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星期一

风波中前行:新纪元盼筹六千万

——广州水月艺术团六月巡回义演促民众支持

2024/06/02   《新纪元大学学院》

莫顺宗校长感谢所有参与筹款计划的企业家、团体组织、广州水月艺术团等各界人士。

吴多杰(左)与广州水月艺术团团员义演助力新纪元筹款。

王瑞国呼吁加影民众及各界人士踊跃支持《南洋情·华教心》加影站义演。

新纪元大学学院南大楼概念图。

莫顺宗:风波反促新纪元前行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教授认为,尽管近期的华教风波展现了诸多意见分歧和矛盾,但整体目标仍然是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风波中的争论使新纪元更加努力和谨慎地进行各项工作。

他强调,大家关心华教发展,无利可图,其实真正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场风波反而促使新纪元更努力与谨慎,更迫切地把事情做好。“我们不一定是单纯的‘更好地成长’,更应该说,我们不会停滞不前,带着更清晰的目标勇往直前。”

莫顺宗表示,各地华社民众向来非常支持新纪元,许多人或团体主动参与和组织筹款活动。筹款计划开展以来,本校也不断发布筹款消息,并主动联系和动员社会各界,取得了显著成效。因立足于南大的校友也积极响应,集结力量协助推动筹款计划。

此外,本校还获得了一些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例如拿督斯里李典和与南大人林顺忠等人,他们捐出的巨额款项,为筹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广州水月艺术团义举值得称许

莫顺宗表示,新纪元在中国以外地区发扬中华文化,得到了中国广州水月艺术团的认可与支持,在马来西亚连办五场义演,由各地社团联办不同场次的演出,充分展示了华教动员模式的特殊情怀。除67日的最终场加影站外,该团也在直凉(62日)、话望生(64日)、劳勿(65日)及巴生(66日)巡回演出。莫顺宗说,他们的仁风义举,在筹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团的支持体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深厚情谊,新纪元对他们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吴多杰:组织义演助力新纪元,自费排演克服难关

《南洋情·华教心》义演总策划吴多杰(同时也是广东省南洋归侨联谊会会长、广州水月艺术团顾问)说,当得知新纪元大学学院为南大楼筹款四处奔走的消息后,该团立即联系林裕(马来西亚老友联谊会总会代表、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董事部代主席)、黄柏森(凤凰友谊联谊会会长)、周福礼(彭亨老友联谊会),提出参与义演活动的建议,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获得认可后,该团迅速成立领导团队,由吴多杰担任总策划,王文雄担任总导演,陈丽嫦、陈汉波担任团长,迅速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从排练颂南侨机工英雄故事的舞台剧《赤子丰碑》转型为演绎“南洋情·华教心”的文艺节目。

吴多杰说,在准备巡演的过程中,该团遭遇诸多挑战与难忘经历。由于国际形势动荡和国内环境变化,筹划和实施活动面临很多困难。“作为民间社团,我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们自筹资金租赁场地,在寒风和酷暑中坚持排练。团员们都是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3岁,最年长的75岁,最小的才三岁半。尽管演艺水平不如专业团体,但我们依靠王导手把手的指导和强烈的华教情怀,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南洋情·华教心” 主题赓续中华文脉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团成功打造一台以歌颂马来西亚为华教进行不懈抗争斗士们的故事为主题的演出,包括《中华颂》《万里遥》《征战滇缅路》《海外赤子寻根记》等近二十个节目,充分体现了“南洋情·华教心”的主题,也呼应了新纪元作为南大之子的特殊身份。

同时也是《赤子丰碑》总策划与编剧的吴多杰表示,此次义演旨在赓续中华文化传承,推动文明薪火相传,促进创新发展。他强调,文化传承和多元化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此次活动不仅要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强凝聚力,为新纪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王瑞国:维华联维护华教最大利益

在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南大楼扩建计划中,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维华联)发挥了关键作用。维华联与董教总教育中心 (非营利) 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形成高效的协同效应。该会署理主席王瑞国表示,维华联协助引进广州水月艺术团,为新纪元筹款义演提供支持。

作为加影站的总协调,王瑞国强调加影站的演出具有独特的意义。新纪元大学学院坐落在加影社区,学校与社区形成互动关系,推动社区文化与经济发展,而新纪元的建设也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加影站作为巡回义演的最终场,筹款目标是100万令吉。新纪元的董事、教职员和学生也积极参与,希望加影民众及各界人士前来支持,感受“回家”的温馨。

王瑞国表示,维华联将继续维护华文教育的最大利益,抗衡破坏与打压,通过各项举措如举办论坛、讲座以提升新纪元和三机构的领导与管理水平,引进国外艺术团体促进交流,并为华校筹募发展基金,同时也积极加强华教的理论建设,出版专著、期刊与教材完成使命。他承诺,维华联将继续传播华教信息,传承中华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为华教事业的未来贡献更多力量。

(新纪元大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