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613

齐心团结   办好华教

2024/12/11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华教

~作者:从容

印尼华文教育联合总会 (以下简称华教总会) 工作会议于1115日至18日在西加首府坤甸举行,这是新冠疫情过后的首次会议。有幸能受邀参加这次的盛会,增广见识,扩大了眼界,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印尼民主改革后,华教开始复苏,西加坤甸、山口洋更是走在全国最前列,他们的成绩早已名扬全国,成为典范。各地代表都是慕名前往,虚心向他们取经,相互交流经验,共商华教的发展大计。

西加——印尼华教的先锋与基地

这次的工作会议是华教总会与西加协调机构 (以下简称西加协调) 联合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西加协调理事、筹委会成员不辞劳苦,工作积极,通力合作,在迎送宾客、住宿、餐饮、会场布置等方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细致周到,使各地代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及万分的感谢。

西加协调2003年开始举办汉语水平考试,2006年承办印尼华文协调机构第三次全国工作会议,2012年承办第十届 “汉语桥” 大学生和第五届中学生 “汉语桥” 印尼赛区全国总决赛,都获得好评。

西加能成为印尼华教的先锋和基地,除具有汉语方言 (潮州话、客家话) 的优势外,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西加协调理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感,能团结协作。抓住全球 “汉语热” 的良机,开设 “贷学金项目” ,帮助115名西加各地各族的学生赴中国深造,造就了一批年青的教育专业的人才,打开了华文教育的新局面。

其次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根据西加协调二十周年纪念刊提供的数据,西加协调开办的培训班,自2008年至今的十六年来受训学生达3381人次,39名中国汉办志愿者教师曾到该培训班任教;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已有五届毕业生,培养出一批汉语人才;2005年一2015年西加成为暨南大学远程教育(函授)华教海外教学点,培养110毕业生,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并被授予示范教学点称号; 西加协调总共承办和举办16次师资培训,由国内外汉语专家主讲;此外还参加十多次中国夏冬令營活动,承办中华文化營、中华文化大乐园 (坤甸营) 等活动。山口洋华文教师的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下。上述举措和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热爱、激发其学习华语的积极性。

第三是社会贤达及有识之士的支持。饮卡江水长大的西加人热恋故土,即使已迁居异地他乡,仍情系故乡。他们成立乡亲会,保持联系,关注故乡的发展进步,像孟加影旅椰乡亲会、赤道基金会等,大力支持故乡的华教事业,也是华侨华人精神 : 敢为人先,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守望相助的具体体现,值得点赞。

正如一位伟人所教导我们的: 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会有先进的、中间和后进的,而且是 “中间大两头小” 。要善于依靠积极的,带动中间的,争取后进的。这是正確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认清复兴华教的目的和意义,发动更多的华人参与到这项 “工程” 中来,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使华文教育行稳致远。

今年是西加协调20周年会庆。会庆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传承创新。会庆安排在华教总会工作会议结束后 (17) 举行,庆典晚会既是欢庆会庆同时,亦是祝贺工作会议的顺利闭幕。精彩的文娱表演,让与会者享用一场丰盛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西加协调还出了一本20周年会庆纪念特刊,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印刷精美,记录了20年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工作总结,是向社会交出的亮丽成绩单,在印华文教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亦是赠送给参加工作会议的各地代表的厚重礼物。许志先生在特刊上的题词:”西加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是对西加华社的正确评价。

今后的目标

复兴华教的工作已迈出了第一步,如何培养出更多的华文师资,提高教学素质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摆在华教工作面前的新课题,是今后华教工作的目标。

暨南大学郑熙教授在题为:《海外华语:传下来,传下去和传出去》的讲座上,以西加为例,展示了华语海外的传播,强调了家庭、学校社区和课外学习等多种途径。指出华语教学的误区,如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而忽视了方言的重要性。中国大使馆刘琳领事和华教总会主席郑洁珊都一致认为: 方言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资源,我们有使命传承。

八华学院何彦杰院长,分享了他对印华教育的新观察、新思考,提出新形势、新理念、新模式、新生态和新行动的概念。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认为华文学习中心 (补习班) 具有潜力,未来可能成为真正的华语学习中心,华文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号召全体同仁,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继续整合信息和资源,守正创新,研发新模式,为印华教育贡献力量。

彭则翔老师在讲座中,总结新中三语学校在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成功经验。棉中、雅加达崇棉总校长陈慰宇分享了学校的管理与发展理念及实践经验。参加工作会议的代表交流和分享各地教学概况。

海外华文教育被誉为 “守根工程” 、”希望工程” “民生工程” 华文学校和教师是华文教育的耕耘者和守护者,要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荣耀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应提高在这方面的认知与自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华教复兴任重道远,行则必至。希望全体华教同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团结,推动华教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华教运动的变迁与新动力:从族群叙事到世俗民主的坚守

 2024/12/1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曾维龙

2020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过这么一回事:有关华教的故事总有两种叙事,一方是马来社会所认为的华人是外来移民者的故事,一方则是领导著华教运动的组织者所常描述的如何落地生根的悲情叙事。仿如平行世界般存在,深刻影响了族群精英的政治决策和共识形成。两个故事在马哈迪时期,形成了一方右倾、另一方左倾的对立面。直到2008年大选之后为止,上述的对立面开始逐步有了变化。

一方面通过民主选举制度,我们国家实现了政党轮替和政权和平移交的过程。过去20多年,尽管内阁政府多次更迭,政党博弈频繁,政坛新闻充斥著尔虞我诈与相互攻讦。直到2022年安华领导的希盟政党胜选后,与昔日仇敌组成政治联盟,建立了新的执政政府,国家议程才开始专注在国民团结和经济议题。这个时候,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已不是“巫统-国阵”的民族主义,而是更为右倾的土团党、伊斯兰党等所组成的国民联盟。安华领导下的“希盟-国阵”成了中间偏右的执政联盟。

另一方面,华教运动对于年轻人仿佛也失去了吸引力。事实上,这几年的华教议题,大都也都与社会运动无直接关联。政策资源分配不公、国民团结与族群和谐等议题,因安华政府将重点转向经济与民生,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华教运动似乎难以找到批判当下的切入点,动员力逐渐衰退。

“华教运动”的动机还存在吗?这个运动还有内在动力吗?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这不仅仅是运动组织者需要回应的问题。要让运动持续下去,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必须是新的故事和框架,以吸引年轻的一辈认同与参与。

林连玉的故事虽然感人,但也有局限。首先,相对于“巫统-国阵”时期的华教运动,草根阶层的动员力量很重要。然而马来西亚自1970年开展新经济政策以来,资源过度集中在中马,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以至于多处偏远的华校发展也各有不同。人口发展的稠稀,决定了学校的生源。偏远地区的华校因生源不足趋于微型化,甚至不得不迁校;而大都市的华校尽管生源充足,却因硬件设施和空间不足而面临困境。现代化和都市化的浪潮正在逐步削弱基层动员的力量。

其次,安华领导下的公正党和希盟政府虽然从政纲而言偏向中间右倾,然而依然带有浓郁马哈迪主义的政治遗产色彩——重经济,轻人文,立威权。让华社不解的是,每当涉及族群和宗教议题时,只有渐趋保守,陷于神权政治与世俗政治之间的纠缠。这一现象反而与林连玉在立国之初所倡导的“共存共荣”,渐行渐远。(注:近年来某国立大学推动一项寻找理工领域天才计划。首先在全国小学办两次测验,一层层筛选有天份的孩子,最后再让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人工智能等理工领域。然而在培训阶段中,被分为世俗课程与伊斯兰教数理课程两条路径。这一现象引发对教育公平性与世俗教育空间的广泛讨论。)我们应当回顾立国之初的宪法,伊斯兰教是国家的象征,当也仅限于符号象征,而非将神权政治的元素导入我们的行政体系之中。华教运动的驱动者,应当极力呼吁我们国家多元的世俗民主和法治体制,对神权政治的侵蚀有所警惕。

华教的故事,应当从我是公民,我如何让华教坚守我的故乡和社区开始。面对上述环境,唯有坚守世俗民主的立场,才能推动社会朝著“共存共荣”的理想发展。

 

慕尤丁的承诺

2024/12/1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罗汉洲

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在该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政策演讲时说,要执政就不能只靠马来票,必须要有非马来人的支持方能成事。因此他向非马来人喊话说,土团党执政时从未剥夺非巫裔的权益,他也承诺继续捍卫非巫裔的合法权益。

马来人至上主义者

由于慕尤丁任相只有17个月,除了知道他曾颁布紧急状态,禁止召开国会外,难以印证他“从未”做过什么或曾做过什么,但从他过去担任部长及副首相期间的言行、表现可一窥其內心的政治思维,政治路线。

简单地来说,慕尤丁是马来人优先主义者,他也从不隐讳他是一个马来人至上主义者,他毕生所注重的是马来人权益,对非马来人,尤其是对华人的合法权益了解并不多,比如他以为董总是数千个华团的“总舵”,董总主席就是华人华团的总舵主,可以号令整个华人社会。

以一位纵横政坛数十年,又曾亲身与董总办过交涉的政治人物,对董总却有这样大的误解,我们能寄望他会真正知道非巫裔的“合法”权益是什么吗?

2009年,时任教总主席的王超群在教总会员大会揭露,时任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对董教总表示政府已给华小很多资助,华人应该满足,不应一直提出要求,华小建校的经费与土地问题应自行解决,因为政府的政策是优先发展国民学校。

他也曾下令如要兴建华小,董事会至少须筹足80%经费才可以动工,“以免建校工程搁置”。

担任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期间,他曾公开表示支持单源流学校体系。他声明政府鉴定的学校保留地仅可兴建国民学校,“因为这样才可以促进族群团结”。

2013年,慕尤丁说如今人人丰衣足食,华人还缺什么?同年他又以副首相身分说,政府的政策是为土著而设,不会对其他种族感到抱歉。

他这样说,无疑是承认政府确实忽略非马来人的合法权益;翌年他又说马来人维护权益的行动,不必害怕因此被标榜为种族主义。

所以慕尤丁从来就不害怕被标签为种族主义者,他的政治思维就是马来人优先,政府的政策须为马来人而设。我个人认为,“马来人优先”与“各族平等”,这两个概念在根本上就是互相矛盾,不能两全的事。

慕尤丁既坚持马来人优先、政府的政策为马来人而设,同时却又扬言“捍卫非巫裔的合法权益”,他如何办得到,颇令人难解。

痛改前非或炫人耳目

以上是慕尤丁在担任部长、副首相期间对关于华社的言行、表现的概略,在下就手头保存的资料录下,聊供各位参考,慕尤丁如今宣称“捍卫非马来人合法权益”,他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韭”,痛改前非,抑或炫人耳目,忽悠非马来人呢?各位自有明断。惟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请各位一并考虑。

土团党是由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创办,他开宗明义宣布土团党是以维护土著权益为宗旨,所以不接纳非土著加入,尽管马哈迪已退出该党,但他留下了“家训”,党宗旨依旧在。

 

谈非华裔生的教育公平

2024/12/1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梁庆业

40年,越来越多非华裔学生选择就读华文小学。1985年,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不到8000人,可在8年后增加接近三倍,达到21508人。

之后,非华裔华小生人数持续增长,1995年约为35000人,2006年达到6万零96人。截至2021年,非华裔学生占华文小学学生总数的19.75%,约有10万人。

针对此现象,笔者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欢迎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认为是友族同胞认可了华文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华小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非华裔学生的增多可能会影响华小的教育质量,逐渐使其“变质”。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笔者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成长,因此在探讨这一议题时,应关注学生本身,并以教育研究为依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华小非华裔学生的学术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具体差异,更是鲜有探讨。

3维度有显著差异

大众普遍认为华裔与非华裔在学习表现上存在差异,但具体差异的细节却少有详述。笔者在硕士论文中对华小里不同群体的学生差异展开研究(389个样本数,研究地点:雪州八打灵)。(在论文中,笔者不以种族区分学生,而是依据其母语,因为从学术角度看,这种划分更能反映教学现状。因为有些华裔学生主要使用的语言并非华文。)

结果证明,华文母语学生与非华文母语学生在投入程度中的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行为、校内人际关系和学校参与?

这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非华文母语学生难以适应华小的教学环境。

只需克服语言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者在上述3个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热忱、认知和对学校认同维度上,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意味着,非华文母语学生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他们也可以融入以华文为教学媒体的环境中。

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政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应更多地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例如,政府是否有相关政策以确保华小具备足够且有能力的师资?课程发展司在制定课程时是否展开多方面研究?课本或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是否有考虑后进生(或非华文母语)学生需要的学习鹰架?这些问题都亟待更多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去思考。

林连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40年,但其追求教育平等、文化传承和母语教育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约占总人口的两成,我们为保障母语教育的权利一直在不懈努力。

然而,如今在华小中同样占比近两成的非华裔学生,是否也有相应的资源与支持来满足其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