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文友与六“小老师”研讨金梅子新著
2017/07/25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读书会一角。 |
【本报讯】7月22日适逢星期六,即是许多文友休假之时,印华作协选择这一天在雅加达西区总会所(Jl.
Terusan Bandengan Utara Komplek 91, No.91AN)再次召开简单的读书会。虽说是简单的读书会,却也有30余文友出席。
印华作协这次的读书会同样由松华秘书长召开,并由文学研讨部主任莲心和副主任杨思萍主持,出席者其中有莎萍和狄欧两位副执行主席、黄裕祥名誉主席、燕雁飞顾问、苏甲巫眉文学爱好者俱乐部主席颜丽鸾及夫婿陈玉财、耄耋之年的何凯能前辈等文友,还有张斌和忆蕾两位老师所培养,并获得包括印华作协文友们及各方赞助前往中国深造归来的6位“小老师”,另有印华作协监事长孙国静也从棉兰专程参加这项读书会。
松华在讲话中强调说,举办读书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文友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让文友们有更多的交流平台。他说,这次的读书会采用金梅子文友新著《老相师的预言》作为研讨材料。
杨思萍简要陈述金梅子的履历。《老相师的预言》是金梅子的第六部文集,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第六个“孩子”。
接着由其中一位“小老师”郑照德朗读《老相师的预言》书中同名的一篇文章。朗朗的读书声令人拉回超过半个世纪之久的课堂上的回忆,当时的课堂上正是笔者有生以来最美的梦境,可恨当时的所谓“新秩序”政府强行打破了这个美梦,甚至把这个美梦强行变为“噩梦”……
作者金梅子在发言中说,他写文章主要是靠灵感,灵感来了就可一笔成文。他也诚恳的说,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写出来的作品会更加充实和优秀。
狄欧认为,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与世无争”的心态,而这种“与世无争”在当前社会可说是一个异数,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为了争名夺利,好大喜功,甚至是沽名钓誉。
6位“小老师”代表黄文超首先感谢文友们的支持,协助他们能如愿以偿到中国深造,如今回到印尼一定要作出最大的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丰富印华文化,绝不会辜负各方的期望。黄文超说,《老相师的预言》的作者犹似“看破红尘”,年轻人不可能写出此类文章。他对书中一段句子:“偶尔走过旧书摊浏览,我总会提心吊胆,生怕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挤在旧书丛中凑热闹。”感到印象深刻。
孙国静监事长认为,金梅子的创作独树一格,甚有创新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他说,写新鲜的,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物,就会给读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莎萍、杨叶青、颜丽鸾、王芳、林秀、忆蕾、张颖、蔡丽英和黄裕祥等,几乎所有在场的文友都发言,大家说出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莲心在总结讨论会时说,作者在文中带有现实生活,带有佛学思想,带有五行之学,表达了社会现象,文章小而天地大。她说:“‘老相师的预言’准或不准,信与不信,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高博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