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老师”
2023/07/25 光华日报/言论
~文:杨玲
长久以来,师资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华小及华社。教育部有一位华裔副教育部长,但是一年复一年,始终都没有办法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现在,连小六生升上中学后,也放弃选读华文,师资短缺问题不是更严重了吗?但愿家长能鼓励自己的孩子选读华文。
董教总积极推动“我要当老师”运动,值得鼓励,希望多个团体和协会等等能响应号召,举办更多类似运动,培养学生当老师的兴趣。
各学校也可以帮忙,例如老师可从灌输和鼓励小六生,偶尔让他们学习如何当一名老师,让他们体会和了解老师的工作。希望此举能让学生爱上老师这个职业,并在升上中学后,会自动选读华文,毕业后加入老师的行列,接受师训培训,填补学校不足的师资。
老师的工作是培育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老师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师不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扮演多方角色如体育教练、音乐老师、实验室导师、艺术表演导师甚至学生遇到不如意之事,老师还得充当心理辅导师。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值得让人尊敬,而且如今老师的福利已经提升很多。
老师为了母语教育可说是尽心尽力,除了身负许多重任,回家后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难免会有一些压力。老师的工作已经很繁忙,再遇上师资短缺,学校迫不得已,只能增加各个老师的上课节数。这将会加重老师的工作负担,也难怪一些老师会萌生提早退休的念头。
教育部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因为一天又一天,未解决的问题只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严重。
不只华小缺少老师,华中也面对师资不足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希望教育部放宽申请条件,简化聘请程序,勿让问题拖延太久。此外,教育部也要顾及老师的健康,别让老师太过劳累。如果老师病倒,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运作。
教育部需要用5年时间来培训一名新的老师,希望现任的老师别轻易放弃,也盼望教育部多体谅老师的辛苦,尽快填补人手,避免有更多老师因为工作太辛苦而申请提早退休。
如果你是华裔,就有责任为华校出一分力。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如果不想再升学,可以选择加入老师的行列,接受师训培训,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让母语得以传承下去。
华教还是教华
2023/07/25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林嘉年
7月23日上午9时,出席“沈慕羽先生110冥诞纪念及华教论坛”,上述活动在吉隆坡尊孔独中的新大楼讲堂举行,华教界人士及独中学生出席踊跃。
整场论坛分两个单元。首单元基本分享沈慕羽的个人修为、处事价值;书艺精湛,自成一家;儒家教养及慎独思想等,让还不是很理解沈慕羽的年轻一代基本了解这个老人思想和作为。
其次就是讲述沈校长在促进教总成立,担任教总主席及马六甲平民学校校长近30年的努力,继承“族魂”林连玉多彩多姿共存共荣建国理想,推动华文教教,维护母语教育权益的工作与贡献,以砥砺我辈能继续传承或承传其精神,继续华教工作。
第二单元则是请来师训导师、独中专家和华中校长,分别思索和探讨华小、独中和所谓的也还不太被华教界认同的华中,在新局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针对华中的发表者言论,更让笔者对华中有更深的认识。
华中在过去争取华文上课时间,争取华文教师数量,至今都有不俗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在最后呼吁华中和大家一样,都是华教一份子,愿一起参与,为华教前途并肩共进。
基本上整体情况来看,未来由于华裔少子化、友族进入华小就读趋势增、功利价值至上、华族民族认同式微、新式教育国际学校繁生、新世代的新世观念等。华教的发展将会走向不再“坚持争取”的道路,而是“多元开放”的路途。
这从越来越多具有专业背景的家长对华教的观念越来越薄弱的现象看出端倪。他们虽把下一代送入独中就读,多并不是因要捍卫华教,而是多因独中的教学素质比较理想,这在友族的观念里面更是一种“刻板”观念。
传承不乐观
有单元主持人结语说华教的路虽是崎岖的,却是光明的。笔者认为的确会是光明的,只是是个怎样的光明法,如今已50岁的人在他70岁的时候,相信那时的华教已是不同往日的华教了。预计只因中文的价值越来越高而学习中文,中华文化也只作欣赏与研究,是否传承多数不乐观。
也有华教组织前领导人说马来文是他效忠的语言,英文是吃饭的家伙,华文是生命的语言,最后的价值观是会越来越式微的。
所以预计,未来新生代不会再过多笔墨华教课题。虽是如此,比较可以乐观的看法就是仍可传承华教的精髓,至少培养下一代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合作的技能,人文关怀的胸襟,社会服务的热忱及环境保育的观念。这些应还多是未来教育的重点。
所以,当天论坛,至少让大家先看到华教截至目前为止的瓶颈是什么,未来的路途要怎么继续,至少有个开始思索未来的据点。但有些结果在未来的我们也还是得接受而不能批评的。
有些话虽不好听,只是没有人敢说;我有发表的权利,仅提出看法而已。
老师到底值得尊敬吗?
2023/07/24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张千
一名小提琴教师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宣泄对学生的不满,然而这个动态被挚友名单中的朋友“出卖”搬到脸书,引来谩骂。
这位教师的辱骂,不禁让我回想起在学生时代里遇到形形色色的老师。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有那么几位老师是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成绩不太优越的我,常被以成绩取人的老师针对,上课时会被当众辱骂、拿成绩好的同学和我作比较。
也因为老师的偏心,对学霸和学渣有著区别对待,这导致前段班的学霸很常看不起中段班或后段班的同学。
另外,因为当时的课业繁重,课外活动也多,导致我练习钢琴的时间少之又少。
钢琴老师常在课室里和气地细心指导,转头在课室外却用难听的字眼辱骂我,甚至向同事与其他在场的学生“宣扬”我。
我真的很痛恨这些曾经伤害我的老师,我感觉我的学生时代真的很不快乐,难道成绩差有错吗?成绩差只是代表著我学的不够好,而不是人品低劣。
尽管我现在上著大学,也学著不错的科系,但在这些老师眼里,我还是当时那位“学渣”。
我只想说,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
除了伤害我的老师,也有疼爱我的老师。老师会在我食物中毒,休息了两个星期后关心我的健康而不是学习进度;老师上课时表现得非常严肃和严格,课余却和我们一起打球玩闹,聊聊理想。
老师这行业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很少人愿意当,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就不要涉足。也请不要动不动就说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没有一个行业是轻松的。
如果曾经被成绩或言语歧视过的老师,也更不该再用同样的方式“报复”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打著教育的名号羞辱任何一位孩子!
班导生命里的彩虹
2023/07/2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宝珠
曾经听人说,“我很优秀,所以我带出来的学生都很优秀。”这句话,让我不断的进行思考与消化,后来,我发现,我的带班生涯正好是相反的,我觉得,是我的学生都很优秀,所以成就了也丰富了我的带班生涯。
第一次带班,是在麻坡的中化中学,刚转行的我,又是国中生的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独中,还要和一批初一生一起发扬爱华教的精神,感谢当时的关校长,不断鼓励我,提醒我及指导我,总算顺利带完一班,也感受到班上孩子的淳朴与贴心。
他们常常与我分享生活点滴,对事情的看法与想法,而我也必须捉住契机,适当的纠正一些错误或比较偏激的观念。他们的陪伴与鼓励,让我更有信心的带班,教学。
可惜,年末决定回到马六甲,陪伴多病的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中化中学,正式走进培风的大门。很荣幸得到陈校长的信任与认同,当了商一A的班导,高一生,自认已长大,所以对这个班导多次下战书,用不同的方式考验我,挑战我。或许当时还年轻又第一次教高中数学,备课都来不及了,所以,我竟然冷处理那些战书,结果,在班导不理会的情况下,他们只好乖乖上课。哈哈,菜鸟老师可以学这一招,不是每个挑战,都要应战。一切以自己的教课为主吧!
只要把课教好,少数学生的挑剔会被群体的认同淹没,消失。而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我有机会听墨老师的华教故事讲座,总算对独中,华教有了认识。国文说,“tak
kenal, maka tak cinta”,认识了会比较有使命感吧!
接下来的六年,我有机会带两年制,从步步为营的第一班,到轻松愉快的第三班,的确是一种成长,也让孩子们学得开心。我带的第一班两年制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回校分享时,说他们没有快乐的初中生活。没办法,不太熟悉课程与统考的我,自己的压力也不小,不过,我自问自己并没有真的把他们压得透不过气吧!
第二班,用好朋友的相处方式带这群聪明又爱玩的孩子,所以感情特别好,但,不影响我的严格带班及对成绩的要求。而第三班则是一群学术派的孩子,参加各项比赛,都获奖无数,而我的角色,竟是要教他们玩,把他们变得活泼可爱些。
学习包容
教质优班,除了初一时要教他们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及备考方法和小学的差异之外,更多时候会注意他们的生活,相信我的两年制的学生都会记得我们常在班上关灯聊心事,把生活里的不满,摩擦说出来,一起学习包容及原谅对方。
处理完三种不同性格的两年制的大小事故后,自己的带班功力也进步很多。一位当年的两年制学生,现在的同事曾说,他的学生要谢谢我,因为我的带班方式影响了他,也成了他带班的参考模式。这,会是好事吗?但愿是。
接下来那年,我被空降去带高三,这个班,高一及高二时很出名,名符其实的可以用聪明人若没把聪明用在学习上,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社群来形容他们?接手后,我把自己变成了他们的主导,这个是宝珠的班,宝珠是爱面子的,宝珠是校内获得好评的班导,所以,这个班这一年的表现,都不可以破坏我的名声,更摆出一副,我不想带你们的,是校方安排的工作,我只好认命。
其实,当时的我,心里有个使命,我要让他们发光发亮,把心思拉回课业上,也要让多才多艺的他们可以发挥所长。在带班初期,就有一群人他开始要试水温,考验班导。而这段期间,我真的硬下心和他们冷战,进班只上数学,只谈数学,不谈班务,只报告校方要我报告的事务,不加以讨论。
后来,他们受不了,女班长在班上哭,代表同学私下来问我,到底想怎么样?我说,你们自己想,想到了,再来找我。过了三天,他们来道歉,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只是道歉是不够的,一定要反省,找出问题)并答应会让我们的班可以用心学习的当儿也会安排活动让班上有很多的集体回忆。我很开心,他们懂事了,好像是在这两个星期里长大了。所以,我也随后送了他们一句口号口号,“商三情,一定行”。
我们办了很多活动,就是要在高三这一年留下满满的集体回忆。统考前的两个月,他们更自主成立了读书会,一群同学,晚上回来学校的食堂一起读书,一起备考,不需要老师的督促。感觉很棒!带这个班,我学很多,每次聚会,我都告诉他们,其实,我没为他们做什么,我只让他们以自己是宝珠的班为荣。所有的成功,都因为,他们自己愿意改变。
教好学生
在带班生涯里,来成就我的,肯定是接下来两年所带的特别班。这个班,是把所有初二的留级生,插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插班生组成一个特别班。赖校长说,班导自由发挥,希望把他们的品行导正。众所周知,留级,不一定是学习能力不好,而是有些是因为态度出现了偏差。
这个班的科任是经过校方刻意安排的,都是为了一起把他们教好而来的。从他们因刚留级而变得比较乖到因顺利升上初三而开始原形毕露,也因此,我学了很多与校规有关的事物。一下是扮演充满爱心的慈母,一下又要变成凶神恶煞的母夜叉,一切,就为了让他们正视校规,正式的成为来校是为了学习的学生。
最后,有些同学高中辍学,一些则完成大学学业。但,至今大家仍保持联系,新年也会安排团圆饭,看到大家都拥有自己的事业,也老怀安慰。这也正式应了赖校长的那句话,或许,学术成绩不是目标,但他们的待人处事,是让我们安心的。
接下来的12年里,我带了四班理科班,从理一到理三,或许大家会说,理科班,肯定会比较好带了。是,但也不全是。理科生,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骄傲和对事对人的偏见。这时,班导的观察力要特别强,一些初中成绩很好,来到高中不断退步的同学是需要班导的关注的,这个问题是在我带了第三班才发现的,后悔自己没有早发现。
一些同学会与科任闹意见,班导需要了解情况,把事情最后的结果变成科任可以很喜欢教这个班。理科班,需要服我们才会给于班主任最大的配合,所以有时要很理性的指责纠正,有时很感性的动之以情。我会安排学术班长上台教数理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希望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毕竟,他们之间绝对不会有代沟。
一些同学也会一起为班上的准备语文科和史地科要注意的重点和笔记。一个班,一家人的感觉也会慢慢培养起来。班导出鬼点子,班上同学策划与实行,就会为大家留下满满的集体回忆了。
2022年,又带完了一个理科班,这是一群MCO宝宝,少了很多活动而更珍惜仅有的活动的一群理三生。
带了22年的班,每一个班,都教会我很多,而我也感谢他们的善良与体谅。所以,我觉得这些班的学生用不同的角色,形式出现在我的带班生活里,丰富了我的带班经验,也成就了我的班导生涯。
感恩,祝福,谢谢每一位“宝珠的学生”,
每一个“宝珠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