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424

 安华财案与华人华教

2023/03/0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安华财政预算案虽然没有太多振兴经济的新方略,政府提供援助依然是重点,然而辅助的方式和援助方向却有了不同的思维导向。例如对中小企业的辅助,是要你达到某些要求(如绿色环保等)才有可能获得辅助。而对土著之援助当然还存在,却已不是焦点。这是安华政府颇有政治远见的地方,但也必然会面对土权至上者的责难和挑拨,可以预料敌对阵营会指说安华是推崇左翼的阶级斗争,甚至扣以安华是服膺马克思和共产党理论的帽子。毕竟大马的主流政治用来攻击政敌的,不外乎种族(是否捍卫马来主权)、宗教(捍卫伊斯兰)和杜绝共产主义的滋长。仅靠这三招,就图以教化或煽动主流政治的民粹情绪,巩固其基本的票源及轻易操弄政治课题。独立数十年来,没有多少人敢以正面回应或挑战以上这三张政治令符。

然而,这次的安华财案并没有陷入特地去讨好一直以来以种族为诉求民粹派钱的游戏之中。其增税和减税,着眼点摆在阶级而非突显种族。这是一次很勇敢的举措,从某种(“烈火莫熄”企图改变大马政治生态)的“昌明大马 ”视角来看,实是“好”的现象。接下来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公正合理的执行力上。

安华财案不仅仅是一份属于“经济”的财政预算案,还牵引出国家发展的思维导向问题。它也是政治导向、文化思维的宏观议题。但若由此看“华人课题”,如同上述,华人华社的诉求今后恐怕也很难再从“民族权益”上考量,而必须回到左翼论述的基本点:阶级问题中去寻求解决途径和进行合理的诉求。毕竟,“华人”不代表正直和正义,也不应标签化为“全是受打压的一群”。因为这里面真正存在的阶级问题,常常是被种族议题所掩盖。

从阶级而不从种族看问题,这一思维导向似乎也意味着那些“马华”的,包括马华文学、马华文化乃至标榜“民族教育”的“华教”,也很难在新的大马政局里作为团结华社集体身分认同及权益诉求的符码。这不是更好或更坏的问题,毕竟“马华”和“华教”的政治资源和认同效应这些年来已被政客消费(如统考课题)得七七八八,已没有什么可以争取民心和谈判的筹码。而政坛上的马华公会也就更没有了其“代表马华”的政治舞台。随之行动党的“全民化”转型(淡化其“华人政党”的刻板形象)也变得更为“正当”和必要。

简言之,不管是不是“借”富济贫的财案,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那些“马华”的和“华教”的象征意义和权益诉求,其效应已越来越不受国人和政客的在乎。

“民族教育”或“华人权益”这种传统思维导向的诉求,其道路还真的越来越难走。能走的路也越来越窄小,甚至走没有路。

“华人”或“华教”的议题需要在讲求多元的“全民”和争取公平公正的“阶级”议题中, 寻求“昌明大马”的解决途径和进行全民“弱势阶级”的串联与诉求。

此外,感觉近几年下来,马华文学和马华文化的“受众”和民间赞助已不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热络了。70年代末掀起“华人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热潮至今已很明显在意识消散。随老一辈的赞助者一个接一个过世之后,强调“马华”的文学和文化的支持率及认同感已大为减弱,似乎越来越不能代表“马华”。

马华文学和马华文化的发展处境,是不是也和马华公会的困境相似呢?文学的和文化的“马华”还能有怎样的对话空间和议题?还有存在及强调的意义吗?为了什么还去强调其所以“马华”?大马华教之路何去何从?是要继续仅在“民族教育”和“华人权益”的身分认同思维中纠缠执着?还是要像台湾语境下重复操弄早已用得泛滥了的“离散”情怀?抑或直觉或不自觉深陷大中华圈网络大外宣以感染五千年伟大传统的风华,局限于单向“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论述中寻找自我陶醉的慰藉?还是在本土和全球的“绿色海啸”中惶恐得连跨文化的心也没有了?

“马华”之路,今后要什么走,也该是大家需要重新认真思考的时候了。但你要搞串联、讲说要对话,前提是“马华”是否有自家的主体性?

 

法迪拉跟进统考问题显决心

2023/03/0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慕容海

统考问题自希盟执政之后,一直兜兜转转在“技术”层面,总是和国家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法令等扯上关系,始终纠缠不清,如今突然来自东马的副首相要介入,和教育部长跟进,让人感觉仿佛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董教总等华教组织虽然坚持争取让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但民间很多人早已经对此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是独中生本身,也有不少表明不再在乎政府承不承认统考文凭,毕竟华社已经争取了好几十年,当年持着这张文凭的独中学子,许多甚至都已经从职场上退休了。几十年过去了,足以说明政府承认统考与否,都不能阻止独中生持着这张文凭闯南走北,找工作或继续深造。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统考文凭的含金量,以及独中生扎实的学术根基,让他们即使没有办法在国内深造或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也可以负笈海外,或到国外谋生。

当然,对于董教总等这些华教组织的坚持态度,华社是完全理解和明白的。这也是华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在大马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并开出美丽花朵的原因。也许一些独中生的“不在乎”,正是出自于对这些华教组织艰苦争取过程的怜惜吧。

如今对来自东马的副首相的介入,突然有一种打破了僵局的意外感。

法迪拉从东马的角度发言,已抢先占据客观优势,他表示了解华社强烈要求联邦政府及教育部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诉求,加上砂拉越政府已经承认统考,因此他当然支持联邦政府仿效砂政府的步伐,也能承认统考文凭。

在开宗明义阐明立场后,剩下来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法迪拉表示将进一步跟进这项课题,并会向教育部了解及讨论,为何联邦政府不能将统考纳入国家教育大纲的原因。

当然法迪拉不会把话说死,他表示只有统考纳入一些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才有可能被承认,这意味着政府必须与华教工作者进行磋商及讨论。弦外之音就是说一切将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如果法迪拉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事情自然就有新的进展。

当然大家愿意往好的方面看,法迪拉表示知道问题所在,但他依然会向联邦当局深入了解教育部不能承认统考文凭的背后原因,这显示他有处理问题的决心和意愿。至于他能否跨越半岛种族政治的牵绊,现在一切言之尚早,只能且行且看,期盼一切顺遂。

 

承认统考,尽头在哪里?

2023/03/04  光华日报/言论

~作者:巫伟强

承认统考最近又再度成为焦点,教育部长法迪娜重申,目前教育部无意承认统考。她说,此立场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1996年教育法令(550法令)。不同的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国家经济复苏,认为拯救国家经济和舒缓人民的生活压力,要比承认统考更重要,这个问题暂时放一边。

虽然教育部至今没有计划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不表示就跟民主行动党去年大选宣言的承诺有冲突。承认统考的挑战是什么? 我曾经多次提起,承认统考看是不难却很复杂,因为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备受马来学者关注的政治议题,政府在处理上,并不是想马上承认就可以承认这么简单。

承认统考有这么难吗?难在哪里,搞政治的心知肚明。难关在哪里,政治人物更是明白。如果说他不怎么复杂,今天你哪里还需要去争论承认,老早承认就不会像今天越拖越久。现在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本来很多人还担心,现在既然是火箭元老林吉祥的女儿,火箭全国主席林冠英的妹妹当教育部副部长,大家就放心吧。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更何况现在的副部长背景这么强,安心就对了。

去年11月,希盟公布第15届大选竞选宣言时,有提及在此承诺一旦执政,会继续争取承认统考文凭!宣言中没有像张念群当年那样,讲的娓娓动听,什么白纸黑字,一旦取得政权就会马上承认统考。结果?我不想再提了,因为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22个月,承认个鬼!国阵执政60年都做不到的,凭什么叫希盟一定要在短期间内解决?所以,我还是觉得希盟第15届大选宣言比较实惠,人家才执政3个多月,你就不需要那么“猴急”要他们快快承认。

承认统考的争议,让我想起目前相当火热的槟吉“租赁论”。挑起这事的吉打州务大臣沙努西坚持认定,槟城和吉打之间有租约。经常被提起的协议用字即“只要还有月亮和星星”(Selagi ada bulan dan bintang),事实是吉打苏丹并没有与莱特有任何协议,双方只有书信,而该字眼只是依据当时书信习惯,代表苏丹和莱特的情谊。他说,对外公开所谓“抵押协议”,只是双方讨论阶段的书信往来。

“统考课题”确实是本地华社最关注的课题,但不至于像以上所提及的租约那样,需要等到“没了月亮和星星”才会承认,虽然对于教育部长的谈话,华教分子有点担心,我倒觉得大家不需要过度忧虑。

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跟我们说,要对自己有信心。你看安华,1998年被巫统开除出党后都没有放弃要当首相,辗转接近1/4个世纪,从监狱出来再被关进去,最后还不是当首相了。如果你觉得安华是一个神话,倒不如当做是人生中的际遇。安华可以,有行动党加持的统考为什么就不可以?就再给他们一点时间去继续争取,国阵你们都可以等60年,什么也等不到,5年就不能等吗?

我们再看回希盟在第21条教育改革宣言中列明,希盟政府注重母语教育,并继续争取承认统考文凭。“继续”不同于马上,感觉跟当年张盛闻说的一里路很接近。马上的意思是立即。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也指在马的背上。只要处理不当,分分钟有可能会在马背上被摔下来,肯定很伤。

继续,相等于连续;承继,嗣续的意思。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只要希盟不放弃承认统考,只要林慧英连续下去民主行动党为完成的工作,不中断的关注和推动进程,承认统考是可以在假以时日里面完成的。假以时日就是很巧妙,意为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的话就便怎么样,一般是褒义夸奖。多用于客观描述时间的不紧不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承认统考不重要?

2023/03/04  星洲日报/砂专栏

~作者:詹亨敏

教育部长法丽娜在国会内重申,教育部至今没有计划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也没有义务拨款予独中。

很多人说为了团结政府现今的稳定执政考量,所以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不是当前重要课题。当独中生朋友都这么说时,我不知道,曾那么坚持要政府认可独中统考文凭的他,为何不再坚持?

纵观这几年针对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引发的争议,察觉此课题在很多华裔心中掀不起起千层浪,而是很平淡,并冷静看待。

承认统考文凭是属于学术性的考量,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请政治人物“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过去不断“大肆消费”独中统考文凭课题的始作俑者从来不是华社,而是政治人物与政党。

曾经大言不惭,拿着独中统考文凭课题当政治筹码的政治人物,别执政了就患上失忆症,甚至默不作声,轻描淡写想要淡化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课题。

这些年政治炒作下让华裔情绪被挑动,独中统考文凭课题早已非单纯的学术性考量,而是对执政党的政治考验,考验他们的政治诚信值多少分。

别说出“没有计划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这样伤人的话,事实是,独中在马来西亚国土扎根这些年,培育了许多大马优秀的专才,但却因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不认可,让原本属于大马的优秀人才,必须在海外扎根。

承认统考文凭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华人从心中渴望被大马政府认可,获得肯定的一份尊严。

若认为承认统考不重要,请看看砂拉越,砂政府落实承认统考文凭、

招募独中生公务员、独中拨款制度化、华小拨款也制度化,这份认可非常重要,这代表政府重视并认可华文教育的贡献。

我想起前砂首长已故丕显斯里阿德的经典语录,联邦政府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是非常愚蠢的。借用这句话,放眼在今天的国家局势,他的话仍是非常铿锵有力。

中文教育早已是华裔心中坚不可摧的“根”,拥抱中庸多元自由文化从来都是我们希望的前景。教育很重要,别再把“国家政局稳定”当借口,试图把焦点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