或联邦直辖区在今年内进入国家复苏计划的第三阶段,政府会允许非考试班学生回校上课吗?家长是否放心孩子回校上课?学生是否有回校上实体课的需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7月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以“学校重开,不能再等了”为题,并表示冠病疫情打乱对学生的教育近一年半的时间对他们影响甚重,更指“学校应该是最后关闭,以及最先重开的场所”。
他们强调的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学校对弱势学生的重要性。这些学生可能来自贫困家庭,没有学校的营养早餐或餐点,他们可能这一年半来都没有吃饱,甚至没能喝上牛奶,他们可能在家受到身理或心理上的虐待,长期处于压抑环境,最普遍的问题则是没有线上学习或居家学习的设备与条件。他们在学习上被遗漏了一段,不能再被国家教育体系遗忘。
当然,另一边厢,国内每日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在如今全国总病例天天破万的情况下,一般家庭的父母不放心让孩子到学校去上课情有可原。因此,政府在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下,只允许考试班学生回校上课,一方面能解决学生对实体课需求的迫切性,一方面基于人数少和年纪较大,能确保校内的病毒传播风险更容易受到控制。
正因为考试班学生人数少与易于控制,这段时间是教育部和相关部门与单位的“黄金时期”,因为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除了能试验各校的防疫措施与标准作业程序(SOP)是否足够严谨,以及整体对学校发生病例或感染群的应对是否高效,也拥有空间和时间快速进行调整。这段时间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全国正在观望的家长对非考试班学生在国家复苏计划第三阶段回校上课的信心,包括对现任政府和教育部领导层的信心。
若要检讨教育部在上一次学校在疫情下进行实体课的应对表现,从我这位学校“外人”来看,就是一个“乱”字。虽然教育体系的“自己人”,如部长、副部长告诉你学校感染群的源头不是来自学校,或是到学校巡视时被学校所执行的SOP严谨程度所惊艳,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安定民心,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操心。
因此,教育部在此次学校分阶段开课时,必须比上次做得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具透明度。从现在起,能否定期公布各州学校教师接种首剂与次剂的进度、学校辅助人员如校工、食堂员工、学校巴士司机,还有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的接种率?
学校复课后,若班级出现确诊病例,是否还沿用之前关闭数天的政策?还是有更灵活的应对方案?校长是否有权力在第一时间宣布关闭学校或班级?教育部能否即时对外公布,或在网站更新各校的情况,包括出现几宗确诊病例,病例涉及家长或师生,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等。
学校复课时,教育部会否考虑让学生与家长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如让他们选择在家跟进教师的线上教学,或回到学校上实体课,毕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需求,以及家庭条件和设备各异。又或者落实“师生泡泡”措施,以便出现确诊病例时,更容易追踪或减少所影响的范围。
对于学校复课,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不能成为赌注,教育也不能被牺牲。这里的“教育”不仅限于学术与成绩,还包括了心理健康、软实力、社交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等等。这些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或许在得到正面的引导下,会成为学生受惠终生的能力,相反地,而若被忽略或受到恶劣影响,就会往负面方向发展。
宣导“我要当老师”
2021/07/16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许元龙
董教总及中学华文师资联谊会配合推动“我要当老师”活动,这是可喜的宣导并推动华青加入教师的行列。
教育部从2011年开始,召收独中生就读师范课程,但每年皆填不满20个名额。
第一年最理想有14人,次年下降至11人,2013年后分别是4人、2人、4人、4人及5人。
2018年仅剩1人,2019年回升至5人。2020年,在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与各华教团体宣导下,人数回升至11人。
这是一个令华社与文教界费解的问题,为什么申请教职的独中生人数如此偏低?是华青不喜欢当教师,还是他们认为当教师没有前途?或是教育部相关单位在面试过程中,制造“人为状况”让申请者落选?
华青不喜欢当教师之说完全不能成立,因为我国华小、国中、华中不是有许多华裔教师吗?独中更绝大多数是华裔,同时还是来自国内外的大专院校毕业生。
如果福利远逊于政府学校的独中,都能吸引大专院校生任教,有何理由独中生不踊跃申请政府师训课程,以成为合格中小学教师呢?
这或许可判断,许多有兴趣当政府学校教师的独中生,应是在面试阶段“面对问题”而不被录取,就如部份国中华青在申请师范学院的面试中,因“状况一样”而失败,或被分配到非他们志愿科目的组。
这个问题,马汉顺应积极在内部处理,让更多独中生有机会当政府学校的教师。
我国华小教师与国中华文科教师长久以来严重不足,肯定影响学生的课业,校园学习环境文化偏低,更让华文程度水平低落。
另一方面,华裔国中生对华文课热诚缺缺,导致越来越多华裔学生在报考大马教育文凭时放弃华文科。
长此下去,华小、国中或华中将面对华文师资短缺、行政人员青黄不接,让更多教职由非华裔替代,这不能说不是华教与华人的危机。
中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学好华文的前途将更亮丽。想想,当外国人皆勤学华文,想搭中国天和太空舱的欧洲宇航员都在恶补华文。我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炎黄子孙,焉能不捷足先登地跑在前头呢?
华社、华裔副教长、华教组织及家长应积极宣导“我要当老师”活动,引导华青进军教师行业,让华校、中华语言文化发扬光大,造福国家人民。
摸早贪黑的大马半岛和迟睡迟起的青春期
2021/07/1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吕子肇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处于身体高速成长、内部荷尔蒙混乱的青春期,他们应有的睡眠时间,按研究由于青春期荷尔蒙扰乱的缘故,相对会更迟入睡及更迟起床,是以青春期的迟睡迟起并不完全是孩子的习惯使然,而是青春期的生理特征。
丹中自2019年11月以来就开始推迟上课,目前是早上9点正式上课。由于缺乏可靠的统计的缘故,无法确切断定成效和提供可比较的数据,况且丹中九成学生为寄宿生,对其他独中本来就缺乏比较基础,但是按照反复几次的调查,学生的回馈是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和上课瞌睡的频率有改善。从我训导处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自2020年以来,本来长期是丹中课堂纪律课题中主要的上课睡觉问题,一扫而空。当然我必须申明,这是同时严抓学生晚上超过10点半必须睡觉和严管夜间违规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下得到的成果。
青少年睡眠时间有异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起于美国和中国,推迟上课时间已实施于美国华盛顿州和明尼苏达州的部分中学,成效非常,除了提高出席率、减少辍学率(这两者综合改善弱校成绩)、改善学生行为、情绪外,同时改善学生家庭亲子关系,并显著减少车祸率。夜用电子产品会抵消部分成果,青少年也会因预期而推迟入睡时间,但是所有研究总结来说,推迟上课后,学生的睡眠时长依然增长而享有前述成效。
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教育部已禁止学校过早上学,而新加坡和台湾的部分中学在数年前已经开始讨论并已推行。回看我国,我想先提出大马半岛地区自1880年5次调整时区以来,与实际太阳时愈加脱节。在1982年以后,与实际太阳时已经脱离1小时14分钟12秒,但半岛上的居民已经习惯摸黑出门上班和上学。人类过去理所当然在入夜后就睡觉,当时人工照明成本高昂,但1870年代起电流应用和电灯普及以后,夜生活开始成为正常。今天追个晚间九点新闻根本就不是件事,但在电气普及以前这是秉烛夜游的奢侈生活。
我们人类原始地需要符合实际太阳时时刻调整起居,但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过去的夜睡成为日常生活,大马半岛的青少年进入荷尔蒙的混乱期后,相对其他地区可能睡眠时间更为混乱。我们作为成年决策者应该要考虑这种现实,给予调整救济的机会。功利一点来说,中学生缺乏睡眠,造成白天的疲倦和专注力缺失会影响学习成效。建议董总应该收集各独中上下课时间,而丹中欢迎各位来洽询甚至联合推动推迟上课时间利弊的再研究。
爱华文.爱演讲.爱自己
2021-07-14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洪荣坚
由星洲日报“爱华文”工委会和马来西亚青年运动总会主催、 星洲日报《学海》周刊、青运总会口才圈、星级演讲培训中心联办的《爱华文.全国演讲大赛》正如火如荼进行。
《星洲日报》通过其中文媒体的影响力,这些年致力推广华文华语,所作贡献有目共睹的。
从“我讲华语,我考华文”、“拯救华文”运动,到现在的“爱华文”运动,很大程度有助提高学生对学习华文的兴趣,也一再鼓励中学生报考华文。
《爱华文.全国演讲大赛》的海选题目为爱华文、爱演讲和爱自己,这样的主题,不但让参赛者有机会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主题的设定也符合主办演讲大赛的方向。
希望通过这项比赛,可以让参赛者学习正面积极的态度,在镜头前展现自信的自己。
我们期待看到的是,各参赛者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演说”方式,分享华文的美好,让大家用新颖、独特的演绎方式,呈现精彩绝伦的演讲大赛。
我相信《爱华文.全国演讲大赛》的推行,有助提高国人和中学生学习华文华语的风气,并鼓励中学生报考华文。
我期待与大家能在这个富有意义的虚拟舞台上交流。
“华文情不灭”,就让这股学习华文的热忱继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