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25年本土中文教师培训

2025/07/18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校园

参会人员合影

710日,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在玛琅国立大学主办2025年本土中文教师培训。本次培训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新标准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采用“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模式,涵盖学术研讨、AI教学实操和传统文化体验三大板块,来自东爪哇省24所教育机构及大中小学的50名本土中文教师参与。

上午的专业培训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贾静茹编辑为大家带来了题为“AIGC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的专题讲座。贾编辑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为“AIGC”)在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展示了相关技术如何为教学创新提供支持,如AI制作教案、PPT、文字转语音等技术。随后,孙思宇老师组织了一场“中国结文化体验课”,以“结绳记事”的甲骨文导入,展示从上古绳结到现代中国结的演变历程。实践环节采用“师徒制”分组教学。在孔院14名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尝试编织了基手绳、金刚结、中国结等作品。

下午的培训由广西师范大学的赵燕华教授主讲,主题为“新《标准》框架下的国际汉语语法教学”。赵教授基于新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结合AI技术,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赵教授现场演示如何用AI工具将将“还”语法点语法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和练习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语法教学和AI辅助教学参考。培训中还穿插了轻松愉快的“八段锦体验”环节,贾云腾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八段锦,全体教师共同练习,舒展身心,体验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邓招月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了“中国剪纸艺术”,不仅讲解剪纸的文化内涵,还分享了如何将剪纸融入汉语教学。通过动手实践,有的老师通过对称结构,剪出了“春”“囍”等汉字;有的老师借助中国传统图案和印尼峇译(Batik)纹样,设计出专属个性窗花,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剪纸的趣味。

本次培训不仅为本土中文教师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机会,还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参与者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实用且富有启发性,对未来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文/玛琅孔院 邓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