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星洲日报/大柔佛
报道/苏韵鸰
宽柔中学学生在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中,独揽冠亚季军。左二起为希文斯、维加和李雅娜。(取自马来西亚大学孔子学院) 勇夺全国冠军的维加,即将代表马来西亚出征,参加“汉语桥”全球总决赛。(苏韵鸰摄) 维加(中)与同学互相学习华语演讲技巧。(校方提供) 维加一身宽柔中学全白校服,在全国赛时,以流利且自信的华语来演讲,并勇夺全国冠军宝座。(取自马来西亚大学孔子学院) 希文斯以高亢激昂的歌声演唱《龙的传人》,夺得全国亚军。(取自马来西亚大学孔子学院) 李雅娜(左起)和希文斯分别赢得季军和亚军。(苏韵鸰摄)
![]() |
李雅娜在比赛中,表演一段扇子舞,展现扇子舞的魅力,赢得全国季军。(取自马来西亚大学孔子学院) |
(新山、古来3日讯)时隔5年,宽柔中学学子在“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马来西亚决赛中,一战封神,包揽了赛事的冠、亚、季军,二度实现“封榜大满贯”的壮举,书写属于宽柔的荣耀篇章!
勇夺全国冠军的维加(Vijay
Raj)即将代表我国出征中国,参加9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中学生组全球总决赛,走向广阔的世界舞台绽放光芒。
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于5月中旬在马来亚大学盛大举行,赛事是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主办,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中学生踊跃参与,共有24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自我国举办“汉语桥”赛事以来,宽中古来分校曾在2020年包揽了冠亚季军奖,这次是时隔5年,宽中新山校本部和古来分校的学生携手再次创下这项辉煌记录。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特别采访了荣获冠亚季军奖的学生,请他们分享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跨越语言的界限,走进中华文化的世界的经验。
“今日我以宽柔为荣,明日宽柔以我为荣。”
这是维加告诉采访记者的第一句话,他坦言,这6年来每天经过学校礼堂,一定会看到入口处的对联,他铭记在心,同时也希望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
就读宽中新山校本部高三理2的维加,是道道地地的新山人,父亲是印裔,而母亲则是菲律宾籍,家中有5名兄弟姐妹,他排行第4。
“母亲希望我们以后容易觅职,因此替我们报读华小,兄弟姐妹之间在家里用华语沟通,我们也会用英语或马来语与父母沟通。”
“不过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下,父母已听懂简单的华语,如今我们不能再用华语说悄悄话了。”
他指出,从幼儿园开始,他身边大部分都是华裔朋友,丹柏华小毕业后,在宽中的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也是家中继二哥之后,第二位考入宽中。
他表示,父亲于2019年中风,再加上冠病疫情冲击,全靠二哥挣钱养家,资助他继续上学,母亲和他轮流照料父亲。后来校方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后,这6年来协助提供清寒学生助学金,进一步减轻二哥的经济负担。
他披露,近年父亲已逐渐康复,可以处理简单家务,他也更专心投入课业,希望考取好成绩在心仪的大学报读物理化学科。
“我去年曾参赛但初选不过关,后来向古来分校借鉴,从甄选的视频开始着手,一步一步改进拍摄手法和视频剪辑。”
他指出,今年他再次参赛,用心学习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历届考题及汉语演讲,同时也练习太极拳,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表演的搭配曲目、背景画面等仔细构思,有时练习到夜晚,留在学校过夜。”
他也分享到,去年他参加校内的华语辩论赛,担任二辩手,后来队伍夺得冠军,而他也从中累积经验。虽然今年止步决赛,但他在赛事中,赢得最佳单场辩手的殊荣。
他在“汉语桥”赛事的汉语演讲环节中,他以“追梦”为题,讲述了自身如何接触汉语、认识、对未来的期待,
他坦言,他赢得全国冠军时,家人都感到特别自豪,接下来他将代表马来西亚出征,站上全球“汉语桥”的舞台,他必须紧紧把握得来不易的机会。
在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大马决赛取得亚军和季军宝座的,是2名就读宽中古来分校初二,同是14岁的学生。
夺得亚军的是初二3班的希文斯(Shivesh),也是印裔与菲律宾籍混血儿,其母亲希望孩子未来毕业,学习中文容易找出路。
“我4岁开始学习中文,姐姐就读华小,后来姐姐升学到国中,而我则成功考入宽中。”
他受访时坦言,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并不容易,经常发音不准,不过他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持续与中文沟通,他也敞开心扉跨文化交流,才能进一步提升演讲能力。
他表示,这是第一次参赛,感到非常紧张,不断复习中国历史与文学,同时也准备演唱《龙的传人》用歌声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力量。
“平时我比较活跃于排球运动,第一次站在全国赛舞台,演唱时双脚还在发抖,不过我成功克服挑战,并夺下亚军。”
“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为我得奖而感到高兴,父母也鼓励我明年再接再厉。”
荣获季军的李雅娜,来自巫裔家庭,就读初二1班。
她表示,父亲希望她多学一门语言多了条出路,因此她从幼年开始认字、写字,从小学就开始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走进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
“小学开始,一有空档我会主动参加各地的书法比赛,以累计临场经验。”
“同学们会纠正我的发音,也会深入浅出的讲解成语、谚语背后的故事和内涵,让我十分感动。”
她透露,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汉语桥”比赛,加紧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学外,每一晚都会练习演讲。
她坦言,一开始想在比赛中展示书法,较为静态的才艺,后来在老师们的建议下,她选择了表演中国民间传统舞蹈——扇子舞。
“我的母亲给予鼓励和支持,我希望明年再次参赛继续累积经验,未来能为宽柔为柔佛为国家争光。”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