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教师的需求
2023/07/16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燕娣博士
最近,韩江中学有6名英文教师被教育局吸纳到国民型中学执教。由于通知时间短促,导致该校来不及立即填补空缺,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困扰,并希望得到社会人士及教育部的关注。
独中教师在职期间突然离职或被辞退,在各校都曾发生,这也是一般职场上的常态。
尤其在早期及经济不景期的年代,不少大学毕业生抱着骑牛找马的心态。他们有的是不了解独中,任教后才知道独中节数多,除了教书,还有不少事务要做,如带课外活动、筹款、招生工作等,且所领的薪金和工作量不成对比。
独中聘请教师的基本条件,只要他们达到该校所定的学历要求就可任职。大部分应聘教师未经过职前的专业培训,也不需要有教师专业文凭,待新任教师任职后,校方才给予他们渐进式的教师培训。
师资流失校方损失大
因此,有时该独中花了一笔钱,培训了一批教师,不久这些教师签约期限到了,就选择到薪金更高的学校任教,可能到其他独中或政府学校,也可能是国际学校及新加坡的中小学。这对办学经费有限的独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由于独中教师日益年轻化,且许多教师并非独中毕业或未接受过华文教育,尤其是友族同胞。他们可能对独中的历史缺乏了解,对于独中教师应具备的维护和发展华教的使命感也缺乏认同。
若这些经过培训的独中教师选择离职,转往更好的工作环境,我们能以诚信缺失来谴责他们吗?或者以高道德标准来束缚他们吗?
改善福利提高归属感
要留住独中教师,让师资保持稳定并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学校方面可以改善或加强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及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指的是组织文化、教育理念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董总主席陈大锦也曾表示,董总在2022年11月16日推出了“独中教师薪金福利制度参考指南3.0”,供全国独中校长和董事部参考试用。
然而,由于每所独中的规模和经济状况各不相同,要实现全国独中教师薪金福利的统一,或接近水平并非仅凭参考指南就能够达成。作为全国独中大家长的董教总,我们应以真诚和实际行动来协助各个独中的发展,尤其是小型独中。
另一方面,在培训新手教师时,学校的领导层应明确传达独中办学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使他们充分了解。
实现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理念,优良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励教职员工发挥潜力,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学校的领导应展现亲和力和有效地管理教职员工的方式和决策风格,例如倾听和沟通、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成员,以及提供每位教师有发展的机会等。
此外,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董事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动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只要独中教师在任职期间能感受到校方的肯定,并且享受良好的办学环境和氛围,即使福利不如其他职场,教师们仍然会选择为独中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的不二法门
2023/07/1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祁毓里
今年初,我来到了柬埔寨偏乡一所中小学任教英文。我的学生当中,很多是华人后裔,纵然他们不太会说中文,却是华人子弟。尤其校内众多看起来像柬埔寨人的学生,却会说流利的潮州方言,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天上课,是2月中干季的某一天。那天天气闷热,约莫是摄氏36度以上。我汗如雨下,手臂上都是一颗颗偌大的汗珠,好不难受。学生见到我比较白皙的皮肤——因新冠疫情在台湾待了三年——都好奇地打量著我,或许心里正想著:果然不是当地人!
六年级是第一堂课。
说是六年级12岁学生,其实很多是超龄生:他们介于12到15岁之间。身心的成熟度当然就不一,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这种年龄有异的学生集中在一班,最好的教学对策就是因材施教,个别教导;否则,恐有顾此失彼之憾,两边都缺乏成效。
说白了,我为部分较弱生的附加说明,对学习较强的学生无疑会是耗时的教学。幸好,学生们都能体谅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习的当儿保持安静,让较弱生的学习得以延续。
过后,我偷偷问那些学习进度领先的学生,为何没有觉得浪费时间而不快?他们回说:没问题呀!多听几遍就当复习,增加印象,不是更好吗?诚然,在这个偏乡,除了学校课堂外,能使用英文的机会不多。网际网络固然是一个学习英文的免费管道,若没有专人的引航、指导及筛选,不见得就能成功学习到其中精髓。
对于年级较小的学生,由于心智能力所限,往往事倍功半或无法吸收。外加不同学生学习强弱的既存因素,更非一个简单任务。
就拿写作来说,未经指导,要写一篇有逻辑的议论文或说理文,也就是具备论点、论据及论证的文章,就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论点以让读者信服,更何况这类文章还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形式。因此,我在说明时把它比喻为鱼头、鱼身及鱼尾,教导他们需先依据材料确立自己的中心论点,再据此进行论述、发表意见和提出主张,最终总结自己的论证或看法。也就是好比一尾鱼,有鱼头(中心论点)、鱼身(按照逻辑去论证)及鱼尾(总结自己的论证观点),缺一不可。
其实,只要学生有正面的学习动机与心态,虽历经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过程(指从母语开始至习得第二语言为止,其间所经历一系列过渡“阶段”所产生的“语言”),基本上各种学习内外障碍都能在学习过程中逐一克服,并逐渐趋近习得成功。
在此不妨举个例子:我的一名四年级学生告诉我,虽然家里无人通晓英文,但他6岁的时候,就主动和弟弟应用在网上学习到的英文句型互相交谈。目前,他在班上的英文成绩及交谈能力颇令人满意。正验证了兴趣与动机才是学习成功的不二法门。
再谈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
2023/07/1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上期文章《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哪个更好?》见报后,听到读者回响:“虽然说能识字,不一定会阅读,但要是不识字的话,就肯定不能阅读,所以还是得先解决识字问题,特别是低年段的孩子,只有先累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谈阅读。”
这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阅读呢?
古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先识字、后读书,循序渐进,毫不含糊,正如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意思是不必急著让孩子读书,先集中精力教识字,等到累积的识字量达到2000,就可以进入阅读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都是古时候供儿童识文习字用的蒙学教材。这些读本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编撰思路相近,都由三或四言的短句组成,用字重复率低、覆盖率大,具有句式整齐,富韵律感,便于诵读的特点。
而今谈到阅读,大家同样先想到识字问题,把“早期识字”当作“早期阅读”。为了帮助儿童更快速、高效地掌握基本识字量,今人也根据汉字规律,儿童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识字策略,编制了许多更具时代气息的早期识字教材,如编口诀识字、看图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
市场上也出现不少以识字为主要脉络的高频字读本,把使用频率比较高,常见的汉字串成符合儿童生活经验,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我们过去的KBSR(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小学新课程)课程,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编制课文,即先规定各个年段所需认识的生字,再将所规定的生字逐一编写进课文中,让孩子透过阅读来识字。说是阅读,其实识字才是主要目的。
你读到这里,是否也深觉纳闷:根据生字表来编写读本,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汉字,按部就班地累积所需识字量,有什么不妥呢?
激发阅读动机
若从识字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识字效果还会相当显著。倘若想要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这并非最佳途径,搞不好的话还会弄巧反拙,让孩子对阅读留下负面印象。配合识字目的而刻意编写的教材(包括故事),远比不上由关注儿童成长的优秀作家,特别为儿童而写的作品更具吸引力,更能走近儿童,打动儿童。
追求愉悦是人的本能,长期接触识字读本的孩子,或许也能从拾级而上的读本中得到识字的成就感、满足感,但却错过了与作品产生共情共鸣,从阅读收获幸福体验的机会。倘若身边的大人在他掌握了基本识字量后,未能继续引领,为之打开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带来更丰富、美好的阅读体验,往后就算识了再多的字,有了阅读能力,也不一定会成为阅读爱好者。
我并不是反对识字教学,只是更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现代孩子所拥有的阅读资源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得多,不止有文字书、还有无字书、图画书、桥梁书,琳琅满目。只要有大人的协助,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识字程度的孩子,都能从中找到适合的读物,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时代不同了,我们还要坚持认为阅读必须先从集中识字开始,把阅读当作识字的手段吗?你说这会不会是现今许多孩子不爱阅读的主要原因呢?
灌输中学生理财观念的重要性
2023/07/11 星洲日报/柔佛
~作者:亦云
读到一则新闻,内容是大马雇员公积金主席丹斯里阿末峇德里披露,根据国家银行展开的2021年国民需求的财务能力与概括调查显示,47%的大马人很难拿出1000令吉应急。
数据也显示,人们的收入仅作短期保留存款,待月底就会提出应付日常开支。
如何提高人民的金融知识并加强个人财务规划,实为当务之急。
笔者代课时常举生活例子让青少年理解,如代会计课时,由学生的笔记会计簿的资产负债表谈开,让大家明白何谓资产、何为负债。
我也会告诉大家往后工作时,仅记不必买豪华轿车,买一辆能到工作地点即可,莫要攀比或照顾门面,让车贷占了每月收入的大半,那财务自由之路则路迢迢了。
当然,也得考量如果二手车需要修理费用,那也是一笔花费。
若车子在休假用来兼职,如送外卖或当电召车载客,不失为一个开源管道,增加收入还车贷。如果工资和兼职收入相加后,再扣除车贷还有余额,则你的车子是资产。
屋子买来自住则没有资产或负债之分,毕竟每个人追求迥异,若另外购买房子供出租,而房租又能抵消贷款,则房子变成资产。
个人浅见,理财观念当自中学时期开始,故打开中学生视野,让这批青少年对财务管理有初步知识,对逐步提升国民的理财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当局或许可以考虑将理财纳入中学课纲,让青少年除了学习语文、科学、历史、商科、会计、体育等科目外,也对金融理财有初步概念,往后步入职场知道如何先储蓄后消费等,当可在理财路上少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