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609

延续南大精神的新纪元

2024/12/08  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李群熙

上个月23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我们柔佛州老友一行人,凌晨4时许起身,5时出发,披星戴月,奔向吉隆坡加影,所为何来?

为的是去见证新纪元大学学院(下称新纪元)南大楼交接暨启动仪式。

长久以来,我们常常感叹,我国两百余年的华教史是部血泪史,先辈和前辈们为了创立和维护华教,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坐穿牢底,留下一页页悲壮雄伟的篇章。

但,我认为与其说是部血泪史,毋宁说是奋斗史、战斗史,他们为华教毁家兴学、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竖立起一座座永恒的丰碑伟绩。

1819年,梹城五福书院私塾的成立,开创华校先河。尔后,尽管遭到英殖民政府、日冦和独立后当权者的种种压制迫害,华教仍在逆境中奋勇前进,华小遍地开花,华文中学茁壮成长。

1955年,南大的诞生,标志着华教从小学到大学,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然而,南大──难大,在她短暂的生命中,遭到各种报告书的污蔑、军警深夜闯入神圣校园殴打、逮捕、监禁学生、董事会被改组、显现陈六使被褫夺公民权等迫害,终于在1980年被扼杀。

南大这棵大树被砍倒了,可是,深深扎根于马新坚韧不拔的办学理念,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先后涌现出3所民办学院。

创始于1997年的新纪元,20年间学生人数徘徊于千人之间。2016年,董事部改组,后获得升格为大学学院。

改组后的董事部励精图治,在各方合作下,学生人数逐渐增长,近年飙升至近4000人。

学生暴增,乍喜还忧,因面对课室等设备不敷的大难题。解决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董事部和校长等人的肩上。

何况,还要面临诸多的冷言风语。寻寻觅觅,终于巧遇一栋售价5500万令吉的大楼,随即展开筹款活动。

得道多助,短短一年,于上月23日,在董教诸公、捐款人士、高官显贵,以及众多热心支持者的见证下,在热烈的欢呼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完成大楼交接暨启动仪式。

筹款活动居功至伟的是李典和,他捐了900万令吉,另免费给于贷款1000万令吉。

其次是南大校友,由魏顺莲、王宝玉和黄慧心3位大姐等人推动,共有300多位校友共捐了1200多万令吉。

当中,林顺忠、柯宝国、林宽诚、林源德(刁雪荫)各捐至少百万令吉,成绩斐然,但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述。

此外,李清文立下遗嘱,把他一间3层店屋和一间独立式屋子捐献出来,以市价估计,至少几百万令吉,可敬。

新购的大楼被称作“南大楼”,董事部代主席林裕说:“南大楼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南大,也承载着我们对南大的崇高敬意,南大为华社的未来铺就一条光辉的道路,新纪元继承这一使命,肩负着延续南大‘自强不息、力求上进’精神的重任。”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说:“新纪元牢记她的使命,即完成南大和独大的理想,我们不会忘记最初点亮华教明灯的先辈。他们的梦想和期盼,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们等待着花期归来盛开。”

南大校友会联委会主席周增禧说:“新纪元从草创开始,就在多方面显示了本身依循南大办学的理念。校内许多设置,具有南大元素,延续着南大精神。”

校友陈兆雄在《情归新纪元》诗中写道:“那艘负荷着南大人厚重情义的‘南大楼’号,停泊在加影高岗上的新纪元大学,准备秉持南大精神,继续扬帆远航”,道尽南大学子的心声。

 

多语言是社会优势

2024/12/07  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许鲁帆

当有些政客故意炒作多语言招牌课题时,我们是否应质疑他们的真正动机?为何他们选择挑起种族敏感话题,而非专注于更重要的国家发展议题?显然的,这些政客不是为了促进社会团结,而是试图通过制造分裂达到个人或党派的政治目的。试想,如果他们能将心思用于经济改革或社会发展,大马是否会更加繁荣?

回到事实本身,多语言招牌真的违宪吗?根据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第152条,尽管马来文是国家官方语言,但任何人使用其他语言的权利同样受到保障。再者,地方政府的招牌法令明确规定,只要招牌上的马来文字大于其他语言,就不构成问题。

对于多语言是否“威胁”马来文地位的质疑,我们应从实际观察来看。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早已融入生活,各族群会使用多种语言,这种现象不仅未削弱马来文,反而成为国家特色。我们有许多掌握中文的非华裔歌手和主播,甚至还能操一口流利方言。这些例子无不证明,多语言是社会优势,而非负担。

不仅如此,多语言招牌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旅游部长张庆信的观点值得深思,即多语言招牌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提高大马的国际化形象。譬如泰国依靠旅游业为经济支柱,在城市中多语言招牌随处可见,为游客提供便利,也增强其信心。难道我们不该借鉴类似的成功经验,将多语言招牌视为推动旅游业的关键一环吗?

对于那些以多语言招牌制造种族对立的言论,挑起此类课题的政客,无非是希望借误导人民获取支持。然而,他们的行为不仅削弱了社会和谐,还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品格。如果多语言招牌可以展现大马多元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形象,这究竟是威胁,还是我们需要珍惜的财富?

笔者认为,多语言招牌不是问题,反而是马来西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桥梁,也是国家多元文化的生动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共同捍卫这一独特而宝贵的社会资产。

 

白卷背后的思考

2024/12/0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作为一个老师,看到同行对于将学生交上的地理考卷白卷以短视频的模式放上网,还引起大家的热议这件事,感到十分无奈。其实学生交白卷从来不是新鲜事,每个老师的教学生涯必然都会遇过有学生的白卷,重点不是白卷本身,而是让学生选择放弃不尝试的原因。

不管是学生交白卷,还是几个月前关于万人弃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讨论,都不该是过于简化的将责任抛给学生厌学、不努力不尝试,并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反而只会继续忽视可能造成更严重后果的因素。

如果要为白卷找个说法,那就是学生对相关科目没感觉,连尝试作答的欲望都没有的结果。这背后当然是有各种可能,如课程设计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可能是老师的授课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就是学生连尝试都省下。因此单纯指责学生不努力,辜负老师的用心良苦,并没有触碰到问题的核心。

为何学生连尝试都不愿意了?本文不谈太多,就回到教育最根本的提问来反思:教育的目的何在?对很多人来说,教育就是教导年轻一代学会专业能力,掌握某个专业后在就业市场能够找到一个位置,赚大钱然后从此走向顺遂人生的工作,这是很多人都相信的答案,也是推动绝大部分人愿意继续呆在学校学习的理由。

然而在今天的各种网路平台上都充斥著大量只需要靠耸动、踩线,却能够获得流量与关注,并且带来庞大金钱的网红,那就表示获得顺遂人生不一定要学习,进而让很多年轻人质疑起学习的目的,毕竟如果不需要学习也可以成为“成功人士”,那不学又如何?不考试又有什么问题?

反过来思考,是不是每个科目都对未来生活与成功有直接关系?假设某些科目,如历史、地理等无法直接成为就业、赚钱的技能,那为什么还需要学这些科目?为何还要花时间去掌握那些知识点来满足考试的需要?这是这么多年教学经验中,无法回避的提问。

今天的孩子有太多事物需要去关心,网路游戏、社交媒体被关注程度、短视频、各种影音平台,甚至与自己无关的网红八卦他们也觉得比自己学习更重要。在有限的时间下,如何取舍轻重成为必要的“技能”,无法让自己有感受的学习就会首先被放弃了。

我们能怪罪学生这种功利式的考量吗?在普罗大众都以功利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选择只是反映了整个大环境主流思考的结果,而交白卷背后当然也反映出今天一般人对教育的想象与期待而已。

只要大家继续单纯从学科与工作技能的关系看待学校教育,那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育人的工作就会越来越艰难,最坏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失去基本的人文关怀,剩下利益的取舍,大家渐渐不再懂得什么是生活,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一个小零件而庸庸碌碌的活着。

 

耍个把戏就是高思维教育?

2024/12/0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

我国教育部把“高层次思维”列入课程大纲是当年的明智之举,但推行成效却是今天除了大家知道“高思维题目”之外,能实际了解其中好处及扎实掌握相关技能的老师、父母和学生,没有多少。有的人做个科学实验、变个魔术、出道难题就说是在办高思维教育,虽属荒唐,却不缺掌声。

不管是个人、私立或政府学校,要推动的若是名副其实的高思维教育,须自我鞭策认真做好以下五点:

一、须学习、掌握各种思维技能

海南鸡饭里没有鸡肉很荒谬,高思维教育著重的不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荒谬,导致学生不诉诸思考应付所谓“高思维题目”,更是荒谬。但这些事情偏偏都已发生。   

所谓思考,是指有目的、目标的思维活动,而不是指散漫的脑袋活动,更不是指胡思乱想。学习和掌握思维技能,对思维朝著目的和目标进行,大有助益。   

武术老师教导学生,常用踢、打、摔、拿等术语。书法家谈书法,也提单钩、运腕、中锋、燕尾等等术语。说是在谈高思维的讲演人,却不见用“判断”、“推理”、“类比”等术语,顶多只谈布鲁姆分类法中的“理解”、“应用”、“评价”,或者表演一些魔术引发惊讶和娱乐效果,反映了我国高思维教育很不实在。   

教育者须要老老实实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思维技能。过去十多年来的高思维教育都不认真做好这点,今天当然依旧不见实效。

二、须要有思考的习惯

不爱阅读的老师可能培养出爱阅读的学生吗?当然可能。但这个事实并不表示这些老师有理由任由自己没有阅读习惯。阅读除了习惯,还有更深层的东西,本身不阅读的老师顶多让孩子习惯捧起书,但无法把他们带得更远。

思考也一样。许多老师不但无法掌握,也没兴趣和足够的动力去掌握思维技能,毕竟要掌握思维技能,整个过程本身就是“硬战”的“烧脑活动”。老师不能把思维技能(比如分析)成功化作自己习惯用的思维工具,即便能教导学生分析课文,也难以分析得有深度。

三、须有思考的素养

其实有思考习惯还不够,还必须有思考的素养,为什么?因为凡事都会有走歪路、捷径的可能,而素养是歪路、捷径去不到的地方。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没有素养,枉了书法艺术。有的人就是脑子动得快、琴棋书画、金融、政治、哲学、佛法、一夜速读即能上手,谈得头头是道,但味道就是不对,除非你本身造诣够深,不然肯定多了一位偶像。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习惯,最终为的还是他们能有思维素养,比如能在社交媒体上深思后才留言、不轻信网红言论、不做路霸、不多心制造争端等等。老师如果本身有思考的习惯和素养,才能减免把学生带上歧途的风险。把“高”思维教育变成“难”思维教育,不会是少数真正有思考习惯和素养的老师所为。

四、须能掌握学科知识

没有哪一门学科是不必用上思维技能的,但并不表示你掌握了思维技能就能高效地用在各个学科。思维技能在某领域的有效运用,须先要求对该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累积,能丰富则更好。缺乏相关知识,难以有效思考。

学校老师对所教导的学科有多年的经验,已具备丰富的知识量,唯须在现有基础上掌握思维技能。以为高思维教育之提出,表示一切的备课和教学需从零开始重新出发,导致怨气满腹,实也反映了对高思维教育之误解。

五、须对学生有所了解

所谓了解,当然是指对学生掌握思维技能、思考能力的了解。老师对学生的行为、道德、阅读、书写能力等的评估不会有问题,对学生掌握思维技能的评估却是能力不足,这和老师懂得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而不知如何培养孩子思考,道理是一样的。要提高思维方面的评估能力,同样以掌握思维技能为第一步。老师不能掌握思维技能,不只看不见学生的抽像思维活动,在评估报告中也难以言之有物,更谈不上欣赏学生的思维活动了。

另外,对学生掌握思维技能的程度有所了解,老师才能根据现成教学材料作教学法、提问法等方面的适当调整。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基础,随手拈来一道难题就说是高思维题目的人,建议找出爱因斯坦也不能解的题目,并高声说‘这就是高思维题目’,打包票是不会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