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越严,教得越虚
2021/11/23 中国报/学习
~作者:郭史光宏
“在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下,教育被格式化成为一系列标准化的数据,教育变成了应付上级单位需求的各种文书工作,逼使老师花绝大部分的精神与心力处理KPIs而不是专注教学,以致教育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老师失去教学的热忱。”——房怡谅《KPI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近日,各州中小学陆续回校上课。尽管大部分学生仍需轮流返校,但阔别多时的实体教学依旧叫人期待。距年终假期只剩短短一个月,加上分组返校的安排,每组学生的实体课天数大概只有十天。弥足珍贵的日子,该如何利用?开展有趣的体验式活动?补上落后的学习进度?培养自学的原子习惯?推敲斟酌之际,“标准统一评估”(Pentaksiran
Setara Standard, PSS)如平地一声雷,打乱了各方盘算。
根据官方指示,小学需要在11月28日至12月8日之间进行一至六年级的标准统一评估,科目涵盖:华文、国文、英文、数学、科学、道德和设计与工艺,其余副科则交由各校自行定夺。此外,部分州教育厅也拟定了各科的评估细目表(Jadual
Spesifikasi Item, JSI),让各校根据要求编订试题,还规定每科评估时间为一小时。
按官方说法,这项“标准统一评估”属于总结性课堂评估,旨在评测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的各科掌握程度,据此拟定明年新学期前的“补救计划”(catch
up plan)。表面上看,这项举措立意良善,有助老师了解学情,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家长和学生也能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相应调整。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首先,统一的细目表、规定的评估时间、纸笔的作答方式,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不管老师、家长或学生,相信大部分人马上就会联想到——考试。而联想到考试,就会牵动一系列机制:负责老师准备试卷,各科主任审订考题,各班学生应试复习,然后进入考试周,批改考卷,讨论试题,输入分数。可以预见,接下来近一个月的实体课,大概就耗在这些事情上面了。
另外,虽说此评估旨在摸底,无关竞争也无关问责。然而,放到现实文化背景之下,跑调几乎是肯定的结果。评估之后,各校需在指定时限内呈上学生成绩,方便县教育局综合统计。接着,县教育局上交州教育厅,州教育厅再上交教育部,供中央参考比对。按过往经验,攀比和问责肯定是过程中的必然。生存也好,面子也罢,谁都不愿示弱,于是又一层层压下来,大家心照不宣地制造叫人满意的数据。
其实,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拟定补救计划,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章?身处教学前线的老师,天天进班,天天跟学生在一起,肯定能用各种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本来就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本来就该发生在每一天的课堂,不是吗?除非,我们的老师不把学生的学习放在排序中最重要的位置;除非,官方认为老师的专业能力不值得信赖。
退一万步想,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占据老师排序中优先位置的是什么?官方的严格指挥与密切监督,又能有效解决老师专业能力的问题吗?循此思路,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其中的恶性循环:官方因不信赖而加倍监管,校方因监管压力而弄虚作假,校方的弄虚作假令官方监管持续升级,监管的升级又迫使校方以更多的表面功夫回应。大家在监控与应付中疲于奔命,谁还在乎专业素养?
大家都很忙,大家都很累,然而大家的焦点都不在“学生”也不在“学习”。大家都在怪圈里,忙,盲,茫。
中学母语班的困境
2021/11/21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野百合
中学教师对“母语班(Pupils’Own
Language Class)”这词,应该不会陌生。
我国的母语班由来已久,我在中学时是在母语班学习华文,长大后选择执教鞭,明年中即将退休,但母语班仍旧存在。但对教育部而言,这该是多么不光彩的纪录。
显而易见,中学华文教师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悬而不决,这情况与华小师资匮缺的困境不遑多论。
自己委实猜不透,教育部为何宁可每年拨款开母语班,治标不治本,也不培训足够的中学华文师资,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治标又治本,甚至避免问题恶化为痼疾,成了华社推动母语教育的重大隐患。在我国,华小在新学年伊始敲锣打鼓地寻求聘请临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同样的,中学母语班开始显露“有学生没老师”的窘境。一般上,邻校的中学华文教师或是华小教师是母语班的师资来源,惟随着校务繁重及缠身,许多教师自认兼顾不来,唯有舍弃执教母语班。
在中学,初中母语班编排在正课内,高中母语班则在放学后才上课,母语班处于“空窗期”一两年后,原本有意学习华文的学生难免意兴阑珊,最终放弃报读和报考华文,诚属可惜!
近几年,不少中学“转型”到只有上午班,预备班至中二班级不在下午上课了,这转变可谓牵一发动全身,直接打击母语班。
基于时间上难以调整,好些执教“下午母语班”多年的教师,只好忍痛地与母语班割断情缘,含泪离学生而去。
学生有兴趣继续接受母语教育,校方也具有资格申请开母语班,问题关键在于没有师资,这是母语班锥心裂肺的悲歌,亦大力地敲响了华社警钟。
据悉,母语班有幸获得增加津贴是在2000年,具大学资格者的时薪是60令吉。迄今,生活消费指数有增无减,惟母语班津贴保持不变,我想国内没有任何行业会有如此“畸象”。无怪乎,越来越少教师申请执教母语班,这显然与教育部忘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有关。
中学母语班的困境一箩筐,我认为是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独中生比国中生还更孝顺?
2021/11/22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十四光
最近总会听到一些人提起独中生比国中生还更孝顺的说法,说应该把孩子送去独中。
我想,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独中生肯定比国中生还更孝顺,但我们可以从“塑造学生品德”这一方面,看出独中与国中在教育上的区别。
在国中,学生鲜少被教导道德价值观。一般上在道德教育课时,教师教导的更多是较实际的社会知识,如政府部门的用途、非法外劳泛滥问题等,而非道德价值观。
所以,在道德这一方面,国中生比起通过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自己摸索,或与朋友讨论中学习的吧。
回想起小学时,教师都会借着晨读时间主持各种活动,教导儒家思想、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使是每周的周会,学校也会安排教师向学生灌输道德价值观的理念,这些活动看似小又麻烦,却在无形中塑造小学生的品德和品格。
虽然我不是独中生,但从校训上分析,我认为独中生应该比国中生还更常被灌输儒家思想的道理吧。
中化小学与中化中学的校训是一样的,即礼义廉耻。在我就读的国中,校训没有像“礼义廉耻”那样全面,它的意义更多是希望学生做任何事时都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成功。
其实,一个人孝顺与否,与他就读的中学没有间接关系,我们也不可以就此断定国中生就一定不孝顺。
中学生都是小大人,他们也懂得正确的道理,要不要行孝,全凭他们决定。学校能做的,就是一再提醒与纠正他们的道德价值观。这点,国中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跨时代的循中
2021/11/2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刘伟民副校长
循中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透过训辅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淡化“训”而突出“导”的观念来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而经过多年努力,学校营造了一个友善而和谐的校园文化。
小而活的校园空间——吉隆坡循人中学
迈入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教育不能忽视人性的发展和学生人格的养成,过度注重考试的应试教育,已不能全面且有效地培育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新世代的孩子,处于资讯快捷、知识爆炸的时代,只需在电脑上输入关键词语,按一个键就能获取资讯和知识,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吸引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注定要被淘汰。在教育这条路上,只有求新求变,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跨时代的循中,在教学上做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我们以素质教育为理想,以建设一个成功的校园为目标,通过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运作,配合科技发展,将科技融入教学,开展出更多创意教学方案,以改进传统教学法,促使老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者,改变学生传统被动学习的模式。以前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以小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更多地参与小组讨论(探究)和表达(发表)的学习模式。简而言之,学生不再是传统的接受知识、记住知识、掌握知识,而是能够亲身参与,主动学习,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育(德、智、体、群、美、劳)并重是独中的传统,除了这些,循中还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联课活动并重,以全方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理科科目,学生在课堂上吸收了理论知识,必须到实验室实践,亲自操作实验,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另外,联课活动是循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各种能力的重点平台。在这里,老师只是从旁指导和协助,社团的运作由学生主导,由学生管理,活动的举办、计划书的拟定、财政报告的订定等等,都是学生亲自参与。这些都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本校一直以来倡导的思考力、创意力、领导力、知识力、品格力、阅读力和国际移动力。这些都是带得走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
循中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透过训辅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淡化“训”而突出“导”的观念来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而经过多年努力,学校营造了一个友善而和谐的校园文化。在这里,学生和教师关系融洽,学校就像学生第二个家,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并能够获得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安心学习,必定能培养出足够自信。
在教育的大道上,我们尝试做出改变,只为培养出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做准备,更好地适应跨时代的社会环境,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