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承认统考?
2017/07/08 砂拉越 《诗华日报》评论
~评论: 李的洺
由社青团、公青团、土著团结党及诚信党青年团组成的希联青年团,日前在新闻发佈会指出,承认独中统考一事,在希联执政后会获得承认,且不会要求董总修改课程大纲云云,让华社看之为之心头一震,道理上,无不拍掌叫绝,作揖道谢。
统考课题,从来都是政党討好华社的最佳武器,执政党如是,反对党也如是;每每大选年,或者需要爭取民意基础的时候,这出由来的大戏,都会定时上演,就如80年代电影院,每当儿童节都会上演一部名为《铁人28》的日本动画片免费招待儿童们,年復一年,逗得儿童观眾非常开心。
然而,华社不是儿童,动画片式的感动,不会因「无根的承诺」而在现实的感情上,毫无保留的相信,一成不变的討好策略,或许依然可以博得某些特定群体的青睞,惟对于经歷9年朝野政治的普罗大眾,也许將不尽然,特別是对拥有独立思考力的群眾,铁定不会管用,而且会被视为一种「智慧上的侮辱」。
前后不一
犹记得土著团结党会长(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于月前在一场公开访谈中,曾断言统考课程纲要必须改,否则希联上台执政也不承认。
慕公谈话的余温还未过去,不轻易承认统考还言犹在耳,希联青年团却指,承认统考的意愿,不禁在不明就里的华社,脑海浮现出「凭什么?」三个大字。
是的,经歷数十年风雨的统考课题,屡屡向政府扣门,都因「违反国家教育政策」的理由无功而返,希联青年团到底凭什么?宣佈希联会与眾不同,在无需条件的基础下,承认统考。
再者,统考课题是否已经正式获得希联最高理事会通过,並获得了该盟主要领袖授权宣佈,在该盟贏得第14届大选政权后落实,如非的话,希联青年团又凭什么,能够越过该盟高层,为承认统考之说背书。
另一边厢,多年的政治纷扰,政客为求私利,惯于忽悠民眾的政治偽术,挥之不去的虚偽嘴脸,也让华社清楚看清信誓旦旦背后的议程,政党和政客的承诺,凭什么?可在欠缺法定约束力的基础下,让华社诸君相信,而照单全收。信口许诺回顾过去9年的朝野政治恶斗,政党大义凛然下的所谓「以民为本,为国为民」,说穿了,无疑就是「口號上的麻醉剂」,信口许诺,是政客的一种常態,然而,被政治术语熏陶过的民眾,又有几人,会再一次被「无根承诺」所感动。读者们不妨拭目以待。
互联网上希联支持者总喜欢耻笑马华在「承认统考」课题上所说过的承诺,那么,希联青年团,又凭什么,能说服民眾相信「承认统考」,会是一项可信任的承诺?
从教长认同SPM华文难考A+谈起
2017/07/11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书灵
数月前,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基于SPM华文科考获A+人数比率逐年下降,组团拜会教长解决问题。教长感觉上在配合到访的华理会成员,也表示认同SPM华文科确实很难考获A+
,还允诺会关注有关问题,并原则上同意让华理会与考试局见面商谈。教长当时也不晓得根据什么认为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SPM华文科考题太深奥。
细究其因,华裔考生与华裔父母对于华文的缺乏重视,才是最根本的因素。由于不重视华文,才会说出“华文很难考A+,所以就不要考华文”。试想想,如果每位华裔父母都本着华文是我们的母语,而母语一定要用心的心态,华文科考生人数及考A+的人数还会逐年下降吗?
地球在转,世界一直在进步,但华裔家长却原地踏步,存有相当强的自卑感,都认为华文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不高,英文的地位比华文来得高。更有一些华裔家长本身是受华文教育的,由于自己的出路不如意,于是就迁怒于华文教育,怨声载道地说华文太难学了,恨死华文,为什么要逼孩子们去学?有者虽将孩子送到华小,却只要求“读得懂,说得通”,无须读得太深入,能读到初中就已经非常足够了,对华文根本不屑一顾,更别说鼓励孩子在高中阶段去选考华文。他们担心孩子因华文这一科会“考坏”全科成绩,影响孩子的前途,宁可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母语华文。上述不重视华文的家长才是导致报考华文科考生人数逐年下降的罪魁祸首。
现代的年轻学子都很重视文凭,为了“钱”途着想,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和精神上学读书,以为读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拿文凭,终日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过日子。许多华裔学子在利害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对待华文的态度一般都比较消极,不认真看待华文,时常不约而同地以种种堂皇的借口来避“重”就“轻”,选择比较容易准备的科目及有明文规定的必考科目来参加考试,尽可能不去惹他们一直认为“既难学,不被列为必修必考,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母语华文。这无形中造成了一种普遍不重视华文的现象。学子接触华文的机会也跟着大为减少了。试问,在如斯的情况下,华文科考生的人数怎么不日趋下降呢?
有许多华裔学子,特别是升上中学以后,对于华文没有坚持的情操,即使选修和报考华文,因学习态度差,对华文抱着可有可无,得过且过敷衍心态;更可悲的是,一些沾染上流氓恶习的学子,不是旷课,就是专选在上华文课时吵吵闹闹,干扰其他学子上华文课,漠视华文科的价值。这一切的一切才是华文科难及格及难考A+的关键因素。
态度决定一切
针对学习态度,心理学工作者们曾对中小学生学习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已被普遍证实,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有鉴于此,学子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是积极实践,深度思考后的智慧结晶,能体现思维品质的优劣。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要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形成有明确目的的活动。
从2011年开始,SPM华文科的出题格式已经重新修订,和PT3华文科的出题格式大同小异。现代文阅读理解是SPM华文科考试当中所占分值较大的题型,也是考生普遍上严重失分的题型。理论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再好的理论也不能替代现实。身为SPM华文科考生的家长,能不认同孩子的SPM华文科成绩差,不是像教长所谓的华文科考题太过深奥,也不是考试局委任的评阅员批改太过严格,或考试局华文科主任态度傲慢。实际上现代文阅读理解丢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阅读量不够,理解力不得法。考生做错了题目,大部分都跟考生们阅读理解错误有关。许多报考华文科的考生因为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实施有效地阅读习惯,而被拒于“阅读理解”的大门外,因此,SPM华文科考生成绩差与本身的阅读情况有直接关系。
SPM华文科考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差,读不懂题目要求,这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从生涩地读,到熟练地读,再到读后能理解,大量进行阅读即可。阅读多的考生,理解和领悟能力包括情感的体验都会比同龄考生更深刻。阅读量多的华文科考生读完题目要求马上能够理解,并知道怎么做,而阅读量少的华文科考生就难于理解,即使会做但却不知道做什么。阅读对SPM华文科考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立竿见影。阅读可以极大提高华文科考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会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对考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
SPM华文科试题是根据教育部既定的程序出题,一点都不像教长所谓的那般深奥。在理论上是对考生进行检验,关键看考生在中小学11年语文所学的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以平时一定要对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在时限两小时十五分钟内一定要做到理性驾驭语段,学以致用。理性驾驭就要分析,思维,运用技巧,运用练习所得之规律,就要用语文的专业知识解读语文段落,要有规律性思维,要有规范的答题点展示和规范的语言表达。
一言以蔽之,SPM华文科要考A+ 并不难,只要咬紧牙根坚持下去,等开始那段最艰难的时刻一过,发现没有最初那么难了;而且有了成就感之后,兴趣就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不觉得难了。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肯定有原因。不努力就不会成功,没有奋斗就没有明天。人贵在知勤能勉,只有极少数人天生聪慧,绝大部分都不是天才。在这种情况下,不努力只能做碌碌愚氓,苟且偷安一辈子。说白了,只有奋斗才能充实一个人,只有勤奋才能雕琢一个社会蒸蒸日上的风貌。
SPM国文文凭是把锁
2017/07/10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温庆诚
2017年7月1日(星期六),马来西亚公共服务局(JPA)向大马公共服务业投下了一颗震撼弹。那就是从今年起,申请担任公务人员必须取得大马教育文凭(SPM)国文科合格。那些虽然已经大学毕业或拥有与大马教育文凭相等等级的文凭国文科的公务员将不受承认及续约,若要继续在公共服务业那么就必须补考SPM文凭,直到获得国文科合格为止。根据最新的报导显示,除了实习医生以外其他所有公仆包括合约性质的公仆都必须拥有SPM国文科优等(C或以上),而驻院医生仅需国文科目及格(Lulus)。
当局态度强硬坚持要政府各大机构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任皆遵守这新条例。但却对医学系毕业的合约性质UD41级实习医生给予豁免权,无需持有SPM国文及格的资格。公共服务局声称此等豁免权并不是首次给予的,在大马医生短缺的时代,为了招揽外国人才也为了吸引外国公民回国才放松执行有关条例。如今马来西亚已经到了医生供过于求的时代,公共服务局才突发奇想想要严厉执行,美其名说是身为公仆要是无法以标准的国文与民众沟通是无法服务大众的。
但当局是不是有抱着想要以这种方式来削减医生人数呢?要是该局真的抱着如此想法,那么该局官员应被严惩,因为此例既不是为了提升国民福利而单单只是为了简化该局的烦恼,此等行为简直就像把医生过剩这个烂摊子丢给人民自己去解决。这样做不但加剧了国内失业率,更有可能造成人才外流,虽说他们仍然可以待在私人领域工作,但此等条例一旦实行,那些人才是否会存有自己被大马政府嫌弃干脆把心一横出国发展。这种说法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时下马币频频走弱,要是外国企业伸出橄榄枝,这些年轻人绝对可能离开祖国而投入外国的怀抱。举个例子,当我观看Astro
Aec播出的《别叫我马劳》的节目时,得知许多选择远离家乡跑到新加坡工作的游子当中,独中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他们的统考文凭不受大马政府承认,但新加坡政府却承认,这不就是正正印证了我上面的说法吗?
人才外流是大马长久以来一直面对的问题,但是从人民的角度去看,政府并没有诚意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次SPM文凭事件来说,只能看出政府不但把人才拒于门外,更把门内的人才往外送。与此同时却不断的漂白外劳,那些外劳有SPM文凭吗?显然没有吧,外劳可说是站在我国及大多数领域最前线的人。难道他们不需要跟大众沟通,难道他们的服务对象里没有需要用国文或英文沟通的对象?他们甚至需要与外国旅客沟通,试想想那些外劳该如何服务本地及外国游客?
为什么我国政府可以对外劳如此宽宏大量,如此仁慈,容忍那些不精通国文的人在马来西亚各个领域的最前线工作,却无法对自己的子民打开一扇方便之门?还有许多方式可以证明那些没有持有SPM文凭但拥有同等文凭(如:O-Level
)是否拥有以国语与人沟通的能力。比如说,先要求他们出示证明曾修读过国文科目的文凭(若没有便要求他们先去报读),之后安排他们进行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笔试或问卷调查以证实他们拥有对国文的写读能力。接下来进行口试,证实他们拥有可以以国语与人沟通的能力即可。
整个测试过程耗时最多两天,何必强人所难要求他们重新报考SPM,报考过SPM的民众都知道SPM国文科所涵盖的范围是从中一到中五的所有语法,写作方面某些作文也有特定的格式需要跟从,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掌握的。如今当局若执意要他们重新报考,试问这些不曾报考SPM的专业人士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他人需要用5年时间来学习的知识吗?
向来在任何国家都好,看应征者文凭都只看最高等级,现在想在市场上找个文职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学士学位,没有学士学位才会退而求其次的要求SPM,STPM,Diploma文凭。公共服务局这项条例显得马来西亚好像在开倒车,当所有人都在看学士学位或以上的文凭时,我们却为了一张SPM文凭与专业人才过不去,用这张文凭把招揽人才的大门给锁上了,岂不可笑?任何条例都应该与时并进,不符合时代步伐的条例应该重新检讨以达到跟进时代步伐的效果,要是不懂得改变和变通,一味着纠结着上个时代,那么我们离被淘汰也不远了。
语文的影响力
2017/07.09 《多伦多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作者: 李公羽
语言以个人及家庭作出发处,就是以母语及家庭语言及文字作为语文学习和实习的开始,这是孩提时期的学习阶段。
儿童到了上学校学习和读书求知识阶段时,便是成长时期的训练,学会照顾自己及弟妹们,具有家庭中手足情深理念的培养。初中及高中时期是学习团队精神,有社会公益的理念,训育成为能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精神,如护士、清洁员工、教师、政府的公务人员、行政层的官员,企业事务的人员等等,为成人时期的工作做预备;大学及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各种人才的场所。如今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职务等着知识分子去发挥才能,展现实力。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时期也是立志时期,每个青少年人的立志期都不尽相同,有些立志早有些迟。当然也有不少人们浑浑阿阿(纷乱中迎逢偏袒,欺善怕恶,九成的小气度、佞人作为,希腊人称之为蛮族人)、浑浑谔谔(浑朴正直的一般人)、或浑浑噩噩(混乱中无应对能力、反而作恶成奸人)终其一生。我们把立志建设没有霸权的和平世界称为行善的走向。把先建立用恶法律夺取独霸政权後,再作有霸诈及强权主控意识的政府行政治理,又以兵器军队作后盾的霸业行为称为有邪念、耍弄‘单元政治(单语文、单宗教)’歪理的走向。再把以战事、发动战争作为夺取理政权的强横蛮人们恶手段称为作恶的走向。
语文与颜值无关,什么颜值或人种的人们都可学习任何语文,只须他们对那种语文怀有善意兴趣。语文与种族无关,与民族也无关,只与有兴趣去发展那种语文的人们有关,现今发达语文是个选项,谁能胜任那一门语文就可以选读它。最初开始使用这语文的人们虽然不在了,但有后来的人们去发扬光大,继续使用承传,这语文就属于他们和他们的时代,只要能应用自如,方便于行、于生活,有发展生机是可乐观的。
语文充满生机与推广成为社会行政层语文有关,与行政策略及公务员的态度有关;语文是取得知识的方便通道,如果用得恰当亦可成为成功的捷径。语文不是佞人们小气度、只图为自家、自团队保住社会地位的私利与不择手段捉紧当政权势所能任意为之。
语文与学员的培训有关,与社会教育、家教有关,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及实际应用有关。语文是人文开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语文优美文雅,能表达各类思想、哲理,时时释放和美善意、公平合理的想法,使社会和谐、安宁文明,人性诚朴温情儒雅。语文能传播开明文化影响社会风气;世道的改邪归正也须语文的助力。
开明的政治文化,没有文攻兵军侵略他国的公开政策,暗中恶人的行为,此篇不讨论,只有普及善良用意的政治意愿,以展现有文化有人善性的正面想法。有同生活制约的法治民主政策,都须用语文才能书写条文和记录,政策在衔接时用的得当可使社会安宁,人们能生活在公平、合众情公理的社会,也有人文教化;开明的行政治理可以安顿民心。开明政治的政府已不打算有政治的生杀之权,但有监禁权力;人民的纠纷全由法律的政务部门处理,法律规则由当地社会作决定,政府人员皆依据法律规则作运行的标准。法律规矩皆由每个时代国家的智识菁英们去决定如何取与舍及修定。国家社会有良法条文,其行政治理不会乱套,不会让恶人(贪官污吏佞人奸人)肆意横行。社会的人们有维护社会良法条文的责任,有去恶法的意志,这是开明政治(大小行政治理)文化的效用,没有语文的参于成不了事。
我们学习外语或方言时,用意译文词字汇才有帮助发展中华语文的功用,亦能充实其内涵。音译文词字汇是临时的举措不适于长时间使用,久了就有开玩笑的意味,变成搞笑行为,无济于事。
语文的妙喻:唷,是水蟹呀;或者怎么这样‘水蟹’。其意是‘未长大’,与青涩同意思。用在这里,‘水蟹’是个比喻词。螃蟹在水中生长时,在成长过程中有换壳的时期,带着软壳爬出旧硬壳,在大壳里面含有很多水份的蟹肉会渐长至丰满。若捕到的螃蟹其壳虽大但肉未长满,壳内含的水份多,人们称之为水蟹,食用时其肉味亦不够佳;中秋吃螃蟹是有道理(能够把事情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