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414 辑



董总不可闹分裂


2014-07-26 南洋商报/社论

 

《南洋商报》探悉,董总内部矛盾正不断深化,一股“改革”力量,拟在823日董总会庆前后发起倒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及署理主席邹寿汉运动。

有关消息指岀,这一股力量希望通过召开特大或紧急中委会会议等方式,对叶新田及邹寿汉投不信任票。

董总改革派日前曾到国内多处包括东马游说当地董总代表支持,以便届时配合一起行动,并承诺一旦“起义”成功,领头者固然取而代之,成为董总新任主席,参与对叶邹投不信任票者,也将获赋予重任,当署理主席及副主席等要职。

马来西亚华教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华社本着爱护、推动和发扬的精神,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与各种不利华教发展的现实周旋。董总作为华教的中流砥柱,全力争取华教在国家宪法赋予的权利之下,得以获得应有的地位与发展空间。

华文教育是大马华社的荣耀,先辈下南洋将原乡的文化种子带到这片土地上播种、灌溉及细心呵护成长,让华教发展成中国以外的另一个中华文化堡垒。这种成就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中国以外将中华文化保存最完善并发扬的异域。

大马华教的蓬勃发展,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华裔,捐资兴建学校,发展母语教育,精神令人钦佩。

在大马,董总与教总在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努力与贡献有目共睹。近年来,董总领导层在行事所显露的激进手法也许不获广大华社的认同,但其坚持大原则的精神却是无可否认的。

理念或处理手法虽然有异,但维护和发扬华教的理念却是一致的,董总必须与全国华团,包括教总及各大血缘、地缘或业缘性华团,达成一种共识,为华教定下长远的方向、规划长远的策略,并采取有效的行动,确保华教的发展和斗争不会乖离原则与目标。

董总当前的矛盾,希望仍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正如受访者所说的:“大家都为董总、为华教服务,这是义务性质的工作,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商议就行,只要彼此互让一步,就可海阔天空、把小事化无事,董总继续维系稳定局面。”

董总领导层有不同看法和声音,其实证明在这个捍卫华教的团体内,参与的各个代表都有表达看法的机会,让大家集思广益,拟定华教发展的长远策略与目标。意见可以不同,捍卫华教的目标却必须一致,董总领导层的各个有识之士,应该以大局为重,凡事应有协商空间,通过辩论、举证,拟出符合全体华社意愿的大目标,让华教在这片土地上万古长青。

如果董总领导层因意见不同而闹分裂,这是华社最不愿看到的结局。董总分裂必然会影响华教的斗争,而别有居心者肯定会利用华教团体分裂的机会,进一步挫折与蚕蚀华教的发展。如果一天华教界分裂而形成这种局面,最大的损失是华社,最痛心的也是华社。

 

中文教学


2014/7/26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江立芙
 

作为一名中文老师,可以如何引导学生在美丽的中文世界里悠游?

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不外乎多阅读,多写作。阅读是吸收,作文为倾吐。如无海量吸收,何来汪洋倾吐?因此,教导学生写作文前,擬定书单,推介和引导学生应读哪些课外书,显得很有必要。

学生下笔作文时,如果觉得词穷,多数的原因在于平日的阅读量少,吸收的文字、词汇量有限,故而欲下笔却未能尽,思有意而词不达。

为此,向学生介绍好书、优秀的作家。余秋雨、龙应台、周国平、林海音、苏东坡等等。同时,也告诉他们,为何应选择好书,为何不能读不好的书……

苦口婆心,只因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也知道一个人所阅读的课外书,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心志、审美观、价值观、精神取向、精神意趣、精神追求等。一个人长大后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积淀,不少源自年少时期的阅读经验。

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旅途中,得以逐渐被拓展。阅读是一种大脑精神活动,可帮助我们突破现有的思想局限,恣肆遨游于精神的天地之间,亦是一种精神成长方式,能提高人的文化品位。

年轻稚嫩的中学生,躯体和精神在同时成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加速迈向成熟。一个人如想在精神生活品质上有所提升,阅读是其中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中文教学和中文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规律揭示,而应视之为「思想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可不是吗?语言是思考和表达的载体,语言也建立了智慧和逻辑。我们使用语言思考,因此,语言对思考的影响很大,语言深刻了,思想也能深刻。语言的学习,可以让人看得更高,望得更远。

如果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胸藏文墨,何忧作文?阅读过程中,思想內涵提升了,何畏作文內容之思想深度不足?

若这些前期引导工作做好了,再教学生作文,想必会事半功倍,难度减轻,学生也不会那么惧怕作文课了。

 

消失的华校是国家永久的资产 


2014/7/25 (新加坡)联合早报/《言论》

~作者:王永炳
 

由华校校友联合会举办的展览会如期在713日至20日在华侨中学钟楼举行。展出的物品有千多件,包括旧照片、成绩册、学校特刊、毕业证书、旧课本等,形象鲜明地叙述着当年华校生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求取知识和成长的故事。

开幕日约有500人参与其盛。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沈颖在主持开幕时说,传统华校对新加坡教育的贡献,值得国人肯定与怀念,“尤其是许多传统华校所重视的道德教育,现在也通过新的方式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得以传承。”所言切中肯綮,值得广泛注意。至闭幕时,展出已吸引约4000人参观,而以展出主题为名的特刊《消失的华校——国家永远的资产》也已售出2000本,足见这次的展出是相当成功的。

新加坡独立转眼即至50年,政府为了答谢建国一代的贡献而实施“建国一代配套”计划,建国一代有众多人士来自消失了的传统华校。所以,是时候让国人认识和了解传统华校生在建国过程中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了。

从展出资料显示,1950年代,传统华校多达349所,星罗密布地分布在全岛和外岛各处。当时,华校生占学生总数的57.9%,英校生33.7%,这是因为二战一结束,一向以教育为重的各地华人便迫不及待地纷纷兴办华校的缘故。这时,战争期间失学青年和适龄学童同时进学,形成大人小孩同班共读的奇妙景观。这种“有教无龄”(没有年龄限制)的现象,今天的孩子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当年青少年求知若渴的体现。

当年由民间创立的华校,因陋就简,几无教学设备可言,但在自然朴实的校园中充满学习乐趣。老师们身兼教师与家长职责,是经师也是人师,认真培育下一代,有时老师一句话足可影响学生终身。学校校规严格,只要不以身试法,何惧之有?相反的,上课之余,学生们都能自动自发地成群结队玩游戏。遇到喜庆佳节,学生们都会主动请缨呈献节目。

目前的校园里,低头族多数时间专注于电脑、手机等虚拟世界里,和群体生活格格不入。与低头族大不同的是,当年的学生们常在校园里进行各种群体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合作互动精神。他们的合作,并非要使事情更快完成,也不是谋求学校的嘉奖,而是要求把事情做得更好。学生间的思想矛盾、情绪纠葛等问题,都可以在合作互动中逐渐消弭于无形。

几十年一晃而过,传统华校随着国家土地发展需要和客观环境变迁而消失了,但它们所培育的学子们,由于秉承和内化了华校传统美德,诸如尊师重教、孝悌谨信、坚毅正直、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等等,因此投身于社会大染缸后多能洁身自爱、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成为社会中坚分子。在建国过程中,他们在各行业里扮演着积极有为的角色,为国家的昌盛繁荣做出贡献。

母校消失了,已经成长了的学子们并没有忘却母校的恩典。近年来,生活安定了的校友们,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呼唤过去母校的师友,欢聚一堂,共同记忆母校的一切,这种对于母校的思念和感恩,不正是饮水思源这种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吗?

如今,我们纪念消失的华校,并非要重建华校,而是要肯定过去华校在特定时代里的无私贡献。我们要认定它们是“国家的永久资产”,是建国史上重要篇章。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地通过各种途径继续传扬珍贵的华校精神。

 

追悼,赎罪?! 


2014-7-25 《新国志》  

~作者:潘耀田   
 

怀念“母亲”必须大张旗鼓,热热闹闹吗?热闹之后又如何?

今天在联合早报看到两篇标题为“消失的华校是国家永久的资产”(王永炳)以及“读《消失的华校》有感”(陈艺笔)的文章。读毕掩卷,不由也和陈艺笔先生一样“心生感慨,思绪万千”。

只是:“消失的华校是国家永久的资产”这个标题还是令人百思不解- 消失了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是“永久的资产”?如果说是“消失了的资产”或“永远消失了的资产”会不会更为贴切?

两篇文章也不约而同以及不厌其烦的历数列举了以往华校的种种优点(最终又如何?!),连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政务部长沈颖在主持有关展览会(华校校史展)开幕时也说了:“传统华校对新加坡教育的贡献,值得国人肯定与怀念 ………..

“肯定”自不待言,同时也是多余的,但“怀念”或许就不必了。就有如一个亲人或好友甚至宠物,可能的话,你宁愿他//它仍健在还是选择“怀念”他//它?但当时眼睁睁的看着他//它慢慢枯萎消失,如今的“怀念”除了令人“心生感慨,思绪万千”又有何用?!

华校是我们的母校,华语也堪称是我们的母语,华校和华语就像是抚育我们心智成长的母亲一般。举办“华校校史展”和怀念母亲一样,原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今天的“怀念”和当年母亲遭难时的“见死不救”或窝囊会不会令人“心生感慨,思绪万千”之余更愁上加愁。

同时:怀念“母亲”必须大张旗鼓,热热闹闹吗?热闹之后又如何?

最终,就有如尤雅小姐的名曲:“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大势已去也!如今“怀念”什么,“演唱”什么,都已于事无补,但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她肯定更希望我们能继承以及承传她的精神(华校的教育精神),做一个老老实实,堂堂正正的华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