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432

师资不足人为所致

2023/04/10   南洋商报/言论

~ 作者:利亮时教授

我国华文小学从1980年代就一直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笔者在1992年底曾去雪州面试临教的工作,最终被当时的华人教育官员所刁难,并指笔者的马来文欠佳;当时还有一位马来官员出来缓颊说笔者是要教华文,马来文稍微逊色没有关系。

笔者还记得当时官员表示雪州只有吉胆岛才有临教的缺。这件往事虽然已经过去近30载,但是仍烙印在笔者的心里。从上述个人遇到的小事件中,可否以此推估华小师资的不足,存在了一些人为因素?这还需要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单位,去检讨目前的制度和负责单位的处理模式。

如今新的政府上台,教育部副部长也由民主行动党的重量级领袖担任,该副部长必须在近期作出一些的成效。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必须拟定一套完善和持续的政策来解决,当中包括了盘点目前缺乏师资的华小、相关的师训学院扩大招生的名额,还有训练后的华文师资,一定要派去缺少老师的华小;临教方面的招聘也可以提升待遇,另外鼓励临教进入师训学院接受培训。

师资不足人为因素

华小师资的长期不足,绝非我们的师训系统无法培育,而是一些人为的因素,导致这个问题一直无法妥善的解决。整体而言,我们国内的培训方式更符合我们小学的需求,笔者相信只要教育部有决心处理,必然会在10年内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就小学师资的培训,国内的培训应该是足够,也符合我们在地课程的精神,不需要舍近求远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因为这不符成本效益,亦不适合我们的国情。

我国历经多年政治的纷扰,许多的制度都被破坏,如今必须重新的去调整。华人的诉求,这一届政府固然无法完全的满足,但是就华小师资不足的这个问题,应该致力去解决之。

华小是我国教育体制内的一环,国家教育中既然存在长期师资的不足,而我们历经超过10位教育部长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很少人报考,还是官员处理不当,抑或是制度上出现哪些问题。当下的教育部长和副部长,必须花些心思在这个问题上,致力在这届政府任期结束前,把这个问题妥善的处理,以让我们的教育体制呈现健全的发展。这不是华人社会的问题,而是攸关我们国家的形象。

 

一路坎坷华教路

 2023/04/0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孙和声

大马虽说是个多元民族、宗教与语文的国家,可一贯以来中央政府的文化、宗教、语文方面,均是走一尊多元的路线。有多元之实却在公共政策层面走单元主义路线。这就为非马来/穆斯林的文化、宗教与语文发展设下了人为的不必要路障。

就华教、泰米尔及其他少数土著民族语文教育言,均得付出莫大的代价才可能得到存续与发展。这其实也限制了大马的整体潜能的发挥。可迄今,这个一尊多元的路线依然一如往昔地一条道路走到黑,以教育为例,迄今政府依然强调,要让国民学校成为首选,在策略上则是用国民学校包围民族语文学校,也就是建可能多的国民学校,以便各族就近入学。与此同时,有计划地不建或少建民族语文学校,让家长与学生感到不便而选择国民学校。

问题是,国民学校一般素质欠佳以至有能力的中产或上层均选择其他类型的学校,如付费的私立学校,甚至是昂贵的国际学校。近年来,这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就民族语文学校言,自1970年代政府逐步关闭英校以来,华小人数也随著英校的递减而递增。估计今日有九成以上的华族是选择把孩子送入华人──即便学校离住家颇远,华人每班人数也暴涨。这突显出国民学校包围民族语言学校的策略并不成功,至少就华小言是如此。

何以有更多的父母宁愿选择不便的华小也不把子女送入便的国小?原因当然是多重的,诸如老师的使命感,学校纪律差,或有些人认为马来语文的价值不够高,担心孩子伊斯兰化等。更重要的因素应是华文华语有价,这是很现实的。

若英校存在,许多家长也会因功利(出路)的考虑而把孩子送入英校。1960年代英校学生数增长速度超过其他语文便是一例。人总是有现实的一面。当然有些人会从维系与发扬本族语文的角度,选择把孩子送入本族民族语文学校,如华校中的独立中学。这类热受母语与本族文化传统的人是可敬的。

国民学校提供12年的义务教育,可不少华族则宁愿付费把孩子送入负担不小的独中,确是不简单。特别是在1960年代改制中学风波中,依然坚持母语教育,显然是从非功利的民族尊严与自豪感出发。

与此同时,华社中也有不少热爱母语教育者不惜出钱出力支持华教;其中敢挺身而出领导华教风雨兼程,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更是令人起敬。若非这些华教斗士坚持不懈,以及华社中有足够的热心人士做为支撑,大马华教恐怕也难有今天的规模与成就。

华教不仅为华族,也为非华族提供了多一个选择,如非华族在华小的占比日渐提高,在2020年时已占到约51万学生中的约8万,考虑及多数华小是校地不属于政府的半津贴学校(即政府只负责教职员薪酬,而不负责发展开支),可以说华社不仅得为义务教育提供华族子弟额外开支,也为非华族提供额外开支。

按常理,政府应向华社道谢才是,可中央政府却一贯地反而有意让华校逐步消失(最终目标)。这究竟是什么心理?

表面理由是,只有把各族学生挤进同一源流学校,用同一种语文授课,才可能实现国民团结。这种思路早在1951年英殖民时期便存在,可实际上不那么单纯。

1950年代英殖民政府要民族语文退出历史舞台的理由是,要培养学生的马来亚观或意识,可真正的目的是要切断反殖民帝国主义的传播链。因为在1940-50年代,华族中有许多人是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更激进的左翼份子还要把英殖民政府赶出马来亚和充公他们大企业的资产。

这些左翼运动明显危及英殖民政府的现实利益。同理,较少数的马来左翼也同样被英殖民政府打压逮捕,英殖民政府也希望华校生转入英校,因为他们认为英校生较可能亲英反共。它其实含有分化华社而治之的动机。

当时的最高专员葛尼(Gurney)便认为,华族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本地出生的英校生,他们较忠于本地而非中国,第二类是父辈是移民本人土生是英校生也会忠于本土;第三类,父辈是移民本人土生,没受过英文教育,可能倾向国民党;第四类父辈是移民,本人土生,却是劳动阶层或农民,许多左翼人士来自这个劳工阶层;第五类,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也倾向左翼运动。

葛尼认为第一与第二类土生英校生较可能反共与支持英殖民政府,也有意从这一类中挑出适合人选组成马来华人党(Malayan Chinese Party)。第四类与第五类非英校生则是潜在或现实的反英份子。(转引自张祖兴著《英国对马来亚政策的演变》一书)。后来的演变则大体上就是左翼坐监牢,右翼当官,华校生斗争,英校生收割成果。

从英殖民政府手中接管马来亚政权的右翼世俗保守主义者,如马来右翼保守民族主义执政精英也继承了这个思路,要废除华校走英校与马来校的路线。表面理由也是为了国民团结。

可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自1955年底华玲会谈失败后,马共大势已去,陷入低潮,而且马来亚也迈向独立。按理说,反殖民与反帝国主义与华教的关系也已淡化,没必要为切断左翼思想而取消华教。

独立后,华教的压力反而是来自马来语文民族主义者。1950-70年代,可说是马来语文民族主义的高涨期,他们极力主张用单一马来语做为唯一的官方用语与教学媒介语,可同时又强调马来族的特殊地位。

1980年代始,伊斯兰也强势崛起,使传统马来族对非马来族的二分法中,又增加了一个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二分法。这些二分法又表现于公共政策中,这才是国民团结的真障碍;可执政精英就是睁著眼睛说瞎话,硬说多源流学校是致成国民分裂的主因。难道单源流化后,马来族对马来族或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二分法就会消失?

其实,取决于思路与政策多源流教育是可以提升大马的活力与竞争力,其与团结不团结没有必然的关系。君不见瑞士便是个多官方语文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和平、稳定的国家之一。瑞士能大马何以不能?

执政精英不能平等对待各源流学校只会造成综合国力下降,因为人不能尽其才,而且不必要地造成内耗。连联合国都通过多项维护母语教育的公约与宣言,难道这些执政精英的主张比联合国更合理?

母语不仅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与提高一国活力的资源。在日趋伊斯兰化的大马,文化多样性还是一股保住温和中道的力量,马来族是用马来语来学习伊斯兰,难道就削弱了马来族对伊斯兰的认同?

进而言之,同一个讲马来语的马来族何以四分五裂?显见,强调单一源流教育是一种形式主义,它忽略了学习的内容与精神。内容与精神才是关键,如己所不为 勿施于人的恕道;同理心;推己及人的共感心;双向思维,互惠共赢的思路,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的族群输赢心理。如果还是从资源竞争的族群输赢论看待多源流学校,国家将难以向上升级,进而埋下向下沉沦的祸根。

大马的执政精英看不到一个物以类聚的规律,也就是人才不怕多,而怕少。人才越多的地方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讯息聚合在一起,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而不是更少),如新加坡,美国加州的矽谷。反之,人才越少的地方,人才会进一步流失到人才多的地方去,这也是大马产业升级失败的主因之一。

如果一味认为某一族人才多了会损及其机会,那么大家就只能争夺一个更小块的固定蛋糕,而不是扩大的蛋糕,不愿承认统考就是这种零和博奕思路的作怪。

 

人才回流

2023/04/10  光华日报/言论

~文:林瑞木

马来西亚生产的人才遍布全球各地,但是,我国是否有足够的条件让他们回来为我国服务及贡献?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问中国时,受邀在清华大学演讲。他当时公开表扬清华大学医学院大马籍教授纪家葵,并承诺将来会说服中国主席习近平,让前者回来帮助马来西亚。

纪家葵来自柔佛新山,于2010年去清华,拥有美国教育背景,专长于分子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研究,在美国待了17年、中国13年,共旅居海外30年。

他选择清华,主要因为中国投放巨大资源在研究分子细胞领域。中国也比较靠近自己的家乡新山。据了解,他1991年毕业于新山宽柔中学,曾参与中国“天舟一号”科研项目。

安华为纪家葵的学术成就感到自豪,也很高兴顶尖的清华大学能以教授的身分留住他,更希望他能回国服务。但是,在首相要求纪家葵回国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给他?

其实,在海外大展拳脚的大马国民不胜枚举,我国应该改善各种环境和条件,才能吸引人才回流,这总好过说服习近平让纪家葵回国。唯有从根本来解决问题,比如职场上的不公,更美好的前景等等,才能把我们的专才留下来。

以新加坡为例,优秀生尚在中学就读时,新加坡政府已开出诱人的条件,吸引他们到新加坡就读和工作。若这些优秀生无法到新加坡念书,新加坡政府也会等待学生毕业后,再向其推荐工作。除了新加坡,也有不少国家采取这类策略,效果相当成功。

外流至他国的人才很难回来马来西亚,光是要求人才回流是行不通的,除非我国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他们。金钱不是唯一的诱因,人才还需要环境和各种优惠。台湾就曾提供免税3年、孩子学费全免和安家费的条件予台湾人才,要求他们回台湾就业,这样才成功吸引人才选择回到台湾。

我国人才在全世界扬名海外,屈指一算就有帮英国戴安娜王妃设计鞋子而名声大噪的拿督周仰杰、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期刊《技术评论》选为年度全球青年发明家之一的吴义仁博士、研发出全球第一支随身碟的留台企业家潘健成、国际著名导演蔡明亮、通讯晶片公司博通首席执行员陈福阳、杰出时尚设计师冼书瀛、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以及在澳大利亚国会以马来语和华语向马来西亚人表达感谢的西澳洲坦尼国会议员林文清等等。

马来西亚是著名的人才输出国。我国培养了那么多专才,却没有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好好地发挥,为我国贡献,着实白白浪费了国家资源。

与其停留在呼吁的阶段,首相不如以实际行动制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向全世界专才证明我国求才若渴,真心希望他们回来服务。

首相必须以诚意来打动大马人才回流,如果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现实,也是白讲了,就好像表示要说服中国主席习近平,让纪家葵回来帮助马来西亚,如果没有采取措施和相对行动,反而只会让人家觉得这只是政治操作而已。

 

1989的教学初体验

2023/04/09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陈登贤

在教学领域服务34年的我,经过了教学海洋的顺流逆流,感受到身边的人情冷暖,如今终于找到了自由,我圆满退休了。

34年的教学路上,一程有一程的故事,而最初的这一程最能刻在我的心里。

回想起1989年,我从师训学院毕业后,被派到边佳兰大湾的大新学校执教。这里是个穷乡僻壤,从宿舍到校园须经过橡胶林,学校四周都是椰林 ,是一所典型的乡下学校。

我们数位外地被派过来的教师,同住在校方安排的宿舍里,平时有煮食,家长不时会送来新鲜的鱼虾和蔬菜,让我们感受到乡下浓浓的人情味。

我当时接手的是四年级,班上有22位学生。

当时,乡下的这一批孩子相当单纯,未受到城市生活的诱惑与干扰,所以让我教课就较容易收到效果,看到他们如同海绵般吸收着我传达的知识,我更立志要教好他们,为他们打下稳固的语文基础。

除了在课堂上课外,每当周末或课余时间,我们会骑着脚踏车到菜园、山上、海边,进行实体经验教学。孩子通过户外活动,跟老师的关系更加拉近了。

当来到菜园时,孩子会兴奋地看到平时吃的蔬菜就是菜农辛劳的成果,以后再也不敢随意浪费食物了。

农会热心地向大家讲解蔬菜的耕种过程,并让孩子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

当来到山上,孩子气喘吁吁地汗流浃背,那是开心的汗水,因为他们会因为能在高地眺望山下的景物,是多么地开心啊!

他们在山上高声喊叫,听听谁的声音比较响亮,山上荡漾着孩子欢乐的叫喊声与欢笑声。

孩子一来到海边,就活泼地跳入水里。由于他们生长在渔村,所以多数都有游泳的本能,能在周末放下课业的压力,尽情玩乐,丰富了他们的身心成长。

孩子边玩边学习,开心不已,各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因为比起课堂上刻板的教学,大自然教学生动多了。孩子还会学以致用,在写作时竟能感叹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我在这里执教6年后便转到古来,孩子成长后也各奔东西,最后一次与这批学生相聚就在10年前一位学生的婚礼上。

就在我退休的当儿,他们特地到古来为我庆祝,令我深受他们的用心而感动。

那一夜,大家心情澎湃,尽兴谈笑风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我们。感谢同学积极参与,让这次的聚会圆满进行,毕竟大家各自有工作与家庭。

大家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相聚至凌晨才离开,如今还能感受到聚会的余温,期盼大家生活幸福安康,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