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中文教材“印尼小学华文”有感
2017/06/06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正祥
2017年5月27日参加了在Holiday Inn酒店,由杨兆骥主掌联通书局编印的印尼首套本土中文教材——“印尼小学华文”发布会。此举令人感受本乎“立足本土,胸怀印度尼西亚”的理念,学语言,是要“因材施教”而本土化之适应性。自10多年前,我国推广汉语学习热潮后,该华语教材实质上都未能适合印度尼西亚的国情,社会环境。且说,新加坡、台湾、中国大陆的华语教材多迎合其有关地区学子们需要,然则,印度尼西亚学子们不论是原住民、华裔公民,他们都是道地印度尼西亚人,他们对印度尼西亚情结的纯执感受是富于印度尼西亚模式。语言与本土情境里应展示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色彩,这样才能感受融入“本土脉动”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载体和记录文化的工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不了解该语言环境下人们文化,就不能正确地注解语言的内在含义,不能真正了解使用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语言可以使学习者更了解该国的文化,反过来,学习文化可以使学习者更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形象与底蕴,特别是有关的国土欢念、思想观念、生活模式和风俗习惯。
语言是穿越时空的,以适合印度尼西亚国情的本土教材就是“因地制宜”。比如:第三册中的“美丽印度尼西亚”就展示一幅教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印度尼西亚壮丽画面,看图中穿红白衣,戴红白帽的儿童们向红白旗致敬,团结在红白旗下,同心协力与和谐相处建设,美丽印度尼西亚,壮哉。
“印尼小学华文”画图凸显的色彩以红,白色居多,老师们衣着也披上红白旗标志,儿童们校服是以红白为润饰,看他们脸色红润,动作灵巧,自然大方,人物很形象化,扣人心弦。图中不同肤色的族群儿童汇集一起绽放了印度尼西亚殊途同归多元合一的人文精神体现。
据笔者所知,本土子弟们学华文最感到不易的,是汉语拼音,因拥有许多同音字,故本土人常因语腔咬字语言习惯不同,口腔、舌位,唇腭的转化,常受其本国语言、口语感染影响所及。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须要以语音来表达。语音学家们认为:“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这在理论上就充分说明了语音学习的主要意义。如今,没掌握良好汉语拼音,阅读、查字典、讲话,问题多多。
雅加达“茉莉汉语教研中心”执行人黄端珠老师(巴中石舟生夫人)在汉语拼音教学是高手。她在编写语音教学课本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了适应本土子弟们提供更方便的学习。她就汉音拼音提出许多实力,献出了指导性,实用性、灵活性、趣味性用法,在此,笔者向黄老师致崇高的敬意,说实话,本人对汉语拼音规则仍掌握不全。因早期70多年前受的语音教学,对音摸符号认识不够确切。在汉语拼音还得要拜黄端珠教学硕士为师吧!
笔者与杨兆骥老师同庚,系60多年前结识文友。犹记60多年前,他与陈燕生创办“印度尼西亚学习”小刊物,斯年我常把学习印尼语心得之拙作投入,就此鼓舞了我学印尼语之情趣,老杨亦商亦师,在重商轻文的社会里,他对“文字事奉”、“中华文化传承奉献”建树颇多十多年前,他创办了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载体——联通书局,连年来亏损频频,是贴本的生意。从生意人来看,明知该生意无钱赚,但他偏行己路,做了连年“亏本生意傻事”。但值得一誌,2013年8月27日杨兆骥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经过中华图书特殊贡献讲评审要员会的评审,对他授予“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这是印度尼西亚史无前例唯一的华人获此殊荣。当年中国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也参与8月27日颁奖礼并表示祝贺。
爪哇岛上,最亮的那双眼睛
2017/06/06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印度尼西亚新中三语学校5A班) 陈贞廷
小时候,我就爱照镜子,因为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孩。我也用这双大眼睛寻找大眼睛的朋友。你知道我最亲的朋友是谁吗?哈哈,不用说,她一定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啦!
“happy birthday!”我高兴地睁开眼,瞧,那双亮眼睛真的来了!清早的阳光被这双大眼睛送进我的心里,温暖极了!瞧,这双大眼睛真明亮啊!长长的睫毛是眼睛的长裙子,只要红红的嘴唇和眼睛一起唱歌,睫毛就飞舞起来了。我也想跳舞了!
感谢我最亲的朋友为我送来了生辰的快乐。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这一天,我跟她一起分享着生日的快乐,吃了大蛋糕,喝了我俩最喜欢的果汁,还和姐姐们一起玩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俩的眼睛里全部是亮闪闪的快乐。
“铃铃铃”她接了电话就匆匆忙忙要出去。我舍不得那双大眼睛,出去之前,我们俩订了一个约定。
接下来,我和其他伙伴玩着游戏。玩着,玩着,玩累了,也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再接着发生的事情,就很让人害怕了。
“啊哈——”我打着哈欠一睁开眼,就看到了一双很奇怪的眼睛,没有一点快乐啊!全是让我害怕的光!怎么啦?我连忙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还是让人害怕的光。真没想到,这双眼睛竟然很生气地批评人了,责怪我不遵守约定,没有诚信,让她失望!
原来,我总记得自己的生日,忘记了明天要数学考试,忘记了约定——好好复习的事情!我很着急,不敢再看那双愤怒的眼睛,连忙跑了起来。谁知道,这双眼睛竟然又跟上来,动手打人了!
我干脆闭上眼睛大声地哭起来。接着,那双眼睛也流泪了……
我暗暗地想,我再也不贪玩了,因为我不能不讲诚信,因为这双亮眼睛生气的时候真的很可怕!
夜晚,我睡在床上,看到了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亮晶晶,那双大大的眼睛出现了,好像在说,好孩子,好好睡觉吧!
是啊,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她这双亮闪闪的眼睛带来清早的快乐。每当我想吃饭的时候,这双眼睛会送来营养。每当我伤心的时候,这双眼睛会带来快乐。这双眼睛有时是厨师,有时是医生,有时是警察,有时是老师,有时和我游戏,和我唱歌,天天与我形影不离,我不能让她伤心!
皎洁的月光照照亮着爪哇岛,一首歌在耳边响起“你的眼睛明又亮啊,好像那天上的明月亮!”
(辅导教师:中国外派教师 邹从容)
学校拨款应一视同仁
2017/06/02 中国报/中言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宣佈,国内81所国民型华文中学,将获得政府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中的1500万令吉特别拨款。
这笔钱应该在2016年发给所有国民型华文中学,但迟至今年仍未发出。然而,张盛闻指这笔钱已在教育部,将在一个月内分发给81所华中,意味著每所华中平均可获得约18万5000令吉拨款。
虽然钱迟到,总好过没到。希望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教育部能如张盛闻所说,兑现教育部2016年的1500万令吉拨款。
依赖华基政党争取
国民型华文中学是大马教育体系的一环,理应每年获得政府固定拨款,以应付学校日常开销、维修和发展用途。
但遗憾的是,国民型华文中学在教育部眼中,可有可无,并不是每年获得拨款,而且往往要依赖在朝华基政党极力争取之后,才有拨款。
政府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财政预算案,给予国民型华文中学3000万令吉和2500万令吉拨款,但在2014年却没有给予任何拨款;而2016年和2017年财政预算案却未提及华中拨款,最后在马华争取下才有拨款。
董教总和华教团结多次呼吁政府,给予各源流学校,包括华小和华中制度化拨款,以透明方式、根据学生人数决定拨款多寡,那就可确保政府一视同仁,照顾所有类型学校,让我国各源流学校百花齐放,茁壮成长。
不应顾虑极端分子
政府不应再顾虑一小撮极端分子指控,指多源流教育制度将造成国家分裂,这是毫无根据的指控。多年来各源流学校分工合作,為国家培育英才,因此,各类学校应获得公平对待,以公平竞争。
不管是国民中学还是国民型中学,不管是国小还是华小,也有各族学生就读,拨款学校发展,肯定是為国家栽培人才,还是必要及一视同仁的。
校友会的存在意义?
2017/05/02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骆冰
骆冰有位朋友是某校友会的领导,她说,国内有很多校友会快要变老人俱乐部。年轻校友拒绝加入,她担心走到最后,校友会名存实亡!言谈中,她告诉我,有校友会因为没有依时向社团注册局呈报,注册被吊销了。
有些校友会每年接收到的新会员申请少过10人,去世的会员人数却比新入会的多。她曾经很努力,利用校友会会所,办有益身心的康乐活动,包括在网上设立网页,希望可以跟年轻人接轨。虽然成效不高,她还是不放弃,坚信有朝一日会有所突破。
这位朋友是在15年前,因为学成荣归被招揽入会。同年,被推选为理事,是校友会中最年轻的理事。虽然她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缺席会议,15年后,她还是理事,还是校友会中最年轻的那位。这反映出,过去15年,这个校友会还是在原地打转。
大家对校友会的刻板印象是联络校友感情,共谋校友福利。再来就是增进校友和师生情谊,协助母校发展。校友会失去号召年轻人加入的生命力,跟组织存在意义和社会转变有很大关系。可惜,校友会领导很少会为组织注入创意和创新,任由组织在发展中沉沦。
年轻人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加入校友会?加入校友会有什么好处?校友会面对青黄不接,跟华团面对领导断层很相似,是困境、是挑战。青黄不接是无利可图的组织最大考验。领导人就算知道必须翻新组织都好,未必可以替组织找到新定位。
有人加入校友会,是为了领取子女奖学金。孩子毕业后,就疏远。有校友会因为没有定时更新会员资料,寄出去的开会通知书,有一半被退回。
校友会的功能是什么?单看其名就知道是要服务校友的,有远见的校友会都会培养校友意识,让大家认同校友会的方针,方便日后为组织召到新的生力军。然而,能够真正做到服务广大校友的组织有几家?
校友之间的信任,若经营得体,是可以在社会关系网里发挥效应的。来自同所学校,对共同的组织有归宿感,对日后职业发展和人脉扩展都有一定的帮助。更何况,还有人找对象也找校友。
有者认为走到今天,若校友会的存在已经失去了原本创立的意义,组织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有人随遇而安,做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钟。有人选择让组织随心所欲的随波逐流,找不到年轻人加入,又没有人协助处理和上呈年报,注册就等被吊销。
骆冰某天在某场合,有幸和某位校友会全国领袖一谈,他的回答,如当头棒喝。他认为,校友会的真正目的是捍卫华族权益和维护华文教育发展,很多校友会都有捍卫华族或华教权益,这才是校友会的真正应该做的。在他看来,校友会的主要任务不是协助母校发展,联络校友是次要的,号召更多校友加入,才有力量和能力去捍卫权益。
对于这位领袖的谈话,交由大家去诠释。校友会若抢着去做政党的工作,会让人觉得本末倒置,该做的没有去做,却去处理不是他们前线应做的东西。更惨的是,只是通过报章呼吁,没有发挥平台下高喊捍卫权益,有用吗?校友会今天面对的困境,领导人有没有去正视?寻求突破?这才是关键。
林强有首歌叫《向前走》,借歌激励全国的校友会,不管走在何处,我们都不要迷失自己。组织的定位绝不可马虎,不需要标新立异,却要忠于当初的创会宗旨,将校友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组织领导,不可为了逃避责任而挑选容易的事情来做。所有的学生最终都会成为校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存在对校友而言,大过校友会。
校友都会说,要努力工作,回报母校。却很少会说,加入校友会来协助母校发展。我们确实有看到一些领袖很积极,上台呼吁校友加入之余,还叫自己的子女加入,希望可以从中为组织找到未来推手。只是这种努力是事倍功半,只能增加会员的人数,未必可以为组织寻找到接班人。如果解救不了,领导层应该当机立断,作出对组织最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