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卢宇廷:逐步实现单元教育 教育蓝图损母语发展



2013-09-29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出席行动党47周年纪念的公众与行动党领袖,
一起展望来届全国大选取得更辉煌成绩。
(劳勿28日讯)彭亨董联会主席卢宇廷受邀在行动党47周年晚宴上讲解《20132015年教育蓝图》的最终目标,强调单元同化政策的祸害。

席上,他促请各界需认清的中心思想,是贯彻单元同化政策,最终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一种源流学校”的目标。

他说,新推行的教育蓝图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利于母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不利政策和措施。

为实现单一源流学校的最终目标,教育蓝图所提出的3个执行阶段,使到华文教育、淡米尔文教育都被边缘化、逐步变质及消亡。

卢宇廷表示,为了反对教育大蓝图的不利政策和措施,董总发动百万签名运动正在各地展开,希望无论是团体或个人,积极响应。

千人宴座无虚席 邀民分享政治理念

行动党劳勿区会筵开千人宴,一起欢庆该党47周年年庆,并邀请劳勿人民分享该党政治理念。

昨晚在劳勿多元化礼堂举行的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出席的党领袖们纷纷发表演说,并促请劳勿人民继续支持,让该党在来届全国大选,继续配合民联取得更辉煌的胜利,执政中央与彭亨州。

【教育蓝图3个执行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3年至2015年★ 1.规定所有幼儿园必须采用教育部学前教育课程,逐步实现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导致多源流幼儿园消亡。

 2.实行“巩固国语,加强英语”政策,指华印小变成国小化。

 3.蚕食夺华小董事会权力,华小面临改制浩劫。

★第二阶段(2016年至2020年)★

 1.“学生交融团结计划”蚕食华小、淡小的本质与特征。

 2.合并、关闭微型学校将减少华小及淡小。

★第三阶段(2021年至2025年)★

 1.国小和国中成为所有家长的首选学校,导致其他源流学校遭边缘化甚至失去法律地位。

 

展开政治报复———美律区州议员●邹宇晖

非议国阵在全国大选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报复”行动。

505全国大选后,选民会开始感到生活辛苦;但我希望选民勿因而气馁。

在外国,政治人物若是选举惨败,他会为自己的失利而道歉,可是在我国却不一样。

文冬设顾客日———吉打里区州议员●李政贤

反对党议员做不到东西的说法并不存在。

以文冬选区为例,接到选民的求助时,只能以“中间人”的身分协调。

不过,为了更有效对症下药,我在州议会反映,要求州政府到文冬设“顾客日”,让政府各机构官员,直接与选民接触,解决问题。

一个月的时间,州政府就落实了。

利惠多元种族——士布爹区国会议员●郭素沁

指行动党“以华制华”的说法,实际上,是国阵不明白大马华裔同胞的心境。

行动党强调的是多元种族的互惠互利,也因此,本党也在大选时打破局限,派出非华裔候选人竞选,结果不仅在华人选区获得压倒胜利,也在马来选区取得大突破。

举例,如劳勿,也获得超过40%马来选民的支持率,让国会议席取得胜利。

要是非华裔选票支持率继续上升,来届全国大选执政彭亨不是问题。

支持冠英续任———行动党国会党鞭兼芙蓉区国会议员●陆兆福

929日的中央委员会重选,行动党党员将上下一条心支持林冠英继续出任该党秘书长,带领该党迈向更美好的里程碑。该党重选并不会打击该党的士气,反而是越挫越勇。

这是全国大选后,国阵因为输不起而采用肮脏手段打压行动党的一种做法,要知道,巫统也玩不起,因为行动党曾经在种种打压中,也能爬得起,这是因为大家从没放弃。

行动党勇敢承认中委会选举成绩出现技术错误而作出修正,因为错了就要认。

(南洋商报)

入学试反应热烈 课室不足独中招生受限



2013-09-28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独中生近期内纷纷进行明年度新学年入学编班考试,
 吸引小六生报考。
(怡保27日讯)近年来,本地华文独中的新生人数逐年增加,报考入学考试人数反应热烈,但一些学校碍于课室不敷应用,以致每年能够招收的人数受限制,无法容纳更多学生。

过去,独中因学费昂贵,许多华裔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去独中,担心无法应付每月学费。

在随着时代改变,一些家长们已改变想法,认同独中的教学概念及开始注重母语教育,都让孩子到独中升学。

没足够资金改善设备

在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独中又是民办学校,纵使面对校舍不足的问题,也没有足够资金改善学校软硬体设备。

为了避免学生在狭窄的空间求学,校方无奈地控制新生人数。

霹雳州内有9所独中现已开放招生,普遍上都获得家长踊跃报名,怡保市3所独中也进行入学编班考试,学生热烈报考。

校舍空间有限———育才独中代校长●梁承源

育才独中明年新生录取名单,共有321人被录取,初一有288人,预备班是33人。

与今年录取新生的人数相差无几,但校方无法招收太多学生,因为校舍空间有限。

若学生前来报名,校方也没全拒收,视乎情况而决定。

300多名来自各地学生参加入学考试,有怡保市郊、吉隆坡、万饶及金马仑等地,反应相当热烈。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中文价值逐渐受到国际关注,独中办学理念也获得本地家长的肯定,许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往独中念书。

该校初中一学生每月缴交180多令吉的费用,包括学费、杂费及电脑费。

注重多元化教学

该校注重多元化教学,在高中设有汽车维修科,除了该校学生,也开放国中的初中文凭考试(PMR)的毕业生报读。

该校928日(星期六)上午815分至1115分安排第二次入学考试,但没有提供交通服务。任何有关编班考试的询问,可联络育才独中教务处。

家长认同独中———育才独中副董事长●陈汉水

与目前国家的教育制度比较,独中的办学方针、教学纲要及良好的校园风气让华裔家长更放心,把孩子送去独中就读。

过去家长可能因为学费不选独中,但现在而言,多数家长都可以负担百多两百令吉的学费,因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教育素质。

读独中可省下补习费

一般学生收费一两百左右,家境不好的学生可以申请援助金,家长不用担心独中学费太昂贵,一些独中也提供优惠或免学费等予小六检定考试的优秀生。

其实,国中生下课后要补习,每个月的补习费也不便宜,而独中方面,校方不鼓励学生从早到晚都埋头苦读,除了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校内老师会提供额外补习,每科2030令吉,其他都免补习,就读独中可省下补习费。

虽然许多华裔家长想把孩子送往独中就读,但是一些独中因校舍有限,限制校方招收学生的人数,以育才为例,学校明年将筹建新校舍,以容纳更多学生,现有1200多人。

计划筹建礼堂——深斋独中董事长●丘才干

自从深斋独中2001年迁校至今,学生人数一直增加,活动空间不足够。校方计划筹建多元用途礼堂,把图书馆和行政楼搬到新礼堂,有更多教室腾空供学生上课。

虽有许多学生想报读独中,但校方无法招收太多学生,影响学生的教学环境和素质。

独中办学认真———深斋独中校长●何家珍

虽然今年的小六生总人数比去年少,但是报考独中的人数与去年差不多,感觉到华裔家长都看到独中办学的认真,把孩子送到独中。

早前自动前来报考的学生有超过百人,相信真正报考的人数会有300多人。之后被录取的学生,要依照日期和时间向学校报到注册。

筹建新教学楼———培南独中校长●梁炳初

培南独中明年新生入学名额,基于硬体实施的饱和,只能录取400人,所剩名额有限,希望家长尽快做出决定。

凡已被录取的学生在接到校方的通知函后,可即刻到该校教务处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该校目前有1600名学生,可谓校舍爆满,董事部计划明年筹建新教学楼,增加教室,届时料可容纳有2000多名学生。

学生纪律严谨———培南独中副校长●郭花美

早前举办的新生入学考试也有300多名小六生参加,反应鼓舞。

我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业及身心灵发展,甚至对学生纪律也很严谨,相信是家长选择独中的其中因素。

该校的收费分为英国剑桥GCEO”水平文凭班(每月300400令吉)和统考班(每月100200令吉)两种,包含学费及杂费等。

不过,该校没有像其他学校一样提供免学费予在小六检定考试考取优秀成绩的学生,但是家境清寒的学生可以向校方申请援助金,校方会根据需求给予考量。

该校也欢迎学生家长上网查询入学考成绩及详情,网址为http://www.poilam.edu.my

(南洋商报)

森华堂及董联会联办 连续4周开班导读《庄子》



2013-09-29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森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森华校教师会及林连玉基金森州联委会主办傅承得导读《庄子》30小时课程,左起为蔡宛亲、叶云招、巫润平、赖善习、刘志文、俞颖琦、苏祖池、陈永明、赵华护、区运兴及李云娇。
(芙蓉28日讯)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森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森华校教师会及林连玉基金森州联委会将于1013日起,连续4个星期日从上午930分至下午630分,在芙蓉振华小学视听室主办傅承得导读《庄子》30小时课程,欢迎华社人士及教师踊跃报名出席。

森华堂主席刘志文、森董联会主席苏祖池、森华堂署理主席陈永明、副主席叶云招及巫润平、财政赵华护、总务赖善习、青年团署理团长区运兴、妇女组主席蔡宛亲及理事李云娇,以及筹委会主席俞颖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作出上述宣布。

下月6截止报名

俞颖琦指出,教师或大专生的报名费为每人100令吉,公众每人120令吉,包含教材费及午餐与茶点;报名截止日期为106日,只限100人。

刘志文说,森华堂之前曾主办《老子》及《孔子》导读会,今年配合华教节特别主办《庄子》导读会。主讲人傅承得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普罗大众。

他说,很多西方人都到中国探讨及寻找老祖宗智慧的深度,也有超过20多个若贝尔得奖者认为老祖宗智慧能够拯救世界。而《庄子》是一名逍遥自在,不贪图功名,追崇至高境界的老祖宗。

他促请社团领袖或教育人士应把握机会,踊跃参加。

苏祖池也呼吁各华校3机构赞助老师出席上述具有意义的导读会,特别是中学华文老师,各校董事会也应鼓励老师们参加。

有意参加者,可联络森华堂 06-7633477 06-7639408 或俞颖琦 012-2316971 ,以索取报名表格。

(南洋商报)

 

福联青不赞同微校合併



2013/9/29  东方日报/国内版

(八打灵再也28日讯)大马福联会青年团总团长李万行表示,福联青不赞同柔佛及霹雳教育局让微型华小合併的建议,同时吁请各地华团及华社代表提出反对,並鼓励这些微型华小搬迁。

「华小是国內逾600万华人的根,若让微型华小合併,则將减少国內华小的数量,未来重新申请又必须经歷许多程序,因此我们坚决反对华小合併。」

他指出,较为適合的做法是將微型华小搬迁至人口密集的华人地区,只要瀏览董教总网站就能得知,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微型华小成功搬迁的案例。

惟他说,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在微型华小计划搬迁时要多多协助。就算不协助,也不应刁难。

「我希望各地华团、华裔代表能发声反对微型华小的合併,並且鼓励他们搬迁。」

他今日在大马福联会青年团的第16届第一次常年会员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如是指出。

(东方日报)

檳城‧益华苦等21年……新校地到手‧要迁了!



2013-09-29 星洲日报/地方新闻

 


发展商献出湖內一块4.3英亩的地段,再由州政府宣佈拨地
给益华学校,作为迁校后的新校址。(图:星洲日报)
(檳城)新校地终到手圆了益华学校21年的梦,也为百年校庆增添意义!

配合益华学校100週年校庆,谈了一年多后,位於湖內4.3英亩的益华学校新校地终於在百年庆典上正式移交给学校董事部,为益华学校迁校至西南区的计划再跨进一大步。

林秋雅:一波三折· 百年校庆终圆迁校梦

益华学校迁建校委员会主席拿督林秋雅说,自1999年屋租统治法令废除后,乔治市的人口流失,加上“名校效应”,让辉煌时代拥有大约600名学生的益华学校走向没落,到1992年的200多名学生。

1992年是我们首次萌起迁校的想法,因为我们相信如果不迁校,可能会流失更多的学生。”

她说,当时学校就成立了一个迁建校委员会,並举办了2场琼剧为迁建校基金筹得20万令吉左右,有关款项將在较后由海南会馆移交到目前的迁建校基金。

无论如何,她说,最后因为没有校地,让益华学校的迁校计划遥遥无期。

她说,学校在2002年的时候甚至只剩下50多名学生,让他们担心学校沦为微型华小后,可能让华社失去一所华小(学校被逼关闭),因此海南会馆也推动振兴计划,最终带来成效,让学生人数回升至目前的130多人,成为有前途且少有市区学生人数回升的华小。

林秋雅昨日在移交校地签约仪式后,向记者娓娓道出益华学校迁校计划一路走来的进展。

她说,益华学校迁校计划一路走来並不容易,如今在发展商献地及州政府拨地下,让学校逾20年来的梦於百年校庆中实现了。

將展开筹募迁建学校基金

她说,在学校获得校地后,即將展开筹募迁建校基金,西南区计划中的4层楼新校舍软硬体设施预料需耗资800万令吉,目前学校只筹获大约40万令吉,因此她希望获得社会广大民眾的支持,让计划得以更顺利落实。

她也希望教育部能够儘早发出迁校准证给该校,以便校舍兴建工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內展开。

黄伟益:须筹获80%经费· 益华迁校只欠准证

丹绒区国会议员黄伟益说,檳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予201266日宣佈拨出湖內斯里湖內国小旁4.3英亩的地段给益华学校,但基於当时地段仍有木屋未搬空,才耽误了校地移交的工作。

他说,如今校地已搬空,而州政府也省略地主先將校地移交给州政府的程序,让地主Tunas Muda合作社昨日(28日)授权发展商Modular Platinum有限公司,代表地主与益华学校董事会签署移交校地合约。

他说,合约將在近期內缴付印花税,之后校方就会向教育部申请迁校准证,只有获得迁校准证后建校工作才能够展开。

益华迁至湖內· 校方华社双贏

黄伟益表示,由於湖內地区拥有许多高楼住宅,因此將益华学校搬迁至湖內对学校和当地华社而言,是达到双贏的局面。“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准证,因此我希望教育部能够给予配合,让这项计划能早日落实。”

他说,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只有在筹获80%的经费后,才能够申请迁校准证,而发展商也答应將会在建校工程中给予协助,协助部份建校的工程,迁建校委员会也將会对外展开筹款;有关地段的市价大约为4千万令吉。

(星洲日报)

朝名校迈进 韩中加强学生语言竞争力



2013-09-29 南洋商报/地方新闻

 


韩江与英国文化协会签署合作协议, 于新学年派出更多来自英国的
教师到韩中教授英语, 以便引领学生快速掌握和学习英语的精髓。
(槟城28日讯)提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英语能力与国际教学接轨,韩江独立中学致力加强学生语言和竞争能力,致力朝向成为国内独中名校大方向和目标迈进。

向来师资阵容强盛和注重加强教学设备的韩江中学,基于2年来的报读新生大幅增加,因此于今年展开的2014年招生程序同样列出特殊要求,即报读生必须参与1012日(星期六)的入学考试,以取得入学资格。

韩江三校董事总务拿督谢诗坚博士指出,韩江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数字教育,因此不想一下子就达到新学员额满的目标,免后来者失去就学机会。韩江设定录取考试的标准是要减少争议,并保留100个名额给予考完UPSR后想要报读韩江的后来者。

明年招收350新生

他说,韩中董事会决议把学生总人数定在1350名,因此明年的新生招收数目将只有350名。

谢诗坚今日在韩江中学图书馆举行的“2014年招生”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

他说,韩江提供学子一个学习三语的教育环境,因此于去年率先增设英国剑桥国际‘O’水平考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O Level)课程,让学生在校内除了华、巫、英文,再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0万装智能电子板

他说,韩中增设英剑桥‘O’水平课程,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英语有明显成效,因此引起家长的积极认同,也得到槟城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nucil)注意,落力派教师来到韩江英语中心教学,目前已有两位教师,即将增加到4位教师。

谢诗坚表示,目前该校不断更新先进的教学器材以符合教学需求,因此在拥有1台智能电子教育板后,该校将会耗资约60万令吉于明年中前完成在所有教室装置智能电子教育板。

他说,韩中耗费30万令吉于2006年成立的英语中心,将会逐步扩展朝向韩江国际语言中心发展,包括设立日语、汉语、韩语等中心。此计划将会于2015年完成。

江美俐:入学试考4

韩中校长江美俐指出,新生录取考试项目共有4科,即华文、英文、数学和科学,其中数学和科学是双语出题。考试分数达到校方要求和合格的学生就被录取。

她表示,为了奖励成绩优秀学生及贫寒生,韩江中学设立奖助学金供申请,凡UPSR考获7A学生,可申请成为保送生,在校期间学费全免。

UPSR成绩7分至9分以内者,可享免缴学费,并直接进入初中一就读。

奖学金名额有限,有意申请和了解详情的家长可直接联络校方免错失良机。

“有意报读的学生可于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时至下午4时,星期六上午9时至中午12时,携带成绩影印本,照片和报生纸正本或身分证,前往韩江中学行政办公室报名。地址是:JALAN HAN CHIANG,11600PENANG,亦可拨打电话 04-2811533 04-2817181 询问有关教学详情。”

有意报名者可于930日(星期一)前于上午8时至正午330分正,前往韩江中学底楼会计处报名。

(南洋商报)

麻·坚持微型华小不合併



2013/9/29 东方日报/地方版

(麻坡28日讯)麻县华小发展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表示,工委会已经向柔州董联会反映,坚决反对微型华小合併一事,以便採取更积极的態度,应付教育局的突发行动。

他重申,工委会坚持华小「一间都不能少」的原则,即是反对微型华小合併,但允许搬迁,而有关议决是于本月24日在中化中学开会时所擬定,与会者包括麻县各华校的代表。

他说,虽然他至今仍未接获任何消息指教育局官员將与麻县微型华小会面洽谈合併一事,但工委会慎重看待此事。

「我希望若县內有微型华小接获教育局的相关信函,能儘快与工委会联络,以便给予適当援助。」

辜金强也是启新学校董事会会务顾问,他是今日中午,为第十二届麻坡五校运动会主持闭幕及颁奖仪式后,受询时发表上述谈话。

参与运动会的5间学校分別为培养、训正、醒华、启新及培才。

他认为,一旦微型华小合併將是印象深远,因为教育局至今也未白纸黑字承诺,合併后是否会保留学校的准证,届时华校的数目恐日趋减少。

体育精神永存

较早前,辜金强致词时说,这次的体育盛会,充分体现五校团结、祥和和进步的思想,展现同学们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比赛结束了但体育精神却永存,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学校发展中,希望各造同样能够秉持不断进取与竞爭的意识。」

获得上述运动会的全场总冠军与常年杯为培养学校,亚军则是训正学校。主办单位启新学校校长郑学马吾也在会上,代表该校將下届轮值单位的旗帜移交给训正学校校长陈荣业。

(东方日报)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麻南安主席强调 华小一间都不能少



2013/9/28 东方日报/地方新闻

(麻坡27日讯)麻坡南安会馆主席谢家团强调,华小是华教和文化堡垒,无关政治,华社必须坚持「一间都不能少」原则,以再穷不能穷教育精神捍卫华小存亡。

他认为,若不这么做,华社將「自毁长城」,假以时日,华文教育和文化將在这片土地上消失,因此华社不可不慎。

谢家团是昨晚出席该会庆祝成立33周年、青年团29周年、妇女组17周年暨广泽尊王成道千秋联欢晚宴上,发表上述谈话。

他指出,微型华小对华社影响力甚大,若微型华小一一被合併,將间接减少让华族子女接受华文教育和传承文化的机会。

「在偏远乡区若出现学校合併的情况,原在该处受教育的同学,將被迫到更远的地方求学甚至停课。」

每年拨一万奖励金

因此,他认为,政府应废除自独立以来推行的单元化教育政策,重新制定一个多元精神为核心价值的国家教育政策,以符合我国多元种族文化和语文的国情。

「唯有公平发展各族母语教育,才是根本解决华教问题的唯一途径。」

另一方面,他表示,该会馆从借用或租赁,至目前拥有一座大厦及两间店屋,会务迅速发展。此外,在重视教育的原则下,会馆每年也拨出约一万令吉作为会员子女学业优异奖励金,这印证了「眾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的千古不灭道理。

当晚,大会喜庆不忘公益,特捐出4000令吉予5个华校及社团作为活动基金,分別为麻坡中化中学教教基金、利丰港培华独中教育基金与麻坡狮子会洗肾中心(各获1000令吉)、麻坡修德善堂赠医施药部,及麻坡德教济新阁赠医施药部(各获500令吉)。

大会庆贺名誉主席吴天赐荣膺勛衔,由署理主席苏票端和总务王振华联合赠送贺匾以示祝贺。

(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