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524

关注教育,勿忘教师福祉

2024/05/17   星洲日报/社论

从古至今,教育都在人类社会中占据关键位置,而来到这个科技日新月异、资讯爆炸泛滥的年代,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许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都高度重视教育,拨出大量款项,以提升教育素质。

政府投入庞大资源,志在打造优质教育,奈何制度与整体运作出现问题,投入与产出未成正比。根据世界银行报告,马来西亚大部分孩子没有在学校获得充分学习,虽然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为12.5年,但真正学习的时间只相当于8.9年。另外,根据国际评估,马来西亚学生到了15岁时,在阅读和数理方面落后于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同龄人。

无可否认,大马教育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换上新装,重新出发,而在教改过程中,绝对不能忽略教师的角色。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品格的重担,可谓任重道远。遗憾的是,国内教师在教学上无法得到教育系统的有效支援,繁重的行政工作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间接吞噬了他们的热忱,甚至影响教学素质。

教师的主要职务是教学,行政工作不能“喧宾夺主”,模糊掉教师的角色。当教师为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分心伤神,无法专注于教学工作,交出最好的表现,吃亏的就是莘莘学子。教学素质与行政工作,孰轻孰重?哪个才是教师的核心任务?当局必须搞清楚,不能让沉重的行政工作压垮教师。与此同时,教育部也须贯彻有效的管理,避免朝令夕改,让教师难以适从,徒添压力。

我国杏坛近年越来越多教师选择提早退休,从2020年的4212人、2021年的43892022年的5306人,持续上升至2023年的6394人。提前退休的教师各有不同理由,其中一个就是工作太繁重,难以负荷。教总主席谢立意也曾多番呼吁教育部正视和解决教师行政工作过重的问题,以减轻老师负担,让老师们回归到教学专业的岗位。

持平而论,教育部也不是完全无视教师的重担与压力。去年5月,教育部长法丽娜宣布七大方案协助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其中包括取消各种对学生学习没有助益的竞赛、将涉及教师的大马教育素质标准(SKPM)的学校管理审查次数减当局须深入探讨教师目前的工作状况,别让行政工作,或其他不适宜的措施,加重教师的负担,影响他们的表现。

少到每年一次、为教师设置更灵活的学生出席记录输入时间等等。此举获得赞许,但可惜的是却未能大量削减教师的行政工作。

虽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教师身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角色非常吃重;当局需为教师提供合理的支援和福利,让他们专注于核心职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配合今年全国教师节,教育部宣布6项措施,包括增强教师在数字领域的能力,以及制定教师福祉指数,检视教育工作者的生态系统。这是有必要的,期望当局深入探讨教师目前的工作状况,别让行政工作,或其他不适宜的措施,加重教师的负担,影响他们的表现。

 

培养学生领导力

2024/05/1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刘伟伦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长期对环境教育有着相当的关注。在这20年教学路上,我深深地感觉,若我们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没有和环境教育挂钩,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换句话说,目前的孩子若没有强烈的环保观念,依旧以“人定胜天”的思维继续地活着,那么这颗美丽的星球很难有美好的未来。

我校从2016年便开始推行“422地球日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这不仅是一场培养环境素养的环保活动,更是一次学生领导力锻炼的大好机会。

每年的活动我们是以大型的联课团体带领小型团体联办的模式组织起来,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行政交流与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分享环保经验,还能够掌握行政管理的技巧与经验的传承,为将来的领导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去几年,我们极力强调“动手做”的概念,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将废弃物品,如:宝特瓶等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旨在倡导环保3R中的重复再利用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也推广“二手市集”的活动,通过出售向师生募集的二手物资,我们不仅提高了物品的生命周期,更传递了社会责任与关爱的价值观,因为我们会将这活动的收入资助经济上需要协助的同学。

关爱弱势群体

我们将环保活动注入了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怀,让更多学生可为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小小力量。重点是,这活动目前已获得很好的传承,每年领导层都能自行策划及执行,自发性的将任务有效的完成,这也是另一可贵之处。

前几年,我们更进一步推展鱼菜共生计划,虽然过程中曾遭遇了冠病疫情的挑战,但在团队坚持不懈之下,除了完成学校后巷的荒地大改造之外,还于今年成功养殖了第一批鱼。

整个活动的资金投入、水电系统以及技术指导,均由“循中人”一手包办完成的。此后,在学校无需安排另外的人力之下,学生亦能内部协调,安排相关同学进行水质监测、喂食、观察鱼群等工作。

由此可见,学生在活动中除了能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认识外,在领导层面上一样可学习管理及执行行政日常业务操作性。

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层面去摸索及吸吮知识,这恰好符合了联合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理念和“独中教改中的核心素养”(三面九项)的目标。

我们深知,学校在教育上要培养出拥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新挑战。

未来,我校将秉持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下,推展出更多创新的环保活动,为独中教育的未来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性。

 

分数与学习的冲突

 2024/05/1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两个月前自己的孩子成为小学新鲜人,这段时间陪伴她完成功课和准备听写的过程中,更深刻体验到今天小学课程经不起学生为何要学、老师为何要教这些的思考。比如马来文听写,在小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半月,孩子就要进行“Memancing Ikan”、“Menjual limau”等短语等级的听写,而进行方式竟然是老师用华语念出“钓鱼”,孩子要正确的写出“Memancing Ikan”,小学一年级的就要做短语等级的翻译,这才让我惊觉原来今天的孩子要达到优秀的门槛是有多么的高。

为什么我们需要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这样的听写(翻译)短语的能力?听写难道不是听到老师念什么些什么的吗?怎么变成翻译了?如果今天老师念出“洗手”,学生写下“Cuci tangan”是不是就错?一个华小一年级的孩子能够理解“cuci”和“mencuci”的差别吗?为什么一定非得要“mencuci tangan”才是洗手,cuci tangan就不对呢?

当然,以上都是我这个家长一个人心中给自己找的问题,毕竟这些问题并不是一般老师、家长会去思考的问题。或许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面对庞大的学生人数,以及做不完的各种文书工作,根本无暇去思考课程框架与内容,而且这种层级的事情也不是他们能够影响与改变,只要把规定的工作完成就好。

从一般家长的角度来看,可能很多人的内心也曾有类似我所思考的问题,但为了不让孩子坠入大家口中的后段生、不如人的评价,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往孩子肚子里塞,反正所有小孩都一样要达到这些要求不是吗?既然如此,想办法让孩子符合要求最重要,有什么疑问都先放在一边,分数比一切都重要。

不管如何,老师继续埋头苦干,家长继续强挤硬塞,补习老师、安亲班也会出尽法宝威吓利诱,大部分的孩子终究还是能够满足所有师长们的要求,只是背后或许会赔上他们一辈子对学习的热诚、对念书的感受,这将得不偿失,这正好也是另一位专栏作者陈诗蓉日前一篇反思听写的意义中所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要想要改变什么,也不敢奢望要改变什么,毕竟课程架构和老师教学有其考量与压力,自己也很清楚学习过程本来就要经历一些压力和痛苦,只是作为一个看到问题的父母,或许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让他们的学习过程不那么难受。

如果一个星期五个马来文听写没办法好好掌握,那学三个好不好?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能够完成所有单词短句,自己的小孩也一样要完成呢?全科都拿优等的是少数,一般人或多或少都会偏科,对于相对弱的那些领域只要能够达到最低标准,那又有什么问题?

与其不去思考孩子对学习的感受,反而执着于考试分数,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抗拒学习,对新知识能够继续抱着好奇心,可以自己好好的安排自己事情,对自己的生活有想法,可以清楚将自己的感受讲出来,这些这些才是一辈子的功课。

今天的大环境已经不一样,我们仍然奉行过去行之有年的模式,短期内看起来似乎很有效率,长期却是磨灭了孩子心中那把火,这不是教育,而是训练。期许我们的社会能够有更多的师长愿意做不同的尝试,慢慢改变这些困境,我们的下一代才有机会走得更远。

 

反思听写的意义

2024/05/1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听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训练形式。我读小学时,三大语文各有一本专属、独立的听写簿。华文有听写,马来文有Ejaan , 英文有Spelling,每教完一篇课文,学了一些生字新词,华文老师,马来Cikgu,英文Teacher,都不忘让我们习写生字,然后再安排听写,测试我们有没有把刚学过,已写过的生字记进脑里。写不出或写错的话,就得亡羊补牢,按照老师规定的方法订正,把相关的生字多写几遍,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不再犯错。

据知,现今许多学校仍沿袭这样的传统。识字—写字—听写,先学,后练,再考查,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听写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识写程度的手段,也是行政人员用以检验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好像缺了听写,语文教学就不完整似的,感觉不踏实。

小学是打好语文基础的黄金时期,一谈到基础,大家就先想到作为语文基本单位的字词,认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于是把学习生字,积累字词,视为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先识字后阅读,就像建造房屋需要砖块一样,大家都想方设法,让学生先把砖块搬好,再来盖房。

万丈高楼平地起,识字不是不重要,听写也不是没有作用,问题是当学生把时间与精力都花在了搬砖块,只觉得是份苦差,感受不到意义,看不到蓝图,对房屋缺乏想像、憧憬,哪来的动力?这房屋要从何盖起呢?我们的学生是否因为听写而掌握了更多字词,更有能力阅读?我们不妨问一问,想一想:

听写总是达标的学生,是否真识字,还是对汉字的部件、组织规律不甚了了,单靠死记硬背,只有为了应付听写的短暂记忆?听写总是全对的学生,是否因此而更爱阅读呢?

至于总是记不牢,听写常常不达标,屡战屡败的学生,这种形式单一,次数频密的听写方式,是不是只给他们带来挫败与打击,让他们对华文心生恐惧,丧失学习动力呢?

学习方式不同

我为人师,为人母后,再回望当年听写总是不达标的同学,才明白他们并不是不肯努力,也不是不够专注,而是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我不过是因为记忆力比较好,能够死记硬背,而略占优势,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也庆幸如此,才没有畏惧华文,渐行渐远。

再次强调,我并不是反对听写,只是觉得有必要对行使已久,完全受课文牵制,一板一眼,逢阅读就得听写,形式单一的方法做出检讨。不管是形式或内容,都应更灵活,更具伸缩性,根据学生的需要编排、调整,而不是无意识地跟著生字表走。

为了避免错误或遗憾,我们常采取“宁错勿漏”,“多做多得”,“有做好过没做”的保守做法,没想到这里多一点儿,那里多一点儿,叠加起来就是教者的重量,也是学者的负担。事情都有利弊,不会完全没有好处,但不论是课堂的教学时间,还是课后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不能不考量机会成本时间成本,权衡利弊得失,做出取舍。

选择了听写,表示就得挤占原本可用以用来进行其它活动的课堂时间,占据学生原本可用来阅读或学习其它事物的课后时间,批改听写的老师同样得付出时间成本。投入与回收是否成正比?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优化语文学习,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这是不能不慎重考量的问题。