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403

会抓老鼠就是好猫

2022/12/2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罗汉洲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和妇女组主席章瑛先后声明,行动党绝不会变成马华2.0,行动党主张多元化、开明民主、公平,而马华只要代表华人。

我为什么要提出陆兆福和章瑛的声明呢?原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刚宣布了正副部长完整的阵容后,公益金董事丹斯里蔡傌友就已“迫不及待”吁请新任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在5年內解决华小的“奇难杂症”,包括师资不足、搬迁微型华小困难、拔款不足,导致很多华小必须自行缴付水电费的问题等。

蔡傌友所讲的都是华小的陈年旧病,历经数十年都治不好,原因是以前的政府是着重单元化的政府,再加上华小被形容为“非主流”学校,所以政府就忽略华小的陈年旧疾。

且不说华人如何支持行动党,但它既主张多元化、公平,那么华人也应该是它要代表者之一吧!所以,蔡傌友要求林慧英治好华小的宿病也属合理之请。

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所以华人也不管代表单元或多元,能解决华小奇难杂症的就是好政党,是值得华人支持的政党。

马华之所以失去华人的支持,只能在马来人占多数的混合区才有胜算;在华人占多数的选区则往往败在行动党手下,正因为它没有处理好华教的问题。

华教陷困拜马华所赐

马华的致命伤,第一个是放弃把华文列为国家语文之一。它这一放弃就似乎与华社结下不解之仇,华人的母语教育自后也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人家客气的就形容华小为非主流学校,不客气的就指华小违宪、无权享有拨款,华文的用途也受到限制。

已故陆庭谕老师指出,华文之困境乃因没有官方地位,凡此种种都“拜”马华所赐;第二就是利诱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事后又无能确保政府按照承诺经办这类中学。

以和为贵恐前途无亮

在下奉劝马华同志们,倘若一如前辈事事“以和为贵”,恐怕会“前途无亮”,必须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争取方能挽救颓势。

至于行动党,它在第一个希望联盟政府中的表现不可否认的是令华人失望。尽管它一再声明是多元种族政党,不像马华“只代表华人”,但它也应该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它须依靠华人的支持才能胜选,也须依靠华人的支持才能成为执政的一分子。

所谓饮水思源,行动党回馈华人社会、着重为华人的基本权益服务是合理的事,在顾及其他族群的感受之同时,更应顾及华人的感受,作为行动党的最主要支持者,华人有权利提出这样的要求。

华人非对行动党死忠

行动党也须明白,该党虽然在第一个希盟政府中的表现令华人失望,但华人仍愿意给它第二次机会,这并不表示华人偏爱行动党,也不表示华人会对行动党死忠死效,而是因为它的对手们太让华人失望,只好再次支持行动党。行动党如果再次让华人失望,华人也必然会让它失望。

如今摆在行动党面前就有一道高门槛,那就是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宣称“尽力争取承认统考是希盟的事”,无关如今的团结政府。这句话与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竞选宣言不是圣经”异曲同工,且看行动党如何接招。

在下也要奉劝行动党,不能事事以“牺牲小我”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必要时须有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之的勇气,否则恐怕会“前程似井”。

 

独中的竞争者

2022/12/2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老师,我表姐跟我同年,她已经念完中学,明年就要去念大学学院了,我还只是高一而已”一个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在学期末这么跟我说。再加询问,原来他表姐是在私立学校念书,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等同于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的国际中学教育普及证书(ICGSE)课程。

所以我这位学生明年16岁还在高一准备高二的SPM考试时,她同年的表姐已经踏入本地大学学院进行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A-Level)或是大学基础班(Foundation)课程,在他高二考获SPM的时候,她表姐已经完成A-Level,进入大学学位就读,在这个情况下,他身边长辈们都觉得他表姐很优秀,比所有同年级的都快,让他心中有苦说不出,觉得进入独中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当初应该跟表姐一起到私立学校更好。

随著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普及化,由英国剑桥大学创立,针对1416岁孩童的国际中学教育普及证书(ICGSE)课程也逐渐被大家熟悉,成为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涯规划的新选项,而在马来西亚似乎也成为一种快速升学的想像。

根据ICGSE课程要求,学生只要考取至少5科核心课程,就能够获得相等于SPM同级的毕业证书,因此尽管剑桥大学所开设的ICGSE课程科目高达70馀科,但本地私立学校只锁定让学生报读5个核心科目即可快速有效率的方式让孩子在两三年内完成考试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并参与考试,做到比独中、国中更短更快完成中学课程。

在这个凡事说效率,讲求更快速更短时间达到目标的时代,私立学校的课程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此也使得很多家长趋之若骛,纷纷将之视为最好最有效率的中学课程。

如果实行三年完成ICGSE课程的私立学校象征轻松高效率是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卖点,那奉行六年独中统考教育,甚至同时采取统考和SPM的双轨制的独中又该如何与其竞争?这也是私立学校成为今天独中教育最大竞争者的原因。

私立学校让学生专注5个科目的学习,并且确保孩子们三年内完成课程,而独中生在初中必须要报考8科,高中也还要报考高达89科(更有高达10科的考生)。如果是高二还要考SPM的双轨独中生,更是面对三月考完SPM,六个月后再考高中统考的巨大挑战(疫情后SPM考试时间从原本的十一月延迟到隔年二月开始,而统考则维持在每年十月份主办)。

或许独中教育可以借镜私立学校的模式,在发展一套私立学校无法做到的学校本位课程,推动学生的人格素质与品德教育的同时,思考如何做到学习与考试分开,以达到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从而在这个大环境下走出一套全新的独中教育系统,以对应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做到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22/12/22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孙老师(小太阳三语学校中国老师)

我们常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自古至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都会把教育后代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下一代的教育会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当今世界,更是把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竞争的核心,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可以光耀门楣,为自己谋取更高人生价值和意义,也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后来当自己再一次读到的时候照样是感动和由衷地敬佩。清朝时,在山东一户贫困的农户家出生了一个男孩,父母并没有给他取正经的名字,因为姓武,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大家都叫他武七。他从小就想进学堂读书,但是,家境贫穷,无力供其读书,就造成他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长大后,吃尽了没文化的亏,更让武七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立下决心,排除万难也要入学,从此还有了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帮助贫苦孩子入学。

20岁开始,武七一边行乞,一边唱着不知名的歌谣,人们仔细一听,发现歌词里有“我将来要修个义学院”的内容。直到50岁时,行乞半生,他终于有了些积蓄,他没有想着拿这些积蓄来养老或者享受生活,还是一心想办义学,让穷苦孩子都可以免费进学堂。就开始建学堂,请先生。当时社会原因,有很多贫穷的家庭觉得孩子应该在家劳动,不愿把孩子送进学堂,武七甚至挨家挨户跪在别人家门前,请求把孩子送进学堂学习。

他的事迹后来被光绪皇帝知道,光绪也非常感动,特赐名“武训”,并受到皇帝嘉奖。后来,他的影响更大,接连办了三所义学堂。直到58岁去世,出殡当日,齐鲁多地官绅集体为这位传奇乞丐送葬,乡民自发送殡者更是多达数万人。下葬之时,五万民众哭声震天、山河落泪。很多孩子因为他的义学堂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记入中国正史的乞丐。为了纪念武训先生,在他的故乡有一所高中以他的名字命名——武训高级中学。

武训先生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用一生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得到改变,造福一方。

我有一个发小,小学三年级开始便是要好的同学。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初,他的父亲凭借敢闯敢干和自己的精明闯出了雄厚的家业,当时在我们市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那是八、九十年代,当时他家有两家工厂,一家造纸厂和一家水泥厂,生意如日中天。两家工厂总共有3000人以上,为我们当地的经济和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家的日子总是捉襟见肘,父亲一个月只有不到一百元的工资,我们一家就靠着父亲的工资度日。但是,那时他家里已经有了三十几万的奥迪汽车,初中毕业时每个班要照集体照,吴同学带着自己的照相机也给我们拍集体照,90年代,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上万元的照相机,我们班的同学甚至连摸都不敢摸一下,生怕摸坏了赔不起。

和我们很多同学一样,吴同学也是独生子,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就像小皇帝一样,学习也从来不当一回事,那时还没有现在的贵族学校,所以,他和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一样,上的也是公办学校。他凭着其父的家业,整天不学无术,最后也没有什么学业上的成绩。

2002年左右,突然听到一个消息,吴同学的父亲因为整日忙于生意场应付,每天烟酒过度,导致患上了癌症,不久就撒手人寰。莫大的家业突然一下子砸到了我同学的手上,自己感觉还没有长大,还是沉醉在那懵懵懂懂的世界里。一时不知道怎么应付,其母本来就是个农村妇女,任何企业的管理方法都不懂,一直在家相夫教子。这时,他的一些酒肉朋友就开始大展拳脚,给我的同学出谋划策,领着他各种玩乐享受。这些狐朋狗友也为他设下圈套,使用各种骗术,像赌博、假合同等。亲朋好友的逆耳忠言,他完全不顾。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吴同学就被拉落到谷底,可以说是已经身无分文。自己的工厂、房产、钱财都被骗光了。

如今,两家工厂仍然屹立在我故乡的土地上,只是早就换了主人。当年的朋友都已不愿再见到吴同学,见到他也退避三舍。他每次见到同学和朋友聊不了几句,就开始张口借钱,借给他的钱也都是有去无还。

这让我想起了《三字经》中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虽然是几句耳熟能详、浅显易懂的句子,但是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老华校生的感触

2022/12/19 新加坡《 联合早报》交流站

~文:锺伟杰

本月12日读了刘立发表在交流站的文章《老华校生的心声》,心生感触。我也是名老华校生,不过一般的英语交流还可以应对,那是因为我童年的街坊邻居、儿时玩伴多就读于英校,有各个种族,很自然地就以英语交流,大家都听得懂,久而久之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一到学校,也很自然地就以华语交谈,觉得这是应该的,没去想太多。

但在1960年代,一踏进职场就能感受到用华语和用英语交流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重英轻华,于是出现了一些丑腔恶态,令人无限唏嘘。

我曾目睹一个部门主管以英语面试一名应征者,在应征者离开后,他对着数位在场的同事,用食指向上转了数圈,同时以英语说道:“Chinese Helicopter”(直译是“华文直升机”)。他是刻意把“Chinese Educated”念得发音不准确,讥讽华校生讲英语时的别扭,嘲笑受华文教育者的英语发音。

我曾有过一次遭遇,至今还无法理解华校生与英校生在职场上为何有这么多的问题。当时,我刚加入一家外国公司,上班后发现我的学长也在那里工作。他高我一学年,在校期间有交流,在食堂遇见都会寒暄几句,现在见到了也必然如此。因在校时彼此都说华语,我自然以华语向他打招呼问好,他却把我拉到一边,说希望我在公司里用英语和他交流。一瞬间我脑筋转不过来,不知所措,过后我才发现,公司里上百名职员都以英语交谈,没人讲华语。

在重英轻华的年代,深深感受到讲华语是低人一等的,不管在求职、询问、报名或参与活动,都以英语挂帅。

其实,作为一名华校生,从中年到老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最敬佩的已故前总理李光耀,在那个年代,是以什么样的智慧把他的三个孩子都送进华校。我的父母没有那份智慧,不知道当年他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把我送进华校,不过很感谢他们,让我今天还能对我儿子说:“你爸爸是华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